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科技知识 > 天文历法
广告位招租QQ:7384656
0764.夏小正
《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古老的历法文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星象物候历。它原来是《大戴礼记》中的一篇,体例分经、传两部分,依照各月次序,每条先列经文于前,再附传文于后。经文记载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等,内容涉及自然现象、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如农耕、渔猎、蚕桑、养殖等。
该书内容涵盖天文、历法、星象、物候、农事、政事等诸多方面,是研究我国先秦时期社会发展及农业生产状况和天文历法及物候状况的重要史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物候学、教育学史以及训诂学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765.《石氏星经》
《石氏星经》即《天文》一书,是我国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家、占星家石申(又名石申夫)的著作。这是一部主要讲述当时占星的著作,其中包括了部分恒星位置星表。古代将星表称为“星经”,所以西汉以后人们便将石申的《天文》八卷习称《石氏星经》。《石氏星经》原著和石氏学派的其他著作都已失传,不过在唐《开元占经》中大量节录了该书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坐标位置。计算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可能是汉代所测。自三国吴太史令陈卓将石申、甘德、巫咸三派星宫结合为283官1464颗星的全天星座体系后,历代历法家、占星家均以综合体系为基础,编书成册。其中有一部被称为《星经》或《通占大象历星经》的书,被后人伪托为“甘公、石申著”,宋以后索性称它为《甘石星经》。但因该书有唐代地名,且有巫咸这一家的星官内容,所以它与战国、西汉时代所流传的《石氏星经》完全是两回事。《石氏星经》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0766.太初历
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它的编制是中国历法史上的第一次大改革。
西汉初年,仍沿用秦朝的《颛顼历》。但《颛顼历》有一定的误差。元封六年(前104),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太初历》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太初历》还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年来史官的记录,得出一百三十五个月的日食周期,这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太初历》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它在历史上一共行用了一百八十九年。《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收入历法,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0767.大明历
亦称“甲子元历”,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学家祖冲之编纂的一部历法。具有精湛数学知识的祖冲之,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经过卓有成效的天文观测实践,在《大明历》中对历法提出了许多革新和创见,因此,《大明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历法。
《大明历》最重要的创新,是把东晋虞喜发现的天文岁差现象引进历算之中,将恒星年与回归年区别开来。祖冲之把岁差引进《大明历》,使冬至时太阳所在的位置逐年变动,使历法有了更科学的基础,这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在置闰方法上,祖冲之把天文学家何承天提出的旧历中每19年7闰改为每391年144闰,使之更符合天象的实际。《大明历》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428日,这是我国宋代《统天历》以前最精确的数据。他还定出精密的交点月为27.21223日,与现代观测值相比,只差十万分之一日。
0768.日晷
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起源于土圭,当表影指向正北的瞬间时为正午,即当地真太阳时12时整。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用表来测定时刻了,但这种方法在一天里只能得到一个读数,仅可用于校正漏刻的快慢。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把时角坐标网通过表端投影到一个平面上,这样白天无论何时都能以太阳的影子得到时刻的读数,这就是所谓的日晷,或叫日规、日圭。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作“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作“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0769.漏壶
中国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漏壶按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测容器内的水漏泄减少情况来计量时间,叫作泄水型漏壶;另一种是观测容器(底部无孔)内流入水增加情况来计量时间,叫作受水型漏壶。
我国在周朝已有漏壶,春秋时期被普遍使用。我国最早的漏壶是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个小洞;壶中插一只标杆,叫作箭,它的上面刻有度数,箭下有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壶里的水逐渐地漏下去,箭上的度数陆续显现,以此来计时。这种漏壶也有“箭漏”之称。古代还使用过以滴水的重量来计时的“称漏”,最早制造于北魏时期,唐、宋时期曾盛行。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它的记载最早见于元代,但使用并不普遍。中国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还是箭漏。
0770.朔望
“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当月亮在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们是看不见月球的。中国古代历法把包含朔时刻的这天定为月的初一日,叫作“朔日”。
“望”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180°的时刻。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所以从地球上看起来是光亮的圆形,此时称作望月或满月。我国古代历法中把含有“望”时刻的那一天叫作“望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朔望月。
0771.干支
中国古人发明的以六十为周期用来纪时、纪日、纪年等的序数,是天干地支的合称,有十天干、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偶偶、奇奇顺序配合,可组成六十对,即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癸亥,周而复始,一般叫作“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以此表示时间的顺序。
干支在我国历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期就已使用六十干支纪日。中国历史虽长,但若顺着干支往上推,历史日期则相当清楚,这是我国古代创用干支法的功绩。干支法不但用于纪日,还用于纪年。我国现行的历法农历(夏历),就是干支纪年法。一些杂气的计算也还保留着干支纪日的传统,比如三伏的计算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叫初伏,第四个庚日起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叫末伏。
0772.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适应天时、夺取农业丰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综合了天文、物候、农业气象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是天文历法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和独特的创造。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的总称,它们的名称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传统著名的节气诗歌有很多,比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0773.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我国古代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动,需以星空为背景,便选择二十八星官作为标志。“宿”或“舍”均有“停留”之意。
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和金、木、水、火、土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命名。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东方称苍龙: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南方称朱雀: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北方称玄武: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獝
上一章:数学
下一章:物理化学
广告位招租QQ:738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