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一千条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科技知识 > 纺织

广告位招租QQ:7384656

纺织(0836-0845)

0836.黄道婆

黄道婆(1245-1330),又名黄婆、黄母,元代棉纺织家。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少年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学会了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元成宗元贞年间重返故乡,在松江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各种织造技术,使乌泥泾和松江一带人民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当时的太仓、上海等县纷纷仿效。松江府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

黄道婆去世以后,松江百姓感念她的恩德,于顺帝至元二年为她建立祠堂。至正二十二年,乡人张守中重建祠堂并请王逢作诗纪念。明熹宗天启六年,张之象塑其像于宁国寺。在黄道婆的故乡乌泥泾,至今还传颂着“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的歌谣。

0837.缎

缎是采用缎纹组织的各种花素丝织物的泛称。经浮长布满织物表面的称经缎,纬浮长布满织物表面的称纬缎。根据文献和出土文物来看,缎纹组织起源于我国汉代,唐以后,以缎纹组织为基础组织的缎织物发展成为与罗、锦、续、纱等织物并列的一大类丝织物。宋元以后不仅有五枚缎和各种变则缎纹,八枚缎也开始大量应用。缎地由于组织点浮线长,故织物质地柔软而有光泽,与多彩的织锦技术相结合,成为丝织品中最华丽的织物之一。

大约在宋代,缎纹组织流传到欧洲。西方对缎的称呼,源于我国南方古代丝织品出口口岸城市泉州的名称“刺桐”。中国著名传统缎织物品种有透背缎、捻金番缎、销金彩缎、暗花缎、妆花缎、宋锦缎、闪缎等多种。

0838.松江布

泛指松江及其附近地区出产的棉布。松江府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在今上海市境内。宋元之际,棉种自广东、福建向北传播,由此,松江及其邻近地区棉花种植发展很快。元朝元贞年间,黄道婆由崖州(今海南崖县)带回先进的纺织工具和技术,推动了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经元明两代,棉纺织业普及南北,而松江织造技术尤精,产品行销全国,且远销日本和朝鲜,有“衣被天下”之称。

松江棉布质地优良,世人誉之为松江美布。其三梭棉布幅宽三尺余,紧密耐用,比普通白棉布价格高出一倍以上,成为一方特产。明万历四十八年规定,白棉布一匹折银三钱,三梭布一匹折银达六钱一分。还有一种名为“斜纹布”的高级棉布,精者每匹折银一两。这种布匀细坚洁,采用“经直纬错”的织法,有立体感,史书载“望之如绒”。

0839.云锦

我国传统丝织工艺中技艺成就较高、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提花多彩丝织锦缎。它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发展于清代。过去只在南京官办织造局中生产,其产品也仅用于宫廷服饰、赏赐,并没有“云锦”这个名称。晚清以来,行业中才根据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花纹绚烂如云等特点,称其为“云锦”或“南京云锦”。云锦的著名传统品种有妆花、库锦、库缎几大类。云锦有别于蜀锦和宋锦,后两者主要是用彩色丝线配置,而云锦则大量采用金线勾边或金银线装饰花纹,以白色相间或色晕过渡,以纬管小梭挖花装彩。

云锦结构严谨、风格庄重、色彩丰富多变,而且纹样变化概括性很强。其纹样是以表示尊贵或吉祥的禽兽、花卉、草虫作为主体,各式云纹作陪衬,云纹有行云、流云、朵云、片云、团云、回合云、如意云、和合云等多种变化纹。正是这些模仿自然界奇妙的云势变化再加以艺术加工的云纹,使云锦图案达到了繁而不乱、疏而不漏、层次分明、突出主题的艺术效果。现代云锦在继承明清时期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发展了许多新品种,如雨花锦、金银锦、菱锦、装饰锦及台毯、靠垫等。

0840.四大名绣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很广,影响尤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苏州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粤绣,是以广州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粤绣中著名的钉金绣,尤其是加衬高浮垫的金绒绣,更是金碧辉煌,气魄浑厚。

蜀绣,亦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的历史也很悠久,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齐整,色彩鲜丽。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

0841.缂丝

一种以生丝作经线,以各色熟丝作纬线,平纹制织纬显花的传统丝织工艺品。缂丝又称为“刻丝”“克丝”或“尅丝”,文异音同。旧时又有“长刻丝”“刻丝作”“刻色”等不同名称。缂丝在海外还有其他名称,如“缀锦”“缀织”“织成锦”等。《玉篇》中说:“缂,织纬也。”由于织造的作品在图案与素地接合处微显高低,呈现一丝裂痕,犹如镂刻而成,故称“刻丝”。其成品正反两面如一,与苏绣的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缂丝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

缂丝的织造与其他织物不同,是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一般织物的花纹为规则变化,其纬线必通过全部之经线。而缂丝每一件所织的内容图形及设色,都没有重复及相同者。其设色纬线仅通过图形部分经线,然后再回转;未通过纬线的经线,由其他图形所需的设色纬线来穿越。古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由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又被称为“千年不坏的艺术织品”。

0842.手摇纺车

古代中国所用的手摇纺纱机器。纺车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现在尚无定论。湖南长沙曾出土过一块战国时代的麻布,其经纬密度为每厘米28-24根,如此细的麻纱,只有在纺车出现之后才有可能。据此推断,纺车大约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关于纺车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扬雄的《方言》。而纺车的最早图像则见于西汉帛画和一些汉画像石。汉画像石上纺车的结构,与《天工开物》所载纺车以及近代农村所用纺车相似,这亦说明手摇纺车自出现起,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并沿用至今。

手摇纺车由车架、锭子、绳轮、手柄四部分组成。用手启动,绳轮传动,绳轮的直径视所纺纤维而定,如纺不需牵伸的丝麻纤维,轮径可大一些,纺需要牵伸的棉、毛纤维,轮径可小一些。这种纺车可以根据所纺纱线的使用特点,高质量地加捻,并合出粗细要求不同的丝或丝弦。手摇纺车除用于纺纱外,还可兼作并线、摇纤工具,故纺车古时也称“继车”和“道轨”。

0843.脚踏纺车

中国古代的纺纱器械。脚踏纺车是利用偏心轮在纺车制造上进行的一次改革。脚踏纺车的最早发明时间还有待查考,现在能见到的是公元四到五世纪我国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所绘一幅画上的脚踏三锭纺车。1313年,王祯《农书》上也出现了三锭脚踏棉纺车和三锭、五锭脚踏麻纺车,证明脚踏纺车从东晋以后一直都在使用。

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脚踏纺车由纺纱和脚踏两部分机构组成。其纺纱机构与手摇纺车相似,有三到五个锭子、绳轮和绳弦等机件。脚踏机构有曲柄、踏杆、凸钉等机件。曲柄装在绳轮的轮轴上,由一个短连杆与下边脚踏杆的一端相连,脚踏杆的另一端则和机架上的凸钉衔接在一起。脚踏纺车的动力来自于脚,从而使纺妇将摇动纺车的右手解脱出来,用双手操作纺纱或合线。这种脚踏纺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具。

0844.套染法

套染法的工艺原理与多次浸染法基本相同,也是多次浸染织物,只不过是多次浸入两种以上不同的染液中,以获得各种色彩的中间色。如用蓝草染了以后,再用黄色染料套染,能得到绿色;染黄以后再染红就能得到橙色;染红以后再染蓝能得到紫色。由于颜色的遮盖作用以及染料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不同染料的套染是有规律地进行的。以染黄的黄蘖为例,如果先用黄蘖再用其他染料染,黄蘖中所含的小蘖碱会和其他染料产生反应而失去染色功能,因此必须先染其他染料,然后再用黄蘖套染。

《淮南子》中说:“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表明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各种染料之间相互遮盖作用的影响。

0845.媒染法

媒染法是一种利用某些金属盐作为媒染剂,使对纤维没有亲和力的媒染染料色素附着在织物上的方法。古代用这种工艺染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将织物放在染液中浸渍,而后放入媒染剂使之固色的先浸后媒法;另一种是先将织物放入只含有媒染剂的溶液中加媒,而后再放进染料染色的先媒后染法。媒染法较之其他染色法的上色率、耐光性、耐酸碱性以及上色牢度都要好得多,但它的染色过程也比其他染法复杂。因为同一种媒染染料,加入不同的媒染剂可染出不同颜色。以茜草为例,加铝媒染剂得红色,加铁媒染剂得暗紫色,加锡媒染剂得橘黄色。所加媒染剂数量如稍微不当,染出的色泽就会大大偏离原定标准,而且难以致染,所以必须正确使用方能达到目的。《周礼·钟氏》中有关媒染的记载,证明我国染匠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媒染染色过程终端的色泽。

上一章:园林建筑

下一章:没有了

广告位招租QQ:7384656

科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