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开宝本草》。
别名:首乌、赤首乌、红内消。
来源: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多为野生,并有栽培。
产地:主产于河南、湖北、江苏、四川、贵州、广西等地,除东北外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块根呈纺锤形或团块形,一般长5~15厘米,直径4~10厘米。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纵沟和皱纹。顶端有根茎残痕,下端有根痕。质坚实。难折断。商品多已横切1~4厘米的块片,切片淡黄棕色或红棕色,显云朵状花纹,由中央一个较大的中心柱外围数个类圆形的异形维管束所构成,束间均有凹陷环纹相隔,显粉性。年久的野生品,断面棕红色有一明显的木心(贵州产品较多)。气微弱,味苦涩。
主要成分:含蒽醌衍生物,主要为大黄酚和大黄泻素,又含大黄酸、大黄泻素甲醚。此外,还含有磷脂(4%左右)。另其浸出液中可能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似物。
功效与作用:滋阴、强壮、益精血。现已证实,所谓“滋阴”,其中一部分作用即为:
1、降胆固醇:对实验性家兔血清胆固醇的增高抑制作用,并能减少家兔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其原理为首乌的有效成分能与胆固醇结合。
2、抗动脉硬化: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阻止类脂质在血清留滞透到动轨内膜,可能与其所含磷脂的作用有关。
3、泻下:作用缓和,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能促进肠管蠕动而通便。
4、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此外,在中药对肾上腺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试验中,发现何首乌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作用。
又所含的蒽醌衍生物能降低神经时值,有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或切咀用黑豆汁浸透蒸黑用。北京另加黄酒蒸黑用。
性味:苦、甘、涩,微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主治:气血亏损,遗精带下,腰膝酸痛,须发早白(制用);久疟,痈疽瘰疠,肠燥便秘(生用)。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血虚体弱,有腰膝酸软、头昏眼花、须发早白、未老先衰,或遗精、带下等,作为滋补药用。尤其适用于虚不受补者,因首乌补而不滞,不易引发肠胃积滞或激动肝火,故凡不耐受其他温补药者,可用首乌,一般配杞子、当归、菟丝子等,方如何首乌丸。如有盗汗、自汗,配黄芪、龙骨、牡蛎、白术、黄精、炙甘草等。
2、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常服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症状,改善健康情况,常配银杏叶、钩藤等,长期服用可收到一定的降压与降胆固醇的效果。临床观察,单用首乌对降低血胆固醇有一定作用。
3、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适用于抑制型患者,与安神药同用作用更全面,常配磁石,丹参、五味子、酸枣仁、川芎,有一定效果。
4、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皮肤风燥疾患,用生首乌较好。作用原理未明,前人认为能养血熄风,现代分析认为可能通过泻下作用,排出肠内毒素,减少刺激。同时也可能通过首乌的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而收到抗过敏的效果,具体原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首乌用于百日咳有一定疗效;治肠燥便秘、疮疖也可用。
附:1、①生首乌滑肠泻下消炎的作用较好,制首乌补益肝肾的作用较好;②首乌与熟地黄比较,首乌长于补肝虚,熟地黄长于补肾虚;首乌虽补而无熟地黄之腻滞。根据临床治疗血虚的经验,心血、脑血供应不足用首乌较好,末稍循环差,气血虚弱、手足冰冷者用熟地黄较好。
用量:9~15g.
处方举例:何首乌丸:何首乌15g、菟丝子9g、当归9g、牛膝9g、补骨脂9g,研末炼蜜为丸,每次9g,淡盐汤送下。
注:何首乌有赤白二种。全国所用的均为正文所述的何首乌;白首乌仅有少数地区习用,其植物来源不一,但均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的块根,京津两市均不习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