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海尔·塞拉西一世
外文名称:英语:Haile Selassie I;阿姆哈拉语:ቀዳማዊ ኃይለ ሥላሴ qädamawi haylä səllasé
别名:塔法里
国籍:埃塞俄比亚
出生地:埃塞俄比亚帝国哈拉尔州
出生日期:1892年7月23日
逝世日期:1975年8月27日
职业:皇帝
信仰:埃塞俄比亚正教
主要成就:领导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埃塞俄比亚帝国末代皇帝:"犹太族的雄狮"海尔·塞拉西一世
海尔·塞拉西一世(英语:Haile Selassie I,1892年7月23日-1975年8月27日),埃塞俄比亚帝国末代皇帝、摄政王,出生于埃塞俄比亚南部绍阿的贵族家庭。原名里·塔法里·马康南,拥有"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225代继承者"、"犹太族的雄狮"、"上帝的特使"等称号。
1916年政变后拥护孟利尼克二世的女儿佐迪图担任女王,并担任皇太子兼摄政王。1924年4月前访欧洲,并使埃塞俄比亚帝国加入国际联盟。为了对抗意大利、英国、法国的势力,亲近美国与日本。1935年领导军民抗击墨索里尼治下的法西斯意大利王国侵略,1936年流亡英国伦敦,呼吁国际联盟和西方大国阻止法西斯侵略,1942年随英军回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于非洲联盟有相当优秀的外交表现,但是国内内政因为继续君主独裁,慢慢产生许多矛盾。1960年发生拥立皇太子的军方政变未遂。1970年因为国内严重饥荒与苏伊士运河关闭造成的油价高涨,让国民生活陷入危机。一部分的统治阶层囤积食物更使农村出现饿死者。在埃塞俄比亚社会陷入混乱时,皇帝不但没有处理还试图掩盖饥荒的事实,造成国际挞伐。
1973年埃塞俄比亚终于爆发内战,因为一张皇帝在皇宫内喂食宠物狮子生肉的照片流出,造成饱受饥荒之苦的人民严重不满。1974年9月12日早上海尔·塞拉西一世在宫中被政变的陆军部队逮捕,并宣布退位。1975年于拘禁中逝世。
海尔·塞拉西一世于1892年7月23日出生于埃塞俄比亚东部的哈拉尔市的阿姆哈拉族贵族世家 。其父马康南公爵为当时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至亲,都城亚的斯亚贝巴所在地绍阿地区的大贵族,时为哈拉尔省总督,以血缘上来说他是阿杜瓦战役英雄孟利尼克二世的侄子 。
海尔·塞拉西一世有兄弟姐妹十人。只有他和同父异母的哥哥伊尔玛长大成人。海尔·塞拉西一世的生母在他幼年时死去。他生来个子矮小,但刚强机智、聪慧过人、善于骑射,深得父亲宠爱,并于哈拉尔的罗马天主教神父处学得法语。海尔·塞拉西一世从小记忆力惊人,甚至到晚年都能全凭自己记忆写出回忆录。由于其出众的才能,孟尼利克二世于1903年将其召入宫中,陪伴王储埃雅苏一起学习。从小便表现出了充满自信压倒一切的个性。
1906年马康南公爵病逝。孟尼利克二世尊重他生前的愿望,任命长子伊尔玛侯爵继父位为哈拉尔省总督,海尔·塞拉西一世侯爵为萨拉尔县的县长。次年进入刚刚成立的孟尼利克二世学校念书。1909年结束学业,出任西南部锡达莫省总督,任职期间颇有建树。两年后由于其兄病逝而被任命为哈拉尔省总督。同年娶孟仑为妻。孟仑为沃洛省米海尔王之女,其家族属于埃塞俄比亚另一主要民族盖拉族人。这种联姻关系极大提高了海尔·塞拉西一世的政治地位和影响。
1913年孟尼利克二世病逝,继位的埃雅苏无力继续其进行的一系列近代化改革。随之,封建诸侯割据形势加重,国库逐渐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国内的矛盾逐渐尖锐化。主张革新的地主、商人、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改革派,追随孟尼利克二世的改革道路。海尔·塞拉西一世追随孟尼利克二世热心于改革 。他接任哈拉尔省总督后推行过去在锡达莫省的做法:广泛进行土地登记便于有效征税;实行行政官员薪金制,禁止自行筹款。农村中的土地兼并因此得以限制。海尔·塞拉西一世因此得到了改革派的称赞。
1974年1月初,在南部驻防的一支卫戍部队因缺水缺粮而发生兵变。很快,各地驻军纷纷起义。他们要求提高军饷、改善伙食和服役条件。2月初,斗争浪潮波及城市,知识分子和工人事先上街示威游行,学生罢课,要求保证最低生活水平和毕业后的就业机会;教师罢教,要求提高工资;出租车司机要求提高收入。皇帝采取了关闭大学的方法企图镇压骚乱,结果适得其反,工会号召全国工人总罢工,农民到处进行夺地和自发夺取地主财产的斗争,城乡处在一片混乱中。
海尔·塞拉西采取各种办法,企图平息事态。他先口头答应提高工资,撤换政府官员;后又答应半年之内颁布新宪法。他宣布将给人民更多的民主权利,然后涉及具体问题时却是措辞含糊。同时,他还是一再声称至高无上的权利是上帝赐予的,是不可改变的。
此时,军队作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已经崛起。下级军官成立了一系列委员会,左右军队。后来。由正规军、警察和地方部队三支力量成立了"协调委员会"。1974年5月,在违背皇帝愿望的情况下,军队陆续逮捕了至少200名大臣、达官和将军。"协调委员会"事实上掌握了国家政权。同年9月12日,由"协调委员会"组成的临时军政府发布一号文件,宣布永远废黜皇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
此后海尔·塞拉西一直被软禁在皇宫里。1975年8月27日,临时军政府宣布海尔·塞拉西当天因病逝世,是年83岁。根据传闻,海尔·塞拉西怀疑是被门格图斯以枕头闷死 。可怜一代雄狮之主、所罗门大帝的子孙,当国45年,最终却被门格斯图用枕头闷死,断断续续留传千年的埃塞俄比亚王朝就此成为历史。
在海尔·塞拉西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遗骨下落不明,直到1992年门格图斯政权崩溃后,才在旧宫殿的地下挖出。2000年,被隆重葬于亚的斯亚贝巴的至圣三者大圣堂内。他的石棺上方有一幅巨大壁画,内容就是塞拉西接受意大利侵略者投降的历史一幕。
他的儿子阿斯法在逃往美国后于1989年自称为阿姆哈·塞拉西一世,1997年在弗吉尼亚州去世。阿斯法的儿子居住在亚的斯亚贝巴。
东非高原最后的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晚年为何被软禁?
埃塞俄比亚是非常除埃及外又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也是非洲近代唯一一个曾经两次打败过殖民者(意大利)的国家。海尔·塞拉西一世(1892年7月23日-1975年8月27日),埃塞俄比亚帝国末代皇帝。也是东非高原执政时间最长的统治者。他号称是所罗门大帝的子孙,在埃塞俄比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荣登帝位
海尔·塞拉西一世于1892年7月23日出生于埃塞俄比亚东部的哈拉尔市的阿姆哈拉族贵族世家。其父马康南公爵为当时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至亲,亚的斯亚贝巴所在地绍阿地区的大贵族,为哈拉尔省总督,以血缘上来说他是阿杜瓦战役英雄孟利尼克二世的侄子。海尔·塞拉西一世从小记忆力惊人,甚至到晚年都能全凭自己记忆写出回忆录。由于其出众的才能,孟尼利克二世于1903年将其召入宫中,陪伴王储埃雅苏一起学习。从小便表现出了充满自信压倒一切的个性。
1913年孟尼利克二世病逝,继位的埃雅苏无力继续其进行的一系列近代化改革。随之,封建诸侯割据形势加重,国库逐渐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国内的矛盾逐渐尖锐化。1916年,皇族会议废黜皇帝埃雅苏,立孟尼利克二世女儿佐迪图女皇为皇帝,并推举海尔·塞拉西一世为摄政王,封公爵称号,开始登上国家权力中心。
1930年11月2日,38岁的海尔·塞拉西一世正式加冕称帝。海尔·塞拉西称帝后,大力实施改革措施。于1931年颁布了埃塞俄比亚有史以来第一部宪法,即“1931年宪法”。在这部宪法中,一方面维护他“神圣”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另一方面,对国家机构和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了奴隶制度,保障了国民的基本权利,此外,他还效法西方的科学文化模式,设立国有银行,促进商品经济发展,重视武装力量建设,聘请外国军官训练本国军队,增强了国家力量。
埃塞俄比亚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原料,早为意大利所垂涎。1935年7月,当墨索里尼不断发出战争叫嚣,战争一触即发时,海尔·塞拉西在议会发表演说,向全国人民发起保卫祖国的号召。10月3日清晨,意军大举发动战争,入侵埃塞俄比亚国土。五小时后,海尔·塞拉西发表广播讲话,要求人民紧急行动起来,“拿起武器”,去“打倒侵略者”。
战争爆发后,海尔·塞拉西的讲话赢得了全国各阶层的广泛支持激发了全体国民的爱国热情。群众纷纷参加志愿军,一支包括数十万人的抗战队伍组织起来了,农民和牧民节省下自己的粮食供应前线,还赶着骡马帮助前线运送弹药。1936年3月的梅丘战役中,他亲自指挥作战,在战斗激烈时,深入战士班组,俯卧在潮湿阴冷的壕沟里,开动机枪扫射敌军。因此,他得到了人们的赞颂,称其为“战士皇帝”。
虽然埃塞俄比亚人民在皇帝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意大利侵略者,但是由于力量悬殊,1936年5月5日,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还是被意军攻占,塞拉西一世流亡海外。海尔·塞拉西流亡海外后处境十分艰难,但他仍然坚持反对意大利法西斯的斗争,先到耶路撒冷,后在伦敦组织流亡政府。在流亡期间,他还将身边的王子一个个都派回国内,领导国内抗击侵略的游击战争。
随着意大利在二战中实力的不断削弱,1941年5月5日在英国军队的配合下,海尔·塞拉西率军光复了被意军占领五年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取得了抗意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意战争的胜利和国家独立的恢复使海尔·塞拉西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贵族们称其为“伟大的皇帝”、“埃塞俄比亚之父”。他宣布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将开始“新的纪元”,即将建立一个博爱、民主和自由的国家。
晚年昏聩
战后初期,他锐意改革,使得国家在战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但是随着威望的增加和年龄的日益增大,他开始骄傲自满,满足于物质和权利的享受。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皇权专制,对人民的反抗实行更加严厉的措施镇压;另一方面取消土地改革,实行分封制,严重制约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再加上持续多年的干旱,全国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粮食短缺。
进入1970年代后,埃塞俄比亚的经济、政治形势更加严峻。物价在一年间飞涨了百分之五十。海尔·塞拉西对此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反而继续和贵族们沉迷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西方记者在报道埃塞俄比亚的状况时称,埃塞俄比亚已经成为了“乞丐的国家”。他们拍下了少数达官富人用金银盘子盛着肉喂养自己的爱狮,同时成群结队骨瘦如柴的饥民云集街头,颠沛流离,到处都是要饭的乞丐。就是这些照片触发了反对皇帝的内战。
悲惨去世
1974年1月初,在南部驻防的一支卫戍部队因缺水缺粮而发生兵变。很快,各地驻军纷纷效仿。军队作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开始崛起。下级军官成立了一系列委员会,左右军队。后来,由正规军、警察和地方部队三支力量成立了“协调委员会”。1974年5月,在违背皇帝愿望的情况下,军队陆续逮捕了至少200名大臣、达官和将军。“协调委员会”事实上掌握了国家政权。同年9月12日,由“协调委员会”组成的临时军政府发布一号文件,宣布永远废黜皇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此后海尔·塞拉西一直被软禁在皇宫里。1975年8月27日,临时军政府宣布海尔·塞拉西当天因病逝世,时年83岁。根据传闻,海尔·塞拉西是被当时的军政府头目门格图斯以枕头闷死。可怜一代雄狮之主、所罗门大帝的子孙,当国45年,最终却被军人用枕头闷死,断断续续留传千年的埃塞俄比亚王朝就此成为历史。
在海尔·塞拉西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遗骨下落不明,直到1992年门格图斯政权崩溃后,才在旧宫殿的地下挖出。2000年,被隆重葬于亚的斯亚贝巴的至圣三者大教堂内。他的石棺上方有一幅巨大壁画,内容就是塞拉西接受意大利侵略者投降的历史一幕。
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什么时候发生的?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意大利以1934年12月一次意属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的边界冲突为借口,拒绝埃方的所有和解请求,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行动。由于意大利相对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并且违反于1925年签署的日内瓦协议使用芥子毒气,埃塞俄比亚军队迅速溃败,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于1936年5月5日被意大利军队占领,国王海尔·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5月7日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宣布吞并阿比西尼亚帝国使之成为意大利帝国的一部分。
战争背景
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希望扩张领土,妄图独霸地中海,重新瓜分东非和北非的英、法殖民地。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殖民地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办法,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首先,他希望先吞并阿比西尼亚,但想达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许。英、法最终对意大利的行为采取绥靖政策,使意大利得以成功侵占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地处非洲东北部,是个古老的农奴制的国家,早就是西欧列强掠夺的对象。只是由于地处英、法、意3国在非洲进行殖民掠夺尖锐矛盾的包围点,3国都不愿它成为某一国的单独殖民地,因此直至30年代还保持名义上的独立。
1930年1月,代表保守势力的女皇扎娣图病死,由"青年埃塞俄比亚派"领袖塔法里·马康南即位,称海尔·塞拉西一世。这一派代表处于萌芽状态的商业资产阶级利益,要求巩固国家独立和统一。
法国当时急于拉拢意大利对抗德国,对侵略计划采取纵容的态度,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与法国外长皮埃尔·赖伐尔(Pierre Laval)签署了《意法条约》。而英国则担心意大利此举可能动摇其在东非、埃及和苏丹的统治,所以起初持反对态度。但最后,英国认为和意大利开战的风险太大,并认为犠牲阿比西尼亚可以令墨索里尼不和德国结盟,最终给意大利暗示,不会干预侵略行动。
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成熟,便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侵略战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