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

中文名:弗吉尼亚·伍尔芙

外文名:Virginia Woolf

星座:水瓶座

出生日期:1882-1-25(英国伦敦)

职业:编剧

去世日期:1941-3-28(英国伦敦苏塞克斯郡刘易斯,自杀)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或译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Mrs. Dalloway)、《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kob's Room)。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 英国女作家,批判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Mrs. Dalloway?)、《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kob's Room?)。复杂的家庭背景,这个9口之家、两群年龄与性格不合的子女经常发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而伍尔芙同母异父的两位兄长对她的伤害给她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创伤。 1895年母亲去世之后,她第一次精神崩溃。后来她在自传《存在的瞬间》(Moment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Vanessa Bell?)曾遭受同母异父的哥哥乔治和杰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昆汀贝尔认为,弗吉尼娅的神经错乱和自杀前的幻听,和弗吉尼亚少女时期遭受的精神创伤导致无法愈合的伤口有关。事实上,弗吉尼亚成人后非常厌恶性生活,更不愿生儿育女,对于同性的依恋甚至一度成为她感情世界里的重心。诚然对于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里复杂多变的情感关系,并不能以常人的眼光等闲看待,即便如此,弗吉尼亚的情感状态依然被认为是出格的。她不可救药地依恋着姐姐瓦奈萨,甚至采用一种最为出人意料的极端方式——和姐夫克莱夫调情,并以其作为自己的感情替身或者说傀儡。

弗吉尼亚和瓦奈萨,在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始终是被关注的焦点,不论生前还是死后,除了她们的艺术才华,还有她们的生活隐私。 1904年她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著名的编辑和文学批评家)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后来以她们和几位朋友为中心创立了布卢姆茨伯里派文人团体。她在1905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刚开始是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

在某种程度上说,弗吉尼亚是上帝的弃儿,母亲、父亲相继病逝,是她难以承受的打击。她的小说《达洛威夫人》中即充满了对病态幻觉的真实生动的描绘,可以说是她的精神写照。弗吉尼亚不幸的生活经历,使她如含羞草一般敏感,又如玻璃般的易碎,她是优雅的,又是神经质的,一生都在优雅和疯癫之间游走。有人这样描述弗吉尼亚,准确地把握住她的精神气质:“她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狱之火。” 1915年,她的第一部小说《远航》出版,其后的作品都深受评论界和读者喜爱。大部分作品都是由自己成立的“贺加斯岀版”推岀。

伍尔芙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她曾在1936年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及: "....never trust a letter of mine not to exaggerate that's written after a night lying awake looking at a bottle of chloral and saying, No, no no, you shall not take it. It's odd how sleeplessness, even of a modified kind, has the power to frighten me. It's connected I think with these awful times when I couldn't control myself."

弗吉尼亚·伍尔芙把艺术看得高于一切。不过,她每完成一部作品常会出现病兆,性格多变的她经常在脸上折射出内心的痛苦。唯一值得庆幸的只是她的每一场发病,都有丈夫伦纳德在身边无微不至的照料,这无疑带给弗吉尼亚极大的鼓励和感动,“要不是为了他的缘故,我早开枪自杀了。”

当疯癫和幻听等精神分裂的症状重复来袭,最终不堪忍受时,她还是想到了自杀,在给伦纳德的遗言中她这样写到:“我不能再毁掉你的生活了。我想,两个人不可能比我们一向更开心了。”

写作于一九四二年的《幕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辞世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当这部小说进展到约前五分之一的部分时,作家在让波因茨宅一个干粗活的女仆到清凉的睡莲池旁喘息片刻时顺便交待,十年前曾经有一位贵妇人在该处投水溺亡。那是一片浓绿的水,其间有无数鱼儿“遨游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闪着亮光。”

这真是一个不详之兆:仅在小说完成又过了一个月之后,也就是1941年3月28日,举世无双的伍尔夫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投入了位于罗德麦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欧塞河(River Ouse),以悲剧形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尽管她有敏感的外表,她却写出了清晰富于洞察力的文章。她的主要著作有:风格独特的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和《海浪》等。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优雅和疯癫之间游走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者,她的一生都在优雅和疯癫之间游走。有人说:伍尔芙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狱之火。2003年,好莱坞女影星妮可·基德曼因主演《时时刻刻》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影片的原型就是伍尔芙。

某种程度上说,伍尔芙是上帝的弃儿。她生活在一个9口之家,父亲虽然是位出色的文学评论家,却严重地重男轻女,伍尔芙终其一生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同母异父的两位兄长对她的性骚扰,更是带给她永久的精神创伤。

伍尔芙又是幸运的,从童年开始,她就每天在父亲的书房里进进出出,用收割机一样的速度阅读文学作品,连父亲都不禁惊叹她好像是在“吞噬书籍”。而大名鼎鼎的作家托马斯·哈代、乔治·梅瑞狄斯,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更是家中的座上宾,使伍尔芙得以在超凡智慧的熏陶中成长。

伍尔芙最大的幸运,是与政治学家伦纳德的结合,岁月证明,嫁给伦纳德是伍尔芙一生中做过最正确的事。

伍尔芙绝非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她会在做饭时把婚戒丢在猪油里;在参加舞会时把衬裙穿反;她每一部作品完成后,都会陷入短暂的疯癫;她甚至对异性之间的亲密有本能的抵触,却对同性的情感极为依恋。

但这个被伍尔芙绝世才华倾倒的男人丝毫没有被世俗的眼光吓倒,他坦然接受了妻子性冷淡的现实,心甘情愿地度过了29年的无性婚姻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生育权,忍受着伍尔芙与一系列男女恋人的暧昧绯闻,细心地照料着时刻处于疯癫阴影下的妻子。

在伦纳德的精心照料下,伍尔芙迎来了文学生命的全面绽放,她所有的小说都是在婚后写成的。她还试图找到女性问题的关键,她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出航》、《到灯塔去》、《达洛卫夫人》等,犹如一部“女性的心灵史”。

更多的时候伍尔芙都是一个自卑而敏感的孩子,伦纳德永远是她作品的第一位读者,除此以外她怕给别人看,怕别人嘲笑她。为了出版方便,伦纳德甚至帮助她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1930年,伍尔芙告诉一位朋友,没有伦纳德,她可能早就开枪自杀了。

1941年3月28日,当疯癫和幻听等精神分裂的症状重复来袭,最终不堪忍受时,伍尔芙还是选择了自杀。在给伦纳德的遗言中她说:“我不能再毁掉你的生活了。”然而她不知道,与她朝夕相伴的岁月,才是这个男人最美好的时光。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到灯塔去》小说讲的什么故事?《到灯塔去》剧情简介

弗吉尼亚沃尔芙的《到灯塔去》,篇幅不大,人物不多,属小说类。但里面没有通常小说中的大起大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曲折情节;书中说的都是极为寻常,极为普通的事情,实为儿女情长,还相当繁琐细碎;可读完后,想到的,是使命。

能把日常生活、日常情景、岁月的日常流逝,用清泉般的明澈文字,洗尽尘沙,透出永恒,非有一种使命感催促不可。

或许可以说,有人来到这个世间,是带着使命的。

这些人,好象是专门为了某件事情而来,某件总是追着他们、让他们一生梦牵魂绕的事情。对他们而言,食尽人间烟火,就是为探明某些事理;因此,任何牵挂,任何诱惑,都无法让他们从心上抹去,从手中放下这件事情。他们一准是听到了远远传来的呼声,唤起内心中无名的悸动;非要把人、把世界、把人同世界之间的究竟,说出个来龙去脉。

造物神也偏爱他们,给了他们天分,又给了他们发挥这一天分恰好所需的心灵磨难;给了他们灵性,也给了他们守住这灵性的执著。让他们,把自己或长,或短,或曲折跌荡,或平静无奇的一生作背景,写下一本本传神、传世的书,点拨着代代后人的心路历程。

弗吉尼亚沃尔芙一定知道,她自己身上就负有这一使命。或者说,造物神一定选中了这位女子。她父亲曾是知名的文论家,造诣颇深。她从小就接受熏陶,在父亲书房博览群书。可母亲却早早地离世,让她在小时候,就体会到亲人离丧带来的人生无常,年少的内心过早承受命运的严峻,变得异常敏感。

长大后,她的家中,汇集了一群谈吐不凡,文思动人的才子。这些人常在沃尓芙家聚会,高谈阔论,一谈就到深夜。他们中有画家、有小说家、有理论家、有诗人,其中大名鼎鼎的有福斯特、凯恩斯、艾略特,还有罗素,人称“布卢姆斯伯里圈子”,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

她的身边,更有一位体贴入微的丈夫伦纳德。情绪低落时,给她鼓励;作品完成后,作她的第一个读者。起初,她不大自信,不知自己的作品寄出后,是否采用;更无法鼓起勇气面对退稿。于是,伦纳德买了打印机和排字机,决定两人练习排字印刷,自办一家出版社,出版沃尓芙的作品。这家夫妻经营的出版社办得很是红火,出版的作品中,有曼斯菲尓德、艾略特、劳伦斯、弗洛伊德等人的作品。

从开始,沃尓芙瞄上的就是先人们的经典杰作。可她又觉得,先人们所用的手法,似乎已不够用了,要跻身这些大师的行列,就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许是天赋使然,她试笔不久,就找到了,并在1927年出版的《到灯塔去》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用散文的语言写小说,用诗的意会驾驭散文的语言。在她充满诗意的语言中,在她对深层意识的探索中,最了不起的,是她的细心。

好了,小说这个文学形式,经一代代巨匠精雕细凿后,自沃尓芙这位才女出道,便大为改观。

《到灯塔去》中有一幕夜色降临,她写成这样:“所有的灯盏都熄了,月亮沉下去,细雨轻敲着屋顶,巨大的夜潮涌了上来,好像一切都将淹没在这夜的大潮中。黑暗从门孔,从窗缝渗了进来,无声飘过窗帘,潜入卧室。这边,淹没了陶罐和花盆;那边,吞掉了花瓶中的红黄花朵……”

瞧,夜晚在她笔下,不作故事的背景,不作情节的过渡,也不作氛围、情绪的烘托;这夜晚本身,就是人对日常的点滴感受、对命运的沉沉掂量、对人与人、人与命运的种种交错复杂的体悟、这个大故事的一部分。对于这暗夜作何象征,评论家们各有所见,一说是象征黑暗的势力,一说是象征大自然对生命的摧毁,还有说是象征人对命运的无可奈何;点评得十分热闹。

不过,先把象征放在一边,单说从门孔、窗缝这等细微的地方看到夜的丝丝渗入,就非得有一种冷静旁观生活,内心又极为敏锐的感触,方能如此精细。在暗夜漫天涌来时,还能看得如此详尽,又得有何等的从容,而且是一种深知宿命,又不畏宿命的从容。

其实,可以暂且不理会评论家关于象征、结构、流派、时序交错等技巧方面的分析,也不必去纠缠书中人物性格起因和行为后果,情节的发展和结局,只要静下来,象作者一样,把身外之物,把尘世纷扰一概挡在窗外,潜心读下去。只当是在一个寻常的夏季傍晚,悄悄走进一个海边人家,在这家人全然不知的情况下,凝神静气,看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再贴近些,看他们喜怒哀乐后面最细微的情感(情感博客,情感说吧)纹路,最微小的心绪波动。兴许,从中能感到超越时空、人所共有的通性,某种可称作永恒的东西,深受触动。

同时,品味沃尓芙用流畅的文笔,把人转瞬即逝的想法、和深藏在意识底处的念头,这些几乎难于形之于笔墨的、人的至细至微的心绪波动,转成诗意的贴切比拟,使之跃然纸上。

《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人物只三、五个人:拉姆齐夫人、拉姆齐先生、小儿子詹姆斯、画家莉莉等。背景用一句话便可概括:夏天,拉姆齐一家及朋友到海边度假。情节更是简单:小儿子詹姆斯缠着爸爸乘船出海,去看岛上的灯塔。父亲严厉而又刻板,生硬地告诉詹姆斯明天天气不好,去不了;一下子打破了詹姆斯多少天来一直鼓着的期盼,让儿子满心忿忿。

于是,引出了拉姆齐夫人。

“‘行,当然行,如果明天天气好的话。’她说,‘不过,你得像小鸟那样早点起床。’”

小说开篇,第一章第一节第一句,就是拉姆齐夫人对儿子这样说。既是对丈夫不近人情的委婉责备,也是对无端受屈的儿子的安抚。

第三节开始,母亲又对儿子说:“‘也许,明天天气会好的。’她边说,边抚摸他的头发。”

到第五节开头,仍是母亲对儿子说:“‘即便明天天气不好,也还有机会。’”

弗吉尼亚用这多篇幅,巧布安排,让母亲一遍遍换着口吻安慰小儿子,不让他失望。书中后来出现了这样一个情景,写拉姆齐夫人给儿子讲故事,哄他睡觉,更具匠心:

“故事已经读到结尾,但她的声音没有出现一点点变化。她把书合上,看着儿子的眼睛,就好像自己编出来似的,补上了故事的最后一句:’他们在那里,一直生活到现在。’

“‘故事讲完了,’她说。她在他眼里看到,对故事的兴致消失了,另有事情出现了。一些好玩、朦胧,像光的反射一样的事情,马上让他睁大了眼睛,显出惊叹。她转过身,眺望海湾,远处,确确实实,先看到两条短的光束,接着是一条长长的光束跨过海浪,灯塔亮了。

“很快,他就会问,‘我们明天去看灯塔吗?’她只好说,‘不行,我们不去,爸爸说不去。’幸好,米尓芙这时进来唤他去睡,转移了他的注意力。但他给抱走时还不时回过头来。她肯定他是在想,我们明天不去看灯塔了。她觉得,这件事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