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力山大·冯·法肯豪森德国将军

中文名称:亚力山大·冯·法肯豪森

外文名称: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

国籍:德国

出生地:德国西里西亚省Gut Blumenthal

出生日期:1878年10月29日

逝世日期:1966年7月31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柏林东方学院

德国将军法肯豪森:全新帮助中国抗战的德国将军

“法肯豪森将军对中国的贡献,可以说是另一个拉贝。但这些年来,他几乎被尘封,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他的墓地?”中国驻德国大使馆赵剑阳的微信,让新华报业集团“正义之胜”柏林—诺曼底采访组的第一站,便选择了位于德国西部偏僻山区的拿骚小城,去探寻这位对中国人民充满感情、给予过真诚帮助的德国将军的人生轨迹。

  长眠于美丽墓园的一角

古老的街道、斜顶的小屋、灵动的雕塑、五彩的鲜花,掩映在山清草碧、蓝天白云之下的小城拿骚,可以说每换一个角度,都能变幻出一幅不同的油画。法肯豪森将军的墓地,便深藏于这座小城的公共墓园里。

这是一座堪称花园的墓园。推开铁栅小门,是各式各样形状优美的石碑,每座碑前都布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在这里,记者碰到了墓地的殡葬管理员门·拉特先生,一位胖胖的德国中年男子。

穿过主墓区,绕过一个“十字架”形的一战、二战纪念碑,在墓园最东部围挡边的一角,记者看到了刻有法肯豪森将军名字的墓碑,这里便是将军1966年过世后长眠的地方了。

与前面的繁花围绕、墓碑比邻的普通墓区相比,将军墓独处一方,墓碑上面已经布满青苔。一圈绿色灌木合围中,只有一盆黄色与紫色夹杂的蝴蝶兰,显得落寞而清高。

门·拉特先生向记者坦言,他对这位将军并不了解,平时也几乎没有什么人来祭奠他。他建议记者去找拿骚市的市长。

  不遗余力帮助中国抗战

采访组一行马不停蹄赶到了拿骚市政厅。

踩着木质楼梯,来到一座古旧老楼的二楼会议室,白发苍苍的市长文·彻尔先生笑盈盈地用中文欢迎记者一行:“你好!”

会议室里,另一位年纪更长的老人也站起来迎接采访组一行——84岁的卡尔·海因兹·顺罗克先生,他是市长的岳父,曾经与晚年的法肯豪森将军同一个门进出做了4年邻居!当天是市长特地邀请他来接受我们采访的。

老先生告诉记者,法肯豪森将军1878年生于德国北部鄂尔敦堡城一个皇家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家中男性都是军人的他报考了军官学校,19岁毕业时,被分到德国第91军团任陆军少尉。在1930年退休后,他到中国担任了蒋介石的德国军事总顾问。

抗战期间,法肯豪森主持了长江江阴要塞的布防,以及淞沪线、吴福线、澄阴线的构筑。他在中德军工间的合作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极力介绍于中国最有利益而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物品及列定公平的价格。” “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派法肯豪森北上赴保定协助华北军事当局筹划有效的抵抗。“八一三”抗战中,德式样板师第87、88、36师,全部投入战斗,有德籍顾问所指导的国军部队训练有素,重创日军。虽然当时希特勒严令禁止德籍顾问参加前线工作,但法肯豪森认为责无旁贷,亲赴上海协助部署防卫。

1937年纳粹德国正式与日本结盟,纳粹德国为了向日本表示善意,承认了日本在中国的傀儡伪满洲国,并撤回德国对中国支援,强迫法肯豪森辞去顾问职务。法肯豪森不愿在中国需要他的时候离开中国,一度打算放弃德国公民权,留在中国。但在纳粹德国的压力下,1938年7月8日,法肯豪森在广州挥泪登船返国。

回国起初他拒绝接受任何工作,免费当起了中国的抗战宣传员,直到希特勒命令德国预备役军人复役为止。1940年法肯豪森被任命为比利时总督,而在这里,他又开启了另一段与中国人的情缘。

  尽力挽救犹太人和比利时人

不少中国人都看过一部电视连续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该片描绘和塑造了一个“女辛德勒”式的巾帼英雄形象,在二战期间营救了近百名反纳粹的比利时人,她的原型是祖籍江苏宜兴的钱秀玲。

1940年5月,德军占领比利时。在钱秀玲居住的艾海德姆镇,一个参加抵抗活动的青年,冒着生命危险埋下地雷,炸毁了德军铁路。事情败露后,这名叫做罗杰的青年被判了绞刑。当时负责管理比利时地区的德国军事总督法肯豪森将军是钱秀玲堂兄的挚友,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钱秀玲前去向他求情,最终令罗杰免于绞刑。

1944年6月,钱秀玲再次面见法肯豪森,而这一次她要救的是艾克兴的97名市民。最终,这名德国军官同意免去这些艾克兴人的死罪,转而将他们送入德国集中营。战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活着回到比利时。

当年离开中国回国后,法肯豪森开始憎恶希特勒与纳粹政权,作为卡尔·弗里德里希·歌德勒和陆军元帅埃尔温·冯·维茨莱本两个反希特勒的同谋者的亲密朋友,他支持维茨莱本的一个有计划的军事政变。1944年7月20日政变失败后,法肯豪森就从一个集中营被转移到另一个集中营,直至1945年被盟国给以自由之身。

法肯豪森在1948年被送往比利时受审,并在1951年3月被控驱逐25000名犹太人以及处死比利时俘虏并被判处12年苦役。然而,仅仅3个星期之后他被无罪释放,因为有压倒性的证据证明法肯豪森曾尽力挽救犹太人和比利时人。

1966年7月31日,88岁的法肯豪森在拿骚悄然过世。而在当地,很多人很多年都不知晓这位将军的存在。直至去年,中国作家协会来到拿骚寻访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当地一些人才开始了解他的故事。文·彻尔市长对记者说,“他虽在纳粹营中,但他是一位正人君子。我知道他十分热爱中国,我为他骄傲!”

德国将军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的生平事迹,法肯豪森的历史评价如何

亚力山大·冯·法肯豪森,德文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 (1878年10月29日-1966年7月31日),德国将军。他在1940年至1944年担任二战中被德国占领的比利时军事管制政府的首脑。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是最后一任德国顾问团团长,接替汉斯·冯·塞克特的位置。协助中国发展自给自足的军火工业,帮助建立了长江以南防御体系。

  关于花园口炸堤

1938年6月9日上午8时,随着几声巨响,滚滚黄河水夺堤而出。顿时,上百万人在于洪水,五百万人流亡他乡……

当时,沿陇海线积极西进的日军只得转向南京、安庆,沿江而上以攻武汉。而早已布防在长江两岸的中国军队,则逐次进行抵抗。直到1938年10月下旬,日军比原计划推迟了3个多月才攻占武汉。据敌方的报道:"黄水南流入淮,不仅对华北战局发生重大影响,将来华中战局,也将受影响。"

蒋介石实施以水代兵的计划后,密令程潜对外宣传为"敌机炸毁黄河堤"。但抗战胜利不久,蒋介石的这个不光彩的"抗敌"手段马上被公布真相,以致蒋介石至今仍遭到历史的谴责。

其实,建议黄河决口的是一个德国人,他就是法肯豪森。1935年7月法肯豪森奉命起草绝密的《关于应付时局对策之建议书》,为将来的中日战争构思战略框架。他先直接的将中日问题摆在第一等重要的位置上。接着,婉转地批评了蒋介石对日本的"不抵抗"政策,认为领袖如没有抵抗的意志,会影响人民抗日的决心。法肯豪森预测未来的中日战争:发生军事冲突,华北即面临直接的危险。中方不战而放弃,纵贯南北的平汉、津浦铁路和连接的陇海铁路及沿线的重要城市开封、洛阳都面临直接危险,黄河防线有被敌方从山东突破进而继续前进的可能。

在海上,敌进入的路线有三个:上海、乍浦和镇海,这三个都在长江流域。敌如沿长江而上,迅速占领中国最重要的中心点武汉,将中国一分为二,切断国民政府西退重庆之水路,抗战大局将无法收拾。这样,"东部有两事极关重要,一是封锁长江,一是警卫南京,两者有密切之连带关系。屡闻长江不能守之议,窃未敢赞同。"必须在上海、南京等地作坚决抵抗,迟滞敌军沿长江直达武汉。

如此,敌军必须打通平汉线,由郑州直达武汉,故最初抵抗区务必向北推进,"以沧州、保定之线宜绝对防御。"万一敌军打到开封、郑州之时,法肯豪森建议:"最后战线为黄河,宜作有计划之人工泛滥,增厚其防御力。"蒋介石在旁边批示:"最后抵抗线",表示赞同法肯豪森的建议。

  回德以后

法肯豪森是一名职业军人,他曾拒绝参加纳粹党,并多次与纳粹分子发生矛盾。1939年春天,已经退役的法肯豪森应召重新穿上军装,成为德军的一名将领,后担任德国驻比利时和法国北部陆军司令。

1944年初,法肯豪森开始对希特勒的统治产生不满情绪,他采取了一些更为宽容的政策来管理占领区。在几次交谈中,法肯豪森都向钱秀玲夫人流露出了对战争前景的失望,就在钱秀玲为救人质赶到法肯豪森居住的古堡的那天晚上.德国将领隆美尔也来到了这里,当晚他就住在这里、战后发现的所有史料中,没有任何有关这两位将领那次夜谈的记录。但历史学家推断,他们肯定谈到了推翻希特勒的计划,至少也是隆美尔把有关计划告诉了法肯豪森。

一个多月后,发生了谋杀希特勒的事件。隆美尔后因涉嫌参与军中反希特勒活动,在希特勒的逼迫下自杀。不久,法肯豪森也被党卫军逮捕,他的副官自杀身亡。

  寻找证据

由于找不到确切的证据表明法肯豪森参与了谋杀元首案,希特勒最后并没有处死法肯豪森.而是将他关进了达豪集中营。可以断定的是,隆美尔与法肯豪森的交谈是促使他接受钱秀玲劝说的一个重要因素。

法肯豪森作为德国占领军的首领,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布鲁塞尔法庭还是考虑到了法肯豪森与纳粹的区别,特别是他曾使一些比利时人免遭杀害,1951年1月27日判处他有期徒刑12年。三周后,比利时司法机关看他年龄大,且体弱多病,又决定释放。

法肯豪森被提前释放后,就带着夫人赛希丽文特返回了在德国的老家。1966年7月31日,法肯豪森在黑森州的一个小镇上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