悬丝诊脉,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古代一般是皇宫里的后妃们才用,最早关于悬丝诊脉的传说是关于药王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所用。
而吴承恩《西游记》中有孙猴子给朱紫国国王悬丝诊脉的故事。毕竟是神话传说,不足为信。或者说, 大略只有孙猴子这样的神通,才有可能掌握这悬丝诊脉的本领。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悬丝诊脉之事?病人的脉象能否通过丝线传导给医生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人在1968年请教过施今墨老先生。
施老先生是旧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曾给清廷皇室内眷看过病。他介绍说,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所谓真者, 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原来,大凡后妃们生病,总要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 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霄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
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当这一切问完之后,太医也就成竹在胸了,到了悬丝诊脉时, 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祸。
据说太医给慈禧看病的时候,隔着门帘,既不通过观察脸色看病情,又不开口询问症状。只是用纱线在很远的距离给慈禧切脉,结果就诊断出了病情,直接开了三剂消食健脾的中药,果然药到病除,慈禧很快就病好了,太医还因此被赐予“妙手回春”的金匾一块。
这位太医姓陈,很多人问悬丝诊脉的事情他都缄口不言,一直到很多年后,才有人从他的后人口中得知,当年陈太医知道了要为慈禧看病的消息之后,马上就花大笔的银子贿赂了慈禧的贴身宫女,在还没见到慈禧的时候,药方早就拟好,只等诊脉后使用。
悬丝诊脉是谁发明的
据说长孙皇后的病,太医都没有办法,只好传召在民间名气很大的孙思邈前来,为了测试孙思邈的医术是否真的那么如传闻般玄妙,就让孙思邈用悬丝诊脉的方法看诊,太监们还分别把丝线绑在不同的器物的身上让孙思邈看诊,结局当然是孙思邈分辨出人和其他物体的差别,不但顺利的治好了长孙皇后得病,还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赐。
孙思邈是一位民间医生,穿着粗布衣衫,皇后的“凤体”他更是不能接近的。于是他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娥采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他根据这些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已基本掌握了皇后的病情。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采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开始“引线诊脉”了。
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晚年隐居于故里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年)五台山(药王山年)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唐永淳元年(682年),孙思邈与世长辞,享年142岁。留下遗嘱:要薄葬,不要焚烧那些纸扎的阴间器物,祭祀时不宰杀牲畜。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正由于他通晓养生之术,才能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他将儒家、道家以及外来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的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时至今日,还在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心态要保持平衡,不要一味追求名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