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生平简介

 

王重阳(1112—1170年),始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少时醉心武学,后经吕洞宾传道度化,遂摈弃妻子儿女,学道成仙,创立了全真教,被尊为重阳帝君。

王重阳出身于一个家业丰厚的富裕家庭。他的一生正值北宋沦亡,金人入侵,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青年时代,他“痛祖国之沦亡,悯民族之不振”,曾于天春年间应过文、武试,得中文、武双举人,有志于拯救民族危难。但由于南宋政权孱弱,舍弃广大北方人民不顾,苟且偏安,王重阳的抱负没有能够施展。

抗金失败后,王重阳掘地穴居,称之为“活死人墓”,以方牌挂其上,书云:王害疯(自称疯子)灵位。七年后,王重阳走出活死人墓,前往山东传道,期间度化七位弟子,即道教历史上有名的“全真七子”,全真教由此大盛。

金大定十年(1170年),王重阳病逝于还乡途中,享年58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祖庵镇。

王重阳主张三教平等,指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被尊为“北五祖”之一。

人物生平

生逢乱世

宋政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113年1月11日),王重阳出生于咸阳大魏村。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累世为地方大族。早年为儒生,善属文兼擅骑射。

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灭北宋,关中地区由傀儡政权刘齐管辖,王重阳应试,进入咸阳府府学,成为诸生。

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金废齐;金天眷元年(1138年)举行武举,王重阳前往应试,中甲科,武举状元后改名德威,字世雄,然而并未得到重用。

成年向道

金正隆四年(1159年)六月望日,王重阳在终南甘河镇(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甘河镇)遇到两位披发披毡,年龄样貌都极为一致之人。王重阳大感惊异,跟随他们至僻静处虔祷作礼。两人认为此子可教,遂授之以口诀。后人以其所遇之仙人为吕洞宾。

金正隆五年(1160年)中秋,王重阳再遇仙于醴泉县(今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留下五篇歌颂,并要求王重阳读毕后将之火化。其后王重阳留下妻子并将女儿嫁走,于金大定元年(1161年),前往终南山南时村掘地为隧,题为“活死人墓”,开始了离家弃俗的修道生涯。以纸牌写上“王害风灵位”立于墓中。

大定三年(1163年),王重阳填堵了“活死人墓”,迁居到刘蒋村结茅居,与和玉蟾及李灵阳一起同住修道。

东出传道

大定七年(1167年)四月二十六日,王重阳将刘蒋村茅庵焚毁,并向众人辞别,声言到东海“捉马”。东行传道期间,王重阳经过掖城(今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时收刘通微(?-1196年)为弟子,为其入山东传教后的首徒。

同年,丘处机及谭处端投师于王重阳门下。同年闰七月十八日,王重阳来到宁海军(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在范明叔的遇仙亭与马钰会面。王重阳劝勉马钰学道修真,马钰遂邀请他到城中的南庵居住,日夕问道。该庵被王重阳题名曰“全真”,“全真”之名,由此而起。

大定八年(1168年),马钰拜师王重阳。同年,王处一(1142-1217年)继马钰之后成为王重阳弟子。二月,王重阳领着马、谭、丘、王四人入昆嵛山石门口开烟霞洞修练。三月,郝大通(1149-1212年)亦到昆嵛山跟随王重阳出家。八月,王重阳连同五位弟子迁居到文登县(今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姜实庵建立七宝会。

大定九年(1169年)四月,王重阳与马、谭、丘、郝四位弟子返回宁海军,周伯通修建了庵堂礼请王重阳居住,名曰“金莲堂”。马钰之妻孙不二(1119-1182年)在同年五月初五来到金莲堂出家,后又于八月在金莲堂成立金莲会。

九月,王重阳到登州福山县(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立三光会,又于蓬莱(今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组织玉华会。同月,王重阳与马、谭、丘三位弟子西至莱州(治所在今山东省莱州市),度化刘处玄入道。十月,又于掖县成立平等会。至此王重阳在山东地区短短的两年之间“普化三州,同归五会”。

飞升归途

大定十年正月初四日(1170年1月22日),王重阳自知行将羽化,召集四位弟子吩咐后事,飞升于返乡途中。在王重阳逝去后,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四人将王重阳遗蜕暂时安葬于孟宗献花圃,回到终南山与和德瑾、李灵阳及其他王重阳的好友弟子会面,居于刘蒋庵(今陕西省户县重阳万寿宫)修治葬所。大定十二年(1172年),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将王重阳遗蜕带回关中,葬于刘蒋庵。

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敕封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年),元武宗进一步加封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