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英荷战争中的灵魂人物

中文名称: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

外文名称:Michiel Adriaanszoon de Ruyter

别名:米歇尔·德鲁伊特

国籍:荷兰出生地荷兰,泽兰省,弗利辛恩

出生日期:1607年3月24日

逝世日期:1676年4月29日

职业:军人

主要成就:在普利茅斯海战中初露峥嵘,指挥荷兰军队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胜利,在第三次英荷战争完胜英法联合舰队,拯救了处于灾难年的荷兰

荷兰历史上著名且最优秀的海军上将: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

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Michiel Adriaanszoon de Ruyter,1607年3月24日 –1676年4月29日),又简称米歇尔·德·勒伊特,是荷兰历史上著名且最优秀的海军上将,英荷战争中的灵魂人物,他同英国人和法国人作战,赢得过多场胜利,并从1672年的灾难年中拯救了国家。

他最成功且知名的战役,大概要数1667年的突袭泰晤士河口麦德威了(此战给予英国重大打击,接受荷兰的条件以结束第二次英荷战争)。而他死后,荷兰海军便迅速衰败下去。

此君乃荷兰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海上杀手",也是最令英国佬闻风丧胆的"恐怖者"。他10岁出海,28岁成长为商船船长,后加入荷兰海军,从此于波涛之中"大开杀戒"。他生性勇猛顽强,用兵凶悍狡诈,在与西班牙舰队、英格兰舰队、瑞典舰队及海盗军团的N次海上厮杀中,他屡屡得手,表现出超凡的战术才华,1665年成为荷兰海军总司令。在三次英荷战争和法荷战争中,他指挥荷兰舰队多次将英国舰队和法国舰队打得稀里哗啦(如1666年四天海战、1672年索尔湾海战、1673年特赛尔海战等),1667年他杀入泰晤士河,一路狂飙突进,直接威胁伦敦,吓得英国人胆战心惊!勒伊特取得的海战胜利毁灭了英法军的海上入侵计划,确保了荷兰共和国的生存,尽显"海上马车夫"的风采,他的大名也威震欧洲各国,成为"英国海军之魂"纳尔逊出世之前近代欧洲最出色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海战顶级

高手。1676年4月,勒伊特被派往地中海援助西班牙与法军作战,激战中突然中弹,不久身亡,终年69岁。后世英国海军界把他与二战时期的"狼群教父"、德国潜艇高手邓尼茨海军元帅并称为英国历史上最危险的敌人。荷兰海军统帅,海军上将。出生在西南省一位老水手家庭。11岁就跟随父亲在船上当实习水手。后来凭着足智多谋的本事,被逐级提升。在英西战争中,曾多次同海盗船、私掠船作战。1652~16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期间,作为海军上将马顿·特罗普手下的一员猛将,多次在海上与英国海军交锋,屡建战功。1665年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后,勒伊特作为特罗普的继任者,担任了荷兰海军的新统帅,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他出任荷兰海军舰队司令后,总结几十年的海战经验,认为单凭护航是不能打败英国人的,必须首先集中海军主力打败英国海军舰队,才能赢得这场战争。为此,他利用冬季来临暂时休战的时机,励精图治,训练水兵,重建舰队,使荷兰海军又重新迅速崛起。

1666年 6月,英荷舰队首战英吉利海峡佛兰德附近海域。6月11日,勒伊特统率经过整顿的荷兰舰队(85艘军舰)直趋英伦海岸。当舰队行至佛兰德附近海域时,迎头碰上了由阿尔比马尔公爵乔治·蒙克率领的英国舰队(56艘战舰)。荷兰战舰在勒伊特精心指挥下,立即勇猛杀向英国舰队。经过四日海战,大败英国舰队,使包括"太子"号在内的 17艘英舰沉人海底,多达 8000名官兵阵亡或被俘,勒伊特因此成了荷兰人的英雄。为了给英国以更沉重的打击,勒伊特悉心拟定了偷袭泰晤士河的作战计划。1667年 6月中下旬,荷兰舰队在赖特率领下,以惊人的胆识,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英国家门----泰晤士河。随后溯河而上,炮击并占领了希尔内斯炮台,冲进查塔姆基地,焚毁英舰 8艘,然后带回一艘"皇家查理"号作为战利品返航。勒伊特这次成功的偷袭,震动了英国朝野,也促使英荷双方于 1667年 7月 21日签订了《布雷达和约》,从而结束了第二次英荷战争。荷兰政府为表彰勒伊特的功绩,决定赐给他一个价值 2.5万千盾的金杯。

《布雷达和约》只给英荷之间带来 5年的宁静。1672年3月,英王查理二世与法国结盟,发动了第三次英荷战争。在法国陆军占领荷兰部分领土的同时,英法又组成联合舰队,准备从海上进攻荷兰。为了保卫祖国,勒伊特以 65岁高龄重新出任荷兰舰队司令。他决心乘敌人准备尚未就绪之机,首先发起攻击,并把强大的英国海军作为打击的重点。1672年6月7日,勒伊特率领一支庞大的荷兰舰队,直扑位于英格兰东南的索尔湾锚地,袭击集结在这一地带的英法联合舰队。勒伊特以一部分兵力紧紧钳制任法国舰队,集中主力猛攻英舰。经过一天激战, 4艘英舰连同 2500多名官兵葬身海底。勒伊特"先发制人"的突然一击,挫败了英法舰队的海上进攻计划,在关键时刻挽救了自己的祖国。一年以后,勒伊特又指挥了 3次海上重大会战,不仅粉碎了英法企图在特塞尔登陆、占领荷兰本土的计划,也促使英国与荷兰于 1674年 2月签订了第二个《威斯敏斯特和约》,宣布英荷之间的战争结束。

1675年 12月,勒伊特率领荷兰舰队进入地中海,准备与法国决一雌雄。1676年 1月 8日,勒伊特指挥荷兰舰队与法国地中海舰队首次交锋,未分胜负。4月 22日,双方列阵再战。在激战中,勒伊特率领前卫舰队猛冲猛打,孤军深入,突遭数量众多的法舰包围。赖特在突围中不幸身负重伤,几天后,69岁的老将勒伊特在荷兰旗舰"伊恩德纳赫德"号上溘然长逝,英勇战死。

  人物评价

勒伊特从军几十年,运筹帷幄,足智多谋,勇冠三军,体恤士卒,对荷兰海军的迅速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是荷兰海军的灵魂和象征。在第二、第三两次英荷战争中,先后挂帅出征,屡挫英国舰队,为祖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勒伊特死后,荷兰海军迅速走向衰败。

奥古斯塔海战什么时候爆发的?奥古斯塔海战的结果

法荷战争(1672年~1678年)正在进行时,又于1675年爆发了法国与西班牙的战争。为了对付西班牙的地中海舰队,法国将其舰队主力转移到地中海。为了支援西班牙,荷兰也将部分海上兵力调到地中海,并于1676年春与西班牙组成一支联合舰队,由西班牙海军上将德拉切尔达统一指挥。

双方舰队于1676年4月22日在西西里岛东海岸的奥古斯塔附近海面遭遇。联合舰队的前卫由荷兰的德鲁伊特指挥,后卫由荷兰的哈恩指挥,中军由切尔达亲自掌握。联合舰队的前卫发现敌人后,立即接敌,靠近法国舰队后开始射击,并击伤数艘敌船,但切尔达指

挥的中军这时还在远处。乘此机会,杜贵斯尼率领法国战船从侧面包围了德鲁特的前卫,并从两面对其进行夹击。幸亏哈恩的后卫及时赶到,对敌进行有力的反击,才使前卫摆脱困境。法国舰队的袭击虽被击退,但德鲁特将军却身负重伤。由于伤势过重,数日后,他在"伊恩德纳赫特"号旗舰上死去。失去这员足智多谋的名将,是荷兰海军的一个重大损失。

背景

在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后,德·鲁伊特的声望达到顶峰。年迈的他被荷兰人尊称为"祖父",而科尔贝尔则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海军指挥官"。他的传记开始在敌国印刷流传。而在荷兰舰队内部,他谦逊慈爱,毫不以出身门第待人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全军上下的衷心爱戴。在完成西印度群岛令人失望的航程后,德·鲁伊特返回祖国。1675年,七省政府接到了西班牙派遣舰队支援其地中海作战的请求。西班牙人要求荷兰派出一支较小舰队与其海军联合,但务必要派来德·鲁伊特,作为联合舰队司令。当时,荷兰在东北大西洋已经没有了敌人,遂答应了其请求。但德·鲁伊特本人却不同意这一计划。在海军部会议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支小舰队不足以打破法国海军在地中海的巨大优势,除了徒增损失毫无疑义。"我并不这样认为,阁下。"他的看法随即遭到一名傲慢官员的反对:"也许是您的年龄使您丧失了勇气,开始害怕了!"这一年,德·鲁伊特已经68岁了。他愤怒地回应:"不,我没有丧失勇气。我早已准备好为祖国而献出生命。但让我惊讶和痛心的是,你们这些绅士们竟然准备牺牲祖国的旗帜!"他决心捍卫自己的荣誉,终于接受了这一任务。他以悲凉的语气说道:"那些绅士们并不需要来求我。如果他们仅让一艘战舰上升起国旗,我也会率它出海。只要他们还信任这面旗帜,我便会奉献出我的生命。"1675年11月,年迈的海军上将率18艘战舰先期驶向地中海。也许他已经预料到,这将是他最后的远征。

  战前准备

1676年1月1日,荷兰舰队抵达西西里岛以北的斯通伯利岛(Stromboli)。一艘西班牙舰队加入了他们,使荷西联合舰队总兵力达19艘。6日,联军收到情报,一支在迪凯纳护航下的谷物船队正从热那亚驶来。德·鲁伊特令舰队下锚。他将要在此迎击法国舰队。而迪凯纳却不愿在此与荷兰人交战。他熟悉海情,这处水域受潮汐影响大,而风势时常较弱,需要大桨船辅助作战。他的20艘战舰将难以施展战术动作。可在当日黄昏时刻,两支舰队还是相遇了。第二天,迪凯纳决心交战,于是向敌进发。当与荷西舰队接近时,风向为东偏南,德·鲁伊特占据上风。法国军官一致请求迪凯纳不要贸然进攻,仅保持战列队形,进行远程炮战,迪凯纳应许了。荷兰人没有以上风优势位置发起进攻,原因很可能是认为进攻严整的法军战列并不值得。德·鲁伊特知道他的舰队正好处在法国护航舰队与其目的地之间,因此迪凯纳必然要率先进攻,这位防守大师便可在此时寻隙破敌。这一天的作战遂以两条战列线间的零星炮战结束。

1月8日,风向转为西偏南,法国舰队转而占据上风。迪凯纳遂于上午8时开始全线进攻。他的战术一如之前击溃西班牙人,令舰队右舷迎风,左转45度,全队同时驱前接敌。法国舰队的战术是极为勇敢,乃至有些鲁莽冒进的。处于这一进攻姿态时,接敌速度诚然很快,但会使部分侧舷火力无法发挥,且让数层帆桅在敌弹道上重叠,易于为敌所损。训练有素的荷兰海军绝非一触即溃的西班牙人可比。德·鲁伊特令队形严整的荷西舰队对处于攻击阵位的法国战舰猛烈炮击,将大部分法舰击伤。位于前卫的60炮战舰完美号(Le Parfait) 、中卫前卫舰56炮的圣哲号(Le Sage)以及其后的两艘大型战舰受损严重,航速降低。法军战列队形受其阻滞,前卫与主队分离,中卫也陷入混乱,给荷军以可乘之机。两个小时后,法军才再次整理好战列。之后的战斗在战术方面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两条战列之间平行交火,杂以前卫、中卫、后卫的逐渐分离,但双方都没有寻求决定性的机动。在此阶段,迪凯纳以其炮力优势逐渐扳回局面。下午时分,当时还是一名舰长的图尔维尔请求进行第二次进攻,击溃弱势的荷兰舰队。但此时风势渐弱,德·鲁伊特又发起纵火船攻势。迪凯纳考虑战舰伤势较重,放弃了进攻。傍晚时分,炮战停息。双方的大桨战船部队都赶到战场,将受损严重的船只拖走。此战后,双方都宣称获得了胜利。毫无疑问,荷兰人在战术运用上占了上风。在损失方面,荷兰损失战舰一艘,而就人员而言,双方伤亡分别为240人与超过400人,法军要更大。而且迪凯纳突破荷西舰队封锁、向西西里运输物资的行动也失败了。法军在附近下锚三天修补战舰,对德·鲁伊特实在无机可乘,于1月11日撤退。

战斗经过

4月22日,迪凯纳在西西里岛以东的奥古斯特(Augusta)海滩外发现了荷西联合舰队。他带来了比之前更强大的舰队,战舰29艘,火炮记2200门。联军舰队是在3月14日从西班牙驶来的,在4月20日接到法军来袭的消息后在此备战。他们拥有战舰27艘,从整体实力而言势均力敌。其中,德·鲁伊特麾下荷舰17艘,火炮1300门。但是,倨傲而无能的西班牙人要求他们派出的海军上将唐·弗朗西斯科·德·拉·塞达(Don Franciso de la Cerda)担任联军司令,理由只是他的军衔更高。德·鲁伊特毫无怨言,自己亲自率领10艘战舰作为前卫,同时将另外7艘战舰作为舰队后卫。下午四时,两军开始交火。风向正南,联军占据上风,而法军战列未得整理完毕。德·鲁伊特见势,打出进攻信号,率前卫冲向法军,与之近战。但其后拉·塞达率领的10艘西班牙战舰竟无动于衷,反而只与迪凯纳所率的法军中卫进行远距离炮战,也没有让舰队向前运动补上前卫与中卫间的缺口。由荷兰舰队组成的后卫也跟随西班牙人,没有投入作战。迪凯纳见状,一方面继续牵制西班牙中卫与荷军后卫,一方面令法军中卫前队猛攻对应的联军战列,集中兵力使德·鲁伊特的前卫与主队分开,并对其实现两面夹攻。德·鲁伊特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盟友竟在如此关键时刻背叛了自己。他遭到了超过一半的法国战舰围攻,在炮战中被击中右腿,血流如注。在前卫即将被击溃时,荷军后卫终于看清了形势,对法军发起猛攻。由于迪凯纳将主力集中于前部,在后卫便呈现劣势,不得不将战舰调回。重伤的德·鲁伊特被抬到舰尾的小屋中,但他仍不断鼓励军官们奋力突围,与主队会合。七时许,天色变暗,联军遂借助夜色,用桨船拖带受创严重的战舰遁走。法军的追击持续了一小时,也停止了。第二天,海面下起大雾,迪凯纳无法再乘胜追击,只好任由联军撤回锡拉库扎港(Syracuse)。

  结果

这是尼德兰战神的最后一战。七天后,1676年4月22日晚9点,17世纪最伟大的海军将领在荷兰舰队旗舰联合号(Eendracht)上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祖国与大海,享年69岁。曾与之为敌的英王查理二世对德·鲁伊特之子说:"你们的官员让我不知说什么才好!他们竟让你的父亲,如此伟大的将军,率领这样一支小舰队开赴西西里!" 德·鲁伊特的遗体被装载于铅棺之中,被联合号载回荷兰。尽管法国正与荷兰交战,但听到德·鲁伊特的死讯后,路易十四令法国海军不要拦截运载铅棺的荷兰船只,并命令沿途港口在船队经过时鸣炮致敬。1677年3月18日,荷兰政府为之举行国葬,随后按照他的遗愿,将遗体火化。德·鲁伊特的墓碑被安放于阿姆斯特丹的一处大教堂中,上面刻着荷兰人民对这位将军漂泊一生的结语:"他,闪耀在无暇的荣誉中。"

迪凯纳博得了无与伦比的名望,法国海军也借此声威大震。在这几次作战中,经过数次大战历练的法国水兵的战术水准与作战能力已逐步追赶上世界第一的荷兰人--当然,科尔贝尔采用的军官培养制度也发挥了作用。在荷兰上将去世后,地中海里的荷法联合舰队再也无力阻止迪凯纳对墨西拿与西西里的补给,只得终日困居巴勒莫港(Palermo)的锚地中。

法国大桨舰队统帅维欧尼伯爵决心彻底消除这处隐患。1676年6月1日,迪凯纳率法国舰队29艘战舰来到巴勒莫港外。年轻的图尔维尔驾小艇勘察了港湾地形与法荷舰队下锚情况,拟定了详尽的攻击计划。他以法国战舰前卫的9艘战舰布置于港口东北,一俟风起,便杀入港内,以炮火与纵火船袭击下锚于东侧的联军舰艇。法国舰队主力则居于港外进行支援,兼以拦截逃出的敌舰。第二天,袭击开始了。前卫舰队司令是迪凯纳中将,图尔维尔则与维欧尼伯爵一道在港外静静等待。战斗的过程与英国上将纳尔逊在1798年的尼罗河口之战极为类似。9艘法舰冲入港口,随后迅速插入到其泊位与海岸之间,在极近的距离上开火并放出纵火船。联军战舰匆忙起锚,但西班牙与荷兰人的旗舰不久便相继被纵火船点燃爆沉,继任不久的荷军司令遇难。数艘荷兰战舰冒死突出,但在出港处遭到维欧尼伯爵所率主力的迎头痛击。科尔贝尔重建的海军第一次取得压倒性的大胜:3艘荷兰战舰与5艘西班牙战舰被烧毁,另有4艘战舰因重伤被迫抢滩,才避免沉没。而法军甚至连人员损失也很轻微。联合舰队完全崩溃了。不久后,残存的荷兰分舰队返回国内,而西班牙人再也没有勇气与迪凯纳交战。

热衷于华丽渲染的在法国人看来,东方舰队竟然击败了荷兰,而迪凯纳竟然杀死了荷兰战神,并迅速的杀死了他的继任者。法国舰队被说成是世界上最精锐的海军,迪凯纳被说成了超越德·鲁伊特的天才将领。就事实而言,这不免夸张,但法国海军的迅速崛起确实让列强感到恐惧,让国民感到骄傲。路易十四的陆军已经所向披靡,而法国舰队的"软实力"正不断扩充着,让科尔贝尔为之打造的强大躯壳发挥出越发强大的威力。法国不再仅是欧洲大陆上的危险,守护海峡的英格兰也感受到了太阳王锐不可当的光辉。查理二世甚至与威廉三世结订密约,共同遏制法国海上势力。1678年,路易十四与各国签订系列《奈梅亨条约》(Treaties of Nijmegen),宣告他在法荷战争中的全面胜利,法兰西王国的国势达到了顶峰。踩着英荷两国水兵们的鲜血,踏过德·鲁伊特的尸首,法国海军的全盛期到来了。

解密:英荷战争的第二次战斗中谁获得了胜利?

第二次英荷战争发生于1665年至1667年,起因于英国订立更严苛的航海法,并占领荷兰位于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战后荷兰保有从英国占领的领地苏里南,割让包括新阿姆斯特丹在内的北美殖民地新尼德兰给英国(也就是双方互换领地);而英国修改航海法,让出部分商贸利益给荷兰,并被迫和荷兰、瑞典结成三国同盟,共同向刚兴起的法国施压,要求法王路易十四退还大批领土给西班牙(1667-1668法国在产权转移战争打败西班牙)。总体来说,第二次英荷战争是英国战败,因此酝酿出第三次英荷战争。

  复辟时期

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在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1660年查理一世之嗣查理二世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王朝残余势力的妥协下回到英国,被立为国王。查理二世登上英王宝座不久就授予英国海军为“皇家海军”的称号,并任命他的弟弟詹姆士·约克公爵为最高指挥官。新的更为苛刻的《航海条例》被颁布,英国在海外向荷兰殖民地展开了新的攻势。然而此时的英国海军实力已今非昔比了: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时期对内镇压反对势力,对外远征爱尔兰、苏格兰,并与西班牙进行战争,使得国家背负200万镑的债务。至1660年,由于政界和军界的腐败,欠外债高达100万镑。全年海军拨款仅及海军预算的2/3,造成船只破旧失修,兵士匮薪,士气低落,海军战斗力被严重削弱。

  战争战败

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战败后,对于《航海条例》如芒在背,卧薪尝胆一直寻求着重夺制海权的时机。此时,德·奈特海军上将在老将特罗普阵亡之后继任成为荷兰海军统帅,他励精图治,改组海军。并重整了海军的战略思想:即认识到单凭护航商船是无法击败英国的。只有改变这种被动战略,抛开商船,以海军主力寻求与英国舰队决战的机会,夺取制海权,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荷兰加紧建造大型战舰。至1664年,海军已拥有103艘大型战舰,火炮4869门,官兵21631人。自从英国采用战列线战术后,其他国家的海军也竞相仿效。据说最早提出这一战术思想的可能是荷兰的老将特罗普。不过,真正大胆运用这种战术则是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

英国的挑衅使得荷兰觅到了复仇的良机:1664年4月,一支英国海军远征队占领了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纽约。1663年,英国得寸进尺,组织“皇家非洲公司”开始进攻荷兰在非洲西岸的殖民地,并于1664年占领,企图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一本万利的象牙、奴隶和黄金贸易。忍无可忍的荷兰开始采取行动:1664年8月,德·奈特率领8艘战舰收复了被英国占领的原荷属西非据点;1665年2月22日,荷兰正式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荷战争于是爆发了。规模及过程:

  规模更大

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海战的次数虽然大幅度减少,但规模更大了。双方主要是以海军主力决战的形式、力图按照战列线战术作战来夺取制海权。由于炮火的改进和射程以及杀伤力的提高,使得双方在海战中的损失大大提高。战场主要是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地区,战争进程通常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665年6月~12月) 阶段特点:英国海军占据优势。

英荷两国宣战后,并未立即投入战斗。主要原因是当时处于冬季,天气条件不利于海战,故直到春季来临后才正式交战。

肆虐于14-15世纪的黑死病(即鼠疫)在1664-1665年间又卷土重来,再度侵入英国。半年内由伦敦的西区扩及东区。从1665年5月至9月,伦敦死亡人数由43人迅速发展到31159人,增加了724倍!夏季发作,9月后开始流行,死亡人数剧增。据说伦敦人口的1/4、约1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这使得英国国内一片混乱。

1661年1月,荷兰又先后同法国、丹麦结成反英同盟。法、丹两国开始向荷兰提供各种援助。尽管法国并未积极参战,但也迫使英国舰队拨出20艘战舰应付,使得英国海军的总体实力受到削弱。如此一来,英国的战略优势逐渐丧失。这一阶段,仅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双方连续展开了五次海战。激烈程度空前,双方互有胜负,可以说是一场实力的拉锯。

无关乎舰队实力或是国家总和国力,这一阶段的海战出现一边倒的形式,予人的感觉更像是德·奈特的个人华彩的演出。纵然这种说法有些所谓英雄史观的偏颇,但个人于历史的价值恐怕是难以否认的。战争的结束和影响

在圣·詹姆斯日之战后,英荷双方虽然没有再进行过大规模的海战,但战争却也并未就此停息。两年之久的海战使得两国国力亏空,元气大伤。当1666年9月10日,一场罕见的火灾降临到伦敦,连续烧了4天4夜,将伦敦城毁去2/3,经济损失超过800至1000万镑(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两次与荷兰战争的费用)之后,英国无力再战,从1667年1月开始,不断与荷兰方面取得联系,希望进行和平谈判。

荷兰方面的和谈欲求并未如英国那样强烈,国内对于“霍尔姆斯篝火”事件的复仇情绪依旧高涨。为了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荷兰元首德维特在布雷达会谈期间,秘密下达了进行军事行动的授权。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无非是国家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在这里亦是得到了体现。

荷兰海军虽然在圣·詹姆斯日战役中失利,但舰队主力依旧健在,并未受到致命

性的打击。德·奈特通过这场在英国本土附近作战的实践,认识到了夜间偷袭的可能性,并利用间谍获取了泰晤士河的潮汐、水位、航线等情况以及伦敦地区的军事河经济情报,还对水兵进行了夜间战斗的训练。在得到元首的授权之后,他制定了一项大胆罕见的作战计划:先将舰队在特塞尔岛外紧急集合待命,然后觅机偷偷驶入泰晤士河口,沿梅德韦河溯流而上,直达英国舰队的战舰船坞查塔姆,然后将英国战舰击沉或焚毁。之所以谓之“大胆”主要因为这一计划有着极大的风险:姑且不论沿途有英国的各种防御设施,仅泰晤士河口和梅德韦河就多沙洲浅滩,只有涨潮且顺风才能通过,稍一疏忽,错过潮位或是风向不顺、风力不够,则军舰就有搁浅的可能,况且英国海军的全部战舰未必都已进港不能作战。另外,对于硬体的依赖也是英军未能料到这次奇袭的原因之一:在梅德韦河口和查塔姆之间,设有一根长达800码、重14.5吨的横江大铁链。任何人也未曾设想到,荷兰舰队竟敢深入敌腹,将战火引至大英帝国的家门。都说战争是一场豪赌,那么胜利女神大概常常会去眷顾那些敢于在关键时刻掷下巨注的人物,于是,世界海战史上的奇迹出现了。

1667年6月19日,德·奈特率领荷兰舰队(24艘战列舰、20艘小型船、15艘纵火船)航行到泰晤士河口。趁黑夜涨潮之时,先遣舰队顺潮流溯入泰晤士河,一路炮击,很快占领了英国希尔内斯炮台,夺取了贮存在此地的四、五吨黄金以及大量木材、树脂等物资。荷兰舰队横冲直撞,寻找并击毁发现的英国舰船,一些最好的军舰被俘虏准备作为战利品带回本土。荷兰舰队甚至还炮轰伦敦。22日,荷兰舰队长驱直入到达查塔姆船坞。据说当时英国在次停泊了18艘巨舰,每舰都在1000吨以上,荷兰舰队进入后打哑了岸上的炮台,登陆部队以及纵火船人员拆除或毁掉了河上障碍,很快英国就损失了6艘巨舰。其中蒙克的旗舰“皇家查理”号被荷兰人带回国内。凭恃着“绅士风度”的英国人自然不耻这样的奇袭,英军的一位目击者写道:“这些威武雄壮、战绩辉煌的战舰的毁灭,是我生平所看见的事情中最令人心痛的。每一个真正的英国人见了都会伤心泣血的。”荷兰舰队横行了三天,最后全部安全返航。之后,德·奈特便封锁泰晤士河口长达数月。

这次奇袭给英国造成了近20万镑的损失,更使皇家海军蒙受了奇耻大辱。英国遭此大败,加之瘟疫和伦敦大火两重灾难,已无力再战。奇袭加速了英荷两国的谈判进程。1667年7月31日,两国签订了《布雷达和约》,根据和约英国放宽了《航海条例》,放弃了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的权益,并归还了在战争期间抢占的荷属南美洲的苏里南;荷兰正式割让哈得逊流域和新阿姆斯特丹,并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这个和约实际上意味着英荷两国在殖民角逐中划分了势力范围。第二次英荷海战随之落下了帷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