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是多少岁:耳顺和花甲的区别及所有年龄称谓

 古时候人们对于年龄的称呼都十分讲究,通常都不会直接说自己多少多少岁,而是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年龄,比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年过不惑是多少岁?古人自称的时候也会如此表达,比如自称自己是而立之年,意思就是三十岁了,成自己年方二八,是指十六岁的女孩子。像诗句“偻指六旬逾一,过眼流光两世,花甲又从头”,花甲之年是多少岁?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耳顺之年和花甲之年都是六十岁

  孔子在《论语 为政篇》中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其中有一句,叫六十而耳顺,这其中的耳顺,和花甲一样也用来代指六十岁,因此人们常说的花甲之年和耳顺之年是同一个意思,都是用来形容人到了六十岁。

  而人在到了花甲之年以后,心智已经变得非常成熟了,能够懂得隐藏于言词之内的微妙意旨,了解言辞之外尚未说出的深意,为人处事能够坚持自己所持的正确意见,同时也不排斥他人的正确意见,能以公认的正确意见为标准,不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会求取他人意见中符合标准的正确意见。

  耳顺之年相关语录

  郑玄注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是说听人所言,能懂得隐涵于言辞之内微妙的意旨,言辞之外尚未说出的深意。郑玄注义可说是最早的解释了,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南北朝皇侃《论语义疏》引李充云:“耳顺者,听先王之法言,则知先王之德行,从帝之则,莫逆于心。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其说同郑玄义。

  刘宝楠《论语正义》曰:“闻人之言,而知其微意,则知言之学,可知人也。”概括三家言,解释的意义相同。俗话所说,听人听声,锣鼓听音,能知晓话语之间的深刻涵义,不少聪明人都可以做得到,未必需要到六十了才修养达致这样的境界。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出处应为乾隆皇帝出的对联,乾隆五十年,皇帝在乾清宫召开千叟大宴,赴宴人数近四千人,其中一位老者有141岁,乾隆便以此为题与大臣们对句,乾隆出的上联为:“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而其中一位大臣也是才思敏捷,片刻即对出了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都说的是这老者有141岁的佳话。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襁褓之年:不满1岁。

  孩提之年:2、3岁。

  始龀、髫年:女孩7岁,男孩8岁。

  总角之年: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之年:10岁以下。

  幼学之年:10岁。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年华:女子13、14岁。

  志学之年:15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碧玉之年、破瓜之年:女子16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二八年华:16岁。

  舞象之年:男子15岁-20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之年:女子24岁。

  而立之年:30岁男子。

  不惑之年:40岁中年男人。

  天命之年:50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50岁。

  耳顺之年、花甲之年:60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之年:70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杖朝之年:80岁。"八十杖于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唐韩偓《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

  耄耋之年:80 ~ 90岁。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之年:100岁之人。

  花甲重开:120岁。

  古稀双庆:140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