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

中文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外文名: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国籍:德国

出生地:法兰克福

出生日期:1749年8月28日

逝世日期:1832年3月22日

职业: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政治家

毕业院校:莱比锡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

其他作品:《致月词》《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歌德诞辰

在268年前的今天,1749年8月28日 (农历七月十六),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歌德诞辰。

网络配图

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歌德,1749年8月28日(距今268年)出生,1832年3月22日安详地离开了人世,终年83岁,是世界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长寿作家之一。他在1770年就开始酝酿到1831年才全部完稿的伟大诗剧《浮士德》,是他一生进行思想与艺术探索的结晶。这部诗体剧作分上下两卷,长达12000余行,它是与荷马的史诗、莎士比亚的戏剧媲美的世界名著。

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主要代表。恩格斯曾说歌德时代的德国“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是可耻”的,但在“文学方面却是伟大的”。当时德国文学的伟大成就,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歌德的努力而达到的。

歌德在1774年2月,只用了4个星期的时间,就写成了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书信体的小说,使年龄才25岁的歌德一下子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这部小说风行欧洲,连一生过着戎马生涯的拿破仑也随身携带,先后看过7遍。

歌德还是德国抒情诗的创始人,一生写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他的才华和成就是多方面的,除戏剧、小说、诗歌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艺术和自然科学等许多领域也都非常突出。他总是孜孜不倦地努力创作,他的创作和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很可观的。他在寿终之前还伏在桌上写作。有一首小诗是他珍惜时间的写照:

我的产业是多美,

多么广,多么宽!

时间是我的财产,

我的田地是时间。

揭秘原来她才是著名作家歌德真正爱的女人

歌德一生写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而这些伟大作品每一部都与一段让歌德刻骨铭心的恋情相连。一生拥有如此多的恋人,谁是歌德真正爱的人呢? 

  歌德

初恋情人安妮特

1765年,16岁的少年歌德来到莱比锡攻读法学课程。初次离家的孤独加上法学的枯燥,让16岁的少年几乎无法承受。就在歌德最失意的时候,他认识了饭店老板的女儿,19岁的姑娘安妮特,她苗条可亲,聪明伶俐。很快他们就坠人爱河。然而爱情是把双刃剑,幸福背后总是伴着痛苦和失落,不久,两个人开始争吵,和好,争吵。一两年后,在争吵与和好的不断反复中,安妮特失去了耐心,离开了歌德。

痛苦中,诗歌成了歌德表达渴望和痛苦的方式,他人生的第一部诗集《安妮特》就这样完成了。  

  歌德

邂逅夏绿蒂

1772年5月,23岁的歌德来到韦茨拉尔高等法院实习。一次,歌德和他的姨母乘马车去沃尔培尔茨豪森乡间参加舞会,在途中与同去参加舞会的夏绿蒂相识。夏绿蒂当时19岁,天生丽质,很讨人喜欢,歌德对她一见钟情。舞会后他经常去夏绿蒂家玩,接触越多,歌德陷得越深,他不顾一切地向她表白了爱意。

没想到夏绿蒂却把歌德的表白告诉了未婚夫凯士特(歌德的朋友),他是个宽宏大度的人,相信自已的未婚妻,也相信自已的朋友。但这种局面使歌德深受打击,他给夏绿蒂和凯士特每人各留一封信后,就逃回了法兰克福。不久,他的朋友叶尔查林因为爱上别人的妻子,受不了社会舆论的指责自杀了。这两件事情让歌德非常痛苦,于是,他以这两件事为蓝本,仅用四个星期创作出了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小说之一《少年维特之烦恼》。

相濡以沫的妻子

1788年,歌德在魏玛公园里邂逅纸花厂的女工克里斯蒂娜。她聪明可爱,漂亮温柔,歌德很快就爱上了她。由于克里斯蒂娜出身低微,这份感情为上流社会所不容,歌德与她同居18年而没有结婚。迫于世俗压力,歌德虽没有给她名分,但却在公众面前宣布:克里斯蒂娜可以支配他所有的收人。  

  克里斯蒂娜

18年后,耶拿战役爆发,当战火燃烧到家门时,是克里斯蒂娜在门口舍命相拦,救了歌德一命,歌德感动之下,终于下定决心,娶克里斯蒂娜为妻。10年后,克里斯蒂娜因病在魏玛过世,歌德怕触景生情,烧掉了关于妻子的一切文字资料,在妻子死后的16年里,伤心的歌德一直不敢去妻子墓前祭拜。

魏玛,是歌德居住时间最长的城市,歌德在那里度过了28年安定幸福的生活。

  令人感伤的黄昏恋

1822年,74岁高龄的歌德一场大病后,奇迹般地恢复了久违的青春,他像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疯狂地爱上了常陪他散步的东家之女,19岁的妙龄少女翁尔丽克。在与医生密谈之后,他向年长的大公爵吐露衷肠,托他去求婚,却遭到女孩母亲的婉拒。  

  歌德

1823年9月5日,一个秋风瑟瑟的早晨,歌德乘马车毅然离开了女孩所在的城市。一路上,在那疯狂的情绪下,他用诗记下了自己的“内心日记”。这首诗后来成了这位老人晚年最伟大的作品。他说:“这是上帝让我倾诉烦恼。”100年后,茨威格评论道,那不仅是“激情达到最高峰的产物”,更是“高尚的自我克制”的结晶体。

“是他枝繁叶茂,簌簌作响的生命之树上最鲜丽的一片叶子。”在写完这首爱情长诗《玛丽恩巴德悲歌》后,歌德告别了爱的激情带来的痛苦,进人了心境平和、勤奋写作的暮年,完成了历时58年的巨著《浮士德》,为世人留下了一笔贵重的文化遗产。歌德活到83岁,然后安详地离去。

歌德与贝多芬的关系 歌德与叔本华的对比

歌德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作家和科学家,歌德的一生之中所作出的最大的成就是在文学领域,歌德一生之中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且积极的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歌德是哪个国家的人?歌德是德国人,生于德国,长于德国,一生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德国度过的。  

  歌德照片

歌德是哪个国家的人?歌德是德国人,生于德国的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歌德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德国度过的,歌德故居位于在法兰克福西思格拉大街23-25号。歌德所处的那个时代德国正处于封建制度的瓦解时期,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潮流正在冲击着德国,德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歌德在这样一个时期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逐渐的加深了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的产生与歌德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不可分割的。歌德的绰号叫做“浪游者在法兰克”。从这个绰号也可以看出歌德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德国人。

歌德在1765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770年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学习法律,次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771年在法兰克福任律师。还曾经在魏玛做官,1788年到魏玛做了一名剧院监督。后来成为了一名作家,在现在的法兰克福西思格拉大街23-25号的故居内完成了自己大多数作品的创作,歌德一生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德国度过的。歌德是哪个国家的人?毫无疑问,歌德是德国人。

  歌德与贝多芬

歌德生于1749年8月28日,贝多芬生于1770年12月16日,两个人的年龄相差21岁,也就是说贝多芬还是一个青年的时候,歌德已经步入了中年人的行列了,歌德的作品在德国曾经风靡一时,贝多芬自然也就成为了歌德的崇拜者之一,于是两个人可以说在没有见面之前就已经深交已久。下面就介绍一下歌德与贝多芬的交往。  

  贝多芬画像

贝多芬青年时期像很多青年人那样看过歌德的作品,特别是《葛兹》和《少年维特的烦恼》两部作品更是给贝多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歌德的抒情诗更是一度激起贝多芬的创作热情,1810年,贝多芬为歌德的《埃格蒙特》谱写了音乐。1811年4月12日,贝多芬写信给歌德。信中倾诉了自己对诗人的敬仰之情,并希望能够听到歌德对《埃格蒙特》音乐的意见。6月25日,歌德回了一封信,表示希望能够在魏玛上演这部贝多芬谱曲的悲剧,并且赞扬了贝多芬的音乐,说一定会给两个人的崇拜者带来新的感官享受。

1812年夏天,贝多芬和歌德都来到特普利策。歌德到达时,贝多芬已到了一周了,但他并不知道歌德来了。歌德于是主动去看望贝多芬,当天晚上,歌德给他的妻子写信说:“在我见过的艺术家当中,没有谁比他更专注、更有毅力和更诚挚可亲的了。”

老年的歌德欣赏并且尊重贝多芬的为人和才能,却对贝多芬的革命精神无法理解。对贝多芬来说,歌德也让他觉得有些失望。贝多芬眼中的歌德只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社交家,没有任何的激情。贝多芬希望能够得到歌德美的批评、理性的批评,但是歌德却没有任何的批评的言语。他觉得这次见面与他对《少年维特的烦恼》、《葛兹》的创作人的想象差距太大。

歌德与叔本华

歌德生于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叔本华生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从年龄上看歌德要比叔本华年长39岁,当叔本华青春年少的时候歌德已经是一个垂垂老翁。两个人都是德国人,并且都曾经长期的居住在法兰克福,都一度在同一时期出名,所以两个人必定是存在着交集的。下面就比较一下歌德与叔本华。  

  歌德画像

关于歌德与叔本华的交往历史上记载的不多,或者是两个人只是神交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成为朋友。叔本华在1811年在柏林大学学习的时候歌德已经是一位62岁的老人,这个时候叔本华发表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歌德对这篇文章非常的赞赏,并且从中发现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倾向,他告诫叔本华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

歌德与叔本华都是德国的文化名人,但是两个人的主攻方向不同,歌德主要是戏剧、诗歌、小说等文学创作,而叔本华的作品主要是哲学学术著作,所以两人都称得上是思想家,但是两个人的创作作品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歌德与叔本华两个人都是学界的著名人物,并且都曾经是大学的教授,但是两个人的个性却差别很大,歌德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谦谦君子,对待人温和有礼,而叔本华却性情暴躁,并且非常自私,甚至是将一位女裁缝推下楼梯,造成了她终生残疾,而叔本华不得不按季度给她补偿,当她辞世之后,叔本华写道:“老妇死,重负释。”

  歌德的故事

歌德是德国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作家,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不仅仅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才学,而且也拥有着超出常人的智慧与应变能力,而且是一位谦谦君子,歌德的身上有很多值得后世人学习的地方,歌德已经去世很久了,但是世界上还流传着很多关于歌德的小故事,下面就讲两个歌德的故事。  

  歌德画像

歌德的故事一:一次歌德在魏玛的路上散步,忽然发现对面走来了对歌德的作品提出尖锐的批判的文学评论家,两个人在一条路上相遇了,两个人正好走到了面对面的位置上,这位评论家骄傲的说:“我从来不给愚蠢的人让路。”歌德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我与你正好相反。”歌德说着给这位评论让开了道路,这位评论家瞬间面红耳赤,尴尬不已。

歌德的故事二:歌德与贝多芬是好朋友,一天两个人一起出去散步,看到迎面走来了奥地利皇后率领着一群皇室成员,歌德看到皇室成员之后立即恭恭敬敬的站到了路边,并且摘下自己的帽子向皇室成员致敬。贝多芬觉得歌德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贝多芬觉得皇室成员不配自己对他们那么恭敬,因为在任何时候也造就不出歌德或贝多芬来。贝多芬直接昂首挺胸的走过去,皇室成员纷纷想贝多芬脱帽致敬。而歌德却仍旧谦卑的毕恭毕敬的等到皇室成员走过之后才去追赶贝多芬。

从上面两则歌德的故事可以看出歌德是一位充满了智慧与幽默的人,同时也是一位没有任何的傲气,是个谦逊的人。

德国诗人歌德逝世

在185年前的今天,1832年3月22日 (农历二月廿一),德国诗人歌德逝世。

歌德,1749年8月28日(距今268年)生于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也研究自然科学,参与政治活动。

歌德创作第一高峰在青年时代,主要作品有剧本《铁手骑士》(1773)、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自由体诗歌《浮士德》初稿。

网络配图

后来,歌德对自然科学发生了兴趣,又从事政务工作,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为了摆脱这种境地,他开始了旅行生活,结识了席勒后,他又升起了创作欲望。他曾以高度热情作画,描绘意大利风物,有千幅左右。其间完成了诗剧《托夸多·塔索》、《浮士德》第二稿、《罗马哀歌》、《那列狐》等。

由于歌德涉猎较为广泛,思想活跃,写作时而捡起,时而抛下,断断续续,其风格也随之变化。这一时期的作品有长篇小说《亲和力》、《颜色学》、《诗与真》等。还写了一些自传体著作,如《意大利游记》、《出征法国记》等。晚年又好像焕发了青春,写完了《浮士德》(1831)、《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1828)等。

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