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是主要居住在台湾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分布在祖国大陆的高山族共有4461人,以河南、福建、广西等省、区较为集中。大多是抗战胜利前后,从台湾省来到祖国大陆的。1989年前后,台湾省高山族人口约为50万,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西部平原以及兰屿上,被台湾当局统一规划为30个“山地乡”,分属12个县级行政区。
自然条件方面,台湾本岛是祖国的第一大岛,位于东海和南海之间,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自西向东可分为沿海平地,内陆丘陵、中央山脉、东部纵谷、海岸山脉等南北走向的条状板块。本岛南部西侧有澎湖、金门、马祖诸岛,东侧有兰屿诸岛。由于北回归线穿过中部,气候湿热,属热带、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一般为2400多毫米,水利资源丰富,利于农业发展。山地有热带、温带原始森林,盛产樟木、红桧等作物。矿产以煤、石油、天然气、铜、金、银等为主。四面环海,渔业、盐业发达。
高山族语言与信仰
语言方面,高山族语属于南岛语系或称马迎宾舞一波利尼西亚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内部又可分为三大语团:即泰雅语团,包括泰雅语;邹{团,含有邹语、卡那布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团,包括排湾语、阿美语、鲁凯语,卑南语、布侬语、赛夏语、雅美语。各语团都吸收了不少汉语借词,闽南、客家方言是高山族对外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但各族群都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17世纪初,荷兰传教士甘迪斯曾以西拉丁语为基础,创制一套用于传教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史称“罗马字”、“红毛字”,在台南一带流行了大约一个半世纪。1991年,台湾当局“教育研究员会”颁行《台湾南岛语言的语音符一系统》,为高山族现仍流行的15种语言制定了规范的记录“符号”。宗教信仰方面,高山族普遍信奉以祖灵崇拜为核心的自然崇拜,受殖民统治影响,部分人皈依基督教,受汉文化影响道教、佛教一部分内容也被吸收到他们的宗教牛活中。
高山族族源
高山族的族源问题,是备受学术界瞩目的研究热点。从三国时期以来,汉文史籍上就以与台湾古地名相应的名称对高山族加以记载。三国时的《临海水土志》称台湾为“夷洲”,岛上的早期居民则称为“夷”。此后,历代有“流求”、“岛夷”、“土民”等名称。明清时期,称高山族多用“东番”、“东番夷人”或“番族”之名,说明高山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基本形成。近十多年来经过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长期研究,目前比较一致的结论认为,高山族与亚洲东南部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古越人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福建、台湾一带的古越人先后与登陆台湾的南岛语系各移民团相融,后又融合从中国大陆迁移而来的内地汉人,经过数千年复杂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今日血统多元、文化各异的高山族各族群,它们主要是泰雅、赛夏、布农、曹(邹)、排湾、阿美、雅美、卑南、鲁凯、平埔。
高山族族称
族称方面,高山族的族称比较复杂。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西海岸平地少数民族因与汉人农耕文化接触较多而被称为平埔人,中央山两侧和兰屿岛上的少数民族则被称为高山族人。1954年,台湾当局经过研究识别,根据地理分布和社会文化状况,把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东部纵谷和兰屿岛上的泰雅、赛夏、布农、曹(又称邹):排湾、鲁凯、卑南、阿美、雅美九个族群作为“山地人”,俗称“高山九族”;把主要分布在平原和埔里盆地的凯达加兰、噶玛兰、道卡、巴则海、巴布拉、巴布萨、邵和安雅、西拉雅、猴猴十个族群,合称为“平埔人”,确认“高山九族”和“平埔十族”构成台湾19世纪50一80年代的少数民族格局。台湾当局以“高山族”、“山地山胞”、“平地山胞”“山胞”或“先住民”、“土著族”等名称指称高山族,学术界则以“土著族”、“山地民族”及“高山族”等名称指称高山族。近年台湾社会急剧变迁,民族格局也剧烈变动。高山少数民族的居住格局为“大杂居,小聚居”。大杂居是指少数民族虽然分布各县,但没有形成县级聚居区;小聚居是说台湾很多县市都有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1990年代以来,台湾少数民族意识增长极快,他们认为高山族这一名称有殖民色彩,“山胞”,有歧视含意,“族群”,不能体现其政治地位,他们愿意自称“原住民族”。
高山族节日
高山族各族群节日文化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因受汉族人的影响,也过春节。除夕晚上,高山族全家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旁聚餐,叫“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喝一口,以求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若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座位上,表示家人对他的思念。除了接受汉族的节日以外,还保留有部分本民族传统节日。下面将就几个较有特色的族群的传统节日加以简介。
高山族祭奥夫特
高山族人民在每年二月春耕之时祭祀祖先的群众性节会。“奥夫特”是高山族对祖先灵魂的称呼,意即“神”。
高山族祭祀节会以“社”为单位举行,社头为司祭者。在社里祭祀的地方设有专门的祭祀台,供上祖公、祖父的灵位,献上米酒、水果、饭肴等各种供品,然后由司祭者歌颂祖先功绩。如淡水各社祭祀歌:“虔请祖公,虔请祖母,尔来请尔酒,尔来请尔饭和菜,庇佑年年好禾稼,自东到西好收成,捕起鹿来快又多”。阿车社颂祖歌颂唱:“我祖翁最勇猛,遇鹿能活捉,斗走直同奔马,遇酒纵饮不醉”。高山族唱完颂祖、祭祀歌后,请善神“庇赖克奥夫特”降福庇佑,接受子孙们的献供,保佑他们在耕种,狩猎等活动中吉样如意,获得丰收。祭祀完毕,人们就进行歌舞活动,使节会富有欢乐的气氛。
高山族丰年祭
高山族庆收获的祭祀节会,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节期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的秋收季节,为期6一10天。若遇大丰收之年,节会活动则延长。由于高山族各支系居住的环境与种植的作物不尽相同,所以农作物的成熟期、收获期及由此而决定的节期也不尽相同。
活动以“社”为单位,节前的头两天,社头向各户宣告准备活动,妇女备办食品,男子上山打猎。八月初一,各户都用古老的方式钻木取火,点燃“兰芭子”草,任其自燃自灭一次,再燃起后煮糯米饭,蒸糕做菜,按时间将供品用祭篮提到集中地点摆好,由五个女巫主持祭祀祖灵,唱颂祖祭祀词,然后妇女集体在祖灵前跳“柞乐舞”,(柞乐,是流行于台湾省高山族民间中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音乐。“柞”,是妇女春米时用的长形木棒。“柞乐”,即用各种不同音高的木棒在石板上撞击而奏出的乐曲。演奏时,由妇女数人或数十人环绕在石臼旁,手执长柞,一上一下地捣击,发出高低不同,清脆悦耳的铿锵音响。内容表现收割、打谷、春米等劳动程序和获得丰收时的欢乐心情。演奏时没有弦乐和打击乐,仅以长柞的敲击声作伴奏,也没有更多的舞蹈姿态和队形变化,主要以其独特的节奏,多变的打法和强烈的音响效果来体现欢乐的情绪,并常常伴以优美动听的柞歌。表演时载歌载舞,情景十分动人。)男子则携带猎具举行打猎祭祀。自初三晚上举行“司马拉”,至八月十五日“背篓会”后结束,庆祝活动多在晚上开展。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这天黎明,先要修补主要道路,高山族族长巫师等人还要到村口以酒祭祀部落神。中午,族长穿礼服,戴马毛冠,持枪到会所宜布祭仪开始,男子们即在衣服上插神花木懈草。然后主祭族长点圣火、杀猪,人们用尖刀蘸猪血涂在灵树上,之后,十几个青年飞快地持刀攀援上树,站在枝枉上,挥刀将枝叶砍下,仅留圣树顶端的三株枝叶。他们砍下枝叶,表示除去罪恶,而留下顶端的三株枝叶,是象征人的生命藉此提升,也是要让神从这个地方下来。他们从树上下来,围着营火排成半圆形,相互握住手腕,身体缓缓地前后摆动,为首的几位长老以高昂的声音唱出“伊!哦!”的迎神曲,队尾的年轻人则以低沉雄厚的声音应和。唱完迎神曲后,他们各自奔回家取糯米糕、兽肉、酒到祭坛敬神。
献礼完毕,祭祀队伍回到广场,手拉手排成半圆形,大家再次提高嗓门唱送神曲,唱凯旋歌,边唱边摇摆,歌声更加燎亮,唱到高潮时,两位穿着曹人传统华丽女服的高山族公主,将手中拿着的象征家务的火把放人原有的营火中,然后加人排成半圆形的歌舞行列。场外一些曹人妇女,也都穿上自己缝制的漂亮舞衣,随着公主加人舞蹈的行列,使半圆形的队伍,渐渐连接成为代表和谐、完满的圆形。曹人就这样唱着、舞着,欢腾到天明。
泰雅语即色玛阿多,每年农历六月择日举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