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中文名称:腓力二世

外文名称:Felipe II

别名:菲利普、菲利波、费利佩

国籍:西班牙帝国(哈布斯堡王朝)

出生日期:1527年5月21日

逝世日期:1598年9月13日

职业:西班牙国王、英格兰和爱尔兰国王、葡萄牙国王

信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西班牙帝国的国力达到颠峰,主持勒班陀战役终结了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的海洋大国地位

称号:谨慎的费利佩二世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国王:腓力二世的生平事迹简介

腓力二世(西班牙语:Felipe II de España,英语:Philip of Spain,1527年5月21日-1598年9月13日),又译费利佩、菲利普、菲利波。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国王(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菲利普一世 Philip I,1580年-1598年)。

法国宗教战争初期,西班牙击败法国,使腓力二世野心壮大。1565年,奥斯曼军队企图登陆战略地带、有圣约翰骑士团守卫的马耳他,被西班牙击退。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大帝在翌年去世,其较为平庸的儿子塞利姆二世继位,令腓力更有信心,决定主动进攻。1571年,查理五世的私生子奥地利的唐胡安领导西班牙、威尼斯共和国和欧洲志愿者的舰队,在勒班陀战役击溃奥斯曼舰队。此乃海军历史一场重要战役,因为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权。西班牙的胜利,加上腓力二世背负着反宗教改革的任务,使西班牙的国威和海外强权达至顶峰。

腓力二世统治时期使西班牙国力昌盛,同时在军事方面开支巨大,因此腓力二世不得不多次增税。以至腓力二世在1557年、1575年和1598年3次宣布国家破产。在腓力二世时期,历史学家常以这段时间为哈布斯堡王朝之称霸欧洲。腓力二世雄心勃勃,试图维持一个天主教大帝国,但最终未能成功。在他去世后,西班牙很快衰落了。

腓力二世继续执行其父在西班牙执行的一切强化中央集权的制度。在他统治时期,中央政府真正开始剥夺一些历史上的王国和民族地域(阿拉贡,卡斯蒂利亚,巴伦西亚,特别是加泰罗尼亚)的独立性。

腓力二世扑灭了1590年至1591年阿拉贡为保持其自治地位而发动的暴动。他并且取消一些城市的自治法规,可能是为了更有利于王室获得直接的税收。在腓力二世时代,西班牙的集权程度和官僚体系的臃肿可与东方国家媲美。

腓力二世对低地国家实行毫不妥协的铁腕统治;1567年他任命著名的将领和刽子手阿尔瓦公爵( 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为尼德兰总督。后者严厉镇压尼德兰人民的一切反抗活动,处死了大约8000人。

腓力二世为坚定而狂热的天主教徒,他的很多政策中都能看到宗教信仰的影子。这大大影响了他在一些问题上的判断,并使政府卷入一系列宗教纷争。特别是由于腓力二世希望铲除各种异端或异教的决心,中世纪的宗教审判和迫害异端在他统治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腓力二世大力支持天主教宗教裁判所,使大批持异端邪说的人(无论是真有其事还是受到陷害)在火刑柱上化为灰烬。他的另一项政策则使1568年-1570年被强制迁徙到西班牙内地的摩尔人受到残酷迫害。

从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开始的对穆斯林和犹太人的迫害和驱逐最终使西班牙的种族构成趋于"纯化"。

腓力二世执行了积极的对外政策,似乎他有决心也有能力推动一场把整个欧洲统一到一面旗帜下的运动。

在即位之初,腓力二世曾因为希望维持他对意大利领地的支配和削弱教会力量而与教皇保罗四世发生一场不小的冲突。他也继续进行其先辈为之努力的意大利战争。

1557年,西班牙军队在圣康坦战役中击败了法国军队。腓力二世于1559年和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签订了对西班牙有利的卡托-康布雷齐和约,从而结束了绵延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

1565年,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围攻马耳他岛,引起了一场恶战。

1571年,奥斯曼军队占领塞浦路斯,基督教世界感到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各种力量开始联合起来,腓力二世与教皇以及威尼斯结成同盟,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海上远征军。

同年10月7日,两个帝国海军主力在希腊西部的勒班驼海峡相遇,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海战之一的勒班多海战(这次西班牙海军由腓力二世的异母弟弟(查理五世的私生子)唐·胡安 奥地利率领)。奥斯曼有230艘战舰,基督教方面有208艘战舰,混战中双方都有大量伤亡,海水被染红,基督教的舰队最终战胜了伊斯兰的舰队,但他们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帆浆战船16艘,8000人战死,21000人受伤)虽然这场战争阻止了奥斯曼人的扩张,但西班牙也无法再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海上作战了。

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也是勒班驼海战中的一名士兵,并且在战斗中受了伤。

1580年,腓力二世派遣阿尔瓦公爵率军强行合并葡萄牙(葡萄牙过了60年后才重新独立),当上了葡萄牙的国王。称菲利普一世(因为他是葡萄牙历史上第一个称菲利普的国王)。

1554年,当时还是王储的腓力二世与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结婚,但婚后腓力二世几乎不曾在英格兰住过。腓力二世与玛丽均为天主教徒,他们共同对国内的新教徒实行恐怖政策。

然而在玛丽一世死后,同情新教的伊丽莎白一世登上英格兰王位。腓力二世曾向伊丽莎白求婚未果。伊丽莎白对新教的明显偏爱,使腓力二世作出入侵英国的决定,他于1588年建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无敌舰队。

虽然在当时(16世纪八十年代),美洲的收入达到了200万金币,但仅建造无敌舰队的费用就高达1000万金币,而且这1000万在几天时间内就打了水漂(这当然是后话),这就预示着西班牙的衰落开始(其实在很长时间以前就已经暗藏着许多衰落的因素了)对此,腓力二世不以为然。

1588年5月,拥有130艘舰只和3万余名战士的无敌舰队在麦迪纳-西多尼亚率领下向英格兰发起远征。在著名的英吉利海峡遭遇战中,这支舰队被机动灵活的英国海军击溃了。在返航途中,又由于风暴因素而在苏格兰海域折损了很多舰只。一些幸存的舰队往北逃窜,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再返回西班牙,损失惨重。

在无敌舰队对英国的进攻遭受巨大的挫折之后,西班牙大伤元气。尽管其强大实力还未倒塌,英格兰也不可能立刻成为与之平起平坐的国家,但从此西班牙在海上的威力就趋于衰落。他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于是破产,西班牙的海上优势从此不复存在。

腓力二世的另一项错误决定同样源于他的宗教热情。在法国发生可怕的法国宗教战争之后,腓力二世马上倒向了天主教神圣联盟一边,该联盟由吉斯家族领导,致力于消灭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

1591年形势最混乱的时候,西班牙的军队甚至开进了巴黎。腓力二世希望他的女儿与第四代吉斯公爵吉斯公爵 (第四)-查理·德·洛林结婚,并使后者继承法国王位,但最终未能成功。

1595年,腓力二世被纳瓦拉的亨利(此时已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击败。后来腓力二世终于承认了亨利四世的国王地位。他的办法是:还不起债的时候就宣布破产,这样可以赖掉旧债,再借新债。

腓力二世是有作为的伟大君主,他统治时期的西班牙国力昌盛,给人以深刻印象。但是,他的雄心壮志是建立在无视国家整体经济环境的前提之下的。

为保障无休止的军事行动,西班牙支出了巨额的军费;腓力二世不得不多次增税。尽管西班牙有美洲殖民地的强力支撑,他仍未能解决军费浩荡作成的财政危机,以至腓力二世在1557年、1575年和1598年三次宣布国家破产。

毫不妥协的宗教政策也使腓力二世到处树敌。由于这些弊端,腓力二世的统治从长远看对国家产生了不利影响。

1598年在他去世后,留给了他儿子腓力三世的一亿金币的债务,是他父亲留给他的5倍,光付债款的利息就需要国家2/3的收入。西班牙很快衰落了。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第二任王后——伊丽莎白·德·瓦卢瓦

伊丽莎白·德·瓦卢瓦(Elizebeth de Valois),也称昂古莱姆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de Angoulême),在西班牙也被称为伊莎贝拉(伊莎贝拉是拉丁语伊丽莎白一词的西班牙语转译),国王腓力二世第三位妻子和第二任王后。

伊丽莎白1544年4月2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是属于卡佩王朝奥尔良-昂古莱姆支系瓦卢瓦王室(House of Valois, Orléans-Angoulême branch, Cadet branch of the Capetian Dynasty)的公主,她的父亲是法王亨利二世(Henry II of France),母亲是被法国人斥为"妖女"的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大仲马的名著《玛戈王后》的女主角原型玛格丽特·德·瓦卢瓦(Marguerite de Valois, La Reine Margot)是她的妹妹,与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ebeth I of England)斗了一辈子最后被斩首处死的苏格兰女王玛丽(Mary Queen of Scots)是她的嫂子。后者从小在法国宫廷中生活,自幼与伊丽莎白住在一个房间里,年纪稍长又一起读书,是情同姐妹的闺中密友。

伊丽莎白的母亲凯瑟琳·德·美第奇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公认的"无盐女",但所生的女儿没有一个不漂亮,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可能和她的丈夫亨利二世相貌英俊有关。伊丽莎白是一个羞涩内向的姑娘,但文静端庄与其王室公主的身份非常相称,和放荡不羁的玛格丽特形成了鲜明对比。她十分畏惧严厉的母后,但凯瑟琳却很钟意这个乖巧的女儿,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伊丽莎白出嫁后凯瑟琳还经常给她写信,关心她的婚姻生活并屡次向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了解情况。

1559年4月3日,法王亨利二世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法国的康布雷签订合约,即卡托-康布雷齐和约(Peace of Cateau-Cambrésis)的第二部分,将对意大利的主导权转让给西班牙,同时收回加莱等几处土地,结束两国在意大利战争(1550~1559)期间的敌对状态,建立友好关系。为表示诚意,按照当时的惯例法、西两国之间还达成了联姻协议。法国方面派出的是国王的长女伊丽莎白公主,西班牙方面原定的人选是王储阿斯图里亚亲王唐·卡洛斯(Don Carlos, Prince of Asturias),这两人年龄和身份相当,本是理想的政治婚姻配对。但腓力二世的第一任王后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腓力的第一任妻子葡萄牙公主玛丽亚·曼纽埃拉去世时他还没登上王位,故玛丽亚的身份是阿斯图里亚亲王夫人而不是王后)在合约谈判期间去世(1558年),身后没有留下任何子嗣。第二次成为鳏夫的腓力对独子卡洛斯并不十分满意,而事实上只有一个儿子以备继承王位也的确不保险;于是他决定再次续弦,亲自出马迎娶伊丽莎白。当时在法国代表西班牙出席合约谈判的阿尔发公爵便在巴黎接受了腓力二世的命令,代表国王出席在法国王宫举行的结婚仪式并率领迎亲使团将新王后奉回。年仅14岁便去国远嫁对于伊丽莎白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她在西班牙宫廷的地位将直接影响到两国的关系。所幸事实证明她没有辜负法国王室的期望,西班牙民众和贵族发现他们的新王后漂亮而优雅,待人接物都有王族风范,于是兴高采烈地为他们国王的第三次大婚欢呼。

伊丽莎白和腓力成婚后怀孕四次,但只有两个女儿活到了成年。

长女伊莎贝拉·克拉拉·尤金妮亚公主生于1566年8月12日,1633年去世,享年67岁,是腓力的儿女中最长寿的一个。她是腓力最宠爱的女儿和最信任的心腹,从小协助父亲处理政务并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照顾他、为他送终。伊莎贝拉初时被许配给表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Rudolf II, Holy Roman Emperor),但后者悔婚弃娶。在腓力死后,伊莎贝拉于1599年以33岁的高龄嫁给了另外一位表哥、比她大七岁的奥地利大公阿尔布雷希特七世(Albert VII, Archduke of Austria),并作为总督和他一起统治尼德兰--这是腓力生前为她做的安排,但两人没有子女活到成年。1621年阿尔布雷希特去世后,她又为侄子腓力四世守牧这片土地12年,1633年红衣主教费迪南德(腓力四世的弟弟)继承了她的总督职位。

次女卡特琳娜·米盖拉生于1567年10月10日,和姐姐一样受到父亲的宠爱。但腓力不像对待伊莎贝拉那样让她参与政务,在1585年将她嫁给了萨伏依公爵查理·艾曼纽埃拉一世(Charles Emmanuel I, Duke of Savoy)。卡特琳娜为公爵生了10个孩子,其中9个活到了成年。1597年初卡特琳娜流产了一个女婴,其后一直没能恢复健康并在年底去世,享年30岁。她最小的儿子卡里尼昂亲王托马斯·弗朗索瓦(Thomas Francis, Prince of Carignao)是萨伏依-卡里尼昂家族的始祖,其后代成为撒丁王国的统治者并在19世纪成为意大利国王。卡特琳娜因此成为意大利王室的始祖。

法国宗教战争什时候爆发的?法国宗教战争的历史背景

法国宗教战争(les Guerres de religion)(1562-1598年,一说1559-1594年),又名胡格诺战争/雨格诺战争。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

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连续八次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激烈对抗,对十六世纪的法国造成了破坏。

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自此结束。使法国王权得到加强,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但也有其局限性。

法国天主教势力同新教胡格诺派(即加尔文派)在1562-1598年(另一说则为1559-1594年)之间进行了一场长期战争。

它虽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就其性质和内容而言,则是法国的一场内战。这场战争使正在上升的王权面临崩溃,贵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这场战争是法国历史上的一段无政府状态时期,战争的结果是天主教、胡格诺教派各有所得,有助于王权的重新振兴和加强。

历史背景

胡格诺战争的原因是王权同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宗教派别矛盾的激化。16世纪前期的法国,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口中的90%从事农业。

王权从11世纪开始逐渐加强,对法国的统一和国家的形成是一种积极进步力量。但是,在中世纪的法国(甚至整个欧洲),王权的强化和确立是在同贵族权威和割据势力进行斗争的曲折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不断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通过购买破落贵族及与爵位相连的产业、纳捐官职等方式跻身贵族之列,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他们的经济、政治利益和国王的权威密不可分,支持王权对内抑制贵族势力、对外进行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但是,封建贵族不甘心自己权势的衰落,竭力维护自己的特权和对国王的控制权,伺机向王权挑战。随着国王逐步成为贵族和教会的首脑,反对王权专制制度的封建贵族分裂成两大集团,他们相互角逐,觊觎国家政权。一个集团是天主教派势力,他们聚集在王室近亲吉斯家族周围,以吉斯公爵和洛林红衣主教查理为首形成了强大的天主教营垒,对国王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另一个集团是新教胡格诺派势力,以波旁王朝家族的成员L·孔代亲王、纳瓦拉国王(亨利)和G·代·科利尼海军上将为代表。

15、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和加尔文教在法国迅速传播。

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埃普塔尔宣扬"信仰得救"和"回到《圣经》上去"的理论,以莫城为中心积极宣传新思想。加尔文教强调信仰得救,否认罗马教廷权威和封建等级观念,主张废除繁琐的宗教礼仪,取消偶像崇拜、朝圣和斋戒,教徒选举产生神职人员,建立简化、纯洁和廉价的教会。大批手工业者尤其是印刷工人、小商人、农民以及下层教士接受上述教义,成为加尔文派新教教徒,被称为胡格诺派。

据估计,16世纪下半叶,法国人口约1800万,新教法庭27万多个,新教徒100多万人。祈教派在南部、西南部力量较强。一些对王权专制不满的贵族为牵制王权,支持胡格诺派,觊觎王位的显贵也趁机宣布改信新教,这些人的突出代表就是纳瓦拉为首的波旁王朝家族。

胡格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宗教迫害。16世纪40年代,亨利二世指定特别法庭惩办异端,大批胡格诺派人士被处以火刑。1559年,年仅15岁的太子弗朗索瓦二世继位,实权落在军功显赫的吉斯家族手中,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骤然加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