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官名合称。周代已有此制,为最高辅政大臣。
一说指太师、太傅、太保。《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为三公,论道经邦,變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
一说指司徒、司马、司空。《尚书.大传》:天子三公,一日司徒公,二日司马公、三日司空公,各兼二卿。”
战国至秦习惯用称辅佐君主执掌军政之最高官员。西汉初沿用以称丞相、御史大夫等最高官员。成帝绥和元年(前g)以后罢丞相制,设三公同为宰相,共同执政。以丞相(大司徒)、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秩禄同丞相,各自立府,辟僚署,三分相权。
明朝中枢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为皇帝的辅佐官,职位崇高,无定员,无专责,实为虚衔。明中期,为加官或赠官(生而授为加,死而授为赠)。公孤表序,较详细介绍了其历史沿革,公孤表仅为明代的公孤明细表。
公孤官”包括三公与三孤,是名义上的文武百言之首。“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则是少师、少傅、少保。
先秦时期,三公是掌握时机权力的实职。西周时期的“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秦汉时期对三公的称呼有所延续,秦代的中央官制即所谓三公九卿制。到东汉时期则变为太尉、司徒、司空。至宋元以后,三公的称谓已经丧失实权,成为了荣誉头衔。
到了明代,三公的设置也多少有一些变化。明初仁、宣二帝在位时期曾以以公孤官的头衔来提高大学士地位,客观上促成了内阁制度的形成。
三公之中的太保和太傅名义上是太子的老师,而太师则是皇帝名义上的老师,但实际上辅导太子的机构是詹事府,清代对于这一制度也有继承。
明仁宗之后,三公皆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明朝只永乐年间,明成祖幸北京,以姚广孝专为太子太师,留辅太子。自是以后,终明一朝皆为虚衔。他们名为辅导太子,但实际上辅导太子的机构是詹事府。
明朝三公,即明朝的太师、太傅、太保三职的合称,正一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重要国事政务,职位至重。
概述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授李善长为太师、徐达为太傅、常遇春为太保。建文年间,三公职位被撤。直到永乐二十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再恢复三公职位,但无实授。
宣德三年,明宣宗授英国公张辅为太师,沐晟为太傅,陈懋为太保,当时三公官职,几乎为专授。自宣德、正统年间以后,三公成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然而文臣中没有生加三公者,只有死后追赠。嘉靖二年,明世宗加杨廷和为太傅,杨廷和辞而不受。之后文臣中全加太师、太傅、太保者,只有张居正。其中万历九年加太傅,十年加太师。通常都是由太保加至太傅,之后加至太师。
明朝一朝中,获全部三公衔的武臣有张辅、张懋、朱永、张鹤龄、徐光祚、郭勋、朱希忠,文臣中只有张居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