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名:杜元颖
所处时代:唐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三兆村)
主要作品:《赋得玉水记方流》
主要成就:剑南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等
唐朝宰相杜元颖人物生平简介,【赋得玉水记方流】
官拜宰相
杜元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三兆村)人,杜如晦五世孙,贞元十六年(800年)考中进士科,又考中宏词科。多次征召到方镇幕府任职,逐渐以右补阙升任翰林学士,擅长文辞,唐宪宗李纯特别赞赏他。吴元济平定后,由于书论诏令繁多,迁任司勋员外郎,知制诰。唐穆宗李恒认为杜元颖熟知朝廷典章,对他特别宠幸,拜授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任学士承旨,长庆元年(821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建安县男。自皇帝继位,不到一年做到宰相,士大夫都感到惊异。长庆三年(823年),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皇帝为他到安福门亲自饯行。
昏庸无能
唐敬宗李湛骄傲怪僻为君无道,杜元颖常常要迎合皇帝的心意来巩固宠幸的地位,就细细索求奇珍异物献给皇帝,派出寻宝的人在路上接连不断,各种工匠不停制造,苛捐杂税繁多,以至于削减军饷用来资物聚敛。另外军饷供给不及时,戍守边关的士兵饥寒交迫,就依赖像蛮人征收财物来供应所需。因此人人叫苦,他们反而成为蛮人向内地侦查的助手,边境防守松懈。大和三年(829年),南诏乘虚袭击戎、巂等州,各个屯营一听说贼人来了就逃散,守边的士兵做向导,于是攻入成都。已经逼近城下,杜元颖还不知道,就率领左右人马据牙城防守。贼人大肆掠夺,焚烧外城,毁坏它,停留几天后终走,蜀中的奇珍异宝、能工巧匠、美貌女子全都被抢走了。开始,杜元颖无计可施,准备脱身逃跑,恰巧援兵来到便停止。
贬官逝世
唐文宗李昂派使者前去安抚南诏,南诏上书说:“蜀人请求我诛杀暴虐的统帅,没有达到目的,请求陛下诛杀他,以此向蜀人谢罪。”因此贬杜元颖为邵州刺史。议政的人不满意,又贬斥为循州司马。属吏僚佐崔璜、纥干巘、卢并都削夺官职,一一贬逐。开成三年(838年)杜元颖死在贬所,终年六十四岁。快死时上表请求追赠官位,乞求返回故土埋葬。下诏追赠湖州刺史。
杜元颖和李德裕关系好,会昌初年,李德裕任宰相,于是下诏恢复他的官爵。弟弟杜元绛,官位终于太子宾客。
赋得玉水记方流
重泉生美玉,积水异常流。始玩清堪赏,因知宝可求。
斗回虹气见,磬折紫光浮。中矩皆明德,同方叶至柔。
月华偏共映,风暖伫将游。遇鉴终无暗,逢时愿见收。
唐朝杜元颖:从三朝宰相到循州司马
深秋的阳光照耀在河源市区新丰江两岸,使得这座明媚的城市愈发凸现出它别致的动人之处。而在1230年前,这里是唐代循州辖地,是一个“燥风扇烈日,热喘乘毒气”(宋吴潜《谢世诗》)的可怕的“岭南瘴疠地”,到了这里,“地说炎蒸极,人称老病馀”(唐卢纶诗),与中州膏梁地比,是个“自无逃生理”的可怕去处。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龙川郡复名循州,循州共包括6个县:归善、河源、兴宁、海丰、博罗、雷乡(唐代龙川名)。至宋太宗时,循州分出河源等四县,仅辖龙川、兴宁二县(据《太平寰宇记》)。
据不完全统计,自唐中宗景龙年间起,就有10多名大臣被贬谪到循州。其中,仅唐朝宰相就有4人:杜元颖、牛僧孺、张锡、崔沆。若加上一个当年不是宰相,后来当了宰相的郑畋,就有5位唐朝宰相到过循州。
在此,就唐朝五相到循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作一番追溯。
人物简介
杜元颖,是唐敬宗、穆宗、文宗三朝宰相。当过敬宗、穆宗、文宗三朝宰相的只有4人,其中就有2人被贬谪到循州:杜元颖、牛僧孺。杜元颖之所以被贬循州,主要是因为长庆三年(823年)任西川节度使,出镇蜀川不力,被指以文儒自高,不练戎事,且搜寻珍奇,减削戍卒衣食,致太和三年(829年),南诏乘虚攻入成都,大肆杀掠。文宗皇帝震怒,将杜元颖一贬再贬,贬为循州司马,并客死循州。
杜元颖身故后,宰相李德裕认为,对杜元颖的罪过是被夸大了的,他肯定了杜元颖为政“颇著直清”,欲为元颖“乞还旧官阶”,后朝廷追赠杜元颖湖州刺史。
青云路上一朝陷泥淖:从宰相到循州司马
杜元颖拜相之前,可谓平步青云,唐穆宗即位后,不到一年时间,以中书舍人直升为宰辅,史书说,“辞臣速达,未有如元颖之比也”。
杜元颖是唐太宗朝宰相杜如晦裔孙,父亲杜佐是个小官,但有才华的人并不总靠祖荫,唐德宗贞元末年,年轻的杜元颖进士及第;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右補阙,召为翰林学士。史书说他是“辞臣”,或许主要因他文笔敏速佳颖,因而亦颇受唐宪宗称赏。
最欣赏杜元颖的是唐穆宗。公元820年,26岁的穆宗李恒即位,召杜元颖奏对思政殿,赐为中书舍人。820年冬,拜戶部侍郎承旨。长庆元年(821年)三月,以本官同平章事。自穆宗登极,不到一年时间,便居辅相的显赫地位。
长庆三年(823年),杜元颖出镇蜀川,唐穆宗亲临安福门为之饯别。也许为报“童心多僻”的穆宗“知遇之恩”,杜元颖去到四川,也不好好巩固边防,却大求蜀中珍异玩好之物,给贪玩的穆宗皇帝送去,一方面也是为了“以固恩宠”。同时,他又以文人雅士自许,疏于军务。因而军民嗟怨。
因杜元颖的荒疏、掠取,西南戍卒衣食不足,就到南诏去掠夺,南诏人反以衣食资给,由此探知蜀中虚实。见唐朝边境有这么大的漏洞在,南诏蠢蠢欲动,摄政王蒙嵯颠密谋出兵进犯西川,边防长吏屡屡上报,杜元颖都不信。
太和三年(829年)十一月,蒙嵯颠以西川降卒为向导,率大军入犯,边州无备,遂陷嶲(今四川西昌)、戎(今四川宜宾)二州。廿八日,杜元颖发兵与南诏大战于(今四川邛崃)之南,大败,南诏乘胜攻克邛州。唐廷闻讯,诏发东川、山南西道、荆南兵救援。十二月一日,又发鄂岳、山南东、陈许等道兵增援蜀川。十二月四日,蒙嵯颠率军克成都外城。杜元颖率众入据子城,欲弃城逃亡,幸郭钊击败入攻梓州的南诏军,才得以身还。六日,诏贬元颖为邵州(今广东韶关)刺史。
十二月十三日,唐朝以右领军大将军董重质为神策诸道西川行营节度使,再发河东,凤翔兵赴援。南诏兵东进,攻破梓州西城,东川兵寡弱不敌,节度使郭钊遣书蒙嵯颠,责其入侵。蒙嵯颠回书称:“杜元颖侵扰我,故兴兵报仇”。因与郭钊修好而退。南诏兵留成都外城十日,遂大掠子女、巧工“数万”人,以及珍珠财宝等,西川人大恐,纷纷投江自尽。蒙嵯颠率军退至大渡河,言于所掠蜀人:“往南即为我国边境,现在,你们哭别故乡吧。”蜀人皆大哭,跳水而死者千余人。
蒙嵯颠遣使上奏唐皇,请诛杜元颖:“蛮军比修职贡,遽敢侵边。但杜元颖不恤三军,令入蛮疆作贼。移文报彼,都不见信。故蜀部军人,继为乡导。盖蜀人怨苦之深,祈我此行,诛虐帅也。诛之不遂,无以慰蜀士之心。愿陛下诛之。”
十二月廿一日,唐朝廷再贬元颖为循州司马,他的下属也都同遭贬黜,判官崔璜贬为连州司马,纥干臮郢州长史,卢并唐州司马,皆以佐元颖无状也。唐诏董重质及诸道兵返还本道。郭钊至成都,与南诏约和,互不侵犯,唐廷也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南诏连年进贡于唐。
太和六年(833年,《旧唐书》云元颖此年卒),64岁(《全唐文》云元颖卒年六十四)的杜元颖卒于循州贬所。临终,杜元颖上表乞赠官,赠湖州刺史。
客死循州:长羡北归人
以生花妙笔备受皇帝赞赏,后来一路青云直上,却在年届花甲之际来到被中州人士视为“地说炎蒸极,人称老病馀”的岭南循州之地,在循州的3年里,文儒自许的杜元颖有着怎样的作为?
《全唐文》中收录有杜元颖一批策对,其中叙述了“子大夫志行修洁,学术通赡,储思於天人之际”,在循州的3年时间,杜元颖有没有择循州良才而教,或著述文章?可惜《全唐文》中没有收录他临终前所上的乞赠官之表,且吝于言辞的史书对杜贬循州之后的行状也没有记载。而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传》说:“是时,天下已乱,中朝人士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唐世名臣谪死南方者往往有子孙,或当时任宦不得还者,皆客岭表。”杜元颖客死循州,有没有在循州留下子孙?这已不得而知……
元稹曾写了一首七绝《送杜元颖》:“江上五年同送客,与君长羡北归人。今朝又送君先去,千里洛阳城里尘。”三朝宰相杜元颖至死未得北归洛阳,只能艳羡地看着谪往岭南终被召回的同事们,例如与他同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为相的同事牛僧孺,在他来到循州十四五年后,也被贬至循州,但不久后被召还北归。
一生功过谁与评说
出镇蜀川一事让杜元颖官声大受影响,苏轼讥为“宰相崔植、杜元颖,皆庸人无远虑”,新旧唐书中,也对杜元颖作出“素不知兵,心无远虑”、“以文儒自高,不练戎事”等评价。
杜元颖死于循州后,宰相李德裕为他写了《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状》,肯定了他为政“颇著直清”,欲为他“乞还旧官阶”。
李德裕等认为,杜元颖在长庆年的初期,首居宰相之位,能“洁廉畏法,忠荩小心,虽无光赫之名,颇著直清之称”,又为杜元颖解释南诏之祸,对元颖之前的西蜀事情本末一一叙来,说明不可独责元颖,实是前几任官员亦有疏忽惫懒之处。又说明京师传言过当,被南诏“蛮子”所劫掠的子女巧工并无五万人之多,而且被掠的也并没有能工巧匠,只是寻常百姓,还有一小半都是南诏人。李德裕认为元颖的罪过,并没有大家认为的严重。
杜元颖临终前,也追悔自己不慎栽了个大跟头,从宰相之显要地位,一落而成贬官,说不定以后人们只会称自己是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这名声实在不大好听。因此上表朝廷,乞赠官。
最后,唐朝廷追赠杜元颖为湖州刺史,为杜元颖挽回了些许“官声”。
好不容易平了“安史之乱”又出个“河朔三镇”,为什么唐朝总是藩镇林立的现象
唐朝初年,在重要的州设立都督府。后来各州设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被称为藩镇(方镇);藩镇也指节度使等管辖的地区,以及所统辖的武装力量。
安史之乱平息后,藩镇数量激增。当时众多在平叛过程中立有战功的将领需要封赏,于是朝廷任命了一批节度使。这样委任的节度使很多,以致“方镇相望于内地”。同时一些已经归顺的安史旧将需要安置。朝廷担心他们降而复叛、战端重开,因而对他们采取了姑息政策,拿出河朔三镇(即黄河以北三镇,包括魏博、成德、幽州)安置他们,任其为节度使。将这些反覆乱臣、悍将安插在朝廷鞭长莫及的河朔三镇,并委以节度使重任,后患无穷,种下了日后长期动乱的祸根。
藩镇的问题主要出在权力过重,没有制约,朝廷失控。唐初藩镇仅仅掌管所属地区军队(不是全部)。朝廷另委刺史掌管行政,兼管一部分军队;同时委派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分别负责考察官吏,视察战乱或受灾地区,管理财政,主持屯田,调运粮食等。不久,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都由节度使兼任;不但如此,节度使还管辖所属各州刺史。于是,境内全部军队都归节度使掌握,并握有政权、财权等各项权力。他们在境内任意扩充军队,任命官吏,征收赋税。不向朝廷报户口,不让朝廷在其辖区委派官吏,征收赋税。河朔三镇迅速坐大,拥有跟朝廷抗衡的实力。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召募军人子弟,作为卫兵、亲兵,称“牙兵”或“牙军”,待遇优厚,不胜骄宠,年代久远,父子相袭,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牙兵本是藩镇用以护卫自己及冲锋陷阵的私人部队,后来因势力扩张,变为挟制藩镇的可怕力量,他们“变易主帅,事同儿戏”。成德、幽州两镇及其他一些方镇也无不如此。牙兵逐帅、杀帅之风沿习200年之久。至五代,此风依然很盛。
牙军废立节度使,始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平卢节度使王玄志死,部将李怀玉杀王玄志之子,推其亲戚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委曲求全,承认既成事实,以侯希逸为节度副使。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此事评论说:任命节度使这样的国家大事,朝廷仅派一名宦官,前往有关方镇,名为考察军士情绪,实是迁就纵容,军士想立谁为节度使,朝廷就立谁。“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始息”。“士卒得以陵偏裨,偏裨得以陵将帅,则将帅之陵天子,自然之势也”。“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平卢牙军立侯希逸,开了一个很坏的头,朝廷不加制止,其他藩镇的牙军乃有恃无恐,群起效尤。
河朔三镇历任节度使共计57人,由朝廷所委任的,不过4人。其余或世袭,或自立,或牙军拥立。
唐宪宗曾与宰相杜黄裳讨论藩镇问题,杜黄裳说:“德宗自经忧患,务为姑息,不生除节帅,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军情所与则授之。中使或私受大将赂,归而誉之,即降旄钺,未尝有出朝廷之意者。”
大意是说,唐德宗对藩镇一意姑息,节度使活着时,不敢将其免职。节度使死了以后,才敢派宦官前往“考察军情”。宦官受人贿赂,回到朝廷,就专说此人好话,朝廷于是将代表节度使权力的标志“节铖”授予他。当时朝廷根本就不能按自己的意愿任命节度使。
唐德宗等帝王对藩镇实行姑息政策,将包袱和矛盾留给后代,以致问题越积越多,积重难返。
朝廷对叛乱藩镇的短暂胜利
公元805年即位的唐宪宗是唐朝后期难得的一位“刚明果断”的皇帝。甫登基,即发愤削平反叛的藩镇。他重用和依靠杜黄裳、李吉甫、裴垍、李绛、裴度等大臣和谋士,不为各种反对意见所动,凭藉稍稍充裕的财力,讨伐反叛的藩镇。
宪宗元和二年(807),天下方镇共有48个,其中15个不向朝廷报户口,不上缴税收。朝廷控制的税户仅144万户,比玄宗天宝年间减少3/4。天下军队由朝廷提供给养的,计有83万多,比天宝时增加1/3。每两户人家得供养一个士兵。在唐朝中后期,朝廷能控制这么多税户,还算是好的。唐宪宗就是凭藉这点财力,开始平叛。
元和四年(809),朝廷调动各路军队共20万,并派出守卫京城的禁军,讨伐反叛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这20多万大军由宪宗宠信的宦官吐突承璀统领。此人显然不是帅才,到了行营,威令不行。战争旷日持久,“疲弊天下,卒无成功”。
也许宪宗吸取了这次失败的教训,平淮西叛乱时,他就不用宦官为帅。
淮西叛将吴元济,是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的儿子。元和九年(814),少阳死,吴元济不经朝廷任命自领军务。他派兵焚烧、攻掠舞阳、襄城等地,震动洛阳。起先,朝廷各路军队讨伐吴元济盘踞的淮、蔡,“合天下之兵攻之,三年才克一二县”。元和十二年(817),宰相裴度请自往督战,朝廷任命他为宣慰处置使,行元帅职权。他发誓,不平息叛乱,不回来见天子。农历八月,裴度从京城出发。此前,平叛的各路军队按照惯例,都有宦官作监军,军中重大决策,都不是主将作出,而是由宦官作出。这些宦官将最精锐的部队调作自己的卫队,让战斗力稍弱的部队去前线打仗。仗打胜了,他们抢先报捷;打败了,则凌辱将领们。裴度上奏宪宗,将宦官监军全部撤走。于是军中号令统一,诸将得以各展其才,战争进展顺利。当年农历十月,名将李愬奇袭蔡州,俘获吴元济,淮西叛乱平息。
淮西荡定,黄河南北的藩镇大受震动。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敛手削地,献德、棣二州”。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大为忧惧,献沂、密、海三州。于是,中央威权,为之一振。
元和十四年(819),朝廷平定淄青十三州。唐代宗“广德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北三十余州,自除官吏,不供贡赋,至是尽遵朝廷约束。”
唐宪宗所以能取得平叛的胜利,是因为他自己下了平叛的决心,任用了裴度、李愬等优秀的统帅和将领,改变了用宦官监军的腐朽做法,同时又有一定的财力支持这场战争。
在取得这些胜利后,宪宗变得骄奢起来,不再有根本解决藩镇割据的抱负。他宠信宦官和方士,并服用方士炼的金丹,不久暴卒。有人说是被宦官毒死。
强藩结束唐朝统治
宪宗之后的穆宗和敬宗都是酒色之徒,无心处理政务。从此,朝政江河日下。专权的宦官随意一次次废立皇帝,甚至毒杀皇帝。朝廷听任几个宦官胡作非为,既没有心思又没有力量跟越来越强大的藩镇相抗衡。朝廷平定淮西等镇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很快就丢失了。
穆宗时,宰相们没有远见,处置藩镇失策。当时,幽州节度使刘总打算归朝,出发前,将军中素有异志者朱克融等,遣送至朝廷,请朝廷妥为处置,以绝后患。朝廷本宜宠以虚位,不给实权,或移于他方,控制起来,总之不要放虎归山。宰相崔植、杜元颖等均为庸才,对朱克融等人不能妥善处理,反而让其回到幽州,导致幽州再失。
也是在穆宗时,亲近朝廷的田弘正由魏博节度使调任成德节度使,考虑到以前跟成德人打过仗,结下了怨仇,故带了2000名魏博军人到成德上任,用以保护自己。他要求朝廷同意让这些魏博军人留驻成德,衣粮由朝廷发给。度支使崔倰拒绝了田弘正的多次请求,无奈,田弘正只得将这些魏博士兵打发回魏博。魏博兵刚走,将领王庭凑即发动叛乱,杀死田弘正。从此,成德遂非朝廷所有。
至昭宗时,朱全忠、李茂贞等藩镇势力强大到足以左右朝廷。“南司”(朝中文武官员)、“北司”(宦官)分别依附于强有力的藩镇,他们不再听命于皇帝,而是唯强藩马首是瞻。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强藩之间还演出了抢夺天子的闹剧。
朱全忠兼并了徐州、兖州等地,并以武力迫使河北诸镇皆服从自己。昭宗天复三年(903),以朱全忠“判元帅府事”,至此,天下兵权尽归朱全忠。公元907年,势倾天下的朱全忠“顺理成章”地逼唐哀帝“禅位”,自己做起了皇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结束唐朝近300年统治的,正是藩镇。
唐朝藩镇割据留给后代的教训
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纂的《新唐书》认为,藩镇日趋强大,唐王朝日益衰败,并终于被灭亡,是朝廷决策重大失误的必然结果,也是唐朝军事制度败坏的必然结果。《新唐书·兵志》曰:唐朝中期以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
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男子20岁以上,60岁以下,都要服兵役,称为“府兵”。平时在家务农,暇时训练。官府征发时,府兵须自备兵器及资粮,分批轮流宿卫京师,守卫边境。统领府兵的折冲府,唐太宗贞观十年(636)时共有634个,大多分布于京师附近的关内、河东、河南等道,仅关内道就有261个。用意在“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以确保中央政权的安全与稳固。当时朝廷兵源充足,兵多将广,军队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调动、指挥自如。个别有野心的地方军事将领即使反叛,凭其实力也是无法颠覆强大的中央政权的。
从高宗时起,农民因不堪自备兵器及资粮的重负,纷纷逃避兵役,府兵制逐渐废驰。至玄宗天宝八载(749),这项制度实际已归于消亡,募兵制很快取代了府兵制。宿卫京师的士兵,也是招募来的,都是市民,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商贾子弟及市井无赖。入伍以后,很少训练,富有者忙着经商牟利,强壮者忙着玩耍:“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缯彩、食粱肉,壮者为角觝、拔河、翘木、扛铁之戏”。这是一群乌合之众。由他们充当天子的禁卫军,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天子直接掌握的军队之脆弱,与藩镇掌握的军队之剽悍,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当时朝廷几乎到了无兵可用的地步,精兵强将都在藩镇的手里,形成了外重内轻、弱干强枝的极不正常的局面。一旦藩镇作乱,朝廷派有限的、素质很差的禁卫军去平叛,无异于羊入虎口。若是调动别的藩镇去镇压,他们则阳奉阴违,根本就不会卖力。他们不会帮助朝廷去消灭其同类,但会乘机向朝廷额外索要军队给养。朝廷白白送了巨额的钱粮、物资给他们,却没有达到平息叛乱的目的。《新唐书》说:“夫置兵所以止乱,及其弊也,适足为乱,又其甚也,至困天下以养乱,而遂至于亡焉。”唐朝中期以后养了那么多兵,不但没有能防止动乱,相反却成为动乱的根源。
唐朝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的历史,留给后代的教训起码有以下几点:
第一,军队应由中央政权直接地、牢牢地控制,不能变成将领的私人军队,不能变成将领的亲兵。
第二,将领的权力不能过大,不能大到朝廷失去控制的地步。不能把军权以外的行政、财政等权都交给将领,让他们私自任免文武官吏、征收赋税,任意扩充军队。若把这些权力都交给他们,他们便有了搞独立王国的资本。到时朝廷想制约他们,也无能为力了。《新唐书》说得好:藩镇“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于是,“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朝廷举措失当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
第三,将领跟军队,应有合有分。不要一支军队始终归一位将领统领,一位将领始终掌握那一支军队。将领在一地也不能呆得过久。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将帅,将领应按一定年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队之间流动。使其无法拥兵自重,无法为了自己的私利跟军队结合起来,将其变成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
第四,要慎择将帅。在委任将帅问题上,就是要实行“疑人不用”。不能委派不可靠的人镇守一方,独挡一面。唐朝用安史旧将担任节度使,以致河北三镇不再为朝廷所有,教训太惨痛了。
第五,朝廷要掌握军事将领的任免权,此权不能假人,不能旁落。要做到不管什么人,不管他是节度使还是经略使,一纸命令就能将其调动,或将其免职。
第六,军事将领也要有监督。但唐朝中后期用宦官作监军,却是大大的失策。作为监军的宦官,很快就为藩镇所收买,为藩镇割据推波助澜。文武官员参用,以文制武,或者不失为古代的一个可行的方法。
北宋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吸取了藩镇乱唐、亡唐,以及五代藩镇割据为害国家的教训,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终于结束了中唐以来200多年的藩镇割据局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