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隆阿清朝著名军事将领

本名:呼尔拉特·多隆阿

民族族群:达斡尔族

主要成就:击溃太平天国北伐军,屡挫陈玉成; 平定陕西回乱

参考资料:《清史稿》《郎潜纪闻》

古代怎么样的武将算名将?赵云只能算勉强,清朝多隆阿达标

文臣和武将,是古代皇帝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其中武将的作用,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危存亡,更是须臾不可暂离。战争年代,要靠武将们南征北战,消灭敌国和敌对势力,和平时期,也要靠武将们的威慑力,来镇压叛乱,拱卫皇室。再强盛的王朝,若缺乏优秀将帅,意味着国家的武备实力严重不足,可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比如北宋的覆灭,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当时北宋的疆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等硬指标,都远远超出周边国家十倍甚至百倍,但因为武备不振,将帅乏人,导致泱泱大国遭到游牧小国的突袭而迅速灭亡。明朝开国不足一百年,因为武将人才的匮乏,引发土木堡之变的惨剧,皇帝都被抓走,大明王朝险些被腰斩。

因此,优秀的武将和军事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然而什么样的武将,才算真正优秀的武将?什么样的武将才能担当起护国卫民的众人?从古到今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谋勇兼备就算合格,有人认为德才兼备才算优秀,而汉代名将霍去病提出过一条武将的标准,难度最高,古今少有人能做到。

霍去病为汉朝击破匈奴,立下大功,面对汉武帝的丰厚赏赐,年轻的霍去病说了八个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看似简简单单一句话,却堪称古代武将的一条金标准。八个字对武将们提出了一个触及灵魂的严格要求:国家利益应当无条件放到首位,为了国家利益,可以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

天下事知易行难。老话说:千里求官只为财,人生天地之间,都必须娶妻生子传宗接代,都想过上锦衣玉食安富尊荣的生活。武将们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武将直接肩负国家安危重任,他对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取舍,更加显得重要。大道理人人都懂得,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三国时的赵子龙,就对这句话非常欣赏,并且身体力行。《三国志》记载,刘备平定西川、攻占成都后,为了奖励功臣,刘备决定吧成都府城内外的田地和民宅赏给将士。大家都欢天喜地之时,赵子龙却拒绝接受,他说:“霍去病尚且知道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何况现在国贼远不止匈奴,等到天下安定,再论功行赏不迟。”

为了让众将心服,赵子龙还说:“如今成都百姓刚刚经历数年战火,饱受摧残,此时应该把田地房舍发还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才会赢得他们衷心拥戴,而不应该夺取他们的利益满足私利。”赵云一席话,把国家民众利益置于首位,而把到手赏赐弃之不顾,堪称难能可贵。不过赵云只能算勉强做到,他的两个儿子赵统和赵广,才干都很一般,但都倚仗父亲的权势,一个做到永昌亭侯、虎贲中郎督,一个官封牙门将。

可惜的是,像赵子龙这种觉悟的武将并不多见。比如明朝灭亡之时,原先大明朝的众多武将,除了少数忠臣能以死报国,很大一部分人如吴三桂洪承畴等人,都为了保全个人性命和富贵,而背叛大明的国家利益。所幸大道尚存,到了清朝末年,又出了一个这样的武将,把这条金标准完美实现。

此人就是晚清名将多隆阿。多隆阿,是在清朝对抗太平军时涌现出来的一员猛将,多隆阿善于用兵,屡战屡胜,先后担任正红旗蒙古都统、荆州将军等职务,手下统帅千军万马,钱粮军费过手无数,他一毫不取。皇帝所有赏赐,他全部分给将士,一文都不留。同级别武将都富得流油,买房置地,他却从不为所动,个人操守完美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

多隆阿有一次身负重伤,大家见他命不久矣,赶紧给他东北老家写信,把他儿子双全叫来。谁知双全竟然来不了,因为一贫如洗,几两银子的路费都凑不出。史书《郎潜纪闻》记载,多隆阿“无家,其子絮衣葛屦,寄食亲串”,多隆阿身为大帅,别说置办家产,连家都没有,儿子穿着破棉袄和草鞋,寄居在亲戚家里。黑龙江将军感佩不已,自己掏腰包送给双全,他才得以成行。

多隆阿最终因伤重不治而死,身后未留下任何财产,以示清白。咸丰授予双全一等侍卫,他以无功不受禄为由也拒绝了。多隆阿之孙寿龄,《黑龙江述略》记载,他家中“土屋十余间,仅能自给”。与清朝其他武将满门富贵、子孙豪富形成鲜明对比。霍去病说过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无论是内涵还是字面意思,多隆阿都完美实现,他长期担任清廷高层武将,不为个人和子孙谋取一丝一毫利益,揆诸史册都极为罕见,其操守清廉,堪称千古一人。

历史上对军事将领多隆阿的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清代晚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多隆阿于1817年12月20日出生于齐齐哈尔。小时候的多隆阿就喜欢舞刀弄枪,尤其擅长骑射,16岁的时候参军,在先锋营任职。 

  图片来源于网络

1853年,太平天国派遣林凤祥、李开芳等人北伐,多隆阿和胜保一起直隶一带抗击太平军,并最终歼灭太平天国的北伐军主力,俘虏林凤祥。

1855年,多隆阿将军率军南下驰援湖北,将太平军在黄州一带击败,后又和湘军将领李续宾一起,围攻九江,取得大捷。在湖北、江西的一系列的战斗中,多隆阿成为了让太平军闻风丧胆的清朝将领。

1857年,太平天国的名将陈玉成率军进入湖北,占领黄梅,企图阻止湘军从湖北进入安徽、江西一带。多隆阿和鲍超合兵一处,和陈玉成在黄腊山一带激战,最终将太平军的势力重新赶出湖北地区。

1858年,多隆阿、鲍超、李续宾等人进入安徽,把太平军的势力逼出太湖流域,直抵安庆城下,并围困安庆。之后太平军的名将陈玉成、李秀成二人在三河镇围歼了李续宾,使多隆阿不得不退出安庆。不料陈玉成和李秀成尾随而至,多隆阿和鲍超不得不奋起反击,最终击败太平军。

整顿兵马之后,多隆阿再度兵临太湖,和陈玉成交战,把陈玉成部赶出太湖。此时曾国藩率军围困安庆,太平天国为解安庆之围,派陈玉成第二次西征。双方在安庆大战,陈玉成再次败北,使得安徽北部地区全部落入了清军之手。

1862年,多隆阿奉旨进入陕西平定回民起义。首先和多隆阿交战的,是隶属于太平军的陈得才,在经过了柳林沟、荆子关等地的战斗后,击破了陈得才的主力。之后和蓝大顺的起义军交战于盩厔,多隆阿将军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于1864年5月18日因伤重去世。

多隆阿的评价

对多隆阿的评价,历史上向来对其多有褒扬之辞。比如他的同僚胡林翼说他“朴诚忠勇,智略冠军,为众所悦服。”言下之意,就是说他智勇双全,品德高尚,然后部下对他心悦诚服。这种说法,明显过于简单,只是大致地概括了他的几个重要优点,而陈康祺、王无生等人对他的评价则比较具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来看看陈康祺怎么说。同治一朝相对咸丰、道光以及其后世光绪等皇帝来说比较平安无事,在这段时间里,太平天国、苗族起义、回民起义等相继被平定,因此后人称其为“同治中兴”。陈康祺认为在这一些列的戡乱战争中,各方势力崛起,多多少少都有些战功,而唯独多隆阿的战功是这些人之中最卓越的。而王无生也说,自从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开始,先后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一齐荡平,在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中,只有两个人可以算得上战功卓越,那就是塔齐布、多隆阿。

另一方面,对多隆阿的评价也有抱有惋惜态度的,如刘体仁、赵尔巽等人。平定太平天国主要依靠湘军、淮军,曾国藩、李鸿章这些统帅,主要依靠的就是塔齐布、多隆阿、鲍超这些名将。只是塔齐布死得比较早,而多隆阿也在平灭太平天国之前,在陕西被起义军打死,这对满清政府来说,可谓是重大的损失。这倒也是,毕竟他是击败过太平天国的名将陈玉成的将领啊。

多隆阿平回

多隆阿平回是发生在其击败太平天国的主力陈玉成之后,在陕西一带和陈得才等部的残余太平军以及回民起义的一场作战,也是其一生中最后的一次军事行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多隆阿在安庆之战中击败陈玉成之后,就开始拒绝和曾国藩的湘军合作。因为安庆之战中,多隆阿出力最大,但在赏赐的时候,曾国荃将部分战功按到了自己头上,因此曾国荃的赏赐在多隆阿之上。对此多隆阿十分不满,当好此时朝廷下旨,派遣到陕西去平定回民的起义。

多隆阿到陕西,主要针对的是两支力量。一支是太平军陈得才的势力,另一支是从四川进入陕西的蓝大顺的势力。最先和多隆阿交战的是陈得才,两军战于柳林沟、荆子关等地,多隆阿先后取得了不少战功。

这时,朝廷下旨,让多隆阿取代胜保,掌管陕西方面的战务。多隆阿觉得回民气势正旺,应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他派遣部分军队去保障粮草运输的同时,有实施招降策略,从根本上瓦解回民的战斗意志。

1863年,回民起义保卫了同州,多隆阿率军驰援,解同州之围,击溃回民起义军数千人,之后又发起大规模的反击,回民起义节节败退。

回民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将兵力集中在咸阳一带。通过一如既往的恩威并施的策略后,多隆阿又取得了一些列的军事胜利。在扫清了陕西境内的叛军后,多隆阿决定从陕西进入甘肃,继续扫荡剩余的农民起义势力。

但此时蓝大顺的起义军在盩厔一带牵制着他,于是他决定先击败蓝大顺。盩厔之战,也是多隆阿平回的最后一战,在这场战斗当中,多隆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他恼羞成怒,亲自上阵指挥战斗,结果为起义军的流弹集中头部,伤重不治而亡。

晚晴将军多隆阿平回一生中最后一次军事行动

清代晚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多隆阿于1817年12月20日出生于齐齐哈尔。小时候的多隆阿就喜欢舞刀弄枪,尤其擅长骑射,16岁的时候参军,在先锋营任职。

图片来源于网络

1853年,太平天国派遣林凤祥、李开芳等人北伐,多隆阿和胜保一起直隶一带抗击太平军,并最终歼灭太平天国的北伐军主力,俘虏林凤祥。

1855年,多隆阿将军率军南下驰援湖北,将太平军在黄州一带击败,后又和湘军将领李续宾一起,围攻九江,取得大捷。在湖北、江西的一系列的战斗中,多隆阿成为了让太平军闻风丧胆的清朝将领。

1857年,太平天国的名将陈玉成率军进入湖北,占领黄梅,企图阻止湘军从湖北进入安徽、江西一带。多隆阿和鲍超合兵一处,和陈玉成在黄腊山一带激战,最终将太平军的势力重新赶出湖北地区。

1858年,多隆阿、鲍超、李续宾等人进入安徽,把太平军的势力逼出太湖流域,直抵安庆城下,并围困安庆。之后太平军的名将陈玉成、李秀成二人在三河镇围歼了李续宾,使多隆阿不得不退出安庆。不料陈玉成和李秀成尾随而至,多隆阿和鲍超不得不奋起反击,最终击败太平军。

整顿兵马之后,多隆阿再度兵临太湖,和陈玉成交战,把陈玉成部赶出太湖。此时曾国藩率军围困安庆,太平天国为解安庆之围,派陈玉成第二次西征。双方在安庆大战,陈玉成再次败北,使得安徽北部地区全部落入了清军之手。

1862年,多隆阿奉旨进入陕西平定回民起义。首先和多隆阿交战的,是隶属于太平军的陈得才,在经过了柳林沟、荆子关等地的战斗后,击破了陈得才的主力。之后和蓝大顺的起义军交战于盩厔,多隆阿将军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于1864年5月18日因伤重去世。

多隆阿平回

多隆阿平回是发生在其击败太平天国的主力陈玉成之后,在陕西一带和陈得才等部的残余太平军以及回民起义的一场作战,也是其一生中最后的一次军事行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多隆阿在安庆之战中击败陈玉成之后,就开始拒绝和曾国藩的湘军合作。因为安庆之战中,多隆阿出力最大,但在赏赐的时候,曾国荃将部分战功按到了自己头上,因此曾国荃的赏赐在多隆阿之上。对此多隆阿十分不满,当好此时朝廷下旨,派遣到陕西去平定回民的起义。

多隆阿到陕西,主要针对的是两支力量。一支是太平军陈得才的势力,另一支是从四川进入陕西的蓝大顺的势力。最先和多隆阿交战的是陈得才,两军战于柳林沟、荆子关等地,多隆阿先后取得了不少战功。

这时,朝廷下旨,让多隆阿取代胜保,掌管陕西方面的战务。多隆阿觉得回民气势正旺,应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他派遣部分军队去保障粮草运输的同时,有实施招降策略,从根本上瓦解回民的战斗意志。

1863年,回民起义保卫了同州,多隆阿率军驰援,解同州之围,击溃回民起义军数千人,之后又发起大规模的反击,回民起义节节败退。

回民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将兵力集中在咸阳一带。通过一如既往的恩威并施的策略后,多隆阿又取得了一些列的军事胜利。在扫清了陕西境内的叛军后,多隆阿决定从陕西进入甘肃,继续扫荡剩余的农民起义势力。

但此时蓝大顺的起义军在盩厔一带牵制着他,于是他决定先击败蓝大顺。盩厔之战,也是多隆阿平回的最后一战,在这场战斗当中,多隆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他恼羞成怒,亲自上阵指挥战斗,结果为起义军的流弹集中头部,伤重不治而亡。

多隆阿 曾国藩

在晚清的历史中,多隆阿、曾国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有些史书上称多隆阿隶属于湘军,而有些地方则称之为楚军。但是实则上,多隆阿和曾国藩其实并没有什么多大的交情,最后还因为论功行赏的问题分道扬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来介绍一下曾国藩的湘军。太平天国的起义军纵横东南,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把原先不可一世的满清铁骑打得落花流水。此时的清朝政府想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得不依靠汉人的力量。因此,曾国藩的湘军就应运而生。从一开始,曾国藩就立志把湘军打造成为一支可以超越满洲八旗的军事力量,并且可以和太平军抗衡。

湘军,顾名思义,就是以湖南人为主的一支战斗部队。而多隆阿并不是湖南汉人,他是满族人,生于黑龙江。刚刚入伍参军的时候,在僧格林沁的麾下效力,因此多隆阿原先是属于八旗的正统军队。之后多隆阿转投都兴阿,并且在都兴阿告假后,接替了他的位置。在南下平定太平天国起义的战斗中,多隆阿是隶属于胡林翼指挥。在这段时间里,曾国藩的湘军正好也加入到镇压起义军的队伍当中。按照军阶来说,曾国藩自然高于多隆阿,所以为了协调作战,曾经有一段时间,多隆阿是隶属于湘军指挥的。因此多隆阿、曾国藩的关系,应该说是上下级比较确切。

之后在安庆战役后,胡林翼去世,多隆阿和曾国藩的湘军关系恶化。原因是在安庆战役中,多隆阿所部是出力最多的一个,而在表奏战功的时候,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抢占了他的功劳,所以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曾国荃得到的赏赐远在多隆阿之上。这让多隆阿十分不满,从此以后就不再跟湘军继续合作了。这个时候,朝廷下了谕旨,让多隆阿去陕西平定回民起义,从此多隆阿就远走陕西,而多隆阿、曾国藩之间就不再有任何交集了。

多隆阿平回:多隆阿将军一生中最后一次军事行动

清代晚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多隆阿于1817年12月20日出生于齐齐哈尔。小时候的多隆阿就喜欢舞刀弄枪,尤其擅长骑射,16岁的时候参军,在先锋营任职。  

  图片来源于网络

1853年,太平天国派遣林凤祥、李开芳等人北伐,多隆阿和胜保一起直隶一带抗击太平军,并最终歼灭太平天国的北伐军主力,俘虏林凤祥。

1855年,多隆阿将军率军南下驰援湖北,将太平军在黄州一带击败,后又和湘军将领李续宾一起,围攻九江,取得大捷。在湖北、江西的一系列的战斗中,多隆阿成为了让太平军闻风丧胆的清朝将领。

1857年,太平天国的名将陈玉成率军进入湖北,占领黄梅,企图阻止湘军从湖北进入安徽、江西一带。多隆阿和鲍超合兵一处,和陈玉成在黄腊山一带激战,最终将太平军的势力重新赶出湖北地区。

1858年,多隆阿、鲍超、李续宾等人进入安徽,把太平军的势力逼出太湖流域,直抵安庆城下,并围困安庆。之后太平军的名将陈玉成、李秀成二人在三河镇围歼了李续宾,使多隆阿不得不退出安庆。不料陈玉成和李秀成尾随而至,多隆阿和鲍超不得不奋起反击,最终击败太平军。

整顿兵马之后,多隆阿再度兵临太湖,和陈玉成交战,把陈玉成部赶出太湖。此时曾国藩率军围困安庆,太平天国为解安庆之围,派陈玉成第二次西征。双方在安庆大战,陈玉成再次败北,使得安徽北部地区全部落入了清军之手。

1862年,多隆阿奉旨进入陕西平定回民起义。首先和多隆阿交战的,是隶属于太平军的陈得才,在经过了柳林沟、荆子关等地的战斗后,击破了陈得才的主力。之后和蓝大顺的起义军交战于盩厔,多隆阿将军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于1864年5月18日因伤重去世。

  多隆阿平回

多隆阿平回是发生在其击败太平天国的主力陈玉成之后,在陕西一带和陈得才等部的残余太平军以及回民起义的一场作战,也是其一生中最后的一次军事行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多隆阿在安庆之战中击败陈玉成之后,就开始拒绝和曾国藩的湘军合作。因为安庆之战中,多隆阿出力最大,但在赏赐的时候,曾国荃将部分战功按到了自己头上,因此曾国荃的赏赐在多隆阿之上。对此多隆阿十分不满,当好此时朝廷下旨,派遣到陕西去平定回民的起义。

多隆阿到陕西,主要针对的是两支力量。一支是太平军陈得才的势力,另一支是从四川进入陕西的蓝大顺的势力。最先和多隆阿交战的是陈得才,两军战于柳林沟、荆子关等地,多隆阿先后取得了不少战功。

这时,朝廷下旨,让多隆阿取代胜保,掌管陕西方面的战务。多隆阿觉得回民气势正旺,应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他派遣部分军队去保障粮草运输的同时,有实施招降策略,从根本上瓦解回民的战斗意志。

1863年,回民起义保卫了同州,多隆阿率军驰援,解同州之围,击溃回民起义军数千人,之后又发起大规模的反击,回民起义节节败退。

回民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将兵力集中在咸阳一带。通过一如既往的恩威并施的策略后,多隆阿又取得了一些列的军事胜利。在扫清了陕西境内的叛军后,多隆阿决定从陕西进入甘肃,继续扫荡剩余的农民起义势力。

但此时蓝大顺的起义军在盩厔一带牵制着他,于是他决定先击败蓝大顺。盩厔之战,也是多隆阿平回的最后一战,在这场战斗当中,多隆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他恼羞成怒,亲自上阵指挥战斗,结果为起义军的流弹集中头部,伤重不治而亡。

多隆阿 曾国藩

在晚清的历史中,多隆阿、曾国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有些史书上称多隆阿隶属于湘军,而有些地方则称之为楚军。但是实则上,多隆阿和曾国藩其实并没有什么多大的交情,最后还因为论功行赏的问题分道扬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来介绍一下曾国藩的湘军。太平天国的起义军纵横东南,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把原先不可一世的满清铁骑打得落花流水。此时的清朝政府想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得不依靠汉人的力量。因此,曾国藩的湘军就应运而生。从一开始,曾国藩就立志把湘军打造成为一支可以超越满洲八旗的军事力量,并且可以和太平军抗衡。

湘军,顾名思义,就是以湖南人为主的一支战斗部队。而多隆阿并不是湖南汉人,他是满族人,生于黑龙江。刚刚入伍参军的时候,在僧格林沁的麾下效力,因此多隆阿原先是属于八旗的正统军队。之后多隆阿转投都兴阿,并且在都兴阿告假后,接替了他的位置。在南下平定太平天国起义的战斗中,多隆阿是隶属于胡林翼指挥。在这段时间里,曾国藩的湘军正好也加入到镇压起义军的队伍当中。按照军阶来说,曾国藩自然高于多隆阿,所以为了协调作战,曾经有一段时间,多隆阿是隶属于湘军指挥的。因此多隆阿、曾国藩的关系,应该说是上下级比较确切。

之后在安庆战役后,胡林翼去世,多隆阿和曾国藩的湘军关系恶化。原因是在安庆战役中,多隆阿所部是出力最多的一个,而在表奏战功的时候,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抢占了他的功劳,所以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曾国荃得到的赏赐远在多隆阿之上。这让多隆阿十分不满,从此以后就不再跟湘军继续合作了。这个时候,朝廷下了谕旨,让多隆阿去陕西平定回民起义,从此多隆阿就远走陕西,而多隆阿、曾国藩之间就不再有任何交集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