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柴宗训
别 名:恭皇帝
国 籍:后周→北宋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澶州
职 业:皇帝
谥 号:恭皇帝
柴宗训是谁 他是后周皇帝吗?
柴宗训,也叫郭(随郭威姓)宗训。公元953年(后周广顺三年)出生于澶州(今河南濮阳)之府弟。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六月)即位,沿用后周太祖显德年号。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因陈桥兵变被废黜,在位时间仅半年。死于公元973年(北宋开宝六年)春,终年二十岁。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孙子,后周世宗柴荣与大符皇后(宣懿)的儿子,也是后周第三代皇帝。史称后周恭帝。
柴宗训原有三位哥哥。公元947年(后晋开运三年十一月),三位哥哥与柴荣的发妻刘氏一起被后汉隐帝刘承佑诛杀。公元951年(后周广顺元年),郭威称帝,授柴荣以澶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不久,大符氏成为柴荣的第二任妻子。两年后,柴宗训出生于澶州之府弟。公元956年(后周显德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大符皇后病逝于汴梁皇宫中的滋德殿,时年仅二十六岁。柴宗训三岁失母,十分可怜。好在柴荣满足了大符皇后临终时要求立自己妹妹为继后的愿望,柴宗训便由姨母小符皇后在宫中抚养。
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大臣请封皇子为王,柴荣很谦谨,一直都压着没有同意。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六月),病中的柴荣才接受大臣的意见,册立年仅刚七岁的第四子柴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定为皇储;以第五子柴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
不久,柴荣去世,年仅七岁的柴宗训柩前即位。由于年龄小,不能亲政,只好由自己的姨母小符太后垂帘听政,宰相范质、王溥等辅政,主持军国大事。同月,柴宗训任命范质为修建柴荣皇帝陵墓的山陵使,翰林学士窦俨为礼仪使,兵部尚书张昭为卤簿使,御史中丞边归谠为仪仗使,宣徽南院使、判开封府事昝居润为桥道顿递使。七月,任命户部尚书李涛为山陵副使,度支郎中卢亿为判官。八月,柴宗训封弟弟柴宗让为曹王,柴宗谨为纪王,柴宗诲为蕲王。十一月,把后周世宗柴荣皇帝安葬于新郑(今河南新郑)郭店村西北陵上村的庆陵。
后周恭帝柴宗训简介 陈桥兵变天下被赵匡胤夺走
柴宗训(953年—973年),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原封为梁王。周世宗于公元959年6月病死,他于同月甲午日继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
人物简介
后周恭帝柴宗训(公元953年9月14日--公元973年4月6日,公元959年--公元960年在位),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逝,柴宗训即位,时年7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柴宗训在位期间,特别重用赵匡胤,使他产生了做皇帝梦。
公元960年正月元旦,群臣正在朝贺柴宗训时,镇(今河北省正定县)、定(今河北省定县)两州忽然有人来报说,辽和北汉合兵南侵,其实这是赵匡胤和其他将领编造的谎言。范质便命令赵匡胤率领禁军北上抵御。禁军到达陈桥驿后,突然发动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赵匡胤回师开封,建立宋朝,废黜柴宗训,降封他为郑王。后周灭亡。
不久,柴宗训被迁往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居住。他于被废13年后去世。谥号“恭”,陵号“顺陵”,史称柴宗训为恭帝。
家庭成员
柴宗训,有六子:柴永崎、柴永廉、柴永惠、柴永孝、柴永盛。夫人赵氏、林氏、张氏。
郑王柴宗训的太子柴永崎改封郑国公,代代世袭。
后周柴宗训死亡之谜 后世史料遗留诸多疑点
周恭帝柴宗训之死,我也并不敢肯定一定是非正常死亡,
但是如果仅凭他不是在逊位之后很快死亡来否定这一点,又觉得总还是不足
所以现在列出恭帝死亡前后的一些疑点
1,死亡地点:房州
一般印象中,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而不是用肉体消灭对付功臣的宋太祖,是比较仁厚的,那么他对前朝逊帝也应该会比较好,但事实如此吗?
史书中对周恭帝入宋之后只有三处描写,“(显德七年960)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建隆三年962)周郑王出居房州”,“(开宝六年973)三月乙卯朔,周郑王殂于房州,上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谥曰恭帝,命还葬庆陵之侧,陵曰顺陵……冬十月甲申,葬周恭帝,不视朝”(以上《宋史·太祖本纪》)。也就是说,在恭帝还是个虚岁10岁的小孩子的时候,就被打发到房州去了,一直到死。
房州是什么地方?至少从汉朝开始,那就是个流放皇亲国戚的地方,西汉宣帝时清河王年有罪,废迁房陵,广川王海阳有罪,废迁房陵,唐中宗被武后贬为庐陵王,房州安置,五代时慕容彦超削夺官爵,房州安置,宋太宗时,秦王赵廷美降封涪陵县公,房州安置。以柴宗训的身份,“出居”到这么一个有背景的地方,其实质也等同于“安置”了。赵匡胤对自己老上司的儿子,可说不上什么厚道。
2,二弟不知所终
恭帝的三个弟弟,一个早卒,两个不知所终,这是很令人奇怪的事情。这两个弟弟,不但是前朝皇族,在恭帝早死无嗣的情况下,是郑王这个王爵的当然继承人,而且就是对新朝而言,他们也属于贵戚之列(其嫡母符太后和太宗的符皇后是亲姐妹)。这样两个贵公子,又怎么会人间蒸发一样的不知所终呢?而且仁宗再为柴家立嗣时,据《续通鉴长编》云曾取柴氏谱系看过,既有谱系,这两个嫡系子孙难道没有记录?还是史官另有难言之隐?五代史是宋人修的,如果这两人都是正常死亡的话,就算具体死因不明,也写个早卒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么,却偏偏写个“不知其所终”。
3,恭帝死后不立周嗣
古人最重祭祀,要有香火血食,但恭帝死后,太祖、太宗、真宗三朝都没有再为柴氏立嗣以奉周祀,直到仁宗嘉佑四年(1059),才“诏有司取柴氏谱系,于诸房中推最长一人,令岁时奉周祀”(《旧五代史》引《续通鉴长编》),“封柴氏后为崇义公,给田千顷,奉周室祀”(《宋史·仁宗本纪》),这时距离恭帝之死已经80多年了。
4,恭帝死年光义始王
开宝六年3月,柴宗训死,9月,封皇弟赵光义为晋王。这是北宋建立后封的第一个同姓王(不算追封的死人),而此时距离北宋立国已有14年。
王朝兴起之时封同姓宗室为王可以说是惯例,不管有没有实权,至少名号上是要尊崇的。但是像北宋这样,在有两个成年弟弟的情况下(儿子年幼就不算了),开国十几年却未封同姓王的,可说是十分少见。而光义封王,早不封晚不封,偏偏赶在宗训死后、下葬之前,这中间有没有什么关联呢?
史上亡国之君后周恭帝柴宗训:本无赵匡胤什么事
若说起后周,大家最熟悉的只怕不是柴荣而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进乃是皇族后裔,仗义疏财,能文能武,宋江与之比起来,其实就算是土鳖。不过,这些都是小说家言。想怎么编怎么编,硬要让看不出有什么本事的宋江做老大,读者也没办法是不是?只是,咱今不讲小说,只说后周最末一个小皇帝,只登基一年就被废了的柴宗训。话说小柴他爸柴荣,被后世称为五代最杰出的皇帝,在位虽仅五年,却内清外强,使得后周有了统一天下的本钱,若非英年早逝,三十九岁上就驾鹤归天,哪有后来赵匡胤什么事呢?
老爸死得早的孩子就是可怜啊。本来稳稳地做个太子,安安心心地长大,待得成年即位,说不定也能做个明君。可惜,时间未给柴宗训这个机会。柴荣去世,政局不稳,谣言四起。一些官员早就看出赵匡胤有异心,建议小柴先下手为强,把赵匡胤干掉,以绝后患。才六岁的小柴,没听对他而言最正确的意见——赵匡胤却不闲着,将很多重要岗位都换上自己亲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夺权的准备。之后的事,咱历史教科书上讲得很清楚了,传辽与北汉来袭,赵匡胤带队出征,在离开封几十里地的陈桥驿,发生兵变,假装一无所知的赵匡胤被黄袍加身,返回都城,只留了一点点血,就控制了局势。
当时出主意要杀赵匡胤的宰相们,没了主意,天命如此,没啥好说了,于是倒头跪拜,一一扶起,上演了一出拜新君的好戏。说到这,得说说后周建国的皇帝郭威。此君亦是出征途中被兵士们扯下黄旗加其身,取代后汉坐了龙廷。赵匡胤如今所为,不过是学了他的罢了——而这,也不过十年前的事而已。群臣既归顺,接下来就是禅让了。事发突然,没有诏书?不急,翰林承旨陶谷早就准备好了。小柴被降为郑王,十三年后逝世,时年二十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