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康的人物介绍

本 名:公孙康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辽东襄平

主要成就:斩杀二袁;击破东夷,称雄辽东

官 职:左将军、辽东太守

爵 位:襄平侯

追 赠:大司马

辽东王公孙康的生平事迹,公孙康的人物简介

公孙康在父亲公孙度死后,任辽东太守,曾经斩了势穷来投的袁熙、袁尚兄弟,将二人首级送给曹操。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因高句丽屡犯辽东,康出军击之,攻破都城,焚烧邑落,高句丽王伯固子拔奇与涓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降康。康因汉在朝鲜所置郡县,四于韩濊势强,早在桓灵之世,民多亡徙,郡县多弃守。康遣公孙模、张敞等击韩濊,收集旧民,于旧属东浪之屯有县以南置带方郡(朝鲜京畿道、并忠清道之地)。

历史概况

辽东太守,公孙度长子。度死,子康嗣位。十二年,太祖征三郡乌丸,屠柳城。袁尚等奔辽东,康斩送尚首。语在武纪。封康襄平侯,拜左将军。

演义概况

辽东太守公孙度长子。公孙度死后,就任辽东太守,曾经斩了势穷来投的袁熙、袁尚兄弟,将二人首级送给曹操。死后,其弟公孙恭袭爵。

关系

公孙度(?-204),字升济,辽东襄平人。少随父迁居玄菟郡。汉末年间,中原地区战乱,各军阀无暇东顾。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向南取山东半岛,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由于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使辽东地区在汉末的战乱年代,获得了暂时安宁,推动了当地发展。曹操表公孙度为武威将军、永宁乡侯。公孙度没有嫡子,继位的是庶出的公孙康。公孙康割断中央与东夷的来往,俨然以中央的东北代理人自居,独断东北,其霸业达到鼎盛。

公孙康于曹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病死之后,其子公孙晃、公孙渊年纪还小。于是由弟弟公孙恭继任。曹丕称帝后,拜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可谓恩宠之至。公孙渊夺取其叔公孙恭之位,依孙权,结曹睿。继而在辽东造反,自称燕王,改元绍汉。魏国派司马懿前往征讨,不敌,最终被司马懿擒杀。卒于238年。


公孙康是三国官二代胜过刘禅为大汉开疆辟土教棒子怎么做人

在汉末三国时代,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群雄争霸,天下混战不休。

网络配图

汉末诸侯,先后有董卓、曹操、袁绍、刘备等人共同征战天下,兵锋四起,可是自古素来有英雄的老子,可是并不是英雄的老子,都有英雄的儿子。

像刘备的儿子刘禅,继位之后,长期在诸葛亮以及诸大臣的庇护之下,一生都没有大的战绩与能力,从蜀汉的整体局面来看,刘禅只是个守成的君王,比刘璋强不了哪里去,这厮放在和平年代也绝对是个昏君,在内宠信奸臣与宦官,要不是蒋琬费祎等人的扶持,大有重演汉末昏君汉灵帝的故事。

在三国时代,有这么一个人,他的身份和刘禅很类似,其父亲也是汉末一诸侯,是一名官二代,然而他虽居边疆之地,一生对外开疆辟土,多次对朝鲜半岛的势力作战,教棒子的祖先怎么做人。

这个人就是公孙康,其父亲就是公孙度,汉末群雄之一。

网络配图

高句丽是一个生命力很强的小国,先后历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等朝代,在汉末中原混战之时,高句丽乘机南望中原,侵略汉朝郡县。公元209年,公孙康联络高句丽落魄王子拔奇出军进攻高句丽,攻破其都城,焚烧邑落,大大消弱了高句丽的势力。

同年,公孙康将乐浪郡十八城的南半部分,划分为带方郡,征讨当地部落势力,并以带方为基地节制朝鲜半岛南方的三韩地区,影响力遍布朝鲜半岛,棒子的老祖先都得仰仗公孙康。

稍后,公孙康又对朝鲜半岛东方的国家韩濊作战,使其在国力强盛的时候一下子跌落下来,在打击的同时,也为汉家开疆辟土。

网络配图

处在边境之外的公孙康,虽然是一个官二代,可是他奋发图强,开疆辟土,在当时诸侯多数内耗征战的时候,他却能为汉家天下开疆辟土,这不能不为其竖上一根大拇指。赞一下!

袁绍与曹操火拼后被公孙康所杀 只怨他太蠢了

建安十二年,袁熙与袁尚二人来投奔公孙康,有人向曹操建议,乘此机会,以追击二袁为名,派兵将公孙康解决,曹操说:“不必,我有办法,叫公孙康把二袁的头颅送来。”

曹操的办法十分简单:不派兵,也不叫人去命令公孙康如何如何。曹操知道,倘若派了人去,公孙康反而会与二袁及其残部合在一起;不派兵去,公孙康就不怀疑曹操有顺便解决他的企图,就会杀了二袁,向曹操讨好。

曹操而且不等公孙康有所表示,就率领大军从柳城向南撤退。为的是:让公孙康放心。

网络配图

曹操这一次从柳城撤退,冒了他自己所不曾预料得到的险。当时,季候不过是深秋,塞外却已经冷得很;他的部队被冻得受不了,更可怕的是,走了二百多里,没遇到水(来时,滦东地区泛滥的水,上不了长城南北两旁的山,而且已经流掉)。后来,他吩咐军士凿井,凿下去三十几丈才有水。军粮也吃光了,塞外本就不产多少粮食;牛羊之类,多数都被乌桓人之中不肯投降的带走了。曹操的错误,是忽略了在开拔以前向归顺了的乌桓人,多征发一些牛羊。于是,只得杀马充饥。杀了、吃了几千匹马,才回到了长城以南出产谷类的汉人耕种区域。

倘若二袁知道了曹操在归途如此狼狈,他们大可以率领残部来追,像俄国人在1812年追击拿破仑那样,中国可能另是一个局面。

二袁之蠢,蠢在没有先与公孙康接洽好,就贸然去投奔。他们第一是不懂政治,公孙康怎么会在他们与曹操之间,选择他们,而不选择曹操?公孙康怎么会情愿为了他们,而公然与曹操为敌?

网络配图

第二,二袁也似乎从未对公孙康及其父亲公孙度的作风,稍作研究。公孙度与公孙康父子何尝有过不计利害、锄强扶弱的行为? 《典略》这一本书上说,袁尚有意思于公孙康接待他的时候,出其不意,凭自己的膂力把公孙康抓住,杀掉,代替公孙康作辽东的大军阀。《典略》又说,袁熙对这个馊主意,还颇为赞同。

我认为,二袁虽蠢,还不至于蠢到这个程度。即使袁尚力大无穷,有匹夫之勇,也不能斗得过公孙康的成百成千的卫士。用空手道之类的功夫,也许能打死公孙康一人,却无法抵挡卫士们的成千的乱箭。再退一步说,袁尚有本事将公孙康的若干卫士一一打死,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接收整个辽东的地盘。

《典略》的作者,是一个比起二袁,更没有政治头脑与军事常识的人。

网络配图

公孙康准备宰了二袁,向曹操讨好,用不着先知道二袁有意对他下手。换句话说,二袁有没有馊主意,不影响公孙康的“既定计划”。

于是,公孙康就埋伏下刀斧手,二袁才到,向他行拜见之礼,他就一声令下,刀斧手就把二袁踢倒,砍下了血淋淋的头。

这两颗头,加上活该倒霉的辽东乌桓的单千苏仆延的头、被装在笼子里,用极迅速的驿递方式,送到邺县曹操的新的办公处(曹操已经在击败了袁尚之时,改兼冀州牧,把兖州牧让给了一个听话的部下)。

曹操欣然接受公孙康的这一份厚礼,吩咐左右:一面把三颗头挂在邺县的马市,一面派遣钦差去辽东,以献帝的名义拜公孙康为“左将军”,封公孙康为“襄平侯”。这襄平侯是属于“县侯”的一级,比“永宁乡侯”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