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名:关索
别 称:花关索
字 号:维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时间:约179年
主要作品:《花关索传》《三国志通俗演义》
信 仰:儒家
配 偶:鲍三娘、花鬘、王悦、王桃
关索是关羽和谁的儿子?民间传说人物关索生平介绍
关索,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出自《花关索传》.
《三国演义》中为蜀汉名将关羽的第三子(毛本)或长子(周本),荆州失陷后逃难到鲍家庄养病,伤愈后听说东吴仇人已死,乃回归蜀国,并随同诸葛亮南征。
关索的出身见于《全像通俗三国志传》,其中提及关索为关羽因杀人而逃难在外之时出生,后刘备占据荆州后,关索前来荆州投奔父亲;此后刘备攻下益州,关索带兵镇守云南一带。至今云南一带仍流传以关索为主角的“关索戏”。
有关争议
按《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只有两个儿子,即关平和关兴,关索则是后世原创。
《三国演义》毛宗岗本中,关索的出现是突兀的。七十三回樊城之战时提及关羽家人,称关羽娶荆州人氏,仅生有一子关兴一女关氏(义子关平除外)。但后来诸葛亮南征时关索又出现了,并称
其是关羽第三子,荆州失陷后在地方上养伤。这显然前后矛盾了。
《三国演义》周曰本中则在樊城之战前有关索认父情节。按关索所称。他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因杀人逃难,且有一兄被胡员外抱走收养。也就是说关索至少出生在179年前,实际上比关平年长,年龄则远远大于关兴。显然更不可能是所谓第三子。该版本受《花关索》传原创影响更大,以至年龄上完全不合情理了。
人物形象
刘关张桃园结义时,为了去牵挂,绝“回心”,分头杀了对方的家小。张飞灭关羽全家时,关羽之妻胡氏乘乱逃走。胡氏回到娘家后,生一子。其子七岁时,观灯走失,为索员外拾得。九岁时,又被班石洞花岳老先生收为弟子。其间,“先教黄公三略法,后学吕望六韬文,学取十八般武艺双全”。十八岁时思念父母,回到索家,问明出身,遂以三家姓为姓名,取名“花关索”。之后,和母亲一起去西川认父(当时是202年,关羽应该在荆州,实际上关羽也从来没到过西川)。途中,收拾两伙强人,并打败鲍家庄和卢塘寨的兵马,娶了鲍三娘和王桃、王悦姐妹为妻 。
漏洞百出
后世有许多关羽特别是关羽后人的传说,但无论是年龄还是时代背景都大有问题,可谓漏洞百出
关索被索员外收养,后又娶鲍员外之女鲍三娘为妻。实际上员外这类称呼最早出现在元明清的白话小说,用以指代豪绅。三国时期并没有被称呼为员外这么一个习惯。此外“○娘”这一类名字格式最早出现在宋代。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史料中类似的名字只有○妃、○姬这类姓名。后世烂大街的○娘、○奴在当时毫无记载。
《花关索传》称关索十八岁时与母前往西川认父。实际上,202年关羽应该在荆州才对。此外虽然蜀汉的根据地是西川,但事实上关羽根本就没去过西川。
《蜀记》称庞会当时随钟会、邓艾伐蜀汉,“尽灭关氏家。”《荆州府志》和《江陵县志》载,关平妻子抱着才八岁的儿子逃出荆州城,避居乡下。到西晋灭吴统一全国时,才回荆州城,恢复关姓。但问题是,这之前足足有六十年间隔。此时关平妻子已经八九十岁,他儿子也已六七十岁了。按当时平均寿命,是否活着都未知,更不要说改姓易名了。实际上樊城之战过后七年吴蜀早已再度交好。并互有人员来往,也没必要改姓易名。
所谓刘关张“桃园结义”也是明清以后的原创。《三国志》根本没记载三人有结拜,更不要说杀对方老小了。
此类传说在两晋南北朝甚至到唐朝都在文献上毫无提及。根本没有提及。一直到宋代,特别是关羽广受吹捧的明清时代才突然一股脑冒出来。可见这跟关羽被封为“关帝圣君”“武圣”等等封神造成的名气上升有关,却完全罔顾了历史真相。
相关知识
关羽的后代,在汉亡时曾被庞德儿子庞会杀尽,事见《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裴松之引注的《蜀记》。庞会当时随钟会、邓艾伐蜀汉,蜀汉灭亡,为报其父之仇,“尽灭关氏家。”在荆州,则有关羽后代一脉代代相传。据清光绪年间的《荆州府志》和《江陵县志》载:关平随父镇守荆州时,娶赵云之女为妻,生有一子叫关樾。吴兵袭取荆州时,关平妻子抱着才八岁的儿子逃出荆州城,易姓改名,避居乡下,到西晋灭吴统一全国时,才回荆州城,恢复关姓,世代相居荆州,以守陵冢为家。清代雍正年间,关樾嫡系奉祀当阳关陵,乾隆年间奉祀荆州关庙,特准世袭五经博士,并免除一切杂派差徭。这一记载虽未见于史书,但据荆州关姓祖上相传,他们确是关羽的后裔。荆州应是关羽后代唯一之乡。
关索妻子鲍三娘
关索的妻子,有一位叫鲍三娘。建兴五年(公元227年),鲍三娘随夫屯兵汉寿(今昭化古城),炎兴元年(263),曹魏以三路大军十万之众伐蜀,兵临葭萌关下。关索战死,鲍三娘也在土基坝与魏军展开血战,壮烈殉国,鲍三娘殉国后,葬在距昭化古城北5公里处白龙江畔的曲回坝。其墓高2.3丈(约8米),周围1422.8丈(76米)。据传明代墓前有一石碑,上部脱落,唯存“关夫人鲍三娘”字样。1914年,法国人对鲍三娘墓进行了发掘,墓室长6.45米,宽2米,高1.29米,墓系曲室,由汉代画像砖拱砌而成,并盗走额骨、画像砖等,复立石碑,上书“汉将军索妻关夫人之墓”。鲍三娘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真的有关索这个人物吗?关羽之子关索是否真的存在
在坊间传闻之中,关索绝对是一个性格、形象都非常复杂的人物。在我国古代,想要劫富济贫做善事,基本上必须要站在与朝廷的对立面,被称之为各种各样的“贼”,因此如果让他跟关羽有所牵连的话,那么就会对后者的名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说中,并未对这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不做任何的记载。
关索在荆州认二爷为父亲,在宋元两朝之后,关于他们之间的故事流传的非常广远,其中的情节如下:当时二爷恰巧在荆州镇守,有天突然手下跑来告诉他, 称外面有个小将军,名叫花关索,有一米七六左右的各自,模样长得像是桃花般好看,想要进来求见与他。他将关索招进屋,关索则让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在外面,自己独自进去与之相见。
进入之后,关索当即跪伏在地上,然后开始诉说两人之间的关系,他称自己小时候就因为时常无法与父亲得见,便经常追问母亲,母亲告诉他父亲因为杀了当地的一个权贵,而被迫到外面逃难。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只能借助外公的帮助而长大成人,在得知二爷桃园结义的事情之后,又听说二爷现在来到了荆州,所以专门过来拜见相认。起初二爷还对此表示怀疑,关索因此都哭晕在了地上,后来通过张飞再一次追问关索,以及二爷妻子胡氏的相认,他在终于承认了关索的存在,从此父子相认,一家人得以团聚。
这段故事在最早的原始版本中没有记载,后面的书中才陆续的有相关记载,而且写关索在与父相认之后,便跟随孔明开始南征,负责镇守云南,参加的战事不胜枚举,诸如此类都写得比较详细。还有的书选择将认父这段删减,只记载其南征时的一幕幕,在后世的评定本中就直接将他的身份叙述完毕,可以说是一笔带过,几句话就写到南征上了。甚至在南征的描述中,也只是提到几次他的名字,并没有为他专门刻画能够塑造人物的大场面。随后则直接再也没有了此人的存在。
因此评定本中就称,这段故事之所以如此安排,其实是别有用意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关索认父的这段故事,在民间流传的非常广远,因此就算不讲相认的情节写出,起码也要提一提这个人物,而且还不能让人们太关注他。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就曾发现一本关于这段事迹的详细描写,此书里的内容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将所有的情节都处理的非常恰到好处。
那么为什么不干脆的将这段情节写出来呢?其实有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这关索虽然生活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之中,但是并非真实存在的,或者说史书里没有相关人物的记载,在正史中,二爷有名分的就有两个儿子,其中并无关索,其中一个跟随父亲一起遭难,另一个则承其衣钵,并受到了孔明的器重,最后迎娶了刘禅的女儿,成了皇亲国戚。
与史书中不同的是,小说中不仅这两位,就连二爷的孙子也来充当了儿子,不过这乃是作者的一种夸张地写法,为的是暗示其虽然不幸被杀,但是其香火还是非常兴旺的,一直没有断绝过。虽然关索没有在正史中出现,但是因为小说和野史中的记载,到了宋朝的时候,已经是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在水浒传中有很多名人,都被冠以此称呼,例如杨雄、宋江等人。很久以前传说关索是个美男子,而且非常年轻就有不少的作为,他本来有两个妻子,不仅如此还有一位鲍家庄的女子也对他芳心暗许,甚至不惜杀害了自己的丈夫,所以最后他一共有三个老婆。
为什么小说中没有写认父的情节,主要是因为这些事情跟传说在正史中没有相关的记载,因为实在是太不合乎情理了。二爷在老家的时候,杀死欺压百姓的权贵,看起来非常的侠义,能够凸显他的英雄形象,而且不会影响他的声誉。但是如果说他当时就已经有了三个孩子,那么这件事实在是太不合乎实际了。史书中关于时间的记载还是很清楚的,就跟刘备二人相聚的时间也是非常清楚的,那时他仅仅二十五岁,却已经逃难多年,也就是说他差不多在二十岁左右从家里出走,如果说当时他不仅有了三个儿子,而且第三子还已经有三四岁,就算是放在古代来看这件事,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关于杨雄的绰号为什么叫“病关索”主要有哪两种说法?
天牢星病关索杨雄
天牢星病关索杨雄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病关索杨雄本来是蓟州押狱兼行刑刽子手,因为杨雄习得一身好武艺,但是他的脸色却是蜡黄无比的,所以又被人成为是“病关索”。
有一日杨雄出去行刑回来的途中却被张保抢去了,在万般危急的情况之下,拼命三郎石秀急中生智救了杨雄,因此杨雄和石秀结拜为生死兄弟。杨雄的结发妻子潘巧云一个人在家中按耐不住寂寞空虚,便开始与寺庙中的僧人胡乱的勾结,杨雄在石秀的帮助下终于发现了潘巧玉与人通奸的事实,怒杀了潘巧云,为了躲避官府缉拿,只能到梁山落草。杨雄在梁山中排行三十二位,应是“天牢星”,是梁山步军头领之一。
天牢星病关索杨雄身上最为主要的故事便是与石秀结拜、杀妻上梁山、巧救时迁(三打祝家庄)了。与石秀的结拜主要是因为自己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了送贺礼的人,不料却遭到了泼皮无赖的纠缠不休,石秀本来是沦落街头的潦倒书生,看到了杨雄的无助,便前去机智地帮助了杨雄解围,杨雄也是知恩图报便将石秀带回家中与之结拜为兄弟了。但是潘巧云难以忍受心中的寂寞,先是主动地勾搭石秀未果,便与寺庙中的和尚苟且了,最终被识破,杨雄大怒杀死了潘巧云。无奈之下,杨雄只能走上梁山。后来时迁因为偷吃了祝家庄的鸡,被困在了祝家庄中,杨雄便和众人前去三打祝家庄解救时迁。
最后杨雄在于方腊的恶战结束之后,身上的疮痍发作,只能是病死途中,令人唏嘘。
杨雄为什么叫病关索
《水浒传》中的天牢星病关索杨雄是一个笔墨较重的人物,杨雄的武艺才学也是颇为到高超的,但是杨雄的绰号“病关索”却是令人费解的。
关于杨雄的绰号为什么叫“病关索”主要有两种的说法,第一种是说杨雄因为武艺高超,与当年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索的实力不相上下,但是杨雄却又是天生脸色蜡黄无比,给人一种病态,因而杨雄被人称为是“病关索”;另一种是说杨雄的武艺才学过于高超,以至于难以找到人与之相比了,只能是借着古人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锁与之相较,杨雄都是略胜一筹的,因而被人称为是“病关索”。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针对于第二种衍生出来的,世人觉得杨雄与从前的关羽第三个儿子很是相近,因而取其为“病关索”。
至于杨雄为什么叫病关索,那就不得不提及关索这个人了,根据野史记载关索是关羽的第三个儿子,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花关索”,关索英勇善战跟随着诸葛亮一同征战,取得了莫大的成就,黔地的百姓也是很爱戴关索,为关索建立祠堂供奉。由此可见关索的一生是南征北战,战功显赫的,而且武艺了得。杨雄原先是刽子手自然是力大无穷,屠杀的人也不在少数,与杨雄倒是有一许的接近。因此杨雄以关索作为自己的榜样也是可能的,根据《水浒传》中的记载,杨雄的武艺高超着实了得,因而得到了“病关索”这个绰号势必不可能简单的因为第一种说法,倒是因为杨雄与关索相近或者是超过关索的实力更让人信服。
都说关索鲍三娘为虚构人物为何会有墓?鲍三娘的墓是真的吗?
鲍三娘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虽均未被提及,但在 《四川通史》、《溪逸志》、《夔州志》、《花关索传》等民间地方史和传说中却多有记载。《四川通志》载:“鲍氏者,关索之妻也。居夔州之鲍家庄,勇力绝伦,有廉康贼求取,不许。与战,破之。关索往征,不胜遂以城降,同扶汉室焉”。据《溪逸志》记载:“武康县有廉康屯兵之处,康邑人,奇丑而力大,爪如刀革,肤坚如铁,唯喉三寸软耳。妻鲍三娘美容,时有花关索君,年少美容仪,鲍悦而私之,矢廉康喉而毙”。
《四川通志》(卷四十五)记载:“鲍三娘墓在县北十五里,曲回坝南,白水西岸,巨墓嶷然。昔时土坼,见墓门石砌坚致如城闉之状,内室幽黑屈曲,人无敢入。今已封闭矣。”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关索随兄关兴北征,鲍三娘请缨急切,诸葛亮准其随夫出征到汉寿(昭化),一是确保汉中到蜀地的运输畅通,二则镇守葭萌北拒曹兵。
炎兴元年(公元263年),钟会率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蜀地,汉寿是曹军重点进攻的地方,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和敌众我寡的形势,蜀军五万将士在桔柏渡西岸奋勇抵抗。交战中,关索被庞会打下江去,溺水身亡。这时鲍三娘在土基坝也正与曹军浴血厮杀,尽管三娘异常勇猛,但面对众敌也难以抗御。虽姜维、廖化领军前来救援,却未能成功。鲍三娘一腔热血洒在了汉水之滨,鲍三娘为蜀汉战死疆场(也有说鲍三娘病死于汉寿),她为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巾帼英雄。鲍三娘死后被安葬在土基坝对岸的曲回坝。
鲍三娘墓在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古城北5公里外,有一座中型土墓——鲍三娘墓冢(传为关索之妻),南北长21米,东西长19米,冢顶高为4米,是被盗后的残墓,墓碑残存,字迹依稀可辨,为“汉将军索妻鲍夫人之墓”。,现为一不规则的圆形土冢。东西宽十九米,南端宽十五米,北头宽十八米,高四点三米。墓前中有“汉将军关索夫人鲍三娘之墓”的石碑属民国初年所立。此碑之前有一块“关三娘墓”字样的明碑,由于字迹剥落而被弃。
据说,鲍三娘墓原本有两座附墓,三墓有一定距离相间,有说三墓成一条直线,有说成三角形状。墓与墓之间用汉砖砌有通 道,一座叫上马房或梳妆台,用于埋葬鲍三娘衣冠梳妆用品,另一座叫石马坪,埋葬的是鲍三娘心爱的战马——雪花驹。鲍三娘墓前曾建有一关帝庙,现已被毁。
鲍三娘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鲍三娘墓被盗
鲍三娘墓被盗墓贼光顾过,影响最大的一次在民国初年,“盗墓贼”竟然是法国人,这大概也是一桩盗墓秘闻吧。
1914年,法国人色伽兰【谢阁兰】(Sega—Len[Victor Segalen])借考古之名,对鲍三娘进行了扫荡性盗窃。据老人讲,文物装有数箱,就连鲍三娘的骨头也被带去法国,尚存放在法国博物馆内。其具体详情在色伽兰所著的《中国西部考古记》中有较为详细的叙述。
色伽兰回国后写出了《中国西部考古记》(冯承钧翻译)一书。在书中,色伽兰记述了当时盗鲍三娘墓的经过——
“其墓已为雨水所冲削,墓之一角陷落,此事籍文亦载之。吾人即于是处发掘,见一窟室,穹顶,顶以画砖筑之。破壁而下,见一大室,长五公尺四十分,宽一公尺九十分。北壁砖壁已一部倒塌,吾人即由是处进入室中。室中空无所有,无棺柩之迹,掘地始得一额骨。”
从色伽兰所记来看,鲍三娘墓应该早被盗过,色伽兰不会是第一个。色伽兰盗墓(好听一点说是考古)应该是个老手,十分有经验,他知道中国古墓室地下,特别是棺材下面一般会埋藏东西,故而“掘地三尺”,不然,也不会发现鲍三娘的一块头骨。
色伽兰、法占盗掘鲍三娘墓行为,当时曾激起当地村民的强烈反对。据谢阁兰自述:“……发掘中国古墓,为至难至险之事。此次入鲍氏女墓,已烦唇舌。调查之第二日,村长率其全村之人来加以阻止。”
据《广元县文物志》,当时虽然老百姓出来阻止了,但也不知道色伽兰使了什么手段,他的盗墓行为最终还是得逞了,盗得了鲍三娘额骨、车马砖等一批墓内珍贵文物,装箱运走。其中的部分文物后来在法国公开了,1924年在法国巴黎出版的《中国西行旅行图录集》中,便刊有三张鲍三娘墓的照片:一为掘开墓门时的照片,一为鲍三娘墓墓内室壁上的钱纹、车马画像砖的照片,另一为车马画像砖的速写照片。
色伽兰对这次西部“考古”很开心,称“结果之满意,实无有逾于此者矣。”
推测,鲍三娘的头骨仍应在法国。
都说关索鲍三娘为虚构人物为何会有墓?
要解惑先要从“虚构人物”开始。
“虚构”这个词里“虚”的程度是不固定的。最虚的“虚构”就是无中生有了,比如“玉皇大帝”之类;半“虚”的“虚构”就是所谓艺术人物了,比如高大全、李云龙之类;不“虚”的“虚构人物”就是现实人物了,比如我(枕善而居),对你来说“枕善而居”也是个“虚构人物”。
说鲍三娘、貂蝉们是虚构人物是相对于关索、王充董卓吕布们而言的;相对于雷锋欧阳海而言,关索、王充董卓吕布们就都是虚构人物了。相对于你身边的朋友而言,雷锋欧阳海们就都是虚构人物了。不难看出,“虚构”是相对“实证”(现实证据)而言的。
“虚构”既然是相对的,那么就存在着一个划分是不是“虚构”的标准。你用有没有墓(当然还有别的要求,你问题里没讲)这个标准来划分,而百度百科是用有没有足够的史料(文字记载、文物、建筑、坟墓等多方面考古学证据)来划分的。
董卓没墓,王充吕布们的墓都是后来新建的,百度百科不说他们虚构人物,是因为史料足够,墓并非决定因素。而鲍三娘貂蝉们有墓,百度百科也叫她们虚构人物,是因为史料不够,无法证明墓中人与传说中人是一个人,且传说中人的艺术虚构成分较大,墓中人很可能只是艺术人物的原型而已。这些话不是说百度百科比你正确,我只是想把它所用的标准介绍给你而已。
百度百科作为大众的工具书,它当然要用所谓“大众标准”或者叫“社会一般标准”,实际就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的历史学、考古学观点所认定的标准。
而你完全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和划分标准,这个问题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思想这个东西,最好不要被“社会一般标准”束缚住。
又及:
《三国志 董卓传》有云:“后卓故部曲收所烧者灰,并以一棺棺之,葬于郿。卓坞中金有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珠玉锦绮奇玩杂物皆山崇阜积,不可知数”。今何不见董卓墓呢?乱臣贼子,弄他的墓有何用哦!
而四川三个城弄出三个刘备墓,打成一锅粥,为何?呵呵呵,英雄豪杰之墓,可以“古为今用”也。
今人通天彻地尚玩墓如此,你说古时前人们玩不玩墓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