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历克塞三世东罗马帝国皇帝

中文名称:阿历克塞三世·安杰洛斯

外文名称:Alexios III Angelos (希腊语: Αλέξιος Γ' Άγγελος)

别名:阿列克塞三世,阿莱克修斯三世

国籍:拜占庭帝国

民族:希腊

出生日期:1153年

逝世日期:1211年

职业:皇帝

信仰;东正教

主要成就:东罗马帝国皇帝

阿历克塞三世·安杰洛斯(1153-1211)自1195年3月至1203年7月17日(或18日)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他在废黜、刺瞎并囚禁他的弟弟伊萨克二世·安杰洛斯之后登上帝位。在他统治期内最重大的事件是灾难性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代表阿历克塞四世·安格洛斯攻击了君士坦丁堡,并最终使得拜占庭帝国崩溃,分解为多个小国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阿历克塞三世·安杰洛斯(1153-1211)是安德罗尼库斯·杜卡斯·安杰洛斯的次子。他的祖母迪奥多拉·科穆宁·安杰丽娜是阿历克塞一世·科穆宁的女儿,因此阿列克塞三世与科穆宁家族有亲戚关系。

阿历克塞曾密谋对抗安德罗尼卡一世·科穆宁(1183-1185为皇帝),因此他有几年时间是在异教统治者的宫廷中以流亡身份度过,其中包括萨拉丁的宫廷。

1185年,他的弟弟伊萨克·安杰洛斯通过鼓动君士坦丁堡市民暴动废黜了安德罗尼卡一世,成为皇帝,称伊萨克二世。阿历克塞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接近皇位了。

在1190年阿历克塞已经回到了他弟弟的宫廷,在那里他接受了至尊者(sebastokrator)的高级头衔。

在1195年3月,当伊萨克二世不在场去色雷斯打猎时,阿历克塞三世在妻子的暗中支持下被军队拥立为皇帝,称阿历克塞三世。阿历克塞在马其顿省抓到了伊萨克,将他刺瞎,其后把他严密关押起来。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1202年,计划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士兵们聚集在威尼斯。最近才从君士坦丁堡逃出的阿历克塞四世·安杰洛斯,被废黜的伊萨克二世之子,请求十字军的支持。他许诺将终止东西教会大分裂,支付十字军的行程费用并提供军事支持,如果他们能帮助他废黜他的叔叔(即阿历克塞三世)并让他获得他父亲伊萨克二世的皇位。

原先将埃及作为目标的十字军被说服,将目标改为君士坦丁堡,于1203年6月到达那里,宣称阿历克塞四世为皇帝,并要求首都民众废黜他的叔叔阿历克塞三世。阿历克塞三世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抵抗,他试图贿赂十字军的行动失败了。他的女婿,狄奥多尔·拉斯卡里斯,唯一一个打算顽强抵抗的人,在Scutari被击败,随后君士坦丁堡之围开始。

不幸的是,由于阿历克塞三世治国无方,当十字军到来时,东罗马帝国的海军只剩下20艘虫蛀的船只残骸。

7月,在威尼斯总督恩里克·丹多洛的领导下,十字军攀登上城墙并控制了主城区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十字军在城市纵火,最终导致2万人无家可归。在7月17日,阿历克塞三世最终采取行动,率领军团出了圣罗曼努斯城门。

然而他的勇气衰退了,东罗马军队未经一战退回城市。阿历克塞三世的廷臣要求他采取行动,他许诺会战斗。然而,这天晚上(7月17或18日),阿历克塞三世躲在宫殿里,最终和他的一个女儿,伊琳娜,和他所能搜集到的大量财宝(1000磅黄金),上到一艘船上并逃到了色雷斯的Debeltos,撇下他的妻子和其他女儿。

伊萨克二世从监狱里被拖出来,再一次穿上皇室的紫色长袍,庄重地迎接他的儿子阿历克塞四世。

  流亡生活

阿历克塞三世试图组织抵抗新的政权(阿历克塞四世),先到阿德里安堡,再到Mosynopolis。

1204年4月,在君士坦丁堡最终失陷于十字军、拉丁帝国建立之后,篡位者阿历克塞五世·杜卡斯"浓眉"(Mourtzouphlos),在Mosynopolis那里加入他。

一开始阿历克塞三世好生接待了阿历克塞五世,甚至允许他与自己的小女儿欧多西亚结婚。之后,阿历克塞五世被刺瞎并被自己的岳父抛弃,最后在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处决。

阿历克塞三世和他的妻子为躲避十字军逃往色塞利。他们最终投降于十字军将领,蒙费拉(Montferrat)侯爵博尼法斯,他正在确立自己作为塞萨洛尼基王国统治者的地位。

阿历克塞三世在1205年试图逃离博尼法斯的"保护",希望能去米海尔一世·科穆宁·杜卡斯统治下的伊庇鲁斯避难。被博尼法斯抓获后,阿历克塞和他的随从被送到蒙费拉,又在1209年被带回塞萨洛尼基。此时,这位前朝皇帝被米海尔一世赎出。米海尔把他送到小亚细亚,在那里他的女婿,狄奥多尔·拉斯卡里斯--现在的尼西亚皇帝--正在坚持对抗拉丁人。

在尼西亚,他的女婿拒绝承认他的权力,此后阿历克塞密谋对抗他的女婿。他获得了罗姆苏丹凯霍斯鲁一世的支持。然而,在梅安德河畔的安条克之战(BattleofAntiochontheMeander),苏丹被击败并被杀死,阿历克塞则被狄奥多尔·拉斯卡里斯俘虏。之后他被监禁在尼西亚的一所修道院,随后于1211年在那里去世。

  为政举措

为了弥补刺瞎亲兄弟并篡夺他的皇位这件罪行,并巩固他作为皇帝的地位,阿历克塞三世异常大方地播撒钱财,以至他的金库空虚;同时也放纵军官们的行为,以至于让帝国实质上处于无防备的状态。这些行为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国家财政的崩溃。

他的妻子,欧弗洛塞涅皇后,为维持他的信用和宫廷运转白费心机;瓦塔泽斯,她尝试推行的改革中最得力的手下,被皇帝下令暗杀了。

皇帝试图通过对边境地带贵族的特殊让步来加强帝国防御,但事与愿违,后者的地区自治逐渐加强。

东罗马的权力机构存活下来,但是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中,直到1203-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使之彻底崩溃。

  人物评价

阿历克塞三世在1195年接手的拜占庭帝国在外交、财政、军事以及内部集权上都面临困境,而在他8年的统治中,阿历克塞三世没有改善这一局面,并且因为家族内讧最终导致拜占庭帝国瓦解,君士坦丁堡落入拉丁人之手。

基督教东派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在 1054 年的正式分裂。由于事件具体起因多与当时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阿卡西乌相关 ,故又称阿卡西乌分裂 。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末分裂之后,东西两部分在社会、政治、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促成了基督教说拉丁语的西部派别和说希腊语的东部派别之间的分化。西部的罗马教会自认为是耶稣门徒彼得的继承者,坚持认为其在各宗主教区中拥有首席地位;东部的君士坦丁堡教会则在东罗马皇帝支持下与罗马教廷争夺势力范围;再加上教义方面的分歧,终于在 1054 年相互开除教籍,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背景

罗马大公教会和东正教会的分裂,是罗马帝国东西分裂之后多个世纪以来摩擦的结果。彼此之间在文化和语言上的隔膜和政治上的对抗,使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分歧不仅仅限于宗教问题上。即使在诺曼人入侵、双方同在受外敌威胁的情况下,1054年东西方教会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的调停会议,仍然演变成一场互相控诉指责的大会,罗马教宗在此下诏革除了东正教会的教籍。

其实过往双方在宗教信仰的问题上鲜有共识。例如在反图像争辩(726-843年)之中,为了是否可以向图像敬拜,双方已闹得不和。在三位一体之神性的问题上,圣灵是由圣父"和子"而出(西方教会的观点),还是由圣父"透过子''而出(东方教会的观点)等神学问题,成为在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阜丢斯(Photius)时期(864年)的剧烈争论。至于最后的决裂,却是政治因素多过神学争议,特别是罗马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教宗宣称自己的地位凌驾于其它的宗主教之上,而君士坦丁堡则认为罗马与各宗主教是平等的。

  外因

  罗马

公元70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基督宗教的中心自然转移到当时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

根据圣经记载,罗马很早就有了基督徒,保禄曾给在罗马的基督徒写了著名的罗马书,并亲自在罗马居留了二年。根据教会的圣传,伯多禄是罗马的首位主教。这两位宗徒最终都在罗马殉道。

因此,罗马教会在初期教会中一直享有极高的威望。在此期间,教宗(罗马主教)亦试图在一些教会事务中扮演权威的仲裁者的角色。公元325年,在尼西亚召开了基督宗教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普世大公会议--尼西亚大公会议,在大公会议所颁布的法令中,罗马教会列于各地方教会之首。

  新罗马

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迁都拜占庭,将该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又名新罗马。

381年,召开了基督宗教历史上的第二次普世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这次大公会议将君士坦丁堡教区提升为牧首区,而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排名仅次于罗马教宗。

451年召开的第四次普世大公会议--卡尔西顿大公会议上通过的第28条法令,将君士坦丁堡牧首提升至与罗马教宗并列的首席地位。

根据大公会议的法令,教宗之所以拥有首席权乃是因为他是帝国首都罗马的主教的缘故,故此,帝国的新首都的主教也拥有与罗马主教相同的首席权。

这一法令受到当时的教宗利奥一世的强烈抗议,认为该法令侵犯了罗马教宗的首席权,声称:教宗之所以拥有首席权是因为他是使徒之长彼得的继承人的缘故,君士坦丁堡牧首不配拥有首席权,因此,拒不承认该法令的有效性。

  会议

621年,特劳拉地方召开会议,警告西方主教们如果不服从教会的纪律则开除教籍。此次会议中第五十五条──罗马人民于四旬期星期六守斋乃违背教会之传统,如神父为此将废逐,若为主教,则开除其教藉;教宗如此时守斋亦开除其教藉。教宗不签字认可,而皇帝也出兵干扰。

  内因

公元7世纪末,罗马的拉丁教会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腊教会在礼仪和教义上的分歧加剧。

726年,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三世(拜占庭)身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发起破坏圣像运动,将堂内的圣像、十字架全部捣毁,这样在东方教会引起了混乱与教难。

利奥三世又将君士坦丁堡牧首圣日尔曼(St. Germanos)废除,当时教宗额我略二世责罚了皇帝。

利奥三世报复,派舰队活捉教宗。利奥三世死后,继承人仍遵守此令。

直到780年,伊琳娜女皇继位后,愿意恢复对圣像的敬礼,愿意东西方教会统一,因而他得到当时君士坦丁堡牧首圣特拉乌斯(St. Tarasios)的支援,并得到罗马教宗哈德良一世的同意,于787年,召开了第七次大公会议--尼西亚第二次大公会议。

会议结果重新阐述敬礼圣像的真正意义,教会并非敬礼圣像本身,而是敬礼圣像所代表的神或天使,或圣母、圣人。

  分裂

857年,君士坦丁堡牧首伊纳爵一世(Ignatius)被拜占庭皇帝米海尔三世废逐,改以重臣佛希要(Photius)继任牧首。

863年,此时的罗马教宗尼克老一世也采取了行动,声明伊纳爵的废黜非法,以及开除佛希要的教籍。佛希要也开始了反击,他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会议,开除教宗教籍,是为"佛希要分裂"。

双方为教区管辖权和罗马教会将圣灵"从父出来"改为"从父和子出来"引发的"和子句"纠纷越演越烈,不料支持佛希要的米海尔三世遭人暗杀,凶手自立为皇帝,是为巴西尔一世,他将前任一切的措施推翻,包括废逐伊纳爵跟佛希要的提升。

同年教宗尼克老一世逝世,继任的亚德二世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第八次大公会议,东西教会统一,而东方教会也承认罗马的首席地位。

虽然佛希要分裂只维持了几年,但是却种下了日后大分裂的近因。过去罗马教皇的首席地位是无可否认的。这次事件后却有人开始质疑教皇的首席地位,甚至指控教皇窜改教义。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法兰西王国香槟伯爵提奥波德三世率领。目的本是要通过进攻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来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十字军主要由法国和北意大利城邦组成,在没有足够的金钱付给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况下,十字军按威尼斯共和国贵族将领的建议转去攻打扎拉城(现克罗地亚的扎达尔)。

当时,威尼斯的总督名为恩里科·丹多洛,为一名失明的人,根据史学家记载那时他已逾八十,但丹多洛精明的头脑和统帅的能力是十字军无法想像的,他带着威尼斯的商船队跟着十字军一起前进,他向十字军保证可以帮忙解决钱粮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他也利用十字军占领匈牙利的扎拉,此时,一个转机彻底改变了这次十字军东征的命运,一位名为小阿列克修斯的东罗马王子要求丹多洛总督帮他夺回东罗马帝国王位,并换取帮忙付给十字军欠威尼斯商人的粮钱的承诺,于是,丹多洛利用这东罗马国内的纠纷转而进攻君士坦丁堡,最终在1204年4月13日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对城中居民抢劫和破坏后血腥屠杀三天。

大战过后,威尼斯共和国占去原东罗马帝国八分之三的领土(包括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沿岸许多港口和克里特岛)。而十字军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国和两个附庸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的国家,分别是雅典公国和亚该亚侯国。1261年,拉丁帝国被推翻,东罗马帝国复国。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很多,十字军东征给很多人带来了灾难,导致欧洲地区战乱不断,十字军东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之一是利益,当时欧洲贵族势力没有打通东方的商路,但是已经了解东方,接触到了东方的商品,利益驱使他们拿下新月沃地带,打通向东方的道路。宗教也是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埃及的国王禁止基督教徒进入圣地,还拆毁了教堂。

同时权利原因也是十字军东征的动机,当时基督教已经分为东西教会,罗马教皇和君士坦丁教皇相互开除对方。贵族和教皇为了防止教会进一步分裂,树立罗马教皇的权威,发动了对异教徒的战争,以加强君权神授的地位。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还包括民族原因。在欧洲教会和贵族发动第五次十字军东征之前,欧洲人刚刚把摩尔人赶出伊比利亚半岛的中部。在这同时,还占领了西西里在内的一系列地中海岛屿,统治阶级的欲望也得到了极大地膨胀。在民间,民族复兴的使命也使得民众对于夺回阿拉伯人占据的土地充满信心。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也导致了十字军的东征。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宗教原因和利益原因,其他的原因都是在这两个原因的爆发下产生的。十字军东征不仅没有取得圆满的结果,而且使得许多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

  结局

十字军进军途中,东罗马帝国发生皇位纠纷。十字军以平定内乱为名,攻陷并洗劫君士坦丁堡,灭东罗马帝国,建立拉丁帝国,十字军从此名誉扫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