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爱新觉罗·载澜
国 籍:清
民 族:满族
字:定甫
父 亲:爱新觉罗·奕誴
性 别:男
中国古代的刑罚往往比较残忍,什么车裂、剥皮、腰斩、凌迟等等。到清朝时好像稍微文明一点了,除非罪大恶极者千刀万剐凌迟处死,“正常”的死刑一般就是砍头,一刀下去人头落地,没用痛苦。有些犯人还没有犯罪到需要被处死的地步怎么办呢,那就流放,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惯例。
以前朝廷喜欢将犯人流放到广东、福建、四川、海南等不毛之地,宋朝苏东坡就曾被流放到广东惠州,还作下千古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还被流放到海南岛,在那里生活了好几年,至今还留下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等等东坡佳话。
到清朝时广东、福建、四川这些地方已经被开发的很好了,不再是不毛之地,流放到这些地方不合适。既然是流放,就是要去受苦的,到这么安逸的地方去,那是享福,绝对不行!
那么清朝时将犯人流放到哪里呢?看各种清宫戏你一定听过这句话“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是的,清朝流放犯人一般就发往宁古塔,这并非电视剧杜撰。
宁古塔听着很耳熟,那么宁古塔到底在哪里呢?是一个什么样的塔呢?
宁古塔并不是一个塔,而是一个古地名,在今天黑龙江牡丹江下辖市宁安,宁安的满语就叫宁古塔。这里是满洲人先祖的故地,算是满洲人的龙兴之地。所以将犯人流放宁古塔,我想清政府有两个考虑:一是既然是犯罪流放,当然要去受苦,黑龙江宁古塔属于苦寒之地,不习惯这种气候的外地人发配到这里简直是活受罪。二是作为满洲人的龙兴之地需要人口去建设,让犯人们去建设这里,死了也不心疼。
在清朝时,一听说被发配到宁古塔干脆提前就自杀了,觉得死了比受活罪强。其实宁古塔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除了冷一点,也不是说不能住人,当地还有那么多狩猎的少数民族呢。事实上,宁古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人参随随便便采一大捆,各种水果漫山遍野,各种野生动物遍地都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不就是说的这里吗?
主要是那时通信不发达,人们对遥远地方的认知有限,便脑洞大开将宁古塔想象成一个人间地狱,宁古塔被人妖魔化了。清朝诗人吴兆骞被发配宁古塔二十三年,不是也活下来了吗,还在冰天雪地苦寒之地写了好多诗。
发配宁古塔这样的事情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直到清朝灭亡还有人被流放宁古塔。最后一个有记载被最发往宁古塔的人是爱新觉罗·载澜,道光皇帝的孙子,光绪皇帝的堂兄。
1901年在于八国联军议和中,八国联军认为载澜是“首祸”之一,要求严惩。慈禧太后迫于洋人的压力将他发配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因为载澜是皇亲,新疆巡抚对他百般呵护,载澜在新疆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辛亥革命爆发后,载澜跑回老祖宗故地宁古塔躲避战祸,结果后来的大总统袁世凯就不允许载澜离开宁古塔了,必须一直待在那里。就这样,载澜于1916年病死于宁古塔。
清代的流放、发配,是仅次于杀头的重刑,许多被流放者在流放地充军或服苦役,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几乎永无出头之日。
但凡事都有特例。晚清这位辅国公虽遭流放发配,但在流放地依旧过着奢华生活,享受神仙般待遇,令人目瞪口呆。
这个人就是爱新觉罗·载澜。史料介绍中,他是清代皇家宗室,惇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的第三子,奕誴在道光皇帝九个儿子中排行老五。可见,这位载澜无疑是道光皇帝的孙子之一,且是光绪皇帝的叔伯兄长,受封辅国将军、晋辅国公。
道光皇帝驾崩后,皇四子奕詝继位,即咸丰皇帝。其他皇子除了载澜的父亲老五惇亲王奕誴外,还有老六恭亲王奕䜣、老七醇郡王奕譞、老八钟郡王奕詥、老九孚郡王奕譓。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死在热河行宫后,由其独子载淳继位为同治皇帝。同治帝年轻早逝,身后无子。慈禧太后为了现实继续垂帘听政的野心,从载淳的堂兄弟中挑选了自己妹夫醇郡王奕譞之子载湉,做为皇位继承人,这就是光绪皇帝。
那么,这载澜过着王公贵族生活,惹了什么事会被发配新疆呢?且往下看,他还真的不安分守己,惹恼的还不是中国人。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知道光绪帝与自己离心离德,就图谋废黜他,另立新君。这时,载澜与其兄长日夜密谋,怂恿慈禧太后废掉光绪,另立载漪之子傅儁(jùn)。
慈禧太后等人决定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元旦,扶植傅儁登基为帝,没想到这事却遭到了国内外各种势力的强烈反对。慈禧邀请各国驻华使节元旦入宫庆贺,除了俄国公使外,其他各国公使都表示反对,遂使傅儁登基之事搁浅。
此事使得慈禧大丢太后面子,不禁恼羞成怒。见此,载漪、载澜乘机鼓动慈禧太后利用高举灭洋旗帜的义和团去攻打洋人,以期出口恶气。
慈禧太后被说动了心,便于这年四月下令对各国宣战,命令庄亲王载勋与兵部尚书刚毅为统率京津义和团王大臣,并在王府设立拳坛。载勋自己也是身着短衣,头裹红巾,一副义和团打扮。
不久载勋又被任命为京师步军统领,统率京津义和团,载澜署右翼总兵,会同办理。但他们并未能挡住八国联军的侵略炮火。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于次日挟光绪帝及臣属西逃,载澜也是其中随员。之后,清廷在与洋人议和中,载澜被对方指为“首祸”之一,要求惩处。迫于无奈,慈禧太后对载澜夺爵,定为斩监候。为念皇亲骨肉,加恩发配新疆监禁。
1901年,载澜被遣送至新疆,先后在迪化(乌鲁木齐)、绥来两地居住。
当时新疆巡抚名叫饶应祺,他得知载澜是皇亲贵族,为了讨好朝廷,不但未按遣犯严加管制,而且还给予了特别优待。
饶巡抚下令,将迪化新东门内的江浙会馆一幢宽敞宅院,借给载澜居住。并且由藩库每年支给他纹银8000两作为生活费用,还派候补官员和仆从多人供其驱使。当时,迪化的许多人都称载澜“澜公爷”。
载澜不仅每天过着奢华的贵族生活。到迪化不久,还公开娶了绥来县一位官员17岁的侄女为妾,让人称呼为“公爷夫人”。
载澜作为朝廷流放赎罪的犯人,也一度到绥来居住,绥来的地方官为投其所好,竟然为他修建一座公爷府。这座仿古式建筑,前后两大四合院。有议事厅、望月楼、寝楼、书院、花园,无异是一幢豪华的王府别墅。载澜在流放地作威作福,声势显赫一时。
在迪化,载澜经常骑着高头骏马,驰骋游乐。他所选骏马多达40匹,按毛色配成20对,马料、马夫都由迪化官府供给。
载澜在当地几乎无日不宴,花天酒地。他从天津等地请来戏班,演唱湖南二黄、秦腔和湖南花鼓戏等,吃菜有24盘、32盘、八松八薰、四甜四咸。一次宴会,常常耗资数百银两。1911年的一天宴会,陪同官员专门招来当地名妓银珍子助兴饮酒。载澜被灌醉,曾持手枪示威,惊得来客惶恐四散,丑态百出。
迪化官员还在当地水磨沟修建几处亭榭,题名“一斗亭”、“八卦亭”和“盼云轩”等,专供载澜与家眷等夏日游宴。
据说,载澜还特意在水磨沟修建了一座长亭,他给亭子命名“萧曹亭”,假借萧何和曹参效忠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发泄他对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不满。
1905年,安徽布政使联魁继任新疆巡抚,他认为载澜本系遣犯,不应如此骄奢扰民。下令将给他的年供银子削减一半,并诫劝他安分守己,使载澜一度有所收敛。
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载澜携家眷假道西伯利亚逃至东北宁古塔满族老家,后来袁世凯不准其归京,最后病死于东北。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以后,震惊了世界,从那以后,就有不少的外国人借着传教或是旅游来到中国,其中一位法国人来到迪化后,在一位皇族宗室的指点下,把敦煌的精品席卷一空。
说起这位皇族人员,还颇有些来历。他就是爱新觉罗·载澜,惇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的第三子。奕誴在道光皇帝九个儿子中排行老五。因此,爱新觉罗·载澜则是道光皇帝之孙,光绪帝堂兄,封辅国将军,晋辅国公。
从此,载澜就在迪化过着幸福生活了。有一天他到玛纳斯县游逛,见到当地的异族姑娘不同凡响,不错眼珠地追着看,侍候他的仆人见状进言:“公爷相中了哪个,花些银两娶为夫人就是了。”
这载澜一听,正中下怀。当即便让仆人去办,于是载澜便有了一位美貌的异族如夫人。为此,载澜在迪化大办酒宴,饶巡抚等官员还前来庆贺。这般风流不算,载澜还经常在迪化城寻花问柳。
最可气的是,这位恨洋人鼓动义和团杀洋人并被洋人逼出京城,发配边陲的公爷,竟一反常态,和洋人勾勾搭搭彼此不分了。《亚洲腹地旅行记》作者瑞典人斯文·赫定在迪化期间,受到载澜的热情款待,在载澜的陪同下参观了新疆造币厂,游览了迪化城。
在敦煌,伯希和又碰上蠢的不能再蠢的王道士,于是这位伯希和发了横财,把敦煌的精品洗劫一空,据后人估计不下几千卷。知道伯希和是经载澜指点才知道敦煌有宝并找到敦煌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感慨:要是当初杀了载澜,敦煌或许无此大劫。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