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东魏权臣、北齐奠基人

中文名:高欢

别名:贺六浑

籍贯:中国河北

出生地:怀朔镇(包头市固阳县)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公元496年

去世年月:公元547年

职业:东魏王朝的皇帝和实际统治者军事统帅

逝世日期:公元547年

职 业:大丞相、太师

代表作品:沙苑之战

庙 号:高祖

谥 号:献武皇帝→神武皇帝

高欢简介 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怎么死的

  高欢,字贺六浑,是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北齐的实际创建者,北齐高祖神武皇帝,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 495年),卒于东魏武定五年( 547年),渤海蓨县人。

  高欢出身官僚家庭,六世祖高隐曾为西晋玄菟太守(辽河流域),三世祖高湖曾为北魏政权右将军。祖父高谧,官至北魏侍御史,后因犯法被迁居北部边境怀朔镇(内蒙古固阳南),高次即出生于怀朔镇。高欢幼年丧母,寄养之家家境贫寒,直到娶妻成家,得岳父支持才有了自己的马,参加了镇军,并担任镇军的队主,负责保卫边境和当地治安。后转任函使,往返于怀朔镇与北魏都城洛阳,负责投递中央与地方间的信函,到此时,高欢的生活才开始有转机。

  先天的官僚家庭出身和后天的贫困生活,使高欢逐渐养成了深沉大度、轻财喜士的豪侠品格,担任镇军后,高欢的视野扩大了,尤其是出任函使常去洛阳,逐渐熟悉北魏政治中心的情况。当他目睹羽林军烧主张排抑代来武人“不使预在清品”的领军张彝住宅,并殴伤张彝,杀其子张始均,而朝廷却不闻不问,认识到北魏政治的腐败,遂产生了推翻北魏统治的念头。为此,他与司马子如、刘贵、贾显、孙腾、侯景等结为好友,相机行事。

  北魏正光六年( 525年),北魏上谷地区(怀来东南)爆发起义,高欢即与司马子如等先后参加了河北杜洛周、葛荣的起义队伍。不久,高欢离开葛荣,投奔了北秀容川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尔朱荣对高欢并不十分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高欢有雄才大略,遂与之谈论政治,高欢认为当时北魏皇帝愚弱,太后淫乱,宠臣专权,朝政大乱,建议尔朱荣乘势起兵,推翻北魏朝廷。此建议正中尔朱荣下怀,因而更加信任高欢,任命他为亲信都督(卫队长)。

  武泰元年( 528年),明帝派密使诏请尔朱荣率兵入洛阳清君侧,替他除掉心头之患,在此事件中,高欢因参谋有功被尔朱荣赐爵位为铜(革是)伯。尔朱荣在控制洛阳政权后,大规模镇压农民起义,高欢则一面利用他与起义军昔日的关系,离间起义军;一面则与尔朱荣的将领一起直接镇压起义军。不久即被尔朱荣提升为第三镇人酋长,常常参与制定重大决策,实际已成为尔朱荣的副手。

  北魏建明二年( 531年),高欢带军进驻信都(河北邢台西南),时值尔朱度律废元晔而立节闵帝,为寻求高欢的支持,他说服节闵帝,封高欢为渤海王,东道大行台、冀州刺史。高欢在河北、山东立住脚,开始准备与尔朱氏决裂,他假造书信,说尔朱兆要把六镇人分配给契胡族做部曲,引起六镇人对尔朱氏的不满;接着又假造兵符要征占六镇人当兵,并亲自到郊外为征发的万余人送行,六镇人表示拥戴高欢为主,这样,高次将六镇20万人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为缓和民族矛盾,加强自己的力量,高欢严整军纪,使这支军队成为战胜尔朱氏的基本力量。

  北魏普泰元年( 531年),高欢部将李元忠与高乾合力平殷州,斩尔朱羽生后,高欢开始公开反对尔朱氏。高欢便以朝廷被权臣把持、表奏不得上达为由,拥立北魏宗室章武王融子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史称后废帝,年号中兴。高欢利用尔朱氏内部矛盾,采取反间计使其互相猜测,致使尔朱度律、尔朱仲远不战而还,高欢则在广阿(河北隆尧东)击败尔朱兆军。

  北魏永熙元年( 532年),尔朱氏军再次汇合集结邺城周围,号称20万,准备与高欢决一死战。当时,高欢步兵不到三万,马匹不到二千,双方力量悬殊,但六镇兵士因深受契胡族压迫,人心归一。两军交战,尔朱氏军大败,尔朱天光、尔朱度律被亲信斛斯椿擒获,送到洛阳;尔朱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韩陵之战后,高欢乘势进据洛阳,废节闵帝,另立孝武帝(北魏孝文帝曾孙)。孝武帝即位后,授予高欢大丞相、世袭定州刺史,北魏大权实际已落入高欢手中。

  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做傀儡,于天平元年( 534年)征召关右军队,并亲率屯于河桥准备攻打高欢,高欢也领军驻扎河桥以北10多里的地方。元修所领军内矛盾重重,无力抵抗高欢军,元修本人只得逃奔关中,投奔了宇文泰,高次立清河王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同年,关中的宇文泰毒死元修,拥立孝文帝孙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北魏始分为东西魏,东魏将都城迁邺,军国政务完全被高欢所控制。

  天平二年( 535年),高欢特派使者出郡巡察,向民疾苦。到邺朝见东魏帝时,令百官向他汇报治理地方情况,对不守法的官吏“节级相坐”,对守法勤奋的官吏则大加褒赏。天平四年( 537年),高欢再次出兵,仍以蒲律渡河攻西魏,西魏军则进据沙苑(陕西大荔县南)迎击。此次东魏军大乱,损兵折将八万多人,高欢本人亦险遭不测,最后跨橐驼逃到黄河边,抢船渡河才得以逃脱。

  高欢怎么死的

  沙苑战后的第二年,高欢又做了一次进攻西魏的努力,部将侯景与司徒高昂将西魏将独孤信包围在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双方展开激战。西魏帝和宇文泰领兵救援,东魏高欢也领兵支援,双方在河阴(河南洛阳市东北)大战,结果东魏军大败,司徒高昂和大都督李猛等被杀。

  东西魏在玉壁战斗中,高欢病倒,回到晋阳不久于武定五年( 547年)正月死去,终年52岁。死后葬于邺西北漳水之西,东魏孝静帝赐谥号献武王。高欢子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初年追崇高欢为献武帝,庙号太祖,陵曰义平。高欢孙北齐后主高纬于天统元年( 565年),改谥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高欢当政期间,注重缓和民族矛盾,整治吏治,并力求实现东西魏的重新统一,不失为一位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政治家、军事家。

“金蝉脱壳”之计成就北齐神武帝高欢的北齐霸业

  导读: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非一支笔、一卷书所能书写,而以一部奇书《三十六计》为主线,却能延展出一部浩瀚的中国政治史。《三十六计与中国政治》以与众不同的视角为你纵说历史风云、解读中国政治。依“声东击西”之计,北魏孝文帝于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之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取得了南北朝各国所不及的辉煌成就。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鲜卑贵族汉化的加深,北魏统治者日趋腐化,吏治逐步败坏。北魏为了阻止柔然南下的威胁,东起赤城(今属河北),西至五原修筑长城,在沃野六镇等沿边要害处设置军事据点。人民不堪朝廷重压,正光四年(523年)终于爆发了六镇起义,此时出现了一个小物——在边境队伍中当队主(班长)的高欢。

  高欢,字贺六浑,勃海修人(今河北景县)。其六世祖高隐曾为晋朝的太守,三位先祖又曾仕慕容氏燕国,但到他父亲高树生时家世早已沦落,高欢的少年时代确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不过《北史》载:“神武(即高欢)性深密高岸,终日俨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至于军国大略,独运怀抱,文武将吏,罕有预之。”高欢自小生长于边镇,周围都是终日舞枪弄棒的鲜卑军人,受此影响,成年后他很快就在边镇队伍中当上了队主。六镇起义后,北魏权臣尔朱荣联合柔然一同镇压,击杀起义军首领破六韩拨陵,俘二十多万兵民,高欢就是被俘后得到尔朱荣的赏识。不久,尔朱荣将太后及大臣两千余人杀死,控制朝政,此后内乱不止。

  尔朱荣有一次忽然问左右:“哪天我死了,谁能够做军中统帅呢?”周边人都回答:“尔朱兆(尔朱荣族弟)”。尔朱荣不以为然地说:“尔朱兆虽然勇猛善斗,但能统领的人马不过三千左右,军马多些他就乱了阵法。能代我统军的,只有贺六浑(高欢)。”尔朱荣虽然对高欢颇为欣赏,同时又产生戒心,一方面指醒尔朱兆要暗加提防,一方面把高欢远调为晋州刺史。不久,尔朱荣为魏庄帝诛杀,尔朱家族纷纷乘机反叛朝廷,身为一方之将的高欢审时度势,又打上了尔朱氏领下(以尔朱荣为首)的主意。

  六镇造反的降兵被迁置河北后,不断受到尔朱氏契胡兵士的凌暴,被杀过半仍造反不已。刚刚缢死魏庄帝、掌握魏国朝政的尔朱兆对此感到头痛,向高欢咨询意见。高欢回答:“六镇降兵反叛不休,又不能全部杀掉,大王您应选心腹之人去统领他们。再有反叛,就归罪其将领。”尔朱兆觉得建议很好,就问谁能去当统领。一席饮酒的贺拨允建议让高欢去统领六镇降兵。此建议正合高欢心意,因为他早已有了“金蝉脱壳”的计谋。

  “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的第二十一计,属混战计: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所谓“存其形,完其势”,是指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形貌,进一步完备继续战斗的各种态势;“巽而止蛊”语出《易经·蛊》卦,意是暗中谨慎地实行主力转移,乘敌不经意之际脱离险境。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实现我方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不仅使自己脱离险境,还可利用分兵转移的机会巧妙出击。但是,高欢佯装大怒,骂道:“现在天下事都听尔朱兆王爷的,你是什么东西,王爷没发话能轮到你说三道四!”尔朱兆很感动,觉得高欢忠心耿耿,于是趁酒劲宣布他为六镇降兵统军。高欢心中大喜过望,立刻驰奔阳曲川,建立统军大营。至此,高欢完成了其“金蝉脱壳”的第一步。

  在曲川建军营统六镇降兵不久,为了远离尔朱兆,摆脱他的威胁和控制,高欢以山西霜旱灾多,兵士没有粮食为由,请求移师山东,解决军粮问题。尔朱兆长史慕容绍宗见书立即劝道:“不可!现在四方乱起,人怀异望。高公雄才盖世,又握兵于外,正如借蛟龙以云雨,一旦移师再也不能控制他了。”尔朱兆勇而无谋,说自己和高欢是拜过把子的兄弟。慕荣绍宗说:“亲兄弟尚不可信,何况是把兄弟!”尔朱兆大怒,把慕容绍宗关进牢房,下令高欢移军山东。

  高欢率军自晋阳出发,中途遇见尔朱荣的老婆带着大车、小车的财物从洛阳返山西,有好马三百匹,高欢派兵将马抢为己有,尔朱兆听后大怒,忙把慕容绍宗放出来问计。慕容绍宗说:“高欢现在还跑不掉。”尔朱兆自己亲率军队追赶,追至襄垣时恰值漳水暴涨,高欢隔河拜谢:“我借马是为了用来抵御山东盗贼。如果您相信谗言,我就过河受死,只怕您把我杀了,我属下这些人马上就叛亡而去。”尔朱兆胆大无脑,策马渡水,与高欢在营帐间坐定,欢饮极醉,又杀白马盟誓。夜间,高欢属下尉景埋伏壮士要杀掉尔朱兆,高欢阻止说:“现在杀了尔朱兆,他的党羽一定奔归聚结报仇,我们马少兵饥,不能相敌,将成大祸。”转天早晨,放尔朱兆归营。

  巧妙运用“金蝉脱壳”之计,高欢终于走出尔朱势力范围,率军山东后严肃军纪,秋毫无犯,深受拥戴,不久后在信都起兵。为了名正言顺,高欢与属下拥立魏朝宗室、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历经争战尔朱一门尽灭,高欢立平阳王元修为帝,即北魏孝武帝。孝武帝纳高欢女儿为皇后,但他一心想摆脱高欢的束缚,于是重用宇文泰讨伐高欢,却被宇文泰毒杀。534年,高欢拥立北魏孝文帝年仅11岁的曾孙元善见为孝静帝,是为东魏;535年,宇文泰立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与高欢所建的东魏对立,建都长安,是为西魏。从此,魏朝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朝开始了长期对峙的局面。

  整个东魏统治时期,政权一直掌握在高欢家族人手中。《北史》记载:“(高欢)听断昭察,不可欺犯,知人好士,全护勋旧……雅尚俭素,刀剑鞍勒无金玉之饰。少能剧饮,自当大任,不过三爵。居家如官,仁恕爱士。”其中对高欢虽不无溢美之辞,但基本不失公允。高欢征战一生,从六镇一个戍卒熬到魏朝的王爷,并成为北齐实际的开创者(550年,其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可谓一生无憾。他出身孤弱,恰逢乱世,一生陷阵,足智多谋,运用“金蝉脱壳”之计成就霸业,也可说是不负平生!高欢执政期间,东魏的经济实力及人口数量都居当时各国之首,成为南北朝末期后三国时代的佼佼者。

高欢简介 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北齐神武帝高欢生平

  北齐神武帝高欢(496年-547年),鲜卑名贺六浑,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景县南)。北朝东魏权臣。因祖犯法,遂移居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北,一说内蒙古固阳),成为鲜卑化汉人。他曾参加杜洛周起义军,继归葛荣,为亲信都督。后判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任第三镇酋长、晋州刺史。他竭力调和汉胡关系,依靠鲜卑族和汉土族高门,扩充政治实力。普泰二年(532),一举消灭尔朱氏残余势力,以大丞相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534)逼走孝武帝,西奔长安依宇文泰,另立孝静帝并挟其迁都邺城。因邺城残破,他令仆射高隆之负责新建邺城南城。城呈龟形,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殿堂楼阁、豪华奢糜、殿旁有殿、楼后有楼、繁复迷离、不可胜数。仙都苑中建有五岳五海。高欢专擅东魏朝政16年,死后,其子高洋代东魏称齐帝,追高欢为神武帝。

  高欢是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北齐的实际创建者。小字贺六浑。祖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东)人。其子高洋称帝后,追尊为太祖献武帝(后被改尊为高祖神武帝)。高欢的先祖因犯罪徙居怀朔镇,世居北边,生活习俗鲜卑化。东魏的建立,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高欢为人深沉,富于机谋。善用人,不问地位高低,唯才是举。治军严明,将士乐为效死。孝武帝想依靠据有关陇的宇文泰以消灭高欢,计划不成,于永熙三年逃奔长安。高欢在洛阳立孝静帝元善见,是为东魏。535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文帝元宝炬,是为西魏。东西魏皇帝,实际是高欢、宇文泰分别操纵的傀儡。

  他统治时期,梁虽然有北伐,但与东魏的关系仍以频繁通使为主。高欢害怕北方士大夫望梁朝为正朔所在而投奔江南,也无意南向扩张疆土。魏分东西以后,彼此抗争,柔然的倾向对东西魏有举足轻重之势。高欢娶柔然公主,表示对柔然结交求和。孝静帝即位,高欢因此决定迁都于邺,他多次与西魏作战,双方各有胜负。546年,高欢悉举山东之众攻西魏,围攻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50余日,士卒战死病死者7万人,被迫退军。高欢智力皆困,而发病。次年高欢卒。

北齐高涣简介 高欢儿子高涣是怎么死的

  高涣(533—558),字敬寿,北齐神武帝高欢七子,母韩氏。勃海蓨人。封上党刚肃王。天资雄杰,风流倜傥,幼年时,常以将才自居,深得高欢的喜爱。长大以后,力大无比,能扛得起宝鼎,文韬武略,精妙绝伦。538年,封平原郡公,550年,封上党王,历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镓尚书事等职。因“漆”与“七”同音,位列第七的上党王被文宣帝视为祸根,关牢笼一年后被处死,年仅26岁。新见北齐《高涣墓志》考略。

  早年经历

  上党刚肃王高涣的母亲韩氏,是高欢朋友韩轨的妹妹,也是高欢的初恋。高欢曾向韩氏求婚,韩家的母亲嫌弃高欢穷,棒打鸳鸯散。韩氏另嫁他人。高欢失恋之后,却被富家女娄昭君倒追,娶得白富美。多年后高欢发迹,韩氏正巧做了寡妇,又和高欢鸳梦重温(北史曰:上党太妃韩氏,轨之妹也。神武微时欲娉之,轨母不许。及神武贵,韩氏夫已死,乃纳之。),生下高涣,高涣姿容雄俊,姿容雄俊,洒脱不拘。虽是孩童,就十分自信长大后能领兵打仗。因此神武时常夸奖他,也很喜欢他,说:“这个儿子像我。”长大了,力大无比,才能超群。他常对身边的人说:“人不能没有知识,但也不需要像博士那样博学。”所以读书只求知道个大概,而不多下功夫。

  元象年中,封平原郡公。文襄帝高澄遭膳奴刺杀,高涣年纪还小,正在读书,听到宫中喧哗,吃了一惊,说:“大哥遇难了!”箭上弦,很快就冲出门去。武定年末,拜冀州刺史,有很好的政绩。天保初,封上党王,曾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还同常山王高演等人指挥伐恶诸城的筑建。之后聚集邺城,轻佻浮薄,侵犯郡县,被法司纠举。文宣帝高洋杀掉了他的几个手下,他也受到了责罚。六年,率军护送梁王萧渊明返回江南,攻破东关,斩杀梁朝的特进裴之横等人,于是威名大振。八年,录尚书事。

  含冤被杀

  早些年,术士称亡高氏者为黑衣,从此之后,神武帝高欢每次出行,都不想见沙门,是因为沙门身穿黑色的衣服。是时,文宣帝驾临晋阳,向近臣询问神武的忌讳,说:“什么东西最黑?”答:“漆。”帝认为这正好与涣是第七子的“七”吻合,就打发库真都督破六韩伯升前往邺城召涣。走到紫陌桥,涣杀死伯升后逃跑,渡过黄河,即被当地人捉住,解送到文宣帝那里。文宣帝把他装在铁笼里,和永安王高浚一起放进了地牢,关了一年多,同高浚一块被处死,死时只有二十六岁。文宣下令其妃李氏改嫁冯文洛,文洛过去是帝家的奴仆,因军功做到了刺史官,帝派文洛等人诛杀高涣,是这样的缘由他才能娶李氏为妻。

  乾明元年(560),收高涣高浚遗骨安葬,赠司空,谥号刚肃。敕书令妃李氏回王宅。文洛不忘旧恩,修饰打扮后去看李。李排列左右仆人,带着文洛站在台阶下,数落说:“遭难流离,乃至大辱,妾志操寡薄,不能自杀,幸得恩诏,才归王第。你是哪家的奴仆,还想来羞辱我吗?”命令手下将其杖打一百,打得文洛遍体鳞伤。高涣没有嫡生儿子,河清二年(563),庶出的长子宝严袭爵,位至金紫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