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竹林七贤简介

 魏晋时期天下动乱,民不聊生,官场黑暗腐败,奢侈之风盛行。由七个人因为他们常常在山阳县的竹林中喝酒、纵歌、谈玄、抚琴,所以世人合称其为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个人。

  七人各有各的“贤”处。阮籍人称阮步兵,工诗词,开一代诗风。“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句话就是阮籍说的。也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儒家、道家都有涉猎。

  嵇康

  首先是个身材伟岸的大帅哥,风度极佳,有“玉山”之称。好谈玄,对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还是养生界的大宗师,有《养生论》一篇。工诗文,琴艺不必说了,《广陵散》的故事大家都听过。

  山涛

  写了洋洋洒洒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其中列举了七个他不能做官的理由。说自己慵懒成性,做官破坏了他的本真。猛烈抨击官场的黑暗,充满了对世俗礼法的抨击,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这封绝交书山涛看了也无可奈何。这封绝交书成为了他最终被杀的祸根。但是嵇康临死前把自己的儿子嵇绍托付给山涛,山涛也尽心照顾了嵇绍。这就叫君子绝交不出恶语。

  刘伶

  事迹不多,还大多与酒有关,但从《世说新语》里的只言片语来看,是个性格放达、汪洋恣肆的人,与这种人做朋友,没有别的,就是痛快。刘伶也有诗才。

  阮咸

  阮咸字仲容,是阮籍的侄儿。擅长弹一种圆形的琵琶。阮咸出名后人们就把那种琵琶叫做“阮咸”,简称“阮”世界上有多了一种乐器。这是唯一一个用人名给乐器命名的示例。

  阮咸是个音乐家,唐朝流行的曲子《三峡流泉》传说就是他做的。荀勖精通音律,皇帝让他做宫廷乐器正音的工作。他调节的非常和谐,但是每当宴会演奏音乐时,阮咸总感觉音不够准确。阮咸从不矫正荀勖的错误,荀勖心里非常记恨他,就把他外放到始平作太守。后来一个农夫在耕田,捡到一个玉尺。是校对音准的赤子。他拿它校对自己所造的乐器,发觉音律都少了一黍。他这才佩服阮咸的本事。

  向秀

  虽然没有完整的文集传世,但在当时他却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其主要著作有《庄子注》,时人称此注“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晋书·向秀传》)。吕安见后叹为“庄周不死矣”。向秀还著有《周易注》,传称“大义可观”,然“未若隐《庄》之绝伦”,二注今皆已佚。又有《难嵇叔夜养生论》一篇,收于《嵇中散集》中;《思旧赋》一篇存《文选》和《晋书》本传中。

  王戎

  王戎字睿冲。出身于琅琊王氏,是竹林七贤里出身最显赫的一位。也是竹林七贤里最世俗的一位。

  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袭父爵贞陵亭侯,为司马昭辟为掾属。历任吏部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后迁任荆州刺史,因事罢免。改任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伐吴,吴国平定,以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后拜吏部尚书,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晋惠帝即位,迁太子太傅,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再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事务。

  元康七年,升任司徒。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后因裴頠岳丈身份而被罢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后张方劫持惠帝入长安,王戎逃奔陕县,永兴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谥元侯。

  “竹林七贤”代表魏晋时代文学的最高水平。可以说,七贤代表了魏晋时代精神,他们蔑视礼法、崇尚自然、率性而为,有着魏晋鲜明的个性与特征。

  “七贤”相聚的时间大约在“正始时期”(正始是魏理宗曹芳的年号)的后期,地点在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一带,魏晋时期的焦作如今天的千岛湖。

  “竹林七贤”应该是当时引领时代的人士,在中国政治上最不稳定,社会上苦不堪言的时代,他们涂脂抹粉,服药行散,弹琴咏诗,饮酒长啸,举止惊世骇俗,后人称这种行为为“魏晋风度”。可以说,“竹林七贤”给我们贡献了一种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风度”,也就是“七贤”在文化上为我们今天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生活情趣、充满文人意蕴的生活情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