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监阁共理”制度?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以身殉国,明朝遂亡,正当天下以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就是下一个大一统王朝之时,历史出现了戏剧化的一面,那便是清军入关,李自成一蹶不起,清朝反而成为了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
    明朝也因此成为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起的大一统王朝,长久以来关于明朝为什么灭亡的原因,可谓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人以小冰河时期这种气候问题入手,有人以明朝的各种弊端入手,有人以明朝皇帝入手,可以说各有各的道理。
    那么今天宋安之就以明朝的“监阁共理”制度的崩溃,来说说明朝为何亡国。
    何为“监阁共理”制度呢?
    说白了就是明朝中期以后形成以太监势力代表司礼监和文臣势力代表内阁互相制衡,而皇帝居中调节而不至于大权旁落的政治格局。
    这两方势力,太监不用多说,身为皇权的影子,有着皇帝的信任和掌握着特务机构厂卫,可谓是权势滔天。
    

    而阁臣权重,超越六部尚书之上,自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废除丞相制以后,随着时间推移内阁首辅开始日益丞相化,被人称之为“辅相”、或者“宰辅”。
    所以内阁首辅有人认为可以说是当时的丞相,当然这只是一种模糊概念的称呼,毕竟还有司礼监的分权,内阁首辅严格意义上也不能说是丞相,像一些学者倒是认为司礼监的太监可以说是内相。
    但不管怎么说内阁首辅,在内阁之中权力最大,内阁之外是文臣之首,虽然权力相对于丞相没那么大,但称之为丞相也没什么。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皇帝上位以后,肯定换自己的心腹担任要职,但诸如内阁首辅这种重要的职位,不可能说经常更换,毕竟内阁首辅是国之重臣,好比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在辅佐皇帝治理国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经常更换,肯定会影响内阁的工作效率和政策的实施。
    但崇祯帝时期,这位皇帝在位17年,所用内阁首辅有名可考者多达50人之多,平均差不多是一年任用三位内阁首辅,这种换人效率可谓是历代绝无仅有的。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以崇祯帝的性格来说,那便是因为他生性多疑刚愎自用,所以导致了这种情况。
    可是究其原因,是因为明朝的“监阁共理”制度的崩溃。
    我们可以看看,明朝中期以后,怠政偷懒的皇帝不在少数,诸如嘉靖帝、万历帝、天启帝,但是无一例外,这些皇帝都没有大权旁落。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明朝皇帝的内阁替皇帝分担了很多政务,而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拥有批红权力,可以制衡内阁首辅,双方互相牵制,使皇帝不至于大权旁落的同时,还可以共同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使皇帝可以高枕无忧的偷懒。
    这个制度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打压朋党,免得文官集团威胁皇权,我们可以看看,明朝的朋党萌芽起于嘉靖帝时期,成型于万历年间,万历时期朋党有东林党、浙党、楚党等,因为政治立场可谓是互相倾轧,但没多久就形成东林党一家独大的情况。
    很明显东林党一家独大,就开始威胁到皇权,因此到了天启帝的时候,天启帝开始起用魏忠贤来打压东林党。
    

    魏忠贤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拥有批红权不说,在天启三年受命提督东厂,开始掌握特务机构厂卫,因此将东林党打压的抬不起头。
    魏忠贤在打压东林党的同时,也是野心勃勃,将自己的心腹亲信安插到上自内阁,下到六部等朝廷各个部门,形成“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至死党”的局面。而且还将手伸到了军队上面,先是大兴内操,训练了一支宦官部队,还大肆派太监出镇监军,以控制边军和京师等要地。
    以负面影响来说,魏忠贤打压东林党可以说是丧心病狂,甚至牵连了不少清官,更是大肆培植党羽,有着谋反之意。
    以正面来看,不能说魏忠贤代表的阉党一无是处,他们的存在就好似皇帝派出的恶犬一般,来攻击威胁皇权的东林党,而且厂卫系统除了替魏忠贤铲除异己以外,还可以起到监察百官,反贪等作用。
    但崇祯帝继位以后,先是不动声色的稳住了魏忠贤,在东林党帮助之下,诸如解除了魏忠贤心腹崔呈秀的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职,将最高军事大权和监察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后再趁机铲除了魏忠贤及其党羽。
    

    崇祯帝除去魏忠贤以后,为了避免再出现这种情况,是罢各边镇镇守太监、诏内臣非奉命不得出禁门、戒廷臣交结内侍,开始全面限制太监的权力。
    最重要的是崇祯帝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有可能是为了大权独揽,或者是自信自己可以驾驭东林党,于是将厂卫系统摧毁的差不多,使其成为空壳,再也没有监察百官的作用。
    客观来说,魏忠贤擅权被收拾以后,崇祯帝限制太监,是正常现象。但崇祯帝如此限制,甚至将厂卫系统搞成空壳,就是矫枉过正了。
    结果自然是崇祯帝个人能力不足,没有太监势力制衡东林党,厂卫系统更是起不到监察百官作用,于是造成了崇祯一朝五十相。
    因为崇祯帝驾驭不了东林党,所以急迫的想通过换相等方式来更好的控制朝廷,但很明显失败了,不然也不会换了这么多内阁首辅,最后还亡国。
    而且崇祯帝个人能力的确很差,可谓是识人不明,他在位17年,担任内阁首辅最长时间的温体仁,任职时间为七年,其次就是周延儒,前后任职为五年零十个月,很遗憾的是,这两位内阁首辅都入了《明史·奸臣传》。
    

    监阁共理的制度中司礼监作用被崇祯帝取消以后,不只是单纯大规模换内阁首辅那般,我们再看看崇祯帝其他作为,在位十七年,刑部尚书易十七人、巡抚被杀十一人、总督被杀七人,当时朝臣可谓是人人自危。
    崇祯帝如此这般暴戾,肯定有着生性多疑和刚愎自用的性格原因,但更多是因为驾驭不了东林党,控制不了朝廷,所以气急败坏之下更换内阁首辅、杀巡抚、杀总督。
    至此当时朝廷形成的局势很是诡异,朝中大臣诸如内阁首辅和刑部尚书这种大员是换的相当频繁,本来明末的庞大官僚机构运转效率就低下,这样一来更是严重影响了朝廷的运转效率,内阁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说好听一些是君臣一起乱了分寸,说不好听就是崇祯帝与文官集团矛盾重重,彼此之间互相不信任。
    正是因为这个内部问题,所以明朝最后竟亡于区区李自成之手,而文官集团更是抛弃了崇祯帝,先后当了大顺和大清两个政权的顺臣。
    最后再说说崇祯帝个人问题,因为魏忠贤的前车之鉴,为了避免下一个魏忠贤出现,于是刚开始放弃了以太监来制衡文官集团的传统格局,结果是驾驭不了东林党,控制不了朝廷,双方对立之下酿成了明朝之亡国。
    

    中间崇祯帝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才开始大规模起用太监监军等,以制衡文官集团,但是识人不明,这些太监大多数都起到了反作用。诸如太监高起潜联合大臣杨嗣昌害死卢象升,还有李自成进军北京,崇祯帝派十个太监监军以期他们指挥军队抵抗李自成的大军,结果是纷纷投降,最后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陪着崇祯帝殉国,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从这点来看,崇祯帝很像他的祖父万历帝,万历帝亲政以后,不只是清算了张居正,在自己怠政偷懒时期,为了避免再出现司礼监太监冯保勾结内阁首辅张居正,以至于内阁首辅张居正成为权臣的情况,于是限制了司礼监和内阁的权力。
    最后造成司礼监和内阁形成不了共同处理政务的情况,万历帝更是怠政不管,内阁孤掌难鸣,形成了“曹署多空”的情况,造成官场贪污腐败成风,加速了明帝国的灭亡。
    而崇祯帝最初为了避免再出现像魏忠贤这种乱政的太监,于是干脆放弃以太监来制衡文官集团,并且一刀切的将厂卫监察百官的作用都剥夺了,最后搞得驾驭不了东林党,控制不了朝廷,反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与他祖父万历帝当年的选择简直是如出一辙。
    当然宋安之以明朝“监阁共理”制度崩溃的角度,来说说明朝亡国的原因,并非是全面的,并非就是一定对的,只是希望以这个角度来给大家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还望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还有本文并非否定崇祯帝,崇祯帝以身殉国的风骨还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他登基之时年仅十七岁而已,这样的年龄在当时能除掉魏忠贤也实属不易,可见崇祯帝并非一无是处,所以本文只是就事论事的说说崇祯帝的不足之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