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卷一‧臧僖伯諫觀魚

左傳 ‧ 隱公五年

春,公將如棠觀魚者。臧僖伯諫曰:「凡物不足以講大事,其材不足以備器用,則君不舉焉。君將納民於軌、物者也,故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不軌不物,謂之亂政。亂政亟行,所以敗也。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歸而飲至,以數軍實、昭文章、明貴賤、辨等列、順少長、習威儀也。鳥獸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則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澤之實,器用之資,皁隸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將略地焉。」遂往。陳魚而觀之,僖伯稱疾不從。

書曰:「公矢魚于棠。」非禮也,且言遠地也。

白話翻譯

春天,隱公將到棠去看補魚。臧僖伯進諫說:「凡物不能夠用來講習大事,它的材料不能用來做有用的器具,那麼國君就不需理會它。國君的責任是將人民納入軌和物,講習大事以端正法度叫做軌,取用材料以彰顯器具叫做物。不合軌度、不擇器物,叫做亂政。亂政頻繁,是國家敗亡的原因。所以春蒐、夏苗、秋獮、冬狩,都是利用農閒時來講習軍事。每三年出兵演習一次,入城時整齊隊伍以尚威武,入城後祭告宗廟而後飲酒,這是藉以檢查軍備、昭顯車服旌旗的華彩、明示貴賤、辨別階級、調順長幼、講習威儀的。如果鳥獸之肉不擺入祭器內,其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裝飾器具,那麼國君就不去射獵,這是古代的制度。至於山林川澤的產物,製造器具的材料,是賤役的工作,官吏的職責,不是國君應當過問的。」

隱公說:「我是要去巡視邊地的。」於是就前往了。讓漁人陳列漁具,看他們補魚,僖伯推說生病,沒有跟從。

《春秋》記載說:「隱公到棠檢視漁具。」這是諷刺隱公不合禮,而且還說棠地太遠,是表示隱公不該去的。

袁游全集 民族简史 姓氏起源 在线读历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