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阿莱克桑德雷·梅洛
外文名:Vicente Aleixandre Merlo
国 籍:西班牙第三王国
民 族:西班牙人
出生地: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塞维利亚城
出生日期:1898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1984年12月14日
职 业:诗人
信 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毁灭或爱情》
性 别:男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Vicente Aleixandre Merlo,1898~1984) 西班牙诗人。生于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塞维利亚城。
阿莱克桑德雷·梅洛(Vicente Aleixandre Merlo,1898~1984)西班牙诗人。197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塞维利亚,大学攻读法律和商业,毕业后当律师同时从事诗歌创作。属西班牙皇家学院派,1950年成为西班牙皇家学院院士。他的诗崇尚自由体,遣词凝炼、优美流畅,感情饱满,富于幻想,其创作风格先是带有悲观主义色彩,继是浪漫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混合,而后,作品开始触及现实的生活和历史,带有哲理成分
童年在海滨城市马拉加度过,后随全家迁至马德里。1913年进大学学习法律和商业,毕业后当过律师。1925年,一场大病使他放弃了律师工作,开始投身于创作。此先,他已结识了著名诗人鲁文·达里奥、加西亚·洛尔加和希梅内斯等,正是这些朋友把他引上了诗坛,并成为“27年一代”诗人中的重要成员。
阿莱克桑德雷勤奋笔耕五十余年,留下二十多部诗歌和散文集,成为西班牙当代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大部分是以个人为中心展开的抒情诗,是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混合体。他的诗感情真挚,富于激情,强烈地表现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对宇宙生命奥义的深思。他善于从传统诗歌中汲取营养,气势庄严,意象奇僻,意蕴丰富,颇为耐人寻味。
这一新流派与法国超现实主义的类似是惊人的。在西班牙,有些人只承认这种类似是明显的。有时不愿强调其共同之点,并且越来越坚决地断言它们的不一致。这种西班牙的独立声明是不无根据的。“第二黄金时代”,这是“七明星”取得惊人突破的时代的另一名称,是直接和明确地针对“第一黄金时代”,即西班牙延续百年之久的伟大时代——巴罗克时代的。当这些年轻的卫士团结起来进行他们伟大的战斗时,选择了庆祝贡戈拉逝世三百周年作为一面旗帜,贡戈拉是“精心培育风格”即“夸饰主义”的开创者,他开创了精巧而夸饰的贡戈拉主义并为它命了名。对西班牙巴罗克诗歌的出色模仿,此外还有乡土主题的民歌变化,是二十年代发生在比利牛斯山脉以南的这次文化复兴的特点,它们无可争辩地使这一复兴运动与那些在塞纳河畔发表的声明区别开来。
但是在一九二五年发生了一件决定他整个一生的事,并且至今依然如此。患了重病,是肾结核。这在两个方面改变了他的生活。不得不离开他的工作岗位,于是走上了另一种不同的岗位:写诗的岗位。在纪念贡戈拉逝世三百周年活动时,还没有出版他的第一本诗集,但是他已在明星群办的杂志上发表了诗作,已经是这个群体的一员了。或许是最不关心那个“黄金世纪”的一个,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最接近巴黎的新学说的一个。这也许就是他的一位诗友发表了一篇挑战性声明的背景吧,西班牙的超现实主义给了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所始终缺少的东西——一个伟大的诗人:阿莱克桑德雷。在这场文学新领域的论争之中从来都不是一个调停人。针对“自动文体”的基本信条,反复重申他对“创造性意识”的信仰。
阿莱克桑德雷一生多病,他的作品不少都是在病榻上写成的,可是他勤奋笔耕五十余年,留下了二十余部诗集和散文集,成为西班牙当代最负盛名的诗人,为西班牙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九七七年,由于“他那些具有创造性的诗作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并汲取了现代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阿莱克桑德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三日,诗人在经受了疾病的长期折磨之后,在马德里逝世。
西班牙诗人又一次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但阿莱克桑德雷·梅洛的水平确实在“二七一代”诗人里算不上特别出色的,那一代人里加西亚·洛尔加是整个西班牙的骄傲,可惜被暗杀了,豪尔赫·纪廉和阿尔贝蒂也比他好,所以说他的获奖有些侥幸。诗集《毁灭或爱情》获西班牙国家文学奖,使他名声鹊起。他的诗大部分是以个人化的抒情诗,是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混合体。
诗歌感情真挚,富于激情,但缺乏深度。不过他的爱情诗还是不错的,有些句子很能打动人心,我相信他的这些情诗应该为他赢得了不少姑娘的青睐。“告诉我为什么在你飘逸的头发上/在你爱抚过的甜美的草丛上/落着,滑动着,爱抚着/一轮炽热或者安详的太阳”这样细腻深情的诗句确实是很能吸引女性的,所以我更多的把阿莱克桑德雷看成一个写情诗的。他的诗歌或许无法跟希梅内斯、蒙塔莱相比,但和瑞典诗人卡尔费尔德相比差不太远,两个人的情诗都很出色,当然和“情诗女王”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他晚期的诗歌开始对生命、岁月和死亡等观念进行重新思考,但仍然不算深刻,离大诗人的距离仍然很远。
第一阶段从1928年发表第一部诗集《轮廓》至1953年发表《最后的诞生》,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表现人与宇宙万物的统一关系,而“爱”则是维系宇宙万物成为统一体的最根本的力量和纽带。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大地之恋》(1929)、诗集《如唇之剑》(1931)、《毁灭或爱情》(1933)、《天堂的影子》(1944)、《独处的世界》(1950)等。其中,《毁灭或爱情》是这一阶段创作的代表作,获西班牙国家文学奖,从此名声鹊起。1944年,当选为西班牙皇家学院院士。
第二阶段从1954年问世的《心的历史》开始,直至1965年出版《带名字的肖像》,是他创作的第二阶段。主要是表现人类的一致性,认为人与人之间应通过爱来推进相互交流、团结的关系,主要作品有诗集《毕加索》(1961)、《在一个辽阔的领域里)(1962)等。
第三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诗人的晚年创作,这是一个以对生命、岁月和死亡等观念的重思为主的阶段,代表作是《终极的诗》(1968)、 《知识的对白》(1974)。
1977年,“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在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