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樊迟
出生地:山东
毕业院校:孔门
信 仰:儒家
民 族:汉族
国 籍:中国-东周-春秋时期
师 从:孔子
主要成就:唐赠"樊伯"
宋封"益都侯"
明称"先贤樊子"
职 业:学者
出生日期:公元前515年
别 名:樊须
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樊迟的生平简介
樊迟,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樊迟(前515--?),即樊须,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一说齐国人)。
孔子的学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未拜孔子为师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
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慝、辨惑"等。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冉求认为他能服从命令,以其为车右。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冉求纳之,鲁军大获全胜。
主要成就
樊迟兴趣广泛,除学道德、文章,还曾向孔子问"学稼"和"学为圃",受到孔子的斥责。但他不愧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
历代追赠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他是其中之一。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为"樊伯"。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益都侯";
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以"益都侯"从祀孔子。
好像每次樊迟提出问题,孔子都以很浅显的话语敷衍他,觉得他"小人哉",好像有瞧不起他,觉得他天资不够,是这样吗?
这大概是因为孔子的个性比较直率,有什么就讲什么,因此批评别人的时候也非常直白。"小人哉"这句评语,大概是针对当樊迟的观点而言的。孔子对每一个学生都是这样,即便是对他心爱的弟子子路也是这么严厉的批评过。
而且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如果学稼、圃之事,"老农"、"老圃"比孔子更精通(见《论语·子路》)。这一点被用来指责孔子轻视体力劳动,实不尽然。孔子本身就"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从另一方面理解,可以说孔子的教育内容并非这些专门技能。孔子另一弟子曾子就曾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论语·泰伯》),"笾豆之事"是指行礼之仪式,"有司"是执掌此仪式的专家,这样说,并非曾子鄙视礼之仪节,而只是说这样的专门技能有有司管理,君子所贵之"道"则不在此。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史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
而且,对于樊迟提出问题,孔子都以很浅显的话语敷衍他,觉得他"小人哉",好像有瞧不起他,觉得他天资不够,这点正好说明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确,樊迟是天资不够,因此孔子只给他讲最基本的道理,只教他"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这并不是说与孔子的循循善诱,有教无类有矛盾,只是说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樊迟三问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仁离我不远,仁在人心中,求仁而得仁。然何为仁?这却不是能够轻易说清楚的。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按《论语集注》,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尽管如此,《论语》中还是有很多处谈及"仁"。这倒也不矛盾,因为孔子确实极少主动正面解释"仁",多是弟子问而他答。可是每一次回答又都不相同。其中尤以樊迟问得最多,一共三次。
一樊迟问知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按《论语集注》,朱子曰:"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
这里兼言仁与知,侧重于二者之不同,恰可与紧接着一段相印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按《论语集注》,朱子曰:"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而知与仁之分立见,诚如吕氏所云:"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先难"之谓,按《论语集注》,程子曰:"先难,克己也。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既以"克己"解之,又可与《颜渊问仁》章对观。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己"之"克",多解为"克制",一时也无从反驳。又曰"为仁由己",似乎要自己克制自己了,还是要仔细斟酌的。至于程朱,自然是要将其发挥为天理人欲之辨的了。
二樊迟问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
这里又是同时问知与仁,然而樊迟开始没弄明白。按《论语集注》,曾氏曰:"迟之意,盖以爱欲其周,而知有所择,故疑二者之相悖尔。"似乎又在说二者之不同。于是孔子再作解释。按《论语集注》,朱子曰:"举直错枉者,知也。使枉者直,则仁矣。如此,则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反相为用矣。"可惜樊迟还是没弄明白。按《论语集注》,朱子曰:"迟以夫子之言,专为知者之事。又未达所以能使枉者直之理。"于是子夏再作解释,这才算说清楚了。知与仁原来是一致的。
以"爱人"解"仁",倒也方便,然而是博爱吗?恐怕并非如此。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学而》)
这是有亲疏先后之分的,由父母而兄长而朋友,然后才惠及众人。这是人之常情。将这种人所共有的情感推而广之,就能做到仁了。关于为仁之本的孝,再看一段对话。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钻,祖官反。没,尽也。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孔子对"三年之丧"的论述,但求心安;在他看来,这是亲子之间不易的情感。可见,中国人的理性,既非可以算计的数理,也非可以逻辑推论的论理,而是从亲情人伦出发的情理、伦理。
三樊迟问仁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按《论语集注》,朱子曰:"恭主容,敬主事。恭见于外,敬主乎中。之夷狄不可弃,勉其固守而勿失也。"
而"与人忠",则是以己及人之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 里仁》)
何为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何为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这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正是将对自己、对亲人的情感投射于外,爱人如己。
樊迟三次问仁,孔子三次回答。单独看其中的某一段,都觉得在情理之中;然而合起来看,要寻求它们之间的联系,却总难免牵强,通而未通,似是而非。学者们多有谈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概而观之,自成一说;然究之细节,或有捉襟见肘之叹。原因我在第二问最后已有论及,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不能算计的,也难以逻辑推之。一篇好的文章,自然是要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了。然而孔子述而不作,他一生潦倒,也没有机会去拿学位、评职称,终于将人类这真实美好的情感贯彻到底了。
揭秘:孔门弟子樊迟为什么不受待见?
懒栽潘岳花,学种樊迟稼。心闲梦寝安,志满忧愁大。无福享荣华,有分受贫乏。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茶瓜,林下渔樵话。桑麻,山中宰相家。
刘庭信这个人,长相怎么样,史载“身黑而长”,但颇有才华,也是朝廷中为官,而且此人风流蕴藉,超出伦辈,中原文人气息浓厚,当时还算是个人物,其对隐居田园亦有渴望,可见在朝中为官,并非其人生乐事,无非是聊以生计的工作而已。《雁儿落过得胜令》此曲,流露出来的即是崇尚庄稼之意,其中提及的樊迟,乃是历史上的有名人物。
这个樊迟,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也是孔门72贤的重要人物,与子贡、子路、曾子等人相比,樊迟的名气不大,而且似乎当年也不太受孔子待见。《论语》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这个人,擅长于讲大道理,后人称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樊迟显然选择了错误的时候问了错误的话,孔子贬斥樊迟为“小人哉”,明显就是看不起这个徒弟。
但,樊迟既然能名列72贤,真就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孔子身边的72贤,在拜师孔子前,皆非普通的读书人,贩夫走卒有之,屠夫军将有之。樊迟在拜师之前,最为有名的,就是其懂得种田耕地,还曾向孔子问“学稼”和“学为圃”,也是据此而被孔子斥责为“小人”。
以现代的眼光看,樊迟似乎是个喜欢折腾的人物,为后世所知最多的,即是其擅长农耕技巧,但是他偏偏又到鲁国朝廷中为官,又要跟随孔子学习诗书礼乐,还要周游六国。这样的人物,其人生显得更为丰满。当年齐鲁开战之际,冉求衰师御敌,樊迟曾任车右职位。车右是什么呢?古人以左为尊,战车上有车左,有车右,中间者为主帅,陪侍左右的人物,往往非富即贵。车右也多勇武之士,执干戈以御敌,樊迟的武力必不逊色。
在《论语》中,樊迟曾经数次向孔子请教“仁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此段论述,亦自看出,樊迟此人有着较为执着的求知欲望,与孔子探讨“知与仁”,因不明就里,还就此事与子夏继续探讨。或者,这亦是孔子认为樊迟不如其他弟子的缘由,便也少于亲近。而其他徒弟们,亦对其无更多认识,后世编撰《论语》之时,留给樊迟之笔墨便也稀少。然而,据史料记载,孔子逝世后,继承其衣钵,兴办私学的,正是这位樊迟,这恐怕是孔子和72贤们无法预料的事情 。
樊迟向孔子请教问题,为什么孔子却要骂他?
孔子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大圣人,兴办教育,因材施教,弟子遍及天下。这样一位受人尊重的老师,为何会在弟子态度恭敬地请教问题后,转身就大骂其小人呢?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说说!
大家都知道孔子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弟子不同的性格,教授最符合弟子的知识。孔子一生鞠躬尽瘁,教授出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又以72位弟子最为杰出,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不少贡献。唯独孔子对一位非常杰出的弟子,十分的看不起,那就是论语中打过几次酱油的樊迟。
为何一向温和的孔子会背后说弟子坏话呢?原来是因为樊迟向孔子请教了如何种庄稼的问题,孔子当面就斥责了他。樊迟走后,孔子还对其他弟子说,樊迟,小人也!
孔子对弟子说这样重的话可是不多的,记载里最著名的只有两次。第一次是看见宰予白天里睡觉,愤怒说出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名言,现在还有不少老师拿这句批评学生;第二次就是斥责樊迟的,樊迟问完问题刚走,孔子就骂他“小人哉,樊须也”。
按理说应该是骂宰予的话更重一些,其实不然,孔子骂宰予这件事情是因为在气头上的原因,论语中频频登场的宰予可是很受孔子喜爱的,这种可以解释为爱之深责之切。而樊迟就不同了,因为“小人”在当时并不算是骂人的话,只是一种地位低下的平民的意思。孔子对樊迟的态度冷淡,直接将其跟自己这些上等人区分开来,这才是最厉害的斥责。
身为贵族阶级的孔子,对樊迟喜爱农事这种“胸无大志”的行为十分讨厌。樊迟向孔子请教别的问题时,孔子也只做简单的回答,并不详细解说,可以看的出孔子打心眼里瞧不起樊迟。
虽然樊迟被孔子轻视,但樊迟的能力在七十二徒弟中可是非常突出的!
樊迟虽然拜师晚,悟性也不好,但是他十分刻苦努力,踏实肯干。他后来继承了孔子兴办私学的思想,在各国都受到了礼遇。而且他被孔子看不起的重农思想,也具有跨越当时历史局限性的进步意义。
不仅如此,孔子逝世后,也是樊迟提议为孔子著书立说,论语才得以问世流传。孔子看轻他,羞辱他,樊迟却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而且丝毫未有怨言,继承老师思想,为孔子的学说传播而奔走。
当然了,咱们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咱们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也不能摆脱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儒家思想传承了几千年,与当初孔子最初创立时也有了很大改变。新时代的我们,自然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