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扬镳的镳指的什么:分道扬镳的由来

 

很多时候好朋友之间或者同事之间的分开或者是感情的破裂我们会说分道扬镳这个词,那么这扬镳呢?“扬”很简单,是个动词,咱们今天着重讲解下这个“镳”是个什么东西。

  成语释义:

  分路前进,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各的事。扬镳:举鞭驱马前进。

  来源追溯:

  《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与御史中尉争路,俱入见,而陈得失……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故事链接:

  南北朝时,北魏有一个名叫元志的人,聪慧过人,饱读诗书,被封为洛阳令。他仗着自己的才能,有些看不起朝廷中的某些达官贵族。

  有一次,元志出外游玩,正巧御史中尉李彪的马车从对面飞快地驶来。照理,元志官职比李彪低,应该给李彪让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让路。

  李彪见他这样目中无人,当众责问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职比你高多了,你为什么不给我让路?”

  元志说:“我是洛阳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过是洛阳的一个百姓,哪里有地方官给百姓让路的道理?”

  他们两个互不相让,争吵了起来。于是一起来到孝文帝那里评理。孝文帝听完他们的争论,笑着说:“你们各有各的道理。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行了吗?”

  镳是什么意思

  说到这个“镳”不得不说的就是马,因为这个东西就是用在马身上的,打小咱们都学过木兰诗,里面有一句话: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pei四声)头,北市买长鞭。咱们这个“镳”呢!不是马镫,不是马鞍,更不是马鞭,就是那个“辔头”,辔头是一套,包括马嚼子和“马辔”,马辔又叫缰绳,那么这个嚼子自然是“镳”了!为什么又叫“镳”呢?一步步的分析。

  首先先看看这个镳的构造:最早的镳都是由三个青铜的节环扣在一起,比如战国时期的马镳就是,后来人们发现两节长的就够用,而且对于马来说较舒适,自此以后就都是两节的了,横拉在马嘴里,放在切牙和槽牙之间,两端有排挡,这个排挡就是穿皮绳的地方,这个皮绳也就是“辔”,用来操控马的。

  这个马镳插放在马嘴内,马嘴中的感觉非常细微,稍有动作就能感觉到,这样人通过拉动缰绳就可以操控马左右拐弯了,也正是因为马嘴的感知非常灵敏,所以这个马镳必须得大小和位置合适,这样拉动“辔”的时候马不会疼,不然容易造成马惊人危的惨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