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韩德让
别 名:耶律隆运
国 籍:中国(辽朝)
民 族:汉族
主要成就:高粱河之战,汉化改革,澶渊之盟
韩德让是谁?为什么能让辽太后想嫁给他?
古以来,男子拥有三妻四妾似乎已经成为了世间常态,而在中华封建文化中,作为女性就应该遵从三从四德的规定,即使在丈夫死后也应该为其守寡,做个贞烈女子。
然而,世人却未曾想过,这个女子心中也有不甘心,她也不愿意自己的未来日子在寂寥中度过,没有一个爱自己之人的陪伴。不过这样的规律并适用于一些有权有势的女子,更不适用于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中的女子,最为著名的当属萧太后。
很多人都听说过萧太后的名字,此人名为萧绰,小字燕燕,与杨家将的故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萧太后可谓是一名奇女子,此人自幼便聪明伶俐,因此在自己夫君死后,年幼的儿子登上皇位之时,她展现出了过人的政治才华,在其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虽然萧太后在政治上有着很大的成就,但是这并不能满足她内心的空虚,身在高位反而令其感到十分落寞。其实,萧绰本是不愿意进入这个宫墙之中的,幼时的她也有着一颗少女之心,只想要嫁给一个长相俊俏并且有才华之人,而韩德让正好满足了这位少女的所有幻想。幸运的是,二人交往后均对对方表现出了很好的好感,甚至快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
但是上天似乎给二人开了一个玩笑,辽景宗登基后,萧绰因为自己父亲救过皇帝而被选如入宫中,三个月后又被晋封为皇后,这也注定了萧绰与韩德让已经没有了机会。韩德让对此十分伤心,在家里的安排下娶了妻子,两个人的生活越走越远。
然而,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几年后,在公元982年之时出现了转机,辽景宗在出猎途中病逝,留下萧绰与年幼的儿子。辽景宗想必是十分爱萧绰的,他临终前留下了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自此,辽国的军政大权掌控在了这个二十九岁的女子之中。
丈夫的逝世使得萧绰的心中十分落寞,再加上此时朝政之事繁多,国家政权不稳定,使得她心力憔悴。此时的萧绰十分渴望能够拥有一个依靠,和自己一起面对这些困难,于是她想起了自己的初恋——韩德让,她甚至想要改嫁给韩德让,而这在当时契丹的风俗之中是被允许的。
萧绰是个实践派,找到机会便向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当国幼主,也就是你的儿子了”,两人就这样私定了终身。然而,此时的韩德让是个有妻子之人,二人的交往只能在暗中进行,这让萧绰十分不满,因此她狠下心来对韩德让说:杀了你的黄脸婆,和我在一起吧。初恋很多时候都是男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一个女子,韩德让也不例外,而他爱萧绰甚于自己的妻子,亦或者他对于妻子并没有感情,因此回去后,马上将自己老婆杀死,与萧绰过起了形影不离的同居生活。
辽太后萧燕燕为与旧情人韩德让同居毒死其老婆
红潮导语:萧燕燕忠于爱情,只跟韩德让居同帷幕,出猎同穹庐,坚决不理睬别的男人的媚眼。为了表白心志,她弄来了剧毒之药,毒死了韩德让的老婆,从此让韩德让成为了专属于她一个人使用的皇家用品。
辽国的报复性进攻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影响,事实上这种进攻不过是表明了双方的敌对态度而已,要想趁势而下倾覆北宋,辽国还缺乏足够的准备。
此后两国罢兵七年。
这七年中,赵光义学着赵匡胤当年的做法,拼命地积攒粮草装备,正琢磨着是不是能有机会把燕云十六州夺回来的时候,突然知雄州贺令图报上来一个好消息:
辽主新死,其子耶律隆绪才刚刚十二岁,继位,国家政权落入到了太后萧燕燕的手中。却说那萧燕燕原是大辽青年韩德让的情人,因容貌姣美被选入宫。老皇帝死时,萧燕燕才不过30岁。于是萧燕燕急招韩德让入宫,对他说:以前咱们没能结成一家,这没关系,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美好的爱情吧!还有,现在我儿子是皇帝,我儿子就是你儿子,你得帮我把这个国家治理好……
史载,萧燕燕忠于爱情,只跟韩德让居同帷幕,出猎同穹庐,坚决不理睬别的男人的媚眼。为了表白心志,她弄来了剧毒之药,毒死了韩德让的老婆,从此让韩德让成为了专属于她一个人使用的皇家用品。
……总之,奏章上说: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
网络配图
赵光义大喜。
赵光义之喜,除了燕云十六州有机可乘之外,最主要的是,此人精务于军事,潜心研究战图多年,已有所成,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实践一下……但是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赵光义决定这次他就不亲临前线了,只要把阵图发给大家,让大家照着图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宋雍熙三年(986年),由大将曹彬怀揣阵图一份,统兵十万分三路并进。七年养精蓄锐,此番宋师再出,果然是势若破竹,捷报频传,不多时,三军已至涿州。
但是就在这节骨眼上,却出了桩岔子,曹彬到得涿州,却发现进兵过速,后线的粮草接济不上,只好退兵雄州等待粮草。
赵光义一听这事就火了:这个曹彬是怎么搞的嘛,让你去打仗的又不是让你去吃饭,吃饭你着什么急啊……岂有敌人在前,后退军以援刍粟,失策之甚也……
看起来名将曹彬这一次是真的错了,不唯是赵光义不同意他的吃饭要求,连同他的部属,都不认同于这一决定。
史载,曹彬帐下诸将得知另两路人马已经屡建战功,自己这边却战绩平平,顿时都急了,纷纷写了血书请战,饭可以不吃,但仗不能不打……群情激沸之下,曹彬无奈,只好将雄州的粮草全部搜刮了来,听从官兵们的意见继续向前推进。
网络配图
但此番推进,麻烦却大了。耶律休哥那家伙,好歹他也是正规军出身,却突然跟大家玩起了游击战——只因那耶律休哥援兵未至,将寡兵稀,于是这位战将干脆就化整为零,借助骑兵的优势,整日里游荡在宋军的粮草运输线上,但凡见到落单的宋兵,就杀之砍之,若是宋兵大至,则辽骑就一溜烟地逃掉。
此番曹彬再度向涿州前进,耶律休哥就不停地骚扰,基本上是见了粮草就抢,见了离队落后的宋兵就砍,搞得宋军叫苦不迭,只好结成方队,螃蟹一样地手牵手,往前走,一路上却缺井少河,渴得宋兵见了脏水就喝,搞得一个个腹泻不说,还行动迟缓。等四日后曹彬好不容易到达涿州城下,却见城上,辽国太后萧燕燕正笑眯眯地望着大家:
诸位远来辛苦了……
曹彬急撤,辽国援军洞开城门,狂追不舍,一直追到岐沟关,耶律休哥的游击队也闻声杀至,将曹彬团团围困。
曹彬没法子,只好将粮草环列成堡垒,与辽军对峙起来。
网络配图
入夜,曹彬突围而走,耶律休哥尾随其后,一直追到易州东。此时数万宋军正集结于河边,耶律休哥不由分说就杀将过去,宋军顿时溃散,望尘而逃——却又如何逃得了?自相践踏,相互挤撞,宋军坠于河中不知凡几,尸体竟然将沙河水流堵塞,鲜血将河水染成了红色。
这次伐辽,称得上全军覆没。
此消彼长,辽太后萧燕燕不光是忠于爱情,打仗的时候也是非常认真的。她与大臣耶律斜轸等驱十万大军,轻取寰州。
寰州城陷,则护卫云州、应州、朔州的潘美、杨业部赤条条地呈现在萧燕燕的刀下。赵光义急命此二人将四州之民及吐浑部族分迁入内地河东、京西地区。
这道命令,听起来不像是脑子正常的人下达的。要知道兵贵神速,但赵光义却要求潘美及杨业带着百姓们一起走,百姓们拖儿带女,牵牛抱鸡,走起来那速度能有多快?萧燕燕跑得再慢,也能够轻松地追上他们,这女人可是带了十万大军来的,不要说到时候百姓们跑不了,就连潘美与杨业也无路可走。
但也许是赵光义希望通过这道注定无法完成的的命令,传布恩义于四州百姓,以为后来之举。
不管赵光义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反正,这道命令一下,却成就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杨家将千古忠义。
韩德让和萧太后奸情:史上最冏的“君臣之恋”
翻开中国历史,不乏缠绵悱恻的“君臣之恋”。但君臣恋情中最冏的一例当数大辽萧太后与重臣韩德让的“相许终身”,萧太后为此竟残暴地“杀人妻、夺其夫”。
萧太后史称承天太后,名绰,小名燕燕,系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辽圣宗之母,主持辽国朝政四十载。萧绰从小就聪明伶俐,办事利索,对任何事情都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一些琐碎的小事上也不例外,这种举动深深赢得了她的父亲萧思温的宠爱。她被人称为“细娘”,应该是一个气度非凡的绝色美女。在我们看过的不少影视作品中,萧太后往往被刻画成一个母夜叉式的形象、大宋及杨家将最强劲的敌手。
网络配图
历史上真实的萧太后三十岁即丧夫守寡。公元982年,一向羸弱多病的景宗在焦山行宫(今山西大同)撒手归西,萧绰年仅十二岁的儿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圣宗。萧绰便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
萧绰的少年时代主要是在燕京(今北京)度过的,因而在她情窦初开之际的梦中情郎,大概兼具契丹人的血性与汉人的儒雅。而英武又不失儒雅的汉人韩德让正具备这个特征。据曾出使大辽的宋人路振所著《乘轺录》记述,萧绰幼时曾许配于韩德让,而且已谈及婚嫁。韩德让,辽朝大臣。即耶律隆运,匡嗣子。初侍景宗,以勤谨著称,累迁上京皇城使,代其父为上京留守。所以,这韩德让应该是萧绰的初恋情郎。后萧思温拥立辽景宗登基,景宗为报恩选时年十六岁的萧绰入宫为贵妃,三个月后便册封为皇后。从此,萧绰步入辽国的政治舞台,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侣就这样被拆散了。
年轻守寡的萧绰,并未忘掉与韩德让的那段往昔情缘,面对称制之初的内忧外患,她需要寻找自身感情上的安抚与寄托,便在景宗的葬礼上就开始向韩德让暗送秋波,表示“愿谐旧好”,相许终身。之后,两人开始暗中往来。但韩德让已有妻室,萧绰便狠心地横刀夺爱,暗中使人鸠杀(另有说是缢杀)韩德让之妻李氏。从此与韩德让“入居帐中,同卧起如夫妻,共案而食。”形影不离地过起同居生活,上演了一出缠绵悱恻的君臣之恋。按照契丹的风俗,这也无可非议。
网络配图
由此,萧绰不仅有了情感上的寄托,也找到了稳固政权的“靠山”。圣宗即位后,萧绰临朝称制,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则是危机四伏。《辽史》上说萧绰泣曰:“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当时诸王宗室200余人拥兵握政,个个虎视眈眈,欲取萧绰孤儿寡母而代之。于是,萧绰笼络在感情上向着自己的韩德让,而韩德让时任南院枢密使,握有军权。萧绰命韩德让“总宿卫事”,担任辽国中央警卫局的“一把手”,全面负责皇室的保安。与此同时,萧绰又让自己的侄女婿、南院大王耶律斜轸节制诸军。根据韩德让“随机应变,夺其兵权”的策略,萧绰命令“诸王归策,不得私相燕会”,将他们软禁,难以相互串通。借助韩德让、耶律斜轸的力量,萧绰很快稳住阵脚,控制了局面,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势力集团。因而萧绰许身韩德让,既是重续旧情,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桩政治联姻。
公元988年9月,萧绰大胆决定把自己与韩德让的恋情公诸天下。她在韩德让的帐中大宴群臣,实际上是变相宣布他们的关系。此后,萧绰与韩德让时常是“偶坐”(《宋会要辑稿》)处理朝政、接见使者。公元999年韩德让兼南北枢密使、大丞相,总揽辽国军政大权。1004年萧绰赐韩德让姓耶律,特许他设置只有辽朝天子才拥有的百人护卫,辽圣宗“见则尽敬,至父事之”。不久,萧绰又下诏韩德让“出宫籍,隶横帐季父房后”,赐名耶律隆运。韩德让也不负萧绰厚望,为辽政权的巩固与辽邦的“中兴”立下殊功。萧绰评价他“进贤辅国,真大臣之职!”
网络配图
韩德让的历史评价:
他是辽臣中辅政最久、集权最多、宠遇最厚、影响最大的一人。对圣宗前期的施政,如改革制度、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以及维护辽宋盟约等,他都起了重大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