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的三成是陆地,而陆地的三分之一是荒漠。那里长年干旱,极少有降水,缺乏植被的覆盖,表面直接暴露在外。荒漠中的六成是沙漠,其中最大的是位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其面积可达920万平方公里。
从人造卫星地图来看,撒哈拉沙漠整体呈现为黄色,与其南方被大量绿色植被覆盖的中非形成鲜明对比。那么,撒哈拉沙漠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它到底有多深?如果把那里的沙子都挖光,剩下的是什么呢?
地质学家曾在撒哈拉沙漠中钻过油井,根据钻探结果,沙漠中浅的地方只有几米,深的地方可达数百米,平均深度大约150米。在长年风力的吹动下,一些沙子堆积起来,形成了高大的沙丘,其中一些的高度能够达到180米。
不过,撒哈拉沙漠并非所有地方都被沙子覆盖,真正的沙漠地带只占五分之一,其余大部分是由裸露的岩石构成,包括山岭、高原、沙砾覆盖的平原、盐沼和洼地。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是库西山,海拔3415米,这是一座死火山,曾活跃于100多万年前。
如果挖光撒哈拉沙漠的沙子,剩下的将会是坚硬的岩石层。因为沙漠并不深,还位于地壳的最上层。要知道,地壳的深度可达数十公里。这就如同海洋一样,即便深度几千米,甚至一万多米,但其最下方还是地壳表面。
除了岩石层,撒哈拉沙漠的下方还有史前生物遗骸以及人类古文明遗迹。虽然撒哈拉沙漠的环境十分恶劣,但这里并非一直是沙漠,它在不久的过去其实是一片沃土,滋养着很多生物以及文明。
撒哈拉草原根据地质学证据,在1.25万年前,撒哈拉这片土地曾经温暖湿润,是一片广袤的草原,生命的绿洲。尼罗河三角洲沉积物显示,这一时期来自青尼罗河的沉积物比例更高,这意味着当时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降雨量比现在更高。
科学家在撒哈拉沙漠中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痕迹,在史前洞穴中可以看到当时人类留下的岩画。7000多年前,古代牧人在撒哈拉草原上畜牧,种植庄稼。另外,卫星地图显示,撒哈拉沙漠底下还有干枯的湖床和河床。这些证据都能表明过去的撒哈拉有过湿润气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撒哈拉草原变得越来越干旱,有些地区甚至连续几年没有降雨,这样的气候变化导致植被不断消失。由于没有东西来锁住土壤,风的作用把所有细小的沉积物都吹走了,最后只剩下沙子、岩石和基岩。
撒哈拉草原沙漠化的原因研究表明,过去数十万年来,撒哈拉沙漠不断在稀树大草原和沙漠之间交替,周期大约为2万年。这背后的原因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出现周期性变化有关。
虽然月球的存在能够让地轴保持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轴倾角还是会慢慢发生变化,这就是地轴进动。目前,地轴的倾斜角度为23.43°。而在一万年前,地轴的倾角为24.14°。
由于地轴倾斜角度变得越来越小,使得太阳能够直射的区域缩小,这导致北非季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撒哈拉的降雨越来越少。到了大约5000年前,撒哈拉变得非常干燥,从郁郁葱葱的草原转变成了荒芜贫瘠的沙漠。等到撒哈拉再一次演变成草原,将会是在1.5万年之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