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起义历时三年,根据敌众我寡的特点,善于避实击虚、声东击西、机动快速和长途奔袭,先后转战豫鄂皖陕甘五省,征程数千里,先后同北洋政府军队二十多万人作战,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攻破县城四十余座和许多关隘,所到之处“劫富济贫”,沉重打击了各地的封建势力,冲击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这次起义战争的失败,客观上由于敌人强大,尤其是“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的统治趋于巩固,得以集中力量对付起义军;主观上由于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缺乏明确的反封建纲领
这次起义战争虽然发生在辛亥革命之际,但起义军基本上始终墨守“打富济贫”这种只能满足农民暂时微小利益的行动,而没有发动农民,用暴力夺取地主豪绅的土地,摧毁封建统治的根基。这就影响了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影响了部队的大规模发展,以致无法在群众中扎下深厚的根子。这也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虽然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但没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正确领导,是难于完成彻底反封建任务的,是难于将起义战争引向最后胜利的。
西进陕甘,是战略上的失策
豫、鄂、皖地区,虽然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势力比较雄厚,但工农群众的抗袁斗争相当普遍,群众基础是比较好的。诚然,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战争失败后,北洋政府加紧了对起义军的“围剿”,使起义军增加了困难。但是,只要坚决依靠群众,采用灵活的战术,还是有可能克服困难,在原地区继续坚持斗争的。由于起义军的领导者只看到敌人兵力增加,看不到工农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反袁力量,因而作出了西进陕甘的决策,进入了群众条件比较差的地区,使起义军的作战增加了更大的困难。
特别是进入地瘠民贫、民族矛盾尖锐的甘肃地区,困难就越来越大。虽然甘军的战斗力很弱,起义军却连遭挫损。战略方向上的这一错误,成了起义军由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至于西谋巴蜀,从当时四川的政治和军事形势来分析,那里的讨袁战争已经失败,袁世凯已加强了对该省的统治,加上该省的封建军阀势力相当雄厚,在这种形势下,起义军即使实现了入川计划,能否站稳脚跟,也是值得怀疑的。
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建立山区根据地
从起义军初期和中期活动的地区来看,是具备建立根据地的客观有利条件的。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山高岭险,易守难攻;当地农民的自发反抗斗争始终没有间断,而且对白朗起义军深表拥戴,“穷苦之家,甘为窝主;乞丐游民,愿作彼探”。
但由于起义军认识不到建立根据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致虽有良好条件而不知利用,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发动和组织群众,打垮当地的地主武装,摧毁地方反动政权,建立农民自己的政权,使之成为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根据地。由于没有可靠的后方作依托,总是不停顿地流动作战,得不到可靠的补给和休整的机会,重蹈了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中流寇主义的覆辙。
偏重于攻城取物,未能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被强大敌人围追堵截的起义军,在战略上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要摆脱被动、争取主动,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战斗中不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转变敌我力量对比。白朗起义军虽然作战勇敢,机动灵活,但没有把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据不完全统计,起义军在五个省先后攻破县城四十座和无数市镇、关隘,但是,歼敌正规军百人以上的不过十多次,歼敌一至三个营的不过六七次,其余多是人数不多的民团、商团等地方武装。起义军所以不断攻城,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粮饷和械弹。
正是由于没有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所以在战略上始终处于遭敌围追的被动地位。起义军经常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便于利用山险杀“回马枪”,伏击尾追之敌。可惜,他们不善于运用此种战法,结果,不但丧失了歼敌良机,反被敌军穷追不舍,陷入被动地位。
缺乏巩固提高部队的有力措施
白朗比较强调群众纪律,要求部队不侵犯劳动人民的利益。但军队内部的组织始终比较松散,缺乏严格的组织纪律,加上长期流动作战,缺乏必要的训练,未能使之向正规军转化。在思想建设方面,虽由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进行了一些民主主义革命的宣传,但根本无力改变农民小生产者短浅的政治眼光,克服宗派观念、家乡观念、自由散漫等弱点,以致最后出现了自动解体,被敌各个消灭的惨痛结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