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民起义的契机是什么

 

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所谓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

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在封建制度下,地主阶级拥有绝大部分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或没有土地,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奴役,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日益严重,往往激起农民拿起武器进行反抗。反抗的最高形式,表现为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农民战争。

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中,爆发过数百次农民战争。这种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每次较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都严重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封建社会各历史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不平衡,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斗争深入程度不同,农民战争在战争目的及组织程度等方面表现出一些阶段性特点。

历次农民起义其实都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历史学者秦晖曾经把秦以后农民起义的原因归纳为六个方面,这在上表中都可以得到体现:

1、官府滥用民力,横征暴敛。

2、官府实行严厉的经济垄断,比如茶叶专卖、海禁等政策,中国古代凡是经济利益比较好的项目都是由国家垄断。

3、官府进行严厉的户口控制,一种是百姓想要迁徙却被限制,另一种是百姓不想迁徙却被官府强行迁徙到偏远地区去垦荒。

4、官府吏治腐败,法外敲诈。所谓的法外敲诈指的是,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普遍不高,所以他们想方设法地私自给百姓摊派,巧取豪夺,所谓“头税轻,二税重,集资摊派无底洞”。

5、官府和民间对组织资源的争夺。宗教等组织提供了一种民间结社的形式,官府是不允许民间结社这种现象存在的,所以官民之间会发生冲突。

6、天灾与外患等非社会因素。

因此,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四个字——官逼民反。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水浒传》在中国大陆曾被归类为农民起义小说。它以著名的一次农民起义为原型。农民起义通常是指由流民无产阶级发动的武装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

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层对农民阶层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层得不到最低的生存保证而自发的武装起义运动。两极世界理论从根本原因、过程和结果等维度分析了农民起义的特点,认为农民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态变革的直接动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