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奥伯特德国火箭专家

中文名:赫尔曼·奥伯特

外文名:Hermann Oberth

国 籍:德国

出生地:特兰西瓦亚

出生日期:1894年6月25日

逝世日期:1989年12月28日

职 业:火箭专家

毕业院校:慕尼黑大学、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

主要成就:创立空间火箭点火理论公式、介绍了宇宙飞船及其发射飞行原理

代表作品:《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通向航天之路》

现代航天学奠基人之一 德国火箭专家赫尔曼·奥伯特简介

赫尔曼·奥伯特(Hermann Oberth,1894年6月25日—1989年12月28日),德国火箭专家,欧洲火箭之父,现代航天学奠基人之一,是与齐奥尔科夫斯基和戈达德齐名的航天先驱。他有关火箭推进的经典著作,被整整一代工程师视为航天领域的“圣经”。

生平履历

童年

1894年6月25日,赫尔曼·奥伯特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现罗马尼亚赫尔曼施塔特),由于边界的变更,后来属罗马尼亚,而他本人却是德国后代。

11岁的时候,赫尔曼·奥伯特就因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月球旅行》的影响而迷上了星际旅行,但不盲从凡尔纳。第二年,他做出了这样的断定:反作用推进的火箭提供了唯一一种实现太空飞行的方式,巨大的火箭一定会用于未来的宇宙飞船 。

青年

1913年,赫尔曼·奥伯特到德国慕尼黑大学学医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征召入奥匈帝国军队当兵,中断了医学学习,但他专注于宇宙航行的基础理论研究。 他阅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关于火箭和宇宙航行的著作,其中包括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

1918年7月6日,奥伯特迎娶玛蒂尔德·胡莫尔(Mathilde Hummel),并在此后育有两子两女。其中一个儿子在二战中应征入伍,并在战争中捐躯。另外一位女儿则在1944年8月工厂氧气瓶爆炸的意外中丧生。

早期研究

1919年赫尔曼·奥伯特先后到德国慕尼黑大学、哥廷根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学习,在1922年他向海德堡大学提交了根据自己火箭设计写出的论文却被认为是荒诞的。

1923年6月,他发表了那部92页的经典著作《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The Rocket into interplanetory ),用数学阐明了火箭如何获得脱离地球引力的速度。(1929年经过修改和充实改名《通向航天之路》)对早期火箭技术的发展和航天先驱者有较大影响。这部著作使奥伯特获得了罗伯特·埃斯诺-贝尔特利和德烈·赫尔什创设的Rep-Hirsch航天奖学金。

从1924年到1938年,赫尔曼·奥伯特在特兰西瓦尼亚的一所中学里教数学和物理。但他对火箭的兴趣没有丝毫减退。

1927年6月5日,一批业余火箭业余爱好者在凡里尔(Valier)和温克勒(Johnnes Winkler)等人组织领导下,成立了“宇宙航行协会”,他得知后又来到德国,并被推举为该协会的名誉会长。

1928年秋,科幻电影《月球上的女人》的制片公司邀请奥伯特等人制造一枚长两米的火箭,但在影片首映时未能发射,直到1930年7月23日终于发射成功了,飞行高度20公里。

1938年他在维也纳工程军院从事火箭研究,自费设置了火箭试验场。

1940年在德累斯顿大学研制液体火箭的燃料泵,但他的主要兴趣在固体火箭方面,并于同年加入德国籍。

成为火箭专家

1941年,赫尔曼·奥伯特到佩内明德研究中心参与V-2火箭(见V-2工程)的研制工作,并制定了A-9和A-10多级火箭计划,打算从海上攻击美国华盛顿。他的工作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发展后来的A-4火箭发动机,也就是著名的V-2火箭,但A-4火箭却完全是以他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的。

1943年,奥伯特被派到易北河畔,研究固体推进剂防空火箭,成为研究防空火箭的第一人。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被美国监禁了3个月,1945年8月获释。

1948年,他侨居瑞士任火箭技术顾问。

1950年被意大利海军招聘,继续研究固体推进剂防空火箭,后返回德国纽伦堡从事教学工作。1951年,他离开德国到美国与布劳恩合作,共同为美国空间规划努力。

1955~1958年在美国任陆军红石兵工厂的顾问。这期间他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对十年内火箭发展的可能性做展望,另一本谈到了人类登月往返的可能性。

1958年赫尔曼·奥伯特退休回德国被选为联邦德国空间研究学会的名誉会长 ,但其大部分时间用来思考哲学问题,这也许是许多德国科学家的习惯。

奥伯特荣获过法国航空航天协会、德国空间研究协会、德国发明家协会和美国航空航天协会的诸多奖金和勋章,其对人类航天事业的杰出贡献值得后人铭记。

逝世

赫尔曼·奥伯特于1989年12月去世,享年95岁。

奥伯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他的贡献和著作有哪些

主要贡献

突破点

第一个创立空间火箭点火理论公式,并用数学方法阐明火箭脱离地球引力的方法和速度。

第一个完整介绍了宇宙飞船及其发射飞行原理。

第一个宇航协会的发起者和领导者。

贡献

赫尔曼·奥伯特对宇航科学的贡献主要在理论方面和对研究事业的推动上。

理论贡献:他建立了下列条件之间的理论关系:燃料消耗、燃气消耗速度、火箭速度、发射阶段重力作用、飞行延续时间和飞行距离等。这些关系对于火箭的设计是最基本的因素。

作为一个理论家,奥伯特影响了整整一代工程师,第一枚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型火箭V-2,其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原理就出自奥伯特的设想。同时也正是由于他的大力倡导,欧洲尤其是德国才在现代火箭研究方面走在了当时世界的前列。由于经济困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原因,奥伯特的许多天才设想都没能经他的手实现。但比起另外两位航天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和戈达德,他依然是幸运的,他的长寿使他几乎目睹了20世纪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见证了从第一枚火箭升空到载人太空飞行再到人类踏上月球的每一个历史时刻。作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受到的称赞是当之无愧的。

弟子

德国宇宙旅行协会的主要成员约翰内斯·温克勒、马克斯·伐利尔和罗道夫·内贝尔等人都是奥伯特的朋友和弟子,它们都是著名的业余火箭研究者。

主要著作

《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The Rocket into interplanetory ),赫尔曼·奥伯特,1923.

《通向航天之路》,赫尔曼·奥伯特,1929.

人物印象

赫尔曼·奥伯特从小就对交通工具特别感兴趣,渴望着利用它们旅行得更快、更远、更好。为此,他设计了奇异的火车、飞机和宇宙飞船。稍大一些后,他就在思考宇宙航行的办法,寻找产生11千米/秒速度的运载工具。经过阅读和思考,他断定,反作用力推进的火箭,提供了一种进入太空的方式。

作为数学教授,奥伯特把全部业余时间用于宇宙航行研究。1922年,他把研究成果整理成文,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寄给了海德堡大学,但他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承认。

1923年,他发表了那篇论文,就是后来被称为宇宙航行学经典著作的《飞向行星际空间的火箭》,书中提出空间火箭点火的理论公式,用数学阐明火箭如何获得脱离地球引力的速度。

1925年,13岁的冯·布劳恩读了奥伯特的《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一书后,通过当时著名的火箭研究者威利·勒的介绍,成为奥伯特的一名少年助手和学生。

1927年6月,德国一批业余火箭研究者成立“宇宙航行协会”,在罗马尼亚工作的奥伯特闻讯后来到德国,被推举为该协会会长。

奥伯特在继续研究中对他的火箭理论进行了修改和充实。1929年又发表了第二部经典著作《实现太空飞行的道路》,他在书中预见到电推进火箭和离子火箭的发展。这本书使他获得第一届佩尔--希尔施奖。

除了对火箭进行理论研究外,奥伯特还亲自与同事一起研制火箭。1930年7月23日发射成功的一枚火箭,飞行高度达20千米。由于奥伯特和其他人在火箭研究和实践中的成就,引起了科学家对火箭问题的普遍重视。

赫尔曼·奥伯特不仅勤奋好学,善于思考,而且虚心求教。在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通信中,实事求是地承认,齐奥尔科夫斯基等人在推导与宇航有关的方程方面,走在自己前面。当从报纸上看到戈达德研究火箭的报道后,就热情地给他写信,并索要他的著作。

赫尔曼·奥伯特在自传中谈到他少年时代的渴求时,作了一个形象的比拟:“骆驼能够在它们渴了的时候发现新的水源。也许某种可以类比的东西在我身上发生了……”这个类比,用作奥伯特一生的比拟也是恰当的。奥伯特有着像骆驼一样的务实精神。在他的开拓性的火箭研究成果没有被目光短浅者认可时,他克制着自己没有再申请博士学位。他想,没有博士头衔没关系,事实将证明他能成为比否定他的人更伟大的科学家。

二战结束之后奥伯特和布劳恩被美军抓获 他将太阳炮计划说了出来

太阳炮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炮,而是一种镜子,但是它比任何炮都更疯狂,因为它是依靠太阳发射,利用太阳能制造大规模杀伤。

1596年,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在他的小说中曾提到一面巨型镜子的情节,利用它可以聚焦太阳光线,进而烧毁敌人的船只。德国物理学家把这个想法又放大了一下,提出:发射一个由金属钠制成,直径超过5000英里的巨型反射器到外太空,随后便可利用它将太阳的能量聚焦在地球上的某个地点,那么它的威力将是毁灭性的。不过这项构想在当时的技术下很难完成,但是想法够疯狂!

第三帝国末日,在疯狂和绝望的双重驱使下,德国的科学家们孤注一掷,提出了大量想象力突破天际、与现实脱节的新式武器设计,例如“巨鼠”超重型坦克、“银鸟”空天飞机等,被后人称为“纳粹黑科技”。在这之中,有一款“黑科技”的威力最强、工程量最大——同时也最不可能实现,这便是本文主角:太阳炮。

太阳炮的狂想,起源于1929年。在这一年,德国著名的火箭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在日常研究的过程中,意外开启了一个惊天的脑洞:将一副直径为100米的巨大反射镜发射到太空,它可以在夜间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上。这样一来,普通农作物就等于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享受到太阳光照,生长速度就可以大大加速,迅速提升田地的食物产量。另外,大型城市也可以得到充足的光照,从此节约下消耗在照明系统上的大量电力。

实际上,反射太阳光作为武器并不是什么全新设计。早在两千多年前,希腊就流传着先贤阿基米德利用反射镜聚焦太阳光、烧毁入侵敌舰的传说。只不过,纳粹这一次把这个概念的威力放大到前所未有的数量级。根据德军的设想,只要把一副巨型凹面镜发射到太空,聚集起足够多的阳光,它就可以产生任何防御设施都无法抵挡的超高温度,焚毁地面上的敌军战舰,甚至摧毁敌方的城市!

在当时看来,太阳炮这种轨道武器的设想无疑是非常超前的。一旦得以实现,绝对是毁天灭地的大杀器。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火箭科技仍处于萌芽阶段,纳粹德国耗费大量资源,仅仅开发出载弹量1吨的V-2弹道导弹,靠它来发射必须部署至高层轨道的太阳炮无疑是痴人说梦。战争结束后,奥伯特和布劳恩一同被美军擒获。在审问中,奥伯特把太阳炮计划细节一五一十地交代给了美国审问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