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历史真相》

孔子真像"丧家之狗"

伟大的孔子自知伟大,因此从来没有对南坡的阳光感到得意,也没有对北坡的风雪感到耻辱。那次是在郑国的新郑吧,孔子与学生走散了,独个儿栖栖惶惶地站在城门口,有人告诉还在寻找他的学生:"有一个高个儿老头气喘吁吁地像一条丧家犬,站在东门外。"学生找到他后告诉他,他高兴地说:"说我像一条丧家犬?真像!真像!"他的这种高兴,让人着迷。

--余秋雨《古道西风·五》

现在的"丧家犬",人人明白,是骂人话,是说坏人走投无路,"丧"读sàng。看得出来,文章意思是说孔子让人家给辱骂了,但他没有"感到耻辱"反而还高兴,故而说"他的这种高兴,让人着迷"。

文章说的这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是:"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古代,"狗"与"犬"的差别比现在大。《尔雅·释畜》中说:"未成豪,狗。""未成豪"就是没有长出刚毛,没长出刚毛的就是小狗崽子。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的"丧家之狗","丧"读sāng。"丧家之狗"就是有丧事人家的小狗崽。

再看看《《史记·孔子世家》原文,我们知道,那个郑人其实并没有骂人的意思,只是说,孔子一个人待在那里,样子像办丧事人家的小狗。大家忙于办丧事,没人搭理小狗了,这时的小狗样子有点儿可怜。实话实说,比喻而已,并无贬义。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其实是对恰当比喻的欣赏,觉得人家说的一点儿没错,而不是"感到耻辱"。

"丧(sāng)家之狗"确实是"丧(sàng)家犬"的源头,但是,意思却不是原来的了;在别的场合"丧家之狗"与"丧家犬"也许可以没有区别,就是在说孔子这个故事的时候,它们不一样了。这类成语有很多,写文章的人不知道是不行的。

袁游全集 民族简史 姓氏起源 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