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别称: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
民族族群:日耳曼人
出生地:Landshut(兰茨胡特)
出生时间:1804年7月28日
去世时间:1872年9月13日
母语:日耳曼语(德)
德国旧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费尔巴哈的生平
Ludwig Andreas Feuerbach(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男,日耳曼人,Landshut(兰茨胡特)人。德国法学家Paul Johann Anselm von Feuerbach(保罗·约翰·安塞姆里特·冯·费尔巴哈)的第四子。逝于同一州的Nürnberg(纽伦堡),享年六十八岁。
人物生平
费尔巴哈早年在黑森州的海德堡学习神学,受到当时教授的影响,对黑格尔的哲学感兴趣,不顾父亲的反对,到柏林跟随黑格尔学习哲学,随后他成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成员。
1828年,他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写了毕业论文《论统一的,普遍的,无限的理性》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到纽伦堡附近的埃尔兰根学习了两年自然科学,并任大学讲师。
1830年,费尔巴哈匿名发表了第一部著作《论死与不朽》,抨击个人不朽的概念,拥护斯宾诺莎等人提出的,"人死后会被自然重新吸收"的哲学。他的这种激进思想加上不善演讲,他一直在学术界无法取得成功,并被永远驱逐出大学讲坛。只能依靠他妻子在一座瓷厂中的股份生活,居住在纽伦堡附近的勃鲁克堡。
1833年出版了《近代哲学史》(从培根到斯宾诺萨)。
1834年,费尔巴哈发表了《阿伯拉尔和赫罗伊丝》。
1837年,出版《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
1838年,发表《比埃尔·培尔》。
1839年,发表《论哲学和基督教》,宣称"基督教事实上不但早已从理性中消失,而且也从人类生活中消失,它只不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公开反叛当时的观念。同年发表了《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对黑格尔的唯心论作了分析批判。
1841年,发表《基督教的本质》,重申对基督教的看法。进一步地批判了宗教和唯心主义哲学。并在这部著作中直截了当地宣称:自然界(包括人在内)是第一性的东西,精神是第二性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843年,发表著作《未来哲学原理》。
1845年,发表著作《宗教的本质》。
1857年,发表著作《神统》。
1860年,由于他赖以为生的瓷厂倒闭,他只得离开在勃鲁克堡的家,搬到纽伦堡。靠朋友的帮助生活。
1866年,费尔巴哈发表了最后一本著作《上帝、自由和不朽》。
1870年,他加入了德国社会民主党。
1872年,费尔巴哈在纽伦堡去世,享年68岁。
人物影响
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批判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某些观点在德国教会和政府的斗争中被一些极端主义者接受。对卡尔·马克思的影响也很大,虽然马克思并不赞同他观点中的机械论,马克思曾写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坚持唯心史观。
费尔巴哈先在黑森州的海得尔堡学习神学,受到当时教授的影响,师从黑格尔,两年后,他成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成员。
1834年发表了《阿伯拉尔和赫罗伊丝》,1838年发表《比埃尔·拜勒》,1839年发表了《论哲学和基督教》,宣称"基督教事实上不但早已从理性中消失,而且也将从人类生活中消失,它只不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公开反叛当时的观念。同时发表了《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对黑格尔的唯心论作了分析批判。1841年发表《基督教的实质》,重申对基督教的看法,论及到其他学科时,尤其是哲学,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伪宗教的,他提出一种机械论的唯物主义。他的这本书被翻译成英语和法语出版。
费尔巴哈不承认自己是无神论者,但这只是口头的,他的所谓有神论实际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无神论,他称之为人道主义的神学,以人为上帝,是力图应用主观的感觉恢复所谓的神性。
在1848年到1849年间,德国各公国中出现的革命运动中,由于他对宗教的抨击,使许多革命党人将他看成英雄,但他自己从没有参加过政治活动,只作过一些演讲,全部精力用在写作上。但他明确地反对君主制度,认为"无限制的君主国乃是无道德的国家",革命失败后,他公开责骂当时欧洲的反动局势,比做"空间略大的监狱"。1857年出版了《神统》。1860年由于他赖以为生的瓷厂倒闭,他只得离开在勃鲁克堡的家,搬到纽伦堡。只是由于朋友们的帮助,他才得以出版最后一本书《上帝、自由和不朽》(1866年)。1870年他加入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由于长时间的精力消耗,仅两年后在纽伦堡去世。
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和《基督教的本质》等。
费尔巴哈的主要思想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理论
在费尔巴哈主要思想中,人本学哲学最为杰出,于唯物主义发展史之上做出很大贡献。其特点有:一是用自然界来代替存在,而排除社会存在。二是以生物学上的人来代替社会人之思维,用来排除人的思维之社会性。三是把人之本质视为生物学上的本质。
费尔巴哈的哲学
总体上来说,费尔巴哈是属于德国古典哲学之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人本学哲学中包括了关于自然之学说,认为自然界为一切物质的感性有形事物之总和,为唯一的客观实在,即永恒的实体。而自然界存在与变化是因为自身原因。他还认为时间与空间为自然界事物之存在形式。费尔巴哈亦认为自然界之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他亦支持物质为第一性,意识为第二性。物质决定了意识,而意识为物质之反映。
关于人的学说亦包含于人本学哲学。费尔巴哈认为,人为自然界之产物,亦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思维以自然界为内容,并依靠身体与思维同自然界相联系,凭人之本质认识自然界,事实上不过为自然界自己认识自己。费尔巴哈还认为,人以身体为基础,是灵魂和肉体,思维和存在之统一体。而该统一实体,正是正确理解思维和存在同一之前提。他亦相信自己以感性为基础的感性与理性之统一体,才能使主体与思想准确地通向客体和存在。他更认为人之绝对本质为理性,意志和心。
在费尔巴哈的认识论中,他指出认识对象为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认识的起点与基础为感觉,他坚持唯物主义可知论,并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费尔巴哈批判宗教,要人们相信自己,以追求现实生活为目标。
通过对费尔巴哈主要思想的了解,可以看出,费尔巴哈为人类的哲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理论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不同于旧的唯物主义,是先前唯物主义的升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确立了人是主导地位,而旧的唯物主义把人看作是一个机器或者一个东西。
费尔巴哈画像
但是,现在社会对费尔巴哈的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存在批判。人们认为费尔巴哈所定义的人是拥有直观感性的人,而不是科学的唯物主义中的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认为哲学的最高对象是自然人。新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人自身学习和认识自己。所以说,人的存在是以他的对立面为依据,人如果没有对立面,人就不会存在,人是通过对立面来认识自己的。费尔巴哈还把人推向制高点,人是自然的对立面。自然和人互相依赖,互为根本,自然产生人,人是自然的对象。
这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费尔巴哈并不认为人就等同于人,唯物理论再次升华为自然界中产生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而是一种物质,只有社会中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实际上费尔巴哈是从人与人的社会活动关系方面来看待人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还认为,人的幸福和快乐的根源是人的感官,感官被剥夺则是痛苦的根源。感官产生思维,而思维又是人自身的思维,不是独立在人之外的一种思想。所以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中的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是自然人的升华。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
黑格尔是出生在德国大地的哲学家,是后来的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对后世的哲学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费尔巴哈也是出生在德国的伟大哲学家,他的哲学主要是对基督教的批判。作为一个国家的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有什么关系呢?
费尔巴哈旧照
通过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作品可以得知,费尔巴哈的一部分理论是出自黑格尔的,但是费尔巴对于黑格尔的观点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曾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通过批判唯心主义,逐步恢复了唯物主义的主导地位。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不客观,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其实黑格尔可以说是费尔巴哈的老师,黑格尔的哲学可以分为两个学派,一个是保守的黑格尔派,一个是青年黑格尔派。而年轻时的费尔巴哈就属于青年黑格尔派,年轻的费尔巴哈曾经追随黑格尔到处听他的讲座。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费尔巴哈才得出了最后的结论,并且否定了黑格尔的思维同存在的学说,再次肯定了有思想的人和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哲学本身。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而有趣。黑格尔对费尔巴哈亦师亦友又像是敌人,就是因为有了黑格尔,费尔巴哈才编著了《黑格尔哲学批判》等流传在世的著作,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学说才被广泛的认知和肯定。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 马克思费尔巴哈的关系
作为赫赫有名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集精与多为一体,引起了后世学者的极大兴趣。
费尔巴哈在货币上头像
费尔巴哈于早年便在黑森州之海德堡学习神学,受当时教授之影响,对于黑格尔的哲学十分感兴趣,他不顾父亲之反对,到了柏林跟随黑格尔学习哲学,之后他又成为了“青年黑格尔学派”之成员。1828年,他运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之理论撰写题为《论统一的,普遍的,无限的理性》的毕业论文,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去了纽伦堡附近之埃尔兰根用两年时间学习自然科学,并任大学讲师。
1830年,费尔巴哈匿名发表其第一部著作《论死与不朽》,以抨击个人不朽的概念,并对于斯宾诺莎等人所提出“人死后会被自然重新吸收”之哲学加以拥护。正因他的这种激进思想以及不善演讲的个性,费尔巴哈在学术界一直无法取得成功,并惨被永远地驱逐出了大学讲坛,只得依靠其妻于一座瓷厂中的股份生活。他居住于纽伦堡附近之勃鲁克堡。1833年费尔巴哈的《近代哲学史》出版,记录由培根至斯宾诺萨的历史。1834年,费尔巴哈又发表《阿伯拉尔和赫罗伊丝》。1837年,《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与批判》出版。1838年,《比埃尔·培尔》出版。1839年,费尔巴哈发表了《论哲学和基督教》,并宣称基督教在事实上不仅早已从理性之中消失,还已从人类生活中消失,它不过是一固定不变的概念罢了,以对当时观念进行公开反叛。同年《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出版,他对黑格尔之唯心论进行了分析批判。
1841年,《基督教的本质》发表,书中重申了对于基督教之看法,并进一步批判了宗教与唯心主义哲学。这部著作之中直截了当宣称了自然界是第一性的东西,而精神则是第二性的东西,人与人的思想皆为自然界长期发展之产物。1843年,费尔巴哈发表著作《未来哲学原理》。又于1845年发表了著作《宗教的本质》。1857年《神统》出版。1860年,因其赖以为生之瓷厂倒闭,他只能离开勃鲁克堡之家,搬至纽伦堡,靠朋友帮助生活。1866年,费尔巴哈的最后一本著作发表,名为《上帝、自由和不朽》。
1870年,他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两年之后,费尔巴哈于纽伦堡过世,终年68岁。费尔巴哈哲学著作也伴随他的生活感悟,不断更新与深化,成为了哲学史上的不朽巨著。
马克思费尔巴哈的关系
马克思费尔巴哈都是出生在德国的大哲学家,马克思费尔巴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马克思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又有着什么样的本质区别?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是持批判态度的。首先,提到费尔巴哈就不得不提费尔巴哈所提出的影响后世的理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在于有没有严格的意识。动物的世界里没有科学,但是人类世界却有,所以动物没有意识,所以动物是动物人是人。
费尔巴哈雕塑
费尔巴哈觉得人的意识是人的本质,这些本质就是广泛的爱与人自身的意志力。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人具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动物却没有,这才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但是如果人没有了对象,人就与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人是由于对象进一步才认识到了自我,其他的人对你的认识,就是因为认识了你的对象而进一步认识了你。所以人如果想认识自我,就必须与对象发生实质性的实践事件,这一点在费尔巴哈的理论中并没有出现。但是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理论重心,所以人就是因为自身对象的存在而表明自己的存在,这才是本质。
人们对于费尔巴哈的评价,其实多是因为了解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评价而做出的进一步定义。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理论是产生与发展的关系,马克思理论是依赖于费尔巴哈哲学的,费尔巴哈哲学的进一步升华就是马克思理论。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有何影响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所创立的学说,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论基础。其实,在实质上马克思主义就是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对马克思影响总的来说,是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提炼升级成为广为人知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而且马克思还取精弃粕,把费尔巴哈理论中的唯心史观这一诟病剔除。
费尔巴哈画像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实践这个广为人知的概念,就是马克思根据阅读和研究费尔巴哈的作品所提炼出来的新概念。从马克思的角度出发,创造辩证唯物主义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与其说是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不如说是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其实马克思就是通过费尔巴哈这一个跳板,完成了对黑格尔哲学的全面改造,然后确立了自己全新的世界观。但是这种说法也是十分不准确的,容易让人产生马克思是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改造成了唯物主义,这个错误的理解。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固然很大,但是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理论基础上克服了费尔巴哈理论的缺陷,建立起了自己的科学的唯物主义。这是一种哲学的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