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半斤是八两:古代这样计量会不会不准确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个感觉怪怪的词语,但是又不得不说它是一个正确的词语“半斤八两”,什么场合下用这个词想必大家都知道,半斤八两的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但是正常的来说半斤不是五两吗?这咋和八两是一样的呢?

  我国传统的重量单位是公斤、斤、两,为了能够与国际接轨,又考虑到老百姓的使用习惯,所以对斤和千克做了换算,1公斤等于1千克,公斤和斤之间采用的是二进制,也就是1公斤等于2斤,而斤和两之间采用的是十进制。而为什么是八两呢?这与我国的重量单位改革有关,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直采用的是半斤八两的换算,而使用这一换算方式得从秦始皇统一全国说起。

  秦始皇时期的半斤八两说法: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由于诸侯国分裂长达数百年,每个诸侯国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字还有度量衡。秦始皇统一以后,发现全国的度量衡都不统一,导致居民的生活极度不方便,于是秦始皇发布诏令,全国统一使用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马车钱币都进行了统一,这就是着名的“书同文,车同轨”,当然真正执行的是李斯,他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

  秦始皇也想了很久,觉得重量要求公平,于是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当然这个一斤等于十六两如果是用笔画来作为标准,那肯定是很草率的,不可能是李斯干出来的事情,而以前小篆和现在的汉字在书写上也有不同,用现在的笔画去定义秦朝小篆的笔画,只是后人的牵强附会而已。

  福禄寿的说法:

  这跟中国古代度量衡的标准有关系,十进制后来是西方逐渐引进的,比如古代中国的秤,它都是十六两的秤,我手边有一个这种秤,这个秤是个非常小的秤,在药店里称称药啊称称中药,或者称首饰,就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小的秤,那么这样的秤呢,这是一个半斤的秤,它是八两,大部分的秤标准的秤都是一斤以上的,那么都是十六两。

  现在在天津那儿有个文庙,文庙里面还有那样的一个古代的大秤,那个大秤呢它十六两中间,它的16颗星花它是这样分布的,有7颗叫北斗七星,7颗星;然后南斗六星,6颗星;加起来就是13颗星,那么剩下来3颗星呢,分别代表的就是福禄寿,最后一颗是福、倒数第二颗是禄、倒数第三颗是寿。

  它什么意思啊?就是在称秤的时候,商人为了避免缺斤少两,假如说他扣了你一颗星了,实际上就是扣了你一两,那它叫什么呢?就叫缺福,如果再扣你一两,就叫缺福还缺禄,然后再扣你三两,那就福禄寿全没了。实际上无形中是中国古代的人们通过这样的一个约束让人诚实经营,让那些商人们不去缺斤少两,不去做那些非常伤天害理的事儿。

  古时候人们又相当的迷信,对于这个福禄寿相当在意,因此用这样的方法的确能达到约束彼此的目的。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是多么的强大。

  在1959年的时候,由十六进制改为十进制,所以大部分行业都将重量单位改成十进制的十两一斤,但是有一个行业却没有改变。这个行业就是我们今天依旧非常火爆的医疗行业。当然我这里指的是中医。由于中心特别特殊。中医给人开的药方,处方用药是用本草纲目以及古代沿用下来的医书。

  古代的其他计量单位:

  一石等于十斗,

  一斗等于十升,

  一升等于十合。

  但读音却很复杂:如果用作计量单位,石,要读“但”音;合,得念“各”。然而,我们当年没有教读音,于是按照字面的音默默念叨了几十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