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
国籍:奥斯曼帝国
民族:土耳其
出生地:伊斯坦布尔
出生日期:公元1823年4月23或25日
逝世日期:公元1861年6月25日
职业:奥斯曼帝国苏丹和哈里发
信仰:伊斯兰教
主要成就:推行使奥斯曼现代化的改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击败俄国
在位时间:1839年7月2日-1861年6月25日
前任:马哈茂德二世
继任: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
葬处:伊斯坦布尔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1823年4月23或25日-1861年6月25日,奥斯曼土耳其语:عبد المجيد اول)。是奥斯曼帝国的第三十一任苏丹(1839年7月2日-1861年6月25日在位),同时兼任伊斯兰政治、宗教的领袖哈里发。在位期间推行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使奥斯曼帝国现代化。后于克里米亚战争中联合英法共同击败了俄国。而在1856年的巴黎会议中,奥斯曼则被正式承认为欧洲国家。此后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被授予了嘉德勋章,成为第717位骑士。1861年6月25日因结核病逝于伊斯坦布尔,终年39岁。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在位期间面对帝国各地民族主义运动的挑战。他尝试推行奥斯曼主义以提高分离主义者对帝国的归属感,以遏止民族主义运动。尽管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推行新的法例及改革,致力将国内非穆斯林及非土耳其人融合到奥斯曼帝国的社会,但这些举措都未能成功。
他亦尝试巩固与西欧主要势力的关系,即英国、法国,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与其并肩作战,对抗俄国。在1856年3月30日的巴黎会议里,奥斯曼帝国被承认为欧洲国家。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最大的成就是推行坦志麦特改革,该改革由其父马哈茂德二世开始制定,这个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方面,结果成功使奥斯曼帝国于1876年实现了现代化。
后因结核于1861年逝世,终年39岁。死后由其弟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继位。
人物生平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生于伊斯坦布尔比锡达斯的萨希尔宫或托卡比皇宫,他的母亲是马哈茂德二世的第二任妻子,即苏丹皇太后贝兹米雅莱姆,原名苏茜(1807年-1852年),是一位俄国犹太人。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接受欧式教育,能操流利法语,对文学及古典音乐尤感兴趣,这与继任的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相似。与父亲马哈茂德一样,
他主张改革,并获得一些开明的维奇尔支持,如穆斯塔法·雷斯特·帕夏、阿里·帕夏及福阿德·帕夏。他在任时须与反对改革的保守派周旋。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是第一位会在特设的日子,通常是星期五,亲自处理公众的申诉的苏丹。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亲自出巡帝国各地,视察坦志麦特改革的成效。他在1844年到过伊兹密特、穆丹亚、布尔萨、盖利博卢半岛、恰纳卡莱、利姆诺斯岛、莱斯博斯岛及希俄斯,在1846年巡视巴尔干半岛各省。
统治初期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继位后,奥斯曼帝国正处于重要关头。正当父亲的死讯正在传达至伊斯坦布尔之际,奥斯曼帝国军在尼济普被叛变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击败。同时,穆罕默德·阿里讹称亚历山大港已被苏丹的顾问卖给俄国,使艾哈迈德·费夫齐·帕夏将港口交给对方,奥斯曼帝国的舰队正赶往亚历山大港。在欧洲势力的介入下,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妥协,奥斯曼帝国免于受到进一步攻击,并重新占据叙利亚、黎巴嫩及巴勒斯坦。
推行改革
为了履行父亲的遗志,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马上着手推行改革。1839年11月颁布的法令哈特-艾·沙里夫,又称坦志麦特化曼尼,落实了改革的实施。1856年2月颁布的法令哈特-艾·于马云(Hatt-ı Hümayun)在克里米亚战争接近结束时被追加入哈特-艾·沙里夫。法令订明,苏丹每一位国民的性命和财产都应得到保障,税项必须合理征收,以正义公平的原则管治,所有人都应有宗教自由及相对的民权。这与穆斯林的管治阶层及阿訇完全抵触。在一些偏远地区,法令强制执行,导致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在任时爆发了多次叛变。
1847年,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在贝拉贝伊皇宫将电报的专利权颁授给萨缪尔·摩尔斯,苏丹也亲自试用过这新发明。
1849年,拉约什·科苏特等人在匈牙利起义失败后向土耳其寻求庇护。奥地利及俄国要求苏丹交出他们,为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拒绝。
对俄战争
帝国的虚弱招致了邻国的贪婪,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早在英国访问的时候就叫嚣要瓜分这个西亚病夫了。而收容拉约什·科苏特和约瑟夫·贝姆等人的行为,更加引起了俄国的
不满。俄国为挑起争端,向奥斯曼帝国提出为在帝国境内建立东正教徒保护地的要求,为帝国政府所拒绝,俄国以此作为采取军事行动的理由。占领土耳其的附庸国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公国。1853年10月4日,土在英、法支持下对俄宣战。同年11月,俄舰队在锡诺普海战攻击土舰队。1854年1月,英、法舰队驶入黑海,并于3月27~28日先后对俄宣战。此时撒丁王国也与法缔盟,于1855年1月对俄宣战。战争的结果,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俄国黑海舰队全部覆灭,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奥斯曼帝国靠结盟而赢得了战争。[1]
1854年8月25日,奥斯曼帝国获得首笔外国贷款,紧接着贷款而来的就是西方商品潮水般的涌入。这些使小农经济进一步破产。
1856年,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被授以嘉德勋章,成为第717位骑士。此外,他又被授以塔与剑勋章,成为第52位大十字。
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在1861年6月25日在伊斯坦布尔逝世,死于结核病,终年39岁,遗体葬在伊斯坦布尔。其弟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继位,他是当时奥斯曼家族里最年长的。
马哈茂德二世(奥斯曼土耳其语:محمود ثاني Mahmud-u sānī、英语:Mahmud II;1785年7月20日—1839年7月1日),是奥斯曼帝国的第三十任苏丹,他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托卡比皇宫,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的儿子。是奥斯曼帝国滞止时期的一位君主。
马哈茂德二世因北方强邻俄罗斯帝国屡次的军事威胁,任内推行社会改革,加强帝国力量。1826年解散禁卫军团;1831年废除分封给骑兵的采邑,并建立新军队。内政方面采用内阁制度、实行人口普查和土地测量;教育方面则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制、派遣学生去欧洲留学。但由于俄国的干涉,未能击败希腊人的暴乱,并于1829年被迫承认希腊独立。由此导致的连锁反应导致在与埃及军队的交锋中也屡战屡败,最后郁郁而终。马哈茂德二世被称为奥斯曼改革的始祖,有开明专制君主之称。
马哈茂德二世亦重视传统,致力振兴箭术运动。他又让箭术学徒穆斯塔法·简尼记载土耳其弓的历史、构造及用法,土耳其制弓匠因此而来。死后由他的儿子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继位。
马哈茂德二世(奥斯曼土耳其语:محمود ثاني Mahmud-? sānī、英语:Mahmud II,1785年7月20日-1839年7月1日)是奥斯曼帝国第三十任苏丹,他统治期间致力于大规模的法制及军事改革。他是所有后继者的祖先。
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托卡比皇宫,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的儿子。1808年,穆斯塔法四世决定处死被罢黜的塞利姆三世以平息叛乱。塞利姆三世被杀,马哈茂德二世则被母亲娜克希迪尔安全看管。接下来的叛乱又将穆斯塔法四世废黜,马哈茂德二世遂成为苏丹,这次叛乱的领袖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Alemdar Mustafa Pasha)成为马哈茂德二世的维奇尔。
对于当初尝试谋杀马哈茂德二世的传闻有很多。十九世纪奥斯曼史学家塞弗德特帕夏(Cevdet Pasha)认为一个格鲁吉亚籍宫女听闻皇宫里杀害塞利姆三世的骚动后收集一些灰尘。当行刺者来到马哈茂德二世所在的宫殿时。宫女把灰尘投向行刺者的脸上,让马哈茂德二世得以跳窗逃亡,并爬到宫殿顶部,跑到第三庭院的屋顶。那里的侍卫发现了他,合力用衣服打结成梯让他下来。叛乱的首领阿朗达尔与他的武装分子看到塞利姆三世的尸体,于是奉马哈茂德二世为君主。那名叫丝芙莉·卡尔法的宫女在事后被任命为后宫的财务大臣,以表彰她的英勇和忠诚。在后宫黄金大道上的一条石阶梯称为丝芙莉·卡尔法之阶,传闻当时的事发地点就在阶梯附近。
马哈茂德二世死于肺结核,另有传闻指他在1839年在阿斯马苏丹那宫被谋杀。大量群众参加马哈茂德二世的葬礼,向他致意。他的儿子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继位。
今天的意大利共和国是一个由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共同组成的国家,不过这个国家诞生的历史却并不久远,直到1861年,意大利王国才初现雏形。“意大利”(Italia)一词来源于上古时代,在当时,今天意大利南部的卡拉布利亚地区被人们称为“威大利亚”(Vitalia),意为“小牛犊成长的乐园”。后来这个词的词头字母“V”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被省略,于是就形成了“Italia”这个词,翻译成中文就是“意大利亚”。到了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新兴的罗马共和国用“意大利”为整个亚平宁半岛命名,自此,“意大利”逐渐成为世人所熟知的地理概念。
由于教会权力过于强大(罗马是教廷的所在地),意大利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世俗权力核心,这就从根本上阻碍了意大利本土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另外,因为意大利位于“四战之地”,经常成为欧陆各派强权争夺角逐的战场,这使得意大利缺乏实现统一的外在环境,从而也在客观上造就了意大利的分裂局面。在内外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意大利在中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一直处在四分五裂的“碎片化”状态之中。
18世纪以来,随着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拿破仑战争所带来的民族主义思潮的涤荡与冲击,意大利人的民族意识开始广泛苏醒,追求统一与富强成为意大利人共同的民族诉求和心灵期盼。但彼时意大利的统一之路可谓困难重重、遥遥无期。一方面,意大利境内邦国林立,教权强大;另一方面,法国和奥地利这两大强邻都对分裂的意大利虎视眈眈、垂涎欲滴。但这种看似无解的困局却因千里之外的一场国际战争而打开了局面,这场战争就是英、法、土与沙俄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它为意大利的统一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外部环境机遇。
1853年,为争夺多瑙河下游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公国的控制权,土耳其与沙皇俄国之间爆发了战争。开战初期,由于双方在军事实力上存在着差距,处于弱势的土耳其一方在交战中连战连败,特别是在锡诺普之战中,土耳其海军遭到了沙俄黑海舰队的毁灭性打击。
眼见土耳其旦夕难保,英、法两国出于遏制沙俄势力扩张的共同目的,决定联手加入战团。1854年初,沙俄与英、法正式彼此宣战,至此,沙俄与土耳其之间的区域性战争正式演变为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战争。由于交战双方争夺的主要是沙俄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重要军港塞瓦斯托波尔,所以这场也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由于塞瓦斯托波尔城高垒坚,加之守军作战极为顽强,英、法联军一时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战争随之陷入僵持状态。
为了早日打破僵局,同时也为了扩大己方阵营的实力,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征得英国同意之后,派出特使赴都灵,力劝撒丁王国(当时意大利最强大的邦国)参战。撒丁首相加富尔认识到,参加此战将给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带来重大的外交机遇,遂决定正式参与到英、法、土耳其一方共同对沙俄作战。
1855年1月26日,15000名撒丁军人从国内出发,奔赴克里米亚前线参加对俄军事行动。较之于其他参战国,身为蕞尔小邦的撒丁王国虽然出兵甚少,但却通过此战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其与英、法这两个欧洲大国的邦交。1855年9月,英、法、土耳其、撒丁联军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攻占了塞瓦斯托波尔,至此沙俄的失败已成定局。在此之后,交战双方间的战事渐趋平息,各国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外交战场上的争斗中。
作为当时最有实力统一意大利的邦国,撒丁王国在战后和会上的诉求是孤立宿敌奥地利,并争取其他大国对意大利统一的同情和支持。由于判断失误和认知偏差,加富尔在战时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奉行“营垒外交”路线,即将欧洲各主要大国划分为“自由阵营”和“专制阵营”两个泾渭分明的集团:前者主要由英、法组成;后者则由俄、奥组成。根据这一判断,既然意大利统一的最主要障碍来自于“专制阵营”的奥地利,那么撒丁王国就应该依托“自由阵营”的英、法两国支持,达成将奥地利的势力从意大利驱逐出去的目标。在加富尔看来,奥、俄两国都属于“专制阵营”,如能重创沙俄,则奥地利必然会在俄国动荡的波及下而受到影响,为意大利的统一除去一大劲敌。
这种以“意识形态”论亲疏、定输赢的想法,虽然在今天看来显得颇为幼稚,但在当时却是加富尔外交理念的重要立足点。因此,当英国鼓吹在攻取塞瓦斯托波尔的基础上继续深入俄境作战时,加富尔立即表现出了积极支持的态度,大有一副紧随英、法同沙俄打到底的架势。但是无情的现实很快便粉碎了他的迷梦。由于深入俄国境内作战需要法国陆军的参与,而英国又拒绝了法国在北意大利扩张势力的要求,于是英法两国之间产生了裂痕。
战败的沙俄见到英法之间出现嫌隙,马上见缝插针,先是同法国进行秘密外交接触,以求进一步离间英、法,随后又做出了向盟国正式求和的决定,以求在未来的和会中通过与法国的合作将战争损失降到最低。加富尔起初曾不相信“自由阵营”与“专制阵营”之间会达成妥协,并通过外交渠道力劝法国继续参加对俄战争。但形势比人强,由于各主要参战国均表示愿意参加停战谈判,因此战争已不可能再继续进行下去。1856年2月1日,克里米亚战争的各主要交战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签署议定书,并决定于2月25日在巴黎召开战后和平会议。这样一来,由于加富尔先前一直在鼓吹继续进行对俄战争,撒丁王国在战后外交中一度处于被动和尴尬的境地之中。
不过加富尔毕竟是一位机智精明的政治家,看到基于“意识形态”的“营垒外交”破产之后,他马上决定改弦更张,同欧洲列强展开新一轮的外交博弈。由于害怕沙俄在多瑙河下游地区的强势扩张损害自身利益,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曾积极反俄,从而使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的俄奥同盟关系彻底破裂。在战后举行的巴黎和平会议中,沙俄出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反击奥地利背盟行为的目的,遂采取了拉拢法国,适度满足英国要求,同时坚决打击奥地利的外交举措。在这个过程中,撒丁王国也成为了沙俄的拉拢目标,因为沙俄可以通过支持撒丁王国来削弱奥地利的势力。与此同时,为了将奥地利的势力从北意大利驱逐出去,法国也采取了亲近撒丁王国的政策,在拿破仑三世看来,在与奥地利争夺北意大利控制权的斗争中,撒丁王国是一个可资利用的伙伴。另外,通过在波兰和意大利问题上的利益交换,俄、法两国在和会中进一步达成了默契,这就为接下来撒丁王国与俄、法间的新合作铺平了道路。
1856年2月26日,加富尔与沙俄外交代表奥加洛夫进行了首轮磋商,后者在加富尔面前对奥地利进行了激烈抨击,并为过去因照顾奥地利而未与撒丁王国建交深表悔恨。这次会谈使加富尔收获良多,此后撒丁王国与沙俄的关系迅速升温,1856年夏,撒丁与沙俄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奥地利这个共同敌人的存在,撒丁与法国的关系也在加富尔的运筹下得到了快速发展。1856年4月8日,加富尔在巴黎和平会议上针对奥地利发表了言辞激烈的讲话,和会主席、法国外交大臣瓦列夫斯基不仅对加富尔的讲话持默许态度,并且还将这篇讲话列入了会议记录之中。该举动表明,此时的法国已对撒丁王国的反奥诉求采取了公开支持的态度。
当然,在与法、俄两国建立良好关系的同时,加富尔也十分渴望拉近与传统友邦英国的关系。但由于对法、俄接近持警惕态度,英国决定站在奥地利一边,以防止法、俄接近破坏欧洲大陆的均势格局。因此英国不希望撒丁王国驱逐奥地利的在意势力,时任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甚至规劝加富尔改善与奥地利的邦交关系。英国的亲奥态度让加富尔感到既无奈又失望,他在给撒丁王国驻英大使的信中指出:“英国背弃了自由主义的事业,成了奥地利私欲的工具。”虽然如此,在先前“营垒外交”的挫折中日渐成熟起来的加富尔并未采取与英国为敌的政策,他依旧与英国维持着友善的关系,以求英国能在未来撒丁王国与奥地利冲突时保持中立。此后的事态发展证明,加富尔的这一努力基本达到了目的。
克里米亚战争是19世纪中期改变欧洲政治格局的重大事件,为意大利实现国家统一提供了重要的外部助力。在这场战争中,最有实力统一意大利的撒丁王国将法、俄争取到了反奥阵营之中,从而使奥地利这个意大利统一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处在空前孤立的状态之中,这就为日后撒丁王国统一整个意大利创造了良好的开局。
此后,在1859年的反奥战争中,撒丁与法国联军力挫奥地利军队,撒丁王国乘胜收复了除威尼斯以外的北意大利地区。1860年,意大利传奇英雄加里波第率领“红衫军”南下攻灭了两西西里王国,随后南意大利地区也并入撒丁王国。撒丁王国随即于1861年正式改名为意大利王国。1866年,意大利与普鲁士结盟,利用普鲁士击败奥地利的机会,收复了威尼斯。1870年,意大利又利用法国被普鲁士打败的机会拿下了罗马,教皇被迫退居梵蒂冈。一个统一的意大利王国自此正式形成。
今天再来回溯这段历史可以发现,克里米亚战争的起因虽与意大利毫不相干,但却在不经意间为意大利的统一创造了重要的历史机遇,这或许也可以被看作是“蝴蝶效应”在国际政治中起作用的一个典型的例证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