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一千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教育知识 > 教育思想

广告位招租QQ:7384656

教育思想(0911-0915)

091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教育理论。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个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这一教育原则。在《论语》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要赶快去做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弟,怎么能那么鲁莽就去做呢?”冉有接着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对他说:“是啊,听到了就要赶紧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不太明白,就问孔子:“两个人提同样的问题,答案却不一样,为什么?”孔子说:“子路做事老是毛毛躁躁的,所以我要他先问问父亲、兄弟的意见;而冉有做事则有点畏畏缩缩的,所以我就鼓励他,让他听到了就快一点去做。”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材”都能够得到最合适的发展,从而成为真正的人才。

0912.有教无类

“类”指种类、族类。“有教无类”意思是所有的受教育对象,不分贵贱,都应该受到平等的教育。《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开创私学,广收弟子。在他的学生中不仅有王公贵族子弟,也有平民后代,甚至有奴隶的儿子,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贵族垄断学校的局面。这种教育平等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直至今天我们还在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努力。

0913.知行合一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提出的教育思想。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两层意思: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离。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道德是人的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成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也遭到了后世学者的一些批评。

0914.能者为师

唐代韩愈提出的教育思想。韩愈在教育事业上的活动,主要是担任过四门学博士、国子监的国子祭酒。当时,他主张要严选儒生为教官,要天天组织会讲,以此来整顿国学。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的影响日渐增大,儒学失去了昔日的统治地位。韩愈为此写了《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旨在重整封建的道德伦常,崇儒卫道。在他的著述中,还针对当时不尊师、不重学的社会风气发表了自己的主张,最著名的就是已经入选现代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师说》。“道之所存,即师之所存”,斤斤计较地位的高下而不重学术,是没有做教师资格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只要有高出别人之处,就可以为人师,即所谓“能者为师”。

0915.教学相长

出自《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教和学两方面要互相影响和促进,同时得到提高。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上一章:塾学读本

下一章:没有了

广告位招租QQ:7384656

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