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津久光幕末四贤侯之一

本 名:岛津久光

出生时间:1817

去世时间:1887

国 别:日本

幕末四贤侯之一 江户幕府末期萨摩藩主岛津忠义之父岛津久光简介

岛津久光(1817—1887年)江户幕府末期萨摩藩主岛津忠义之父。岛津齐兴的第五子,岛津齐彬的异母弟。曾与齐彬争夺“家督”,但失败。齐彬死后按其遗训由久光之子忠义继任藩主,久光作为国父掌握实权。1862年(文久2年),久光为实现“公武合体”而率兵进京,一方面利用“寺田屋骚动”镇压尊攘派,一方面侍奉敕使大原重德赴江户,逼迫幕府实行幕政改革。结果实现了一桥庆喜就任将军后见职,松平庆永任政事总裁职。在1863年底到1864年(元治元年)初的参预会议上,久光也掌握了主导权。1864年禁门之变时,与会津藩的军队共同对长州兵作战并将其击败。明治维新后,他内心反对废藩置县。1874年(明治7年)任左大臣,但因其强烈的保守性,意见未被采纳,不久隐退回乡。

简介

岛津久光(1817—1887年)幕末四贤侯之一,当他在1858年在萨摩藩掌权时,日本正处于存亡之秋,西方国家要求日本取消锁国,开放贸易港口。1864年他与一些大藩主共同参加参议会议,但不久就和德川庆喜发生矛盾,使得政治和平解决成为泡影。他在同年3月返回萨摩,1868年萨摩藩士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打着他的旗号,发动推翻幕府的政变,后来,他也参加组织新政府的工作。

身份

生于文化14年10月24日(1817年12月2日),卒于明治20年(1887年)12月6日,幼名晋之进,后改名又次郎,元服后名忠教,久光虽最为响亮,却是他在齐彬去世、忠义成为主家家主后改的名字。他是10代藩主齐兴的第五子。母亲为侧室由罗。他是重富岛津家5代当主,同时也是明治维新后新成立的玉里岛津家初代当主。他是幕末萨摩藩内实际上掌握最高权力的人。相比自己的异母兄长齐彬,久光的子女众多。其中长子忠义成为齐彬的婿养子,继承本家;次子久治过继给一门的宫之城家成为岛津久宝婿养子及15代当主;三子珍彦继承重富岛津家成为6代当主(正室为岛津齐彬七女典姬);四子忠钦过继给今和泉家继任去世的忠敬(笃姬兄)成为13代当主(正室岩,是忠敬养女、忠冬之女);七子忠济继承玉里岛津家成为2代当主(正室为竹内治则次女田鹤子)。此外他还认了四个养女,分别为伊达宗德次女富子,成为北白川能久亲王妃;竹内治则长女辑子,成为信浓松代藩10代藩主真田幸民正室;岛津久长长女光子,先是岛津齐彬养女,后成为近卫忠房正室;岛津久宝次女盛子,成为废藩置县后的伯爵岛津忠亮(父亲为日向佐土原藩11代藩主岛津忠宽)的妻子。

岛津久光为什么想超越岛津齐彬 岛津齐彬最后是怎么死的

岛津久光是萨摩第27代藩主岛津齐兴的第3子,他的生母是岛津齐兴的侧室由罗。岛津齐兴的正室弥姬一直和世子岛津齐彬住在江户城的萨摩藩邸,由罗则是陪在藩主身边的“国御前”,也就是留在萨摩藩的第一夫人。由罗是普通木匠的女儿,但岛津齐兴对她十分宠爱。所谓爱屋及乌,岛津齐兴对自小承欢膝下的岛津久光也很疼爱,远胜于从未回过鹿儿岛的世子岛津齐彬。日本英雄的落日,想胜过哥哥的岛津久光有着怎样的结局呢?

岛津久光虽得父亲宠爱,但也不是惯坏了的孩子。他人品端方,自幼喜爱读书,对国学颇有研究。但是,无论他多么努力,毕竟只是侧室之子,而年长自己8岁的哥哥岛津齐彬才是注定要成为主君的天之骄子。岛津久光20岁时与岛津分家重富岛津家的千百子成婚,随后住进了重富宅邸,不久继任重富岛津的家督。

岛津齐彬在江户受着严格的教育。他头脑明晰,对国际局势十分关注,尤其喜爱西洋知识和技术。岛津齐彬的才名不胫而走,在萨摩和各藩都有着不少支持者。江户幕府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世子年满20岁后,原藩主就需要退位让贤。但是,岛津齐彬早已过了20岁,其父岛津齐兴依然牢牢地坐在藩主大位上,毫无退隐之意。萨摩藩内谣言纷纷,都言藩主宠妾灭妻,有废嫡立庶之心。其实,岛津齐彬的正室是德川家的恒姬,岛津齐兴胆大包天,也无与德川家为敌之心。岛津齐兴不愿让位的真正原因是萨摩藩内的财政问题。萨摩虽是传统大藩,但到了幕末,已然是外强中干。藩主岛津齐兴继任之时,藩内就有了500万两的巨额财政亏空。岛津齐兴重用家臣调所广乡,一方面厉行藩政改革,一方面利用地理优势,通过琉球与外国贸易。岛津齐兴花了整整20年时间,不仅将欠款还清,藩内还有了250万两的结余。

可是,岛津齐兴知道,世子岛津齐彬是个热爱洋务的“西洋控”。自己20年殚精竭虑,才将财政问题解决,而岛津齐彬一旦大权在手,必定会大肆采买西洋玩意,极有可能将萨摩财政再次拖垮。岛津齐兴不愿承担这个风险,但又不能废了儿子的世子之位,于是,岛津齐兴只能祭出“拖”字大法,久久不提退位之事。

世子岛津齐彬心中焦躁,他有许多改造萨摩的计划,但父亲不愿让位,他也无计可施。岛津齐彬与支持自己的萨摩藩士计较许久,决定铤而走险,向幕府老中阿部正弘揭发萨摩藩私自与外国进行贸易活动的罪行。萨摩私开贸易,江户幕府早就心知肚明,但一旦有人揭发,幕府也不能置之不理。最终,调所广乡自杀,一人承担了全部罪行。藩主岛津齐兴知道是藩内的“齐彬派”捣鬼,怒上心头,再次表示坚决不让位。齐彬派机关算尽,最后还是无功而返,自然愤愤不平。事有凑巧,在这段时间,岛津齐彬的子女相继离世,而重富的岛津久光的子女却平安无恙。齐彬派越发恼怒,都说是妖女由罗暗中诅咒世子,世子的儿女才会早早夭折。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幼子早夭的情况并不少见。岛津齐彬子女皆亡,很可能是偶然凑巧。但是,齐彬派的近藤隆左卫门、高崎五郎卫门等人怒不可遏,开始计划暗杀由罗与其子岛津久光。

嘉永二年(1849年)12月3日,暗杀计划走漏了风声,带头的近藤、高崎等人被迫切腹。岛津齐兴余怒未消,又将3人尸体掘出,施了乱枪穿刺与分尸之刑。藩内剩下的余党也被一网打尽,死罪的死罪,流放的流放,隐居的隐居,是为震动萨摩的“由罗骚动”。

不过,齐彬派中的4名藩士抱着必死的决心,脱藩后逃到福井藩。而福井藩主黑田长溥出身岛津,又是岛津齐彬的好友。黑田长溥联络亲友宇和岛藩的伊达宗城,向当时的将军家庆进言,希望平息萨摩藩的内斗。将军家庆命岛津齐兴隐居,嘉永四年(1851年),大龄世子岛津齐彬终于如愿以偿,成了萨摩第28代藩主。

岛津齐彬上任后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藩内大兴西洋工业,重用西乡隆盛等年轻人才。他还积极参与政事,与伊达宗城等人联手推举出身水户的一桥庆喜为将军后继。但是,江户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独断专行,不仅擅自与美国签订通商条约,还将年幼的纪州藩庆福定为将军继承人。不忿井伊直弼乱行的岛津齐彬决定带兵上洛,逼迫幕府进行幕政改革。可是,岛津齐彬在练兵的时候暴病身亡,壮志未酬便身死鹿儿岛。

岛津齐彬留下遗命,令岛津久光的儿子岛津忠义继任藩主之位。岛津忠义素有孝心,不仅将父亲接回鹿儿岛城居住,还赠他“国父”的头衔。有了儿子撑腰,岛津久光也一跃成为萨摩藩内的实权派。

围绕着藩主后任的问题,萨摩藩士曾分为“久光派”和“齐彬派”两派,彼此斗得不可开交。但是,岛津齐彬和岛津久光兄弟俩的关系却很融洽。岛津齐彬曾称赞弟弟是“博学的读书人”、“端方正直”,岛津久光也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可是,兄长在做世子时便有贤名,做了藩主又被称为“四贤侯”之一,死后人人感叹“英年早逝”。自己不但与藩主无缘,还一事无成,世人只道自己是个平庸人物。如今儿子岛津忠义成了藩主,岛津久光也想做出一番事业,让世人知道,岛津久光的才能并不输于乃兄岛津齐彬。岛津久光决定效仿哥哥率兵上洛,在中央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能。他将岛津齐彬的心腹岛津下总提拔为主席家老,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完成上洛的心愿。岛津久光费尽心机,岛津下总并不领情——曾经为岛津齐彬上洛一事四处奔波的岛津下总,听说岛津久光也想上洛,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侧室所出的岛津久光一直自卑身世,他总怀疑家臣认为自己不如兄长。被岛津下总拒绝了的岛津久光怒火中烧,他认定岛津下总瞧不起自己。于是,岛津久光提拔了大量年轻人物,中山尚之介、小松带刀、大久保利通等都成为了岛津久光的近臣。中山尚之介最受岛津久光宠爱,大久保利通托中山尚之介进言,将在奄美大岛中避祸的西乡隆盛召回了鹿儿岛城。

岛津久光与西乡隆盛素未谋面,他只知西乡隆盛是兄长的爱将。他认为自己召回西乡隆盛,西乡必定感恩戴德,对自己上洛一事尽心尽力。谁知西乡隆盛不仅坦率指出自己的上洛计划不周不备,还隐隐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怀疑。岛津久光怒不可遏,决定弃用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深知西乡隆盛之能,他好言相劝,西乡隆盛才勉强同意参与上洛计划。岛津久光命西乡隆盛先行,一路观察肥后的动静,并在下关等候自己率队到达。

可是,岛津久光尚在鹿儿岛城,西国萨摩起兵的消息便人尽皆知。各藩的攘夷志士们大喜过望,只道京都必成为攘夷的中心。于是,志士们纷纷上洛,等待萨摩的义军到达。连大久保利通等人的昔日同志,精忠组的有马新七等人也赶往京阪一带,试图引导岛津久光实施攘夷举措。聪明机警的西乡隆盛刚到下关,便感到情况不妙。虽然岛津久光命自己在下关待命,但事急从权,西乡隆盛匆匆前往大阪,努力安抚京阪一带蠢蠢欲动的志士们。

岛津久光本就对西乡隆盛心存芥蒂,听说西乡隆盛抗命西行,更是怒火冲天。他命令西乡隆盛回萨摩待罪,自己领着军队,威风凛凛地向京都进发。

外界流言纷纷,都说萨摩起兵攘夷,其实,岛津久光是个坚决的公武合体派。他带兵上洛,正是为了推广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岛津久光既非大名,又无一官半职,他贸然率兵上洛,朝廷惊疑不定。朝廷先存了试探之心,令岛津久光负责京都守卫。文久二年(1862年)4月23日,为坚朝廷之信,岛津久光派出了名剑客所组成的镇抚队,将聚集在寺田屋中的攘夷志士们一举扑灭。寺田屋一战,萨摩武士们同室操戈,实为闻所未闻的惨事。见岛津久光剪除攘夷志士,朝廷和公家放下了一条心。从此,岛津久光在京都大受重用。他还被遣往江户,督促幕府改革幕政。可是,正当岛津久光意气风发地从江户回京都时,一行人在武藏国生麦村(现神奈川县横滨市)遭遇了4名英国游客。1名英国游客冲撞了岛津久光的队伍而被乱刀砍杀,是为“生麦事件”。

回到京都的岛津久光遗憾地发现京都的攘夷势力卷土重来,这时,萨摩藩又传来警讯,称英国舰队不时前来骚扰,可能要对萨摩实施报复,岛津久光急急回到鹿儿岛城。岛津久光回萨摩后,长州势力在京都一枝独秀。攘夷势力在京都大兴“天诛”、“斩奸”等恐怖活动,孝明天皇再次邀请岛津久光上洛。岛津久光不愿坐视长州独占春色,自然求之不得。文久三年(1863年)8月18日,萨摩藩兵与会津藩联手,将朝廷中的攘夷公卿与长州势力一举清除。岛津久光再次进入政局的中心,他提出让有力大名参加国事,以“参预会议”的形式共议朝政。但是,当时的将军后见人一桥庆喜精明狡黠,巧使手段便让岛津久光提出的参预会议变得徒具形式。在萨摩一众不知该何去何从之时,大久保利通等人向岛津久光进言,称西乡隆盛是萨摩不可或缺的人才,恳请岛津久光宽恕西乡隆盛之罪,将他从流放地召回鹿儿岛城。岛津久光素来不喜西乡隆盛,但家臣们一再恳求,岛津久光只能同意。据说他心中愤怒,将口中的烟嘴咬出了深深的齿痕,可见他对西乡隆盛的恨意之深。

醉心于公武合体的岛津久光做出了不少努力,仍然一事无成。他灰了一条心,将萨摩藩政交与大久保利通等人。西乡隆盛在京都积极活动,先与“佐幕派”会津藩疏远了关系,又在“禁门之变”中成功守卫了天皇御所,渐渐成为萨摩的头面人物。长州藩屡次冒犯孝明天皇,被定为“朝敌”,江户幕府责令大名们出兵征讨长州。西乡隆盛尽力斡旋,长州藩不战而降。不久,幕府中的顽固派又发起了“第二次长州征伐”,在大阪督战的将军家茂暴毙,第二次长州征伐也草草结束。深得岛津久光支持的一桥庆喜成为了第15代将军,庆应三年(1867年),岛津久光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将军庆喜所召开的政务会议。在会议上,岛津久光为长州求情,请幕府从轻发落长州藩主父子。但是,将军庆喜对自己的支持者岛津久光丝毫不留情面。岛津久光再一次认识到幕府的顽固,他转而支持西乡隆盛等人武力倒幕的主张。

在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等志士的指挥下,明治政府取代了幕府,成为统一全国的新政权。维新成功之后,大久保利通等人一跃成为政府首脑,岛津久光虽也被封了官职,咸与维新,但终究不能接受政府官员们激进的洋化措施,一怒之下辞官返乡。

明治四年(1871年)7月,政府发出了废藩置县的号令。昔日的大名们已然成为闲住东京的华族,身份尊贵,衣食无忧,自然不会擅自出言反对,只有岛津久光一人大大表示了不满。

在废藩置县的命令发布前,岛津久光已经向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表明了态度。可是,看到大久保利通等人不顾自己反对,依然我行我素,岛津久光勃然大怒。他在鹿儿岛的别墅(现鹿儿岛市矶庭园)中指挥数辆船只开到海上,在船上放了一整夜的烟花。当时的萨摩百姓不知情由,看到火光漫天,还以为是樱岛火山突然爆发。岛津久光正是故意用这种方式来向政府表示自己的愤怒。

之后,明治政府数次召唤岛津久光入京就职,他只是称病不应。明治天皇派下勅使胜海舟亲自相邀,他才前往东京出任内阁顾问,但不久又再次辞职。回到鹿儿岛的岛津久光彻底断了上京的念头。明治政府已然出台了《断发令》与《废刀令》,岛津久光始终坚持留发带刀,他永远都是一身和服,从未着过洋装。

晚年的岛津久光沉溺于回忆旧事,他经常说起与土佐前藩主山内容堂的往事。岛津久光和山内容堂曾多次因政事争执不下,还曾经不顾体面,在幕臣面前扭打成一团。岛津久光无不遗憾地说:“山内容堂是个可恨的家伙,但终究是个人物。近来后生小子们视大名为无物,若容堂在世,断然不会到这等地步。”木户孝允虽是长州出身,但对岛津久光素来尊敬。他称久光公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头,但为人正直,值得敬佩。

岛津久光一生都被笼罩在兄长岛津齐彬的阴影下,他极力想超越岛津齐彬,但一直未能如愿。明治维新成功后,明治政府大力推行的正是自己素来厌恶的洋务。曾几何时,兄长岛津齐彬在鹿儿岛设立了许多西洋产业,大多废弃在自己手中。只怕在明治政府官员的眼中,自己只是个倒行逆施的顽固老头。自己努力了一世,仍然没有胜过早逝的兄长。岛津久光心灰意冷,他隐居在鹿儿岛,埋头于岛津家的史料之中,再也不问世事。

偶尔,他会和侍从抱怨,称自己受了西乡和大久保的欺骗。明治十年(1877年),西南战争爆发。岛津久光向明治政府上书,表示自己持中立立场。岛津久光素来不喜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人物,最终却仍然背弃了自己。在岛津久光的内心深处,只怕是盼着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两败俱伤的吧。西乡隆盛战败身死,大久保利通却也不久遇刺。世事轮回,正所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看见昔日的胜利者都早早逝去,岛津久光又作何感想呢?

明治二十年(1887年)12月6日,岛津久光在鹿儿岛悄然离开了人世,享年70岁。

因为岛津久光的一个决定导致日英战争 日本也因为这件事因祸得福

我们知道,日本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都处在幕府的统治之下,天皇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幕府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和清政府一样,闭关锁国,不让外面世界的阳光照射进来,也不让国内的民众了解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幕府的想法是好的,但有时现实世界就是这么打脸。话说,在1853年的时候,幕府统治者们最为害怕的狼终于来了。美国的坚船利炮耀武扬威地停靠在日本的海面,连哄带吓,强迫日本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

条约的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和蔼、很单纯,人畜无害。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既然拿着大炮逼迫你打开国门,虽然表面上彼此客客气气,其实洋人还是高高在上的,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具体参看晚清社会洋人在中国横行霸道的场景就知道了。

然而对于这一切,日本无可奈何,打不过人家,又怎么敢和洋人们翻脸,最多就是在暗地里搞一些小动作而已。所以面对西方列强的蜂拥而入,幕府方面也是气不过,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他们喊出了“尊皇攘夷”的口号。

这架势,和晚清时期义和团“扶清灭洋”的运动宗旨是多么的相似,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洋人赶出去再说。

其中有一位叫做岛津久光的幕府高层人员,有一次带着大批的护卫队开会回来,威风凛凛地走在川崎的乡间小路上。走着走着,迎面撞上了四位英国人,这几个英国人看到日本风光不错,于是就四处溜达,双方在半路相遇。

按照当时的传统,高层贵族出巡,平民都得远远避开,避不开的要下跪迎接,这就是阶级的差别。然而这几个英国人不仅不躲避,还站着看起了热闹,看到高兴时,不知道谁骑的马儿太兴奋了,一路打着响鼻向岛津久光的队伍中冲了过来。

这下护卫岛津久光的武士们不愿意了,既然要“尊皇攘夷”,那就从身边开始好了。这些人抽出武器,朝着这几位英国人冲了过来。一顿砍杀,英国人死了一个,重伤两个。消息传到英国在日本的公使那边,立马炸毛了,这几位都是英国的平民,不行,必须要个说法。

英国政府出面后,幕府焉了,也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好说歹说赔了英国一大笔银子,才让英国松口不再武装干涉。得到赔款后的英国人还不满足,又通过幕府,联系到了当事人岛津久光,想要再吓唬吓唬他,讹诈一点生活费。

事情发生了,岛津久光也很后悔,听说英国人上门,赶快出来赔罪。双方交谈时,英国人说这样吧,你们把行凶的武士交出来好了,我们处置。可是在场的翻译官,早就对幕府统治不满了,他眼珠一转,将这句话翻译成要严惩幕后主谋。

岛津久光一听不干了,钱都赔了,还不依不饶,欺人太甚,不行干一架。干一架的后果就是英国和日本发生了一场中等规模的日英战争,最后谁也没讨到好处,不过从此之后,幕府统治的腐败被人们更认识清楚了,进而爆发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倒幕运动。

等到天皇掌握实权后,开始的明治维新改革,让日本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