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蔡琰
别称:蔡文姬、蔡昭姬
民字号:文姬、昭姬
民族:汉人
主要作品:《悲愤诗》、《胡笳十八拍》
主要成就:首次创造五言体长篇自传叙事诗
籍贯:陈留郡圉县
蔡琰的历史评奖 才气英英
范晔:“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陈陶:“气调桓伊笛,才华蔡琰琴。”
徐钧:“此生已分老沙尘,谁把黄金赎得身。十八拍笳休愤切,须知薄命是佳人。”
郝经:“文姬之才辩,不幸而失身绝域。然能传父之业,免夫之死,有足称者,君子责备以为失节过矣。”“婉娩淑女,与士并列。至柔动刚,彤管炜节。”
罗见麟:“寥落中郎后,残生窜殛馀。惊看南过雁,羞逐北旋车。莫按胡奴伯,犹传魏主书。身名终莫赎,千载恨单于。”
陆时雍:“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屈大均:“缇萦能代父,蔡琰不宜家。玉石同焚后,芳声振海涯。”
如何解读蔡琰传以及蔡琰之父
如何解读蔡琰传
陈留董祀的妻子,同郡蔡邕的女儿,名字叫做蔡琰,字文姬,十分有博学,有才华,善于辩论,而且又精通音律。她嫁给了河东的卫仲道,丈夫早年逝世,没有儿子,于是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汉武帝兴平年间,天下大乱,蔡琰被胡人的骑兵掳掠去,于是被迫嫁给了南匈奴左贤王,在胡地中生活了十二年,为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曹操向来与蔡邕交好,心痛他没有后人,于是就用重金将她赎回,改嫁给了董祀。
董祀是屯田的都尉,后来他触犯了法律,被判了死刑,蔡琰亲自为了丈夫向曹操请求赦免他的死罪。这是朝廷上坐满了文武官员,曹操就对各位说:“现在蔡邕的女儿正在外面,今天让她来拜见各位君臣。”等到蔡琰走进朝堂,只见她披头散发,赤足行走。蔡琰边走边向各位磕头请罪。曹操说:“我也很同情你和董祀,但判决书已经出来了,能怎么办呢?”蔡琰说:“您有成千上万匹好马,手下有说不清的勇士,为什么不舍得派出一匹快马。而不去救一个将要死去的人呢?”曹操被蔡琰的话所感动,于是就赦免了董祀的死罪。
当时天气十分寒冷,曹操又赐给了她衣服鞋子。曹操说:“听说夫人家中有很多古书,那能不能将它们背出来呢?”蔡琰说:“那些书籍在颠沛流离中没有保存下来,但我现在背出来。”于是蔡琰就将那些古书一字不差的抄写好送给了曹操。
蔡琰的父亲是谁
蔡琰的父亲是蔡邕。蔡邕,公元133年出生在陈留圉,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圉镇,字伯喈。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他是著名才女蔡琰的父亲。因为他的官位是左中郎将,所以后人都称他为“蔡中郎”。
蔡邕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他的母亲曾经卧病在床三年,在这三年中,蔡邕不管盛夏严寒,都不曾解过衣带,连续七十天没有睡觉。他母亲去世后,蔡邕也在他母亲坟墓旁盖了一间小房子住着守在他母亲旁边,遵守着礼制。蔡邕从小喜欢读书,少年时就博学多闻,拜胡广为师跟随他学习。蔡邕喜欢文学、天文等,而且还擅长音乐,在汉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人擅权不法,但听说蔡邕琴鼓打的很好,于是就告诉汉桓帝,蔡邕不得已,只能走到偃师,然后说自己生病不能前往,于是就返回家中。蔡邕生平还喜欢收藏书籍,在他家中书多达万余卷。蔡邕除了精通经史、擅长辞赋等文学外,还精通书法,如篆、隶。尤其是隶书造诣最深,而且名望也最大。蔡邕所创的“飞白”书体,更是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在董卓掌权时,强行召蔡邕,蔡邕被迫前往,担任了祭酒,董卓十分敬重他。之后蔡邕又被举为高第,在三天之内,担任了侍御史、治书御史等众多职位,后来蔡邕又担任了左中朗将。董卓被杀后,蔡邕因为在王允座上感叹而入狱,不久便死在狱中,时年六十岁。
蔡琰有三个丈夫却被评为贞烈之女让曹操牵肠挂肚
她本是名门之后,却屡遭变故,一生颠沛流离令人感叹。更有坊间传说、影剧作品说她和曹操一直有着一份相近之心。她就是天下名儒蔡邕之女蔡琰。
博学才辨,早年丧夫
蔡琰,字文姬,昭姬。东汉大儒蔡邕之女。早年博学有才辩,又精通音律之色。据刘昭《幼童传》记载:有次蔡邕晚上弹琴,有根琴弦断了。蔡琰光靠声音就分辨出是第二根弦、蔡邕认为女儿是凑巧蒙对,故意弄断第四根,蔡琰也猜对了。
长成的蔡琰嫁给了河东的卫仲道。没多久卫仲道就死了,蔡琰本没有为卫家生过孩子,也就回到长安留在父亲蔡邕身边。
仲道是表字,名已无考,单从“仲”字看,很可能卫仲道是老二,上面有一个大哥。而且能与蔡氏联姻,可见卫氏在河东是大族,又有族人卫固、卫觊都在三国时期留下浓重的笔墨。
祸不单行,没于匈奴
初平年间(190-193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蔡邕因为一声叹息也遭来杀生之祸,蔡家也就走向了衰落。兴平年间(194-195年)李傕、郭汜西北人士专政,天下大乱,羌人一度在冯翊叛乱,胡人也来中原掳掠。蔡文姬很不幸的被胡骑掳去,嫁给了南匈奴左贤王。自此在胡中呆了十二年,为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
曹操平定河北后,一方面念及自己与蔡邕故交,蔡邕无子嗣;另一方面天下初步稳定,需要给士人们做做样子,把这位天下闻名的蔡邕之女请回来以此增加名望。于是便遣使者拿着金子和玉器去匈奴赎回了蔡琰。(王粲、路粹等名士皆与蔡邕有“师徒”名分)蔡琰被掳于异族,日日期盼能够回到中原。但已经十二年过去了,现在真得可以回故土了。面对哀叫声裂的“狱友们”,今后不能再见的两个儿子蔡琰本人又显得非常矛盾,正如她的《悲愤诗》所言:“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蓬首救夫,以书抵罪
回到中原后,曹操便把她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
蔡琰本以为弃子之痛已经过去,如今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日子。但偏偏丈夫董祀犯法按例当斩,这一刻的蔡琰频临崩溃,隆冬之际不顾礼仪,头发散乱不及穿鞋一路跑到到曹操府上请见。曹操得知后对满座宾客说:“蔡邕女儿在外面求见呢,今日正好让诸位见识一下。”等到蔡琰蓬头垢面的形象出现在堂中,不待曹操说话便叩头请罪,诉说酸苦,宾客无不感叹。可国有国法,曹操也不可为她破例。只得刁难道:“确实如你所说,但文状已经送过去了,怎么办啊?”蔡琰丝毫不给曹操面子:“明公坐拥万马众人,怎么现在不肯遣一骑不肯相救啊!”曹操被蔡琰的言语所感动,赦免了董祀的罪过,并赐头巾鞋袜。
我曹某人破例免了你丈夫死罪,落得了不辨是非的骂名,你也应该将功补过啊。于是借问:“你父亲家中多有藏书,你还能记得吗?”蔡琰对曰:“父亲有四千多余书籍,流离之际几乎都丢失了了,如今我还记得的只有四百多篇。”曹操便命十个人去蔡琰家中听她口述抄录下来。蔡琰则“男女有别,请明公赐纸币就可以了”。据说她校出的书籍并无一点一点错误。
蔡琰此次救夫虽然形象糟糕,但应变时“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使得“众皆改容”;又以“男女之别,礼不亲授”拒绝了曹操,不愧蔡邕后人啊!此才思应变如果是个男儿生,未免不居庙堂之上啊!既是女儿生,早年丧父,颠沛流离,三易其夫,可谓惨烈一生。也正应了“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原文来自三余读书的头条号)
蔡琰的人物简介 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1] 。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