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沅清代官员

中文名:毕沅

别 名:毕纕蘅,毕秋帆,灵岩山人

国 籍:清朝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

出生日期:1730

逝世日期:1797

主要成就:编纂《续资治通鉴》

代表作品:《传经表》《经典文字辨正书》

毕沅简介:历史上最侥幸的状元

  毕沅简介

  毕沅简介要提到毕沅所生活的时期,这与毕沅的一生有很大关系。毕沅生活在乾隆时期,乾隆喜欢文学,因此毕沅依靠学问得到了乾隆的喜爱。乾隆让毕沅到军机处任军机章京,这是个很大的官职。

  毕沅画像

  毕沅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毕沅在长大后,参加了科举,中了举人。在参加殿试的时候,毕沅写的文章虽然从书法上来说不如别人,但是毕沅的见解非常独到,因此得到了朝廷众臣的赞誉,乾隆点其为状元。

  毕沅被乾隆任命为陕西巡抚,此后,毕沅一直在西北当差。毕沅在西北的时候,当地经常出现大旱,毕沅亲力亲为,帮助百姓度过难关。但是由于下属的糊弄,毕沅也受到了朝廷的职责。毕沅在母亲去世后,回到乡下丁忧。

  毕沅简介中要提到毕沅与和珅的关系。和珅是乾隆的宠臣,很得乾隆喜爱,位居高官,当时有很多朝臣奉承和珅。毕沅也没有脱俗,他也奉承和珅,在和珅四十大寿的时候,毕沅为和珅写了一首贺词。

  毕沅的后人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大致可以了解相应的情况。毕沅在死后被抄了家,抄家原因是因为毕沅在湖北任职期间,财政出现了亏空,朝廷降罪于毕沅。因为这种情况的发生,估计毕沅的后人会隐姓埋名。毕沅是一个学者类型的人,虽然很有才华,也勤政为民,但是由于不懂官场上的一些是是非非,最后落得个被抄家的下场。

  毕沅中状元

  毕沅中状元是一件十分巧合的事情,因此毕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侥幸的状元。在毕沅中状元之前,他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经常到军机处值班。在一天夜里,他与几位同僚在一起值班。

  毕沅画像

  与同僚相比,毕沅的书法较差,而当时的考试又注重书法。另外两个同僚觉得毕沅中状元无望,于是想让毕沅在军机处继续值班,而自己回宿舍去准备考试的内容。同时毕沅也老老实实地留下来值班,令人想不到的是,就在当夜有一封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传到了军机处。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第二天的考试里,就出了关于这件事的题目,加之毕沅曾认真读过这些内容,于是毕沅就胸有成竹地写下了一篇文章。到了开榜之日,毕沅中了状元。

  与之相比,另外两位同僚的成绩都没有他高,加之后来两位同僚得知那晚的事情后,更是后悔莫及。所以说毕沅中状元是一件十分巧合的事情。在毕沅中状元一事上,表现出运气是很重要的东西,毕沅能高中状元与运气脱不开关系。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毕沅也是一个颇有文学的人,毕竟若是毕沅没有文采,空凭运气,也不能取得好成绩。

  毕沅中状元一事,从多方面体现了能力与运气的结合,他的成绩是在一个合适的契机下取得的,当然好成绩的取得也不能忽视他本人的才学。

  毕沅的故事

  毕沅的故事主要就是四个部分,首先毕沅自幼丧父,其才学都由其母亲一人所教;其二就是毕沅因机缘高中状元;第三就是毕沅礼贤下士,性情儒雅,身边才子众多;最后毕沅曾与多位名伶结识,他的性取向成迷。

  毕沅画像

  毕沅的母亲是一个有名的才女,所以她才能凭一人之力培育儿子成才。在她的严格教育之下,毕沅6岁就能读《诗经》了,10岁就可以写诗、做文章了。加之后来又向多位学者拜师,进一步开拓了眼界,所以学问有了很大的进步。

  后来毕沅在军机处任职,在殿试之前他的同僚都回到宿舍复习,而他照常值班。不料毕沅却得到了一个百年难遇的好机会,在值班的当晚,军机处传来了一份关于新疆屯田的奏折,而毕沅闲来无事,便将奏折通读了一遍。第二天皇上亲自出题,而题目就与毕沅那晚看到的奏折一样,所以毕沅就胸有成竹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最后取得第一名的成绩,高中了状元,于是众人都说毕沅中状元都是忠厚得福。

  另外毕沅性情儒雅,礼贤下士,爱惜身边的人才。毕沅曾多次帮助身边的才子,所以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

  毕沅的故事最后一点是关于毕沅的性取向的,有人说毕沅是一个同性恋,与多位名伶交好,同时有描述毕沅与名伶关系、情感的诗句。但是就这一点而言,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明,所以毕沅的性取向是一个迷。

  毕沅墓

  毕沅墓位于江苏的灵岩山木渎上沙村,毕沅死后,他被葬在这个地方。毕沅死后虽然被抄家了,但是朝廷并没有动他的坟墓。后来,毕沅的案子渐渐平淡,毕沅的后人开始在毕沅墓周围修建祖坟,毕沅的后人在死后都葬在这片墓园。

  毕沅墓

  毕沅墓所在的地方非常好,是在一处山披上,此处山清水秀,从风水上来说,是块绝佳的地方。毕沅墓旁边不远处有个石洞,当地人称之为观音洞。毕沅墓在1971年的时候曾经被挖掘过,但是在七年以后,毕沅的墓又被修缮好了。如今,毕沅墓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每年有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参观。

  毕沅墓是石头砌成的,在毕沅的墓碑前,有墓碑,墓碑上刻着毕沅的生平,介绍得很详细。毕沅墓是当时朝廷为其修建的,虽然当时的毕沅在湖北留下了烂摊子,但是嘉靖皇帝想到毕沅一生操劳,并且在学术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因此,就下令为毕沅修建了坟墓。

  毕沅墓现在的情况很好,当地政府每年都会修缮毕沅墓。在毕沅墓的周围,还有其他一些历史名人的墓。比如:韩世忠墓,沈周墓等。毕沅既是一位官员,又是一位学者,在学术上很有研究。他的著作流传到了后世,很多文学家很敬重毕沅。在每年游览毕沅墓的游客中,有不少学者,这些学者会拜祭一下毕沅。

毕沅作品鉴赏 他的代表诗作分别有哪些

代表诗作

游崆峒山 清毕沅

笄头障陇云,灵气抉双眦。荡摇虚无中,群峰倚天起。

奥区泄神秀,秦陇互表里。西极冠名山,真灵实萃此。

策马冲风烟,泉壑斗奇诡。异境开恍惚,一步一移徙。

盘旋入山心,愈进进不已。千松万松巅,苍翠润石髓。

远眺金银台,瑶宫近尺咫。轩皇问道处,丹灶未全圮。

鼎湖龙上升,至道泯终始。日月沃精华,石色变金紫。

我来游福地,万古一瞬耳。尘鞅绊羁踪,飞光迅如驶。

元鹤近可招,白云坦可履。芝草长灵苗,食之能不死。

入山复出山,欲问广成子。

【锦云川】

月华霞彩映晴川,潋滟波光夺目妍。

试唤乌篷乘兴去,一高撑上水中天。

【过马嵬坡咏古十首】

其一

斜谷铃声暮雨昏,石羊亡走卧空邨。

合欢堂外虚金屋,不向秋坟覆丽魂。

(贵妃墓在道旁陂上,余为修葺新宫数间,接以长垣,种植松柏,作记记之。)

其二

龙武空传仗钺威,延秋门启夜乌飞。

若教郭李从西幸,肯舍强藩杀贵妃?

其三

玉笛吹残唤奈何,军门倚仗涕痕多。

羽衣法曲渔阳鼓,倂入迎娘水调歌。

其四

绣岭风凉月殿空,凭肩私语两心同。

无情最是填河鹊,不渡双星到寿宫。

其五

女祸由来惯覆邦,忠心苦口未能降。

纵令姚宋犹当国,难免前车鉴曲江。

其六

鬼灯秋雨吊云鬟,鹦鹉归来恨玉环。

金翠不随尘劫尽,尚留零粉误红颜。

(墓上生白土,土人呼为贵妃粉,能悦颜色,春日游女,拾取傅面。)

其七

鼎湖龙去堕遗弓,地久天长誓不终。

占得泰陵抔土在,到头恩眷让高公。

其八

南内疏槐撼未休,月中人向海中求。

六洲错铸成钿合,赚煞三郎到白头。

其九

红玉葳蕤翳紫绡,荒墟月冷可怜宵。

晚春驿馆桃千叶,只照清秋不照娇。

其十

棠梨花老佛堂横,凄断枝头杜宇声。

七宝莲华三尺组,长明灯不照长生。

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三百三十二·列传一百十九》

毕沅的个人成就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轶事有多少

个人成就

学问大家

做官从政之暇,毕沅辛勤笔耕,著作等身,“虽官至极品,铅椠未曾去手。”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史杰作,博采典籍,考证甄选,剪裁熔铸,成一家之言。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但就时间来看,前后尚有巨大的空白、欲补续的,代有其人。就下续的来看,南宋有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刘时举的《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等。明代薛应旗、王宗沐各著有《宋元资治通鉴》。清代康熙年间,徐乾学等编成《资治通鉴后编》。这些续编在史事记录、年月编排上,错误百出。乾隆三十七年,毕沅开始编纂一部新的《续资治通鉴》。他广延英俊(诸如邵晋涵、章学诚等),博稽群书,历时20年,完成220卷的《续资治通鉴》。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乾隆五十三年,毕沅任河南巡抚时,开始编写《史籍考》,这项工程一直进行到他病死,尚未完稿。章学诚、潘锡恩相继续补,最后成书300卷。《续资治通鉴·宋纪》中的《岳飞》一文曾被选入初中教材。

毕沅博学多才,潜心研攻经史敬重文士,尤好扶植后进,“一时名儒,多招至幕府”,据其门下洪亮吉记载,毕沅生平最爱礼贤下士,“毕沅爱才尤笃,人有一技之长,必驰币聘请,唯恐其不来,来则厚资给之。”(《更生斋集文甲集》),著名学者章学诚、孙星衍、洪亮吉、汪中、段玉裁等皆曾受知其门下。毕沅精通经史,旁及语文学、金石学、地理学,并善诗文,一生著作颇丰。他在其幕宾的襄助下,搜求善本古籍,校勘辑佚,编纂了许多有价值的著作,尤其在经学与史学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经学方面著有《传经表》、《通经表》等,并撰《墨子集注》,直接指明诽墨始于孟子,提出《墨子》作为一种古代典籍,“不可忽也”。另注疏《道德经考异》、《晏子春秋注》、《吕氏春秋注》等。

毕沅极注重历史和地理的关系,广征博采,完成了王隐《地道记》和《太康三年地志》的辑佚、《山海经新校注》等书。在金石学上,他广加收集铜铭碑刻,编辑成《关中金石记》、《中州金石记》、《山左金石志》、《三楚金石志》、《两浙金石志》等书。对先秦诸子,也素有研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有《灵岩山人诗集》传世。同时,在他主持下,整修了西安碑林、华岳庙,翻修了司马迁祠,修缮了苏东坡祠,重建了西安灞桥等。《岳飞》被选入初中一年级课文。

藏书大家

毕沅与学者章学诚交往极深,曾出其私人藏书20万卷,让章学诚编书修志 他于经史、书画、小学、金石、诗文、地理之学,无不贯通。为编撰《关中金石记》,搜罗秦中文献1 500余种。家有“经训堂”、“灵岩山馆”,是藏书之所。编撰有《经训堂书目》。辑刊《经训堂丛书》,收书21种,是辑者注释、校订重要古籍的汇刻,由洪亮吉、孙星衍等共同校理,因名家所校,刻印质量高,被藏书家称为善本收藏。其中《山海经》、《吕氏春秋》、《释名疏证》等校本,尤为精善。其他如《长安志》、《晋泰康三年地记》,流传极少,是考证西北古史地所必备之书。刊刻图书数种。藏书印有“毕沅审定”、“秋帆珍赏”、“经训堂珍藏印”、“秋帆书画图章”、“毕沅鉴藏”、“毕沅一字湘蘅”等。著有《传经表》、《续资治通鉴》(二书多出自章学诚之手)、《山海经晋书地理书校注》、《西安省志》、《关中胜迹图记》、《关中中州山左金石诸记》、《灵岩山人诗文集》等。弟毕泷,字涧飞,号竹痴,亦富于藏书,多宋元明人珍品,藏书印有“娄东毕泷涧飞氏藏”、“毕泷校定本”、“毕泷真赏图书”、“太仓毕氏静逸庵图记”等。

人物轶事

才子慈母教

毕沅幼年就失去父亲,全靠母亲张藻培育成人。张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才女,不仅能诗,而且学问渊博,著有《培远堂诗集》。毕沅在她的调教下,6岁能读《诗经》、《离骚》,10岁便通晓声韵,善作诗文。随后,张藻又亲自把毕沅送到苏州灵岩山,拜著名学者、诗人沈德潜和经学大师惠栋为师,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后来,毕沅中状元当官,离开京城到陕西任巡抚,张藻还以母亲特有的情怀,作54句270言《训子诗》,殷切期望儿子“不负平生学,弗存温饱志;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张藻病故后,乾隆皇帝特赐御书“经训克家”四字褒扬。毕沅为了铭记母亲和皇上的恩赐,特将室名称作“经训堂”,将自己的诗文集名为《经训堂集》。

忠厚得福

在军机处任职的时候,毕沅与同事诸重光、童凤三等人都是举人身份。为了有个更好的前程,他们三人都参加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的礼部会试。考试结束后,他们照常回到军机处办理公务。会试发榜的前一天晚上,本该轮到诸重光值夜班,但诸重光急于打听考试的结果,就毫不客气地对毕沅说:“今天夜班还须请你代劳。”毕沅不解,便问:“为什么呢?”诸重光提高嗓门说:“问题明摆着的,要中状元书法必须过关。我的书法比你好,明天放榜倘若高中,还有殿试夺魁的希望,得早做准备。你的书法属中下水平,即使明天榜上有名,难道还想去夺一甲前三名吗?”毕沅尽管心里也非常想乘空探听一下消息,但觉得诸重光的分析不无道理,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傍晚值班时,接到陕甘总督黄廷桂一份有关新疆屯田的奏折,毕沅闲坐无事,便饶有兴致地将这篇奏折反复看了几遍,其内容已是烂熟于心。第二天会试发榜,毕沅与诸重光、童凤三均中贡士。数日之后,他们一起去参加殿试。当时新疆初定,乾隆皇帝准备在那里搞屯田,于是亲自出了与新疆屯田有关的“策问”题。对此,一般士子半天摸不着边,可毕沅因心中有底,答得特别顺手,写得格外详实得体,很得主考官们的好评,只因书法稍差,初拟名次时,仅排在第四位。乾隆皇帝阅读前十名贡士卷时,发现前三名的卷子都不太满意,读到第四名毕沅的卷子时,觉得颇对胃口,大加赞赏,便亲自改为第一甲第一名,而书法颇佳的浙江余姚人诸重光却屈居第二位。人们都说,毕沅中状元是忠厚得福。

礼贤下士

毕沅性情儒雅和易,爱才若渴,身边常名士云集。当时的著名诗人黄景仁由于不愿当官,又不知理财,生活贫寒。一天,毕沅读到他“一家俱在西风里,九月寒衣未剪裁”的诗句,马上派人送去银子50两。黄景仁病逝后,毕沅又出资抚养其老母,还为他整理出版诗集。祖籍歙县的著名文人汪中与毕沅没有见过面,有一次跑到毕沅的衙门,递给门卫一张小纸条,只说住在某某客店,转身便走。门卫将纸条呈送毕沅,只见纸条上写道:“天下有汪中,先生无不知之理;天下有先生,汪中无穷困之理。”毕沅看罢,哈哈大笑,立即派人送去白银500两。在任陕西巡抚的时候,毕沅有一次路过一座寺院,老僧出来热情招待,谈得十分投机,毕沅忽然开玩笑地问道:“一部《法华经》,不知有多少个阿弥陀佛?”老僧从容应道:“我一个破庙老和尚,非常惭愧生成钝根。大人是天上文曲星,非同一般,不知一部《四书》有多少个‘子曰’?”毕沅不禁一愣,非常佩服老和尚思维敏捷、谈吐风雅,于是捐银为寺里添置田产,还把寺院整修一新。

性向成谜

有说毕沅是同性恋者,与名伶李桂官交好,赵翼与袁枚均有诗歌描述李桂官与毕沅之间的情感:赵翼作《李郎曲》,而袁枚为李桂官的《劝毕公习字》一文作序时也写了长歌。

死后抄家

嘉庆元年(1796年),湖北省荆州、襄阳爆发了白莲教农民起义,规模浩大,得快蔓延到南方各省,前后历经九年,才被清朝廷镇压下去。为此清朝廷耗用军费二亿两白银,相当于四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嘉庆元年,清朝廷派兵对湖北的白莲教农民起义进行镇压,军队的军需钱粮委派湖北省安襄郧荆道道员胡齐仑负责管理。胡齐仑自负责管理军需钱粮以后,任意侵贪、克扣,致使领取军响的清军官兵多有怨言。于是两湖总督景府对胡齐仑经管的军费收支进行了审计清查。经过审讯得实:胡齐仑在嘉庆元年至二年间,掌管湖北省军需钱粮,在发放湖北襄阳军队的军饷时,每发一百两军饷,扣除户部在拨款时已少拨的四两“短平”银外,又报请当时的湖广总督毕沅批准再扣除四两,以备支付按规定不准报销的款项,此外胡齐仑还利用职权私自加扣二两。如此三扣两扣,每发一百两军饷,官兵们实得九十两。胡齐仑经手发放的襄阳军队的军饷一百四十余万两,他私自扣留二万九千两,馈送给各营将军、督抚们花用,其中仅送给一名叫永保的领兵大员就达六千两。

接到审案官关干胡齐仑一案的审讯结论报告,嘉庆帝为此特发上谕,严厉痛斥贪污军饷的行为,他说:自镇压白莲教以来,至今已有四年了,所耗用的款项达七千万两之多。白莲教起自湖北,而清军的行贿馈送之风也起自于湖北。前任两湖总督毕沅,公然将军需钱粮,任由胡齐仑一人经理,恣意侵扣,实为罪魁祸首,毕沅现已去世,倘若他还活着,我将立即把他处死,以正国法。即便如此,毕沅死后,家产还是遭到藉没,全部充公。也就是《清史稿·毕沅传》所写的那样:“(嘉庆)四年,追论沅教匪初起失察贻误,滥用军需币项,夺世职,籍其家。”

相较《清史稿》,《清史列传》的内容的记载则更为详细。嘉庆四年九月,嘉庆帝发布上谕称:“迄今匪徒蔓延,皆由毕沅于教匪起事之初,办理不善,其罪甚重。昨又据倭什布查奏胡齐仑经手动用军需底帐,毕沅提用银两及馈送领兵各大员银数最多。毕沅既经贻误地方,复将军需帑项任意滥支,结交馈送,执法营私,莫此为甚。倘毕沅尚在,必当重治其罪。今虽已身故,岂可复令其子孙仍在官职?”故将其作官的儿子就地免职。至十月,“追产入官”。

关于这一点,梁启超曾以同情的口吻写道:“独军旅非所长,且驭下太宽,未免蒙蔽,卒坐是被累,身后遭籍没,论者惜之。”其实,毕沅远非一个洁身自好者。乾隆末年,当时他为湖广总督,福宁为湖北巡抚,陈淮为湖北布政使,这三人即官官相护,千方百计婪索民财。当地百姓形容他们三人说:“毕如蝙蝠,身不动摇,惟吸所过虫蚁;福如狼虎,虽人不免;陈如鼠蠹,钻穴蚀物,人不知之。” (昭连:《啸亭杂录》卷一O《湖北谣》)

还有一个记载可以对毕沅的人品做一个补充。钱泳《履园丛话》载,和珅当权时,“欲令天下督抚皆欲奔走其门以为快,而(毕沅)先生淡然置之”。但到和珅四十岁生日时,“自宰相而下皆有币帛贺之”,毕沅也坐不住了,赋诗十首,“并检书画铜瓷数物为公相寿”。钱泳问他:“公将此诗入《冰山录》中耶?”毕沅“默然,乃大悟,终其身不交和相”。钱泳所说的《冰山录》当是《天水冰山录》,明朝权相严嵩被革职,他的被查抄没收的全部财产,登在《天水冰山录》中,换言之,那是一份赃物的详细清单。钱泳的意思很明白,他已经预见了日后和珅的倒台,于是给毕氏一个忠告;毕氏接受了,遂保持了气节。

可惜,这只是钱氏的一家之言。清人陈康祺早就指出:“秋帆(毕沅)制府爱古怜才,人所共仰,其交和珅,慑于权势,未能泥而不滓,亦人所共知。”毕秋帆死后被抄家,也和卷入和珅贪污案有莫大关系。在陈康祺看来,作为“毕氏客”的钱泳,对这件事不要提就算了,“惟欲以拒绝权门,归功于一言之谏沮,其然,岂其然乎?”欲盖弥彰,倒是弄巧成拙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