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儒林外史》中人物

作品名称:《范进中举》

外文名称:Fanjin all present

作品出处:《儒林外史》

文学体裁:古文

作 者:吴敬梓

范进是什么样的人?一顿饭暴露为人

范进是儒林外史里作者塑造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前期因为家贫,所以,说话做事都没有底气,唯唯诺诺,窝窝囊囊的样子。

这种状态的范进不偷不抢,对人和社会没有伤害性,也没有道德上的污点,和妻子老母一家三口虽然清贫,家庭气氛却不错。

多少人因为范进而读这本书

中举时邻里主动帮忙的表现也说明范进平时为人也很好,收到第一笔“收入”后,还第一时间给了老丈人两锭银子。

其表现让大家对他颇有好感。

到范进的母亲去世,范进表现得也中规中矩,母亲安葬好后,和张静斋去拜访高要县县长汤知县。

在与汤知县吃饭时,却有这么一幕,刷新了我们对范进的看法。

(范进)方才说道:“先母见背,遵制丁忧。”汤知县大惊,忙叫换去了吉服,拥进后堂,……。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丁、遭遇,忧、丧事。

丁忧就是遭遇到母亲去世,“遵制丁忧”是指,按当时流行的标准,遵守“官员家遇到丧事”的制度,比如守孝三年,不洗澡、不剃头、不进行大型娱乐活动等等;这个标准可宽可严,没有硬性规定。

春秋战国时就有守丧期的说法

汤知县听说范进要“遵守丁忧”,连忙配合,换了身庄重一点的衣服。

吃饭时,因为用的杯子盘子都是银的,对遵制的范进来讲,有“超标使用”的嫌疑,范进退前缩后,不肯用。

知县连忙换了低一档的磁杯和象牙筷子,范进还不肯用。

最后换了一双最普通的低档竹筷子,范进才肯用。

接下来,看到范进如此高标准严格要求居丧期自己的行为,汤知县有了另一个担心。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

这范进居丧标准这么高,自己备的饭菜会不会超标?

严重超标

接下来,一句话让人笑喷。

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何止酒啊,大虾丸子该吃都吃。

在不痛不痒的筷子问题上,要换了三次才肯用,严格要求自己。

在关乎体验是否舒服的食物方面,标准要低得多。

这个和孝不孝无关,纯粹就是装啊~看似淳朴真实,原来道貌岸然。

连在一起读一遍,能感觉到讽刺效果不?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知县只是“方才放心”,没有任何心理波动,是因为他见过类似的人多了去了,甚至没准他本身也是这个德行。

范进靠举时,主考官为什么看了三遍他的试卷?

周进是《儒林外史》中塑造的第一个重要人物,也是范进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贵人。从原文可知,周进为广东学道时,主持了当地的院试,而范进正是童生中的一员。最终,作为主考官的周进,录取了范进,并将他列为第一名。

在范进的科举之路上,作者吴敬梓对范进怎样考中秀才的这段科举经历描述非常细致,将主考官周进的阅卷情况更是描述的出神入化,让读者久久不能忘怀,从而陷入深深的思考。

正因如此,让人产生一个疑问:作为主考官的周进,为什么会录取范进呢?从原著内容出发,大致可以得出三点原因。

一、相似的人生命运

周进和范进,这两人不仅名字里都有一个“进”字,而且两人的命运是何其相似。原著中,周进在科举考场上,一眼就注意到了范进。“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锦带,何等辉煌?”

当已经功成名就,身为主考官的周学道,看着穿的破破烂烂,已经五十四岁高龄还在备战科举的范进,而自己已经是一身绯袍锦带,威风无比,此时的周进或做何感想呢?他必定会在范进身上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曾经的周进,六十多岁还是个童生,穿的也是破破烂烂,在薛家集上以教书为生,生活不仅艰难困苦,还要遭受来自各色人等的嘲笑、轻蔑和歧视。镇上的新进秀才梅玖在众目睽睽之下,三次嘲笑和奚落周进,新中的举人王惠更是千方百计的轻蔑歧视周进,就连势力的薛家集百姓也都瞧不起周进。

曾经的周进与此时考场之下的范进是何其的相似,已经五十四岁的范进穿的破破烂烂,生活也是艰难困苦,一家人连饭都没得吃,老丈人胡屠夫更是极尽嘲笑、轻蔑和歧视。

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生活下,范进依然和曾经的周进一样,对科举忠贞不渝,将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其中。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曾经经历了这一切的主考官周进来说,对范进同情之心必然会油然而生。于是,在面对与曾经的自己同病相怜的考生范进时,作为主考官的周进,自然会对其另眼相看。

二、周进乐于提携后辈

作为在科举上考了一辈子的周进来说,直到六十多岁都还没考取秀才,当去省城贡院看考场时,睹物伤情,就一头撞了过去,当场昏死过去。还好并无大碍,在姐夫金有余及其商业伙伴的帮助下,用两百两白银捐了个监生,最终接连考取了举人、进士,从而登上人生巅峰。

纵观周进的科举生涯,虽然历经坎坷,饱受世人嘲笑,但在其暮年登第,成为科举考试主考官之后,却能够提携他人,这正是其难能可贵之处。

原著第三回中,科举考场上,童生魏好古突然出现在主考官周进面前,并且说到:

“童生诗、词、歌、赋都会,求大老爷出题面试。”对此情况,作为主考官的周进,虽然对魏好古多有批评,并且命人“把那童生叉著膊子,一路跟头,叉到大门外。”但是周进还是提携了魏好古,最终录取了他,并且将他列为第二十名。

魏好古,何许人也?原著中对其描述零散见于第三、四回,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他不太喜欢八股文,最喜欢和擅长的就是写诗词歌赋,才学很普通,为人却是敦厚老实,考中秀才后与范进的关系非常好。

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童生,尽管周进对其不是很喜欢,但还是尽量提携,这是周进这个人物闪光之处。周进绝不会像“多年媳妇熬成婆”一样,去压制新媳妇,而是更多以过来人的身份去理解他们。

在原著第七回中,当已经身为司业的周进得知范进被朝廷任命为山东学道后,对范进说到:

“山东虽是我故乡,我却也没有甚事相烦。只心里记得训蒙的时候,乡下有个学生叫荀玫,那时才得七岁,这又过了十多年,想也长成人了。他是个务农的人家,不知可读得成书,若是还在应考,贤契留意看看,果有一线之明,推情拨了他,也了我一番心愿。”

即使已经成为了朝廷大员,周进仍然是乐于提携后人,虽然时隔多年,仍然记得自己曾经落魄时所教的学生荀玫,记得他一家对自己的小惠。在自己掌握大权之后,虽然自己不能直接提携荀玫,但是竭尽所能去间接提拔荀玫。周进之所以想着去提拔荀玫,除了其为人厚道之外,更是因为其具有一颗乐于提携后人的心。

对于自己都不认同、不喜欢的考生魏好古,周进都能在斥责之后,尽力的去提携;对于自己曾经落魄时所教的学生荀玫,他更是通过各种方法去提携;他提携与自己同病相怜的范进,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三、在主考官周进眼里,范进具有惊世之才

第三回中,写到周进看范进所作的文章,前前后后一共看了三遍。第一遍是情形是这样的:

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

当周进第一次看范进的文章时,是站在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的角度,从选拔科举人才的立场出发的,自然而然,凭借范进的才识学问肯定是入不了主考官周进的眼。结果可想而知,主考官周进发出了范进“怪不得不进学”的感慨。

看第二遍时,情况就有改变了:

周进心里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

当周进第二次看范进文章时,出发点已经变成了可怜范进的苦志,并且周进开始从范进的文章中去努力寻找闪光点,即使找到一线闪光之处,便可将其无限放大。这时候,周进在心里上已经肯定了范进是有才华的,范进的文章还是写的可以的。

原著中写的周进看到第三遍时,情况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进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

当周进第三看范进的文章时,出发点已经是凭借范进的才华,是可以录取了。从而周进开始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范进的文章,凭借这种好感,周进这一看,便看出新高度,读出新境界。觉得范进的文章乃天地间之至文,字字珠玑。

初次看范进的文章时,周进还没有多想;但是当后两次看范进的文章时,周进已经是在认可了范进这个人的基础上,开始审视其写的文章了。其结果可想而知,直至发现范进的“惊世之才”。在周进眼中,范进所具有的不是小才,而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才。

范进的这种大才,一般的糊涂考官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周进可以看得出来。这就与“情人眼里出西施”有异曲同工之妙,周进先肯定了范进其人,再看范进的文章,就越看越觉得其有大才。

从这一点上来看,也很容易理解周进为什么会录取范进,并且还将他列为第一名,至少在周进眼里,范进是世间难得的具有惊世大才之人。

为什么会看不起范进中举?别天真了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满清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小说可谓是是意义深远。其中大家最熟悉也在我们课文上都有过记载的就是范进中举了。这则故事的细节就不用过多介绍,反正范进就像我们现代人中了彩票那么兴奋已经变得手足无措了,他街坊还有自己的岳父因为中了举人之后,对他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笑之余不禁深思难道那个时候中举真的有如此的疯狂,那么范进此人的结局又是什么样子?其实在古时尤其是在李唐之后每个读书人最终的希望都是考取功名,至于状元榜眼这些职位都是虚无缥缈的。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三年只有十几个人能得中状元,每一年的考生都有几十万。这可比清华北录取率要低了很多,虽说王公贵族派系自赵宋之后被打击的很严重,但是家族还是有很深远的流传。所以像老范这样的寒门学子提升的途径实在是很狭窄。虽说举人这个功名只是非常低级的一个。可也是对自己的成绩认可,有了它等于一生饿不死,并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发展。得中举人的话就相当于是预备官员。只要你能熬得住地方上的官职有空缺就可以补上,如果你才气高的话还可以一边读书一边考官,和现在的“在职考研”类似。

这也难怪五十几岁的老范得知自己居然考取功名都不敢相信。而他的街坊邻居也都非常的高兴。不过课文只记载了老范的疯狂,对他的以后生活并没有提及,其实范进最后的结局还是很不错的。他在中局之后老母亲兴奋过度逝去,根据古人传统习惯需要带孝三年。而54岁的老范经过三年之后已经57岁了,他并没有选择担任空缺职位,而是选择深读让最后遇上了贵人周进。没想到57岁高龄的老范居然又一次考上了进士,并在这位贵人的帮助下留在了京城光荣担任了一名京官。妻子还有卖肉的岳父也都来到了京城,一家人在京城生活的很好,过了大约3-4年时间由于老范为人老实,而且他没有任何的派系。

所以调到了山东,担任了现在各省的教育部长一职。大约60岁的范进此后在也在本书再也没有提及。很多人都认为他只是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也有专家翻阅了各种的资料,同时期在山东有一位姓林的官员可能和范进的经历有点类似。他也是快到60的时候才得重用的,不过并没有老范那么疯狂。不过按照老范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就算不能大富大贵起码也能过上一个非常安定的生活。他的妻子和岳父也对老范非常崇拜。其实在古时这种外派官员是比较轻松的当然在战乱时期就另说。老范所生活的朝代应该是明朝正德年间。

也算是国泰民安。而山东这个地方属于三省交汇,担任这地方的教育部长也是很有好处的。像老范这样在官场上混不开或许会遭受到排挤,可是他担任的是教育部门的职务,所以这也是贵人周进特意给他安排的。毕竟这个部门的竞争要少了很多,并不需要很高深的打交道技术,只需要做到刚正不阿就行而这几点都非常符合翻进老范。这本小说把老范当做一个反面典型来宣传的,认为老范违背了读书人的气节,可是小说作者吴敬梓本身就是个落魄秀才。最后作者本身也是客死他乡,所以他内心是渴望有老范这样的奇遇。

不过很可惜即使他能写出这么优秀的小说,他还是没能摸到官场的一分一毫。从侧面来说也是比较羡慕老范这样的,毕竟谁想在外面飘。而古时读书花费也是非常大的,笔墨纸砚都是很贵,还有书籍请老师是普通家庭难以负担的,所以每一次落榜之后要再次进行复试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财力的。并不像现在交一个补考费回家再看看书就行。虽说60岁才大器晚成。可是成功的到来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晚。有一点很可惜的范进最后并没有自己的子嗣。其实书中对老范的描写还有很多是非常有意思的,比如别人问他苏东坡的事迹老范居然一点都不知道,老范居然还认为苏东坡是明朝哪个落魄秀才!从这点看出老范也是典型被当时应试教育逼出来的产物,只会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读书人那种。

这种人在官场上面不会有很好的提升,但是守成有余。所以老范的结局绝对比我们大部分人想象的要好得多。朱明朝到了正德时期对文人也开始有了偏向。各种的待遇也都提高了很多,像这种教育衙门也是非常有实力。所以写了范进的遭遇一方面是有讽刺,另一方面也是作者自己所期望的那种生活。有句俗话说得好,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这是作者一生梦寐以求的东西。只能通过笔下的人物帮助自己实现可是又心有不甘。所以老范才被作者写的那么惨,可是真正凄惨的确是吴敬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