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章佳·阿桂
字号:字广廷,号云崖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时间:1717年
去世时间:1797年
主要作品:《军需则例》15卷
主要成就:伊犁屯田,平定金川,治水,反贪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
封爵:一等诚谋英勇公
追 赠:太保
谥 号:文成
和珅也斗不过的章佳·阿桂:历经四朝善终
说到阿桂,他可是清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但是,在当今的中国,知道阿桂的人,真的是太少了。阿桂,姓章佳氏,全称应该是章佳·阿桂。他出生于1717年9月7日,也就是康熙五十六年八月三日,去世于1797年10月10日,也就是嘉庆二年八月二十一日。
阿桂清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在他八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中,他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皇帝,其从政的时间则几乎与乾隆皇帝当皇帝和太上皇的六十多年相始终。
这个人不仅仅是大清王朝由勃兴走向鼎盛、再由鼎盛渐趋衰落的见证人,而且阿桂本人还直接参与了其中的很多事件,比如,这中间最为著名的一件事情,就是阿桂对于乾隆皇帝晚年宠臣和珅的纵容。
乾隆皇帝晚年宠信权臣和珅。面对着和珅的贪婪腐化,身为乾隆朝重臣的阿桂,他对于和珅的所作所为很是厌恶,终身不肯与其为伍。但是,尽管如此,阿桂并没有做到历朝历代的忠臣那样,去冒着生命危险极力弹劾大贪官和珅!也就是说,他能够做到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与贪官同流合污就很不错了。而那个时候的阿桂,他的所作所为,绝对影响着当时的其他大臣——诸如刘墉和纪晓岚等人——的所作所为。
在今天,充斥着我们影视剧作品的刘墉、纪晓岚等人与和珅斗智斗勇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刘墉和纪晓岚,已经是我们今天社会上敢把皇帝拉下马、誓与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的“时代先锋”了。
但是,回顾历史,回首往事,我们知道,那其实只是文人自编自导的一个个自我安慰的故事而已。实际上,我们说刘墉与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还或许有之,而说纪晓岚能与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那就几乎是笑话了。连身为乾隆皇帝重臣的阿桂都不敢做的事情,刘墉、纪晓岚两个文人敢么?
问题在于,乾隆皇帝重臣的阿桂,为什么不敢与大贪官和珅进行斗争?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
阿桂的姓氏章佳氏,是以地为姓。阿桂一家是古老的满洲贵族世家。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40》记载,阿桂的七世祖章佳·穆都巴颜早先居住在长白山俄穆和都鲁(也作俄穆和苏鲁、俄漠惠,是东海女真窝集部属地,其地位于今天的吉林省敦化市北),后来,大约是在后金建立的1616年前后,章佳·穆都巴颜因为家里面人口众多,不得不迁居到了瓦尔喀什罗尔锦。这个时候,阿桂的先祖还没有与后金政权有任何联系!
阿桂的六世祖章佳·扎克丹巴颜(章佳·穆都巴颜的长子)又再次迁居到费雅郎阿(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旧老城,亦称费阿拉)。阿桂的五世祖章佳·瑚鲁瑚昌吉鼐(章佳·扎克丹巴颜的儿子)和清朝开始有了联系。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加入八旗,属于正蓝旗。此后,章佳·瑚鲁瑚昌吉鼐的众多子孙开始在中枢和八旗中任官。
阿桂的曾祖父为雅尔泰,事迹不详。阿桂的祖父阿思哈,我们根据阿桂的孙子那彦成编写的《阿文成公年谱·卷1》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40》综合分析,可以知道,阿思哈曾任三等护卫。阿桂的父亲阿克敦,是这个家族中地位最为显赫的人了。正是他,为这个古老的家族奠定了辉煌的基业。
一般说来,我们基本相信这样的观点,在清朝,八旗子弟“专重骑射,风尚质朴。不以文事争能,故起家科第,驰声艺苑诸人.大都不甚显贵”,也就是说,八旗子弟起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骑马射箭、在战场上立功。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显赫的事业;只有这样,这个家族的事业,才能世代相传。而通过科举考试的方法起家的,大多数很不容易熬出头来,更甭提什么成就一番显赫的事业了。
阿桂父子却是这中间的少数例外——都是满洲人中以文起家、科考入仕、能文能武的朝廷重臣。
根据《八旗通志·卷125》、《八旗通志·卷126》记载,阿桂的父亲阿克敦(阿克敦,满语里面“结实”的意思)在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中举人,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中进士。根据《清史稿·阿克敦传》记载,中进士以后的阿克敦,在仕途撒谎能够,可谓是一帆风顺:在地方官任上,曾经担任过广东巡抚、两广总督;在京官任上兵部侍郎、刑部尚书兼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此外,还曾经多次代表皇帝出使朝鲜和厄鲁特蒙古;在战争中,也是多次立功;在学问上,则更是声名显赫,著有《德荫堂集》十六卷;最后在太子太保任上致仕,死后谥号文襄。
阿克敦曾经在考官任上与刘统勋一道取了日后声名显赫的纪晓岚,这也成为他一生中中一个光荣的亮点。关于这个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参看后面关于纪晓岚生平事迹的介绍。
另外,阿克敦曾经在刑部尚书任上干了十多年!在这个任上,他有很多心得!在《清史稿·阿克教传》的结尾,就记载着这样的一件事情:
一日,阿桂侍,阿克敦曰:“朝廷用汝为刑官,治狱宜如何?”阿桂曰:“行法必当其罪,罪一分与一分法,罪十分与十分法。”阿克敦怒,索杖,阿桂惶恐求教。阿克敦曰:“如汝言,天下无完人矣!罪十分,治之五六,已不能堪,而可尽耶?且一分罪尚足问耶?”阿桂掌刑部,屡举以告僚属云。
想一想,阿克敦的话,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似乎都是很有道理的。
远的比如说,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皇帝的治国方针的变化:康熙晚年过分宽仁,雍正皇帝又纠之以严,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登极伊始则宣称“治天下之道,贵得其中”。阿克敦在刑部尚书任上的方针,则恰好符合这个折中之道,所以他一直为乾隆帝所欣赏。
近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交通对于违章人、车的处罚!如果交通法规过于宽泛,很有可能造成人人视交通法规为儿戏的出现;如果交通法规过于严厉,则很有可能造成大量的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出现!
但是,问题在于,这宽严之间的度是很难把握的!这火候稍微掌握不好,就很有可能造成过于宽泛的现象大量出现!就很有可能造成犯罪分子尾大不掉的现象!比如,阿克敦的儿子阿桂和阿克敦的学生纪晓岚对于日后的大贪官和珅的为非作歹的行为的放纵,就应该与阿克敦的长期熏陶有很大关系!
阿桂出生于1717年,是阿克敦的独生儿子。根据《清代名人传略》记载,1723年阿桂开始读家塾,他的师傅是沈彤。沈彤是方苞的弟子,江苏吴县人,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桐城派作家,著有《周官禄田考》一书。
阿桂在沈彤的教育下,先后成为廪生、贡生,到1735年他18岁的时候,成了国子监的大学生。1738年科举考试,中了举人。开始走上仕途。
阿桂在刚刚走上仕途的时候,任大理寺丞,后来升至吏部员外郎,充军机处章京。
在仕途上,阿桂与其父亲阿克敦一样,也是能文能武、智勇双全!
在阿桂长期的军事征战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应该就是三次出征大、小金川了!
1748年(乾隆十三年)冬,乾隆皇帝命令八旗大军出征大、小金川(今四川西北部地区) 地区,内大臣、兵部尚书班第出督军饷,阿桂从参军事。
根据《清史稿·阿桂传》和《清史列传·阿桂传》的记载,前线的清军大将、川陕总督张广泗围困金川叛乱头目莎罗奔!但是莎罗奔依靠地理位置和以逸待劳的双重优势而拒绝投降,张广泗久攻不克!在此情况下,乾隆皇帝又命令大学士呐亲前往大、小金川地区经略军务,同时起用岳钟琪为四川提督进行配合。这个时候,呐亲与张广泗两个人因为下一步的做法问题产生了分歧。乾隆皇帝先后召呐亲、张广泗回京,以失误军机罪将二人处决!与此同时,岳钟琪就此事告发阿桂“勾结张广泗,蒙蔽呐亲”。结果,阿桂被逮捕追查。
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第二年六月阿桂获释,乾隆下谕说:“阿桂随往军营办事,年少无知,自干罪决,固应按律重惩,但伊系司员,原不过以供驱使,其获罪之处,与贻误军机者有间,情有可原。伊父阿克敦因子犯罪,深知惭悔,办理事务,甚为黾勉,且年高仅有此子,拘系图圈。别无朝夕左右之人,联为垂悯,著加恩将阿桂从宽释放。交与阿克敦严加约束,毋许稍有滋事”。
我们注意,在这里,乾隆皇帝明确说明,之所以释放阿桂,完全是因为朝廷重臣、其父阿克敦只有阿桂这么一个儿子!这对于青年阿桂来说,应该是个多么大的打击呀!
第一次领兵出征大、小金川地区就落得个如此的结果,应该说也让青年阿桂增长了不少的见识!
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乾隆皇帝命令阿桂由伊犁将军调署四川总督,代替临时回京的总督阿尔泰!阿桂在大、小金川地区巡视之后,仅仅了解到土司朗卡与绰斯甲布等打内战之后很快又回到京师复命!
阿桂第三次介入金川事件是在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
此时,大金川土司朗卡已死,其子索诺木与小金川土司泽旺之子僧格桑结伙反清。当时,四川总督阿尔泰征讨无功,乾隆皇帝命阿桂署四川提督,随副将军、理藩院尚书温福进讨。
八旗军队原拟先攻主犯小金川,暂置大金川于不顾。阿桂旗开得胜,连克巴朗拉、达木巴宗及资哩山、阿喀木雅等寨;与此同时,松潘总兵宋元俊也收复革布什咱!八旗军队与叛乱军队双方形成对峙之势!
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这年二月,乾隆催促温福三路进攻,誓在必诛叛酋。阿桂被授参赞大臣,自西路阿喀木雅前攻。僧格桑及索诺木均派人至清营请罪,温福奏请饶索诺木不死,乾隆皇帝下令“一并擒获”。
1772年五月,总督桂林在墨垄沟失利,阿桂即被派往南路统兵,与温福、丰升额所率西路、北路兵各当一面。阿桂率领南路精兵,跋山涉水,攻取碉寨,连战皆捷,至十二月初已经攻占了信格宗和美诺两地;与此同时,温福也率领部队占领了听郭宗,僧格桑逃入大金川,其父泽旺被擒获,小金川全部荡平。乾隆皇帝高兴地说:“贼巢已破,我武维扬,阿桂调度有方,懋著劳绩。”
小金川既已荡平,八旗军队遵照乾隆皇帝旨意,准备立即进攻大金川。
1773年正月,阿桂由当噶尔拉、温福由功噶尔拉、丰升额由绰斯甲布分路攻向大金川心腹之地噶拉依和勒乌围。六月,风云突变,由于温福的疏防,所率主力一军在木果木遭到突袭,清军惨败,温福中枪阵亡。
这个时候,大金川地区的叛乱分子听说副将军、理藩院尚书温福阵亡的消息之后,抵抗更加顽强!与此同时,小金川诸部也明显的感觉到当时的形势似乎对大金川更加有利,于是再次叛乱!
就在这个时候,阿桂被任为定边将军,这是他第一次为大军主帅。阿桂受命危难之秋,他十分冷静的调出南路之师,合原有及新添之部队,迅速重新占领了得而复失的小金川地区。
这个时候的乾隆皇帝对于阿桂率部所取得的战果非常满意,不但夸奖阿桂“阿桂此次办理,事事妥协,甚属可嘉。……统办进剿之事,实堪依任”,而且还迅速提升阿桂为定西将军;更有甚者,乾隆皇帝还把顺治年间所铸造的定西将军印授予阿桂,希望阿桂“迅奏肤功”。
阿桂果然不负众望,从九月末至十月初七天时间里,阿桂迅速平定了小金川所有地区。
乾隆皇帝认为,新疆地区的叛乱被彻底平定后,还应该继续在伊犁驻兵,以求长治久安。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九月,阿桂在新疆地区的叛乱被彻底平定后,也奉命前往南疆,守卫阿克苏这个“回部”重镇!
但是,这千军万马,要想长期驻扎在伊犁,那得需要多少开销啊?别的不说,就单说这粮草一项,就得需要多少啊!
阿桂到达阿克苏这个“回部”的聚居区,率先办理从阿克苏向伊犁驻军运送粮草的任务,随即阿桂建议乾隆皇帝实行屯田,得到乾隆皇帝的欣赏。乾隆皇帝随即命令阿桂率领驻防兵丁“护送回人往伊犁管理屯田事务”,“专办耕作营造事宜,务使兵丁回人乐于从事”。
阿桂从伊犁地区的海努克古城(今察布查尔县海努克乡北偏东约 6公里处)试行屯田,成为伊犁屯田“经始”者。在阿桂的组织和各族军民努力下,伊犁的屯田当年即获得成效,仅300户维吾尔族农民屯田“所收谷石,接济前后驻扎官兵,及厄鲁特(蒙古族),回人(维吾尔族)二千余口,可至来年五月”,一下子解决了当地军民的吃饭问题。
为了逐渐扩大伊犁地区的屯田规模,最终达到伊犁全境清军自给有余的目的,1760年秋,阿桂在乾隆皇帝支持下,实行了以下多项措施:第一、实行民屯:准许维吾尔族人民屯田;第二、实行军屯:增派官兵驻防屯田;第三、在伊犁河谷次第建城设县;第四、备足屯田所用的牲畜。此外,1762年初,阿桂在乾隆皇帝支持下,还制定了屯田章程:甲缺宜均齐;钱粮宜画一;员缺宜变通;产业宜均分;家口宜量给养赡。后来,清政府又把内地的大批犯人发遣到伊犁种地,交给屯兵看管,每人种地12亩,年交粮6石。这是伊犁军民粮食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1761年秋收时,800户维吾尔族农民“合算每人收谷四十石”,绿营兵“屯田八千亩,收获大小麦、黍、粟、青稞等谷,共二万七千一百石有奇”。到1767年,大批维吾尔族农民在伊犁河两岸垦荒种地,定居了下来。他们生产的粮食,除自己食用外,每年以粮赋的名义向当局交粮10万石左右,成为伊犁军民粮食供应的主要来源。1782年,据伊犁将军伊勒图向清政府报告说:当地由于屯田连年丰收,仓库里储存的粮食达“五十多万石”,“足可备放三年有余”,陈陈相因,以致于发生霉烂。由于粮食问题的解决,给伊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地的畜牧业、商业相应也发展起来。伊犁九城也先后建成,成为伊犁军民守卫西北边疆的主要据点。
伊犁“如内地,数千里行旅晏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安定、繁荣的景象。在这次完成把伊犁建成新疆政治、军事中心和反对外来侵略坚强堡垒的任务中,无庸质疑,阿桂是有“经始之功”的。
1763年,乾隆皇帝下令,“阿桂在军营殊为出力,且在伊犁办事亦甚妥协,著加恩将阿桂一族由正蓝旗抬入上三旗。”与此同时,阿桂的官职也进一步得到上升:在军机处行走、八旗都统、署伊犁将军等等不一而足。
1763年,阿桂开始担任京官——在军机处行走。此后,直到1797年阿桂的大部分时间里,阿桂一直担任京官,而且是越做越大:1780年开始,阿桂成为首席军机大臣,内阁首辅。
在阿桂担任首席军机大臣、内阁首辅的时候,正是乾隆晚年,大清王朝已由盛转衰,诸多社会矛盾逐渐激化。阿桂为了解决这种种矛盾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一、经济上——兴修水利:从1779年到1789年,阿桂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先后主持修建了十多处水利工程,阿桂也逐渐成为了治河专家,他的足迹遍了大半个中国。
二、政治上——放纵和珅:乾隆晚年,乾隆皇帝开始宠信和珅!面对着和珅的贪婪,阿桂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任其发展。
据《清史稿》记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境内发生苏四十三领导的人民起义,乾隆下令派一些将领带兵征讨;随后又命和珅为钦差大臣,偕大学士阿桂前往督师。阿桂身体不舒服,敦促和珅先行。和珅到达甘肃之后,军中的战将瞧不起他,也不听他调遣。等到阿桂到达甘肃之后,和珅向阿桂告状,说这些将领不听调遣。阿桂听后不置可否,立即升帐派兵,诸将都听从号令,不见一丝不敬,阿桂转身问和珅说:“诸将殊不见其慢,当谁诛?”意思是说,我怎么看不出来谁不听调遣呀?您说应该杀谁呀?后来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迅速调和珅先于阿桂回到京师,严厉地谴责了和珅一番。和珅从此才知道阿桂的厉害。
但是,这个时候的阿桂也只能做到“不与(和珅)同直庐,朝夕入直,必离立数十武。和珅就与语,漫应之,终不移一步”而已。
三、文化上——领衔编书。1777年,阿桂充任《四库全书》馆总裁,开始成为《四库全书》编写组的领导;1779年,阿桂等又奉旨编修《盛京通志》;1781年,阿桂又领衔编撰了《平定两金川方略》。
1797年,阿桂逝世。嘉庆皇帝作诗悼念说:“帝念功勋旧,朝廷重上公。将星落霞表,箕尾见云中。函丈仪曾侍,纶扉望最隆。路人知感泣,不愧世家风。”
阿桂简介 伊犁屯田的创始者阿克敦之子阿桂
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阿桂一生屡统大军,运筹决策,用兵持重,为清帝所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赫赫,封诚谋英勇公。在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时,耻与和珅同列。嘉庆二年(1797年)八月病逝。卒赠太保,谥文成。 阿桂编有《军需则例》15卷。
阿桂是乾隆朝出将入相的少数重臣之一。阿桂屡次统领大军东征西讨,为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立下了重大功勋。他知人善任,发现才能胆识之士,即使是“散僚卒伍”,也“即登荐牍”。其下属有一名叫兴奎的将校,相貌魁伟,气度不凡,阿桂见之曰“此将材也”,即给副将札,命他进攻敌方阵地,果然大获全胜。以后兴奎屡立战功,为一时名将。此外王昶、韩崶、百龄和朱尔赓额等人都是阿桂从他们身为微员时提拔上来的,“其后皆为卿相”。他多谋善断,“闻其于军务倥偬间,惟于幕中独坐饮酒吸烟,秉烛竟夜。或拍案大呼,愀然长啸,持酒旋舞,则次日必有奇谋”。他治军有方,赏罚分明,“其驱使将士,如发蒙振落,其成功者,或奖以数语,或偿以糕果,而其人感激终身,甘与效死”。临危不惧,指挥若定,也使阿桂屡建奇功。当年征金川时,为了掌握敌情,一天傍晚,他率领十数名骑兵,登上一高地观察叛军阵地,但被发现。数百名叛军将高地围住。众寡悬殊,情况十分危急,但阿桂却毫不慌乱。他镇静自如地令随从的骑兵下马,脱下战袍并把它撕碎,悬挂于树上。然后再上马徐徐地走下高地。叛军逼近高地,在落日余辉的照耀下,他们隐隐约约看见树林中似乎挂有许多清军旗帜,估计清军人数一定很多,因而不敢再前进。等到侦察兵探明真相后,阿桂及其部下早已返回军营了。
阿桂不仅是著名的统帅,而且是一代名臣。他经常参与国家重大政务的决策,勤慎善断,处理问题细致周到。乾隆四十六年,高宗见国家库存甚丰,就颁旨将康熙,雍正时沿续下来的各行省提镇空名坐粮归入养廉,另行挑补虚额。这样就需增兵六万名,每年也需增军饷三百万两。阿桂上疏劝阻说:“国家经费骤加不觉其多,岁支则难为继。此新增之饷,岁近三百万,二十余年即需七千万。请除边省外,无庸概增”。应该承认,阿桂所言颇具眼光。但乾隆自恃库藏充溢,不以阿桂之议为然,决计行之。以后的事实表明这种挑补虚额的做法,不仅没有制止武官吃空饷,而且由于每年多支出军费三百万,时间一长,就便清朝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进入嘉庆时期以后,清朝财政日益拮据,人们这才认识到阿桂当年的建议是很有远见的。嘉庆十九年(1814),吏部尚书英和在奏疏中说:“即如裁撤武官名粮,添给养廉一事,系乾隆四十六年奏准……臣闻其时,阿桂即有恐数十年后经费不支之奏。可见老臣谋国诸事,务期久远”。
章佳·阿桂怎么死的 章佳·阿桂活了多少岁
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阿桂一生屡统大军,运筹决策,用兵持重,为清帝所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赫赫,封诚谋英勇公。在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时,耻与和珅同列。嘉庆二年(1797年)八月病逝。卒赠太保,谥文成。 阿桂编有《军需则例》15卷。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阿桂视察荆州堤工返京后,直到嘉庆二年(1797)病逝的九年时间内,他一直在京城处理政务,度过了人生道路上的最后一段里程。此时,朝廷的政局已为和珅及其同党所把持。和珅善于揣摸和迎合乾隆帝的心意,处处讨其欢心,深得皇帝宠信。阿桂虽以勋臣为首席军机大臣,地位在和珅之上,但因他十余年间经常外出,很少在京城处理政务,使得和珅乘机窃取大权,“和珅柄政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窃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纳贿者则为周旋,或故缓其事,以俟上怒之霁。大僚恃为奥援,剥削其下以供所欲。盐政、河工素利薮,以征求无厌,日益敝”。阿桂对和珅专权乱政很是痛恨,但碍于乾隆帝对和珅的宠信,加之自己年已古稀,力不从心,因而也无可奈何。然而他不愿和和珅同流合污,尽管和珅一再拉拢他,也不能动摇他洁身自好之志,“乃除召见议政外,毫不与通交接。凡立御阶之侧,公必去和相十数武,愕然独立,和就与言政事,公亦漫应之,终不移故处也”。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其子颙琰,自己则称太上皇。次年,颙琰正式即位,是为嘉庆元年(1796年)。这年阿桂已八十岁,他因身体不适被准休假养病。谁知从此不起,于次年八月病死,终年八十一岁。阿桂死后,被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谥号文成。
章佳·阿桂有几个儿子 章佳·阿桂的儿子简介
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阿桂一生屡统大军,运筹决策,用兵持重,为清帝所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赫赫,封诚谋英勇公。在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时,耻与和珅同列。嘉庆二年(1797年)八月病逝。卒赠太保,谥文成。 阿桂编有《军需则例》15卷。
阿必达,章佳氏,初名阿弥达,清高宗命更名,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将领,阿桂之子。阿桂得罪,夺蓝翎侍卫,发遣广东雷琼镇。赦归,复官。擢二等侍卫,命赴西宁祭告河神,探黄河真源,上命辑入河源纪略。累迁工部侍郎。卒。阿必达子二:那彦宝,官至成都将军;那彦成,官至陕甘总督。
阿迪斯,章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将领,阿桂之子。初以三等侍卫坐阿桂征缅甸无功,夺职,发遣广西右江镇。逾年赦复官。累迁兵部侍郎,袭一等公。复累迁成都将军。以川西盗发,逮问,发遣伊犁。赦归。卒。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