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韩邪单于因迎娶王昭君而广为人所知

  中文名:稽侯栅

  别名:呼韩邪单于

  外文名:Uhaanyehe(古蒙Huhaganyeke)

  民族:匈奴

  在位:前58~前31年

  相关事件:五单于之争、昭君出塞

  职业:匈奴单于

  继承人:复株累若鞮单于

解读天权最初是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赠与谁的

汉元帝时期,匈奴族首领名叫呼韩邪单于。他千里迢迢到汉朝的国都求娶汉人。汉元帝看到呼韩邪单于的诚意很开心,马上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把他后宫里的一个美女嫁给了呼韩邪。此女子叫王昭君。由于她的远嫁,维护了匈奴和汉族半个世界的和睦相处,因此被人们赞美为历史中最为美丽的女子之一。而天权正是与王昭君有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呼韩邪娶到美丽动人的王昭君,对她很是宠爱。王昭君到达匈奴领地的时候,匈奴首领亲自带领匈奴人民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相传匈奴部落里有一个绝世珍宝,名叫天权,是一种寒玉制作的笔。天权具有匈奴至高无上的荣誉。天权象征着对匈奴世代流传的文化风俗的尊崇和传承,并且开启着匈奴的未来。王昭君在匈奴即将开始以汉族联姻的身份生活,呼韩邪为了表达他对王昭君和汉朝的诚意和美好愿望,把天权送给了王昭君。他希望王昭君能够在匈奴得到幸福生活,并且向汉族传达匈奴人民的友好和敬意。王昭君也没有辜负匈奴首领的期望。

这么贵重的礼物送给了王昭君,她自然非常珍视把天权当成了心爱的宝物,在王昭君死后,也成为了王昭君的陪葬物之一。但是经过几千年历史变迁,到现在王昭君陵墓也被盗挖,天权失去了踪影,也许天权最后流失在了民间。我们想要感受天权神奇也只能从历史文献记载里去寻找了。

  匈奴公主和亲乌孙国详情

匈奴也效仿汉朝,为了拉拢乌孙国的支持,把匈奴公主嫁给了乌孙国王昆莫。乌孙国一族本来生活在祁连山地区,被匈奴驱赶到现在的新疆一带,与匈奴向来不和。汉武帝时,汉帝率军全面反击匈奴,意在瓦解匈奴势力。匈奴被迫迁往漠北一带,这时乌孙国国力逐渐强盛,匈奴为了避免乌孙国的报复,把匈奴的公主送往乌孙国,实行和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匈奴公主拉弓射箭,骑马奔腾,和汉族女子截然不同。昆莫把这位匈奴公主封为了左夫人。左字匈奴族里表示尊重的意思。

昆莫过两年后,病死。昆莫无子,孙子继位。这时汉朝把一位诸侯王之女解忧封为公主嫁给了乌国王。匈奴也再次和亲,又嫁出了一位匈奴公主。解忧没有生育,匈奴公主却产下一子,取为泥靡。这个匈奴公主之子泥靡最后继承了王位,成为了乌孙国国王,被称为狂王。

狂王在位之时,尊重母国,与匈奴修好,过了几年泥靡国王被其它两个大王分而治之的局面取代。

后来,其中大国王元贵靡去世,最后乌国子民都归附了小国王乌就屠,也就是匈奴公主生的又一个儿子。

虽然关于匈奴公主的具体记载并不多,但是匈奴公主和亲乌孙国的这段历史中,不难看出匈奴公主在乌孙国为保障匈奴的和平作出了不少贡献。乌孙国国王最后由匈奴公主之子继位,这对匈奴的发展是极有帮助的。

  揭秘匈奴为何要囚禁苏武与张骞

汉武帝时,汉朝与匈奴之间战争不断,虽有强大的国力做支撑,但要完全击垮一个游牧民族还是很困难的。于是,汉武帝便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希望联络西域各国夹击匈奴,但此时的河西走廊被匈奴占据,要通往西域就必须从匈奴人的眼皮子底下过去,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的“苏武牧羊”等传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下问题来了,匈奴捉到苏武与张骞后,有很多种处置方式,为什么最终选择的是囚禁,而不是杀掉,以至于他们有机会一次次逃跑呢?

这个问题在史书上并不能找到明确答案,但并非不能发现蛛丝马迹。实际上,除了苏、张二人以外,匈奴曾先后扣留汉朝使者多达十几批,被杀的只有一人。其余的人,不是在匈奴善终,就是被放回汉朝。这当然不是说匈奴人特别善良,从当时的史料推测,这可能是基于两个原因。

一是不愿,为什么不愿呢?匈奴当时正值崛起时期,匈奴贵族对待汉朝实际上是抱着仰慕的心态的,而汉朝的使臣一般都是有才华有见识的人,所以匈奴单于千方百计想让他们为其所用。以苏武为例,苏武曾被匈奴扣押十几年,说是“囚禁”其实并没有关押。匈奴人捉到苏武后,又是给他娶老婆,又是让他当大官,完全不像对待“敌人”一样对待他。只是心系汉朝的苏武对匈奴人的引诱并不感冒,宁愿到北海放羊,直到多年年后才被放回汉朝。二是不敢,为什么说不敢呢?当然是因为当时的汉朝强大的缘故,正所谓“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经过无数次交战以后,虽说匈奴没有被打残,但至少也不敢轻易挑起战端,杀害使臣的后果还是得思量一番的。由此可见,不论是今天还是古代,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都是很重要的。

王昭君嫁匈奴和亲呼韩邪单于去世再嫁新任单于

近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汉月边关万古情——昭君与昭君文化》一书,作者是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蒋方。她长期从事于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著述可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蒋方称。


文学与历史的交织融合造就了一个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王昭君,但人们往往不能分清,哪一位是历史上真正的王昭君。“虽然史料缺乏,无法确凿考证,但要走进王昭君,首先应厘清历史真相,尽可能地去还原与接近一个真实的昭君。”

蒋方指出,昭君出塞,嫁去匈奴,实现了汉匈之间的和亲友好,这是人们熟知的事实。但是,这一次和亲的不凡意义,却很少有人提及。王昭君是汉元帝的掖庭待诏,而不是通常充当和亲女的皇室宗亲,故汉元帝是以“赐”的名义将昭君嫁给了匈奴单于呼韩邪。


“此前汉朝嫁与匈奴的女子,都是皇帝的下辈人,嫁为阏氏后,依照汉朝礼节,皇帝就是单于的岳父,而单于就是汉朝皇帝的女婿。汉匈名义上结盟为兄弟。

实质却是汉朝皇帝占着辈份的优势而居于单于之上。”但是汉元帝刘奭却没有遵行旧规。蒋方称,所谓掖庭待诏,就是在后宫等候皇帝召幸的女子。


当汉元帝将王昭君赐予呼韩邪单于为妻,就是将自己后宫里待选的“准妻子”送给对方,视单于为平辈,给予单于以兄弟的尊重。正是汉元帝所表现的这种平等的手足之情而令呼韩邪单于非常感动,当即上书表示愿意为汉朝守卫边疆,从东边的上谷起,直至西边的敦煌以外,誓保汉朝的千里边境平安无事。

蒋方指出,在今天的某些文艺作品中,昭君被冠以“公主”之称而呼元帝为“父皇”,这是想当然的戏说。“历史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资源,不是不可以展开想象,故戏说也是一种创作的路数。但是无论何样的戏说,历史人物的伦理关系是不可以破坏的,这会造成人们对史实的误解,也使戏说失去凭借历史的意义。”

昭君“自请出塞”,努力改变自身命运


元帝决定从后宫挑选女子嫁给匈奴单于,王昭君是如何成为“这一个”的?蒋方说,学界对昭君出塞和亲,一直就有“赐婚”与“自请”两种说法。“尽管史料无载,难以考证和坐实,但是我们可以在史料的基础上综合事理与人情来做分析,来做推断,以求最大限度地接近史实。”

王昭君为何嫁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是怎么死的

王昭君,出生于约公元前52年,名嫱,字昭君,汉族,南郡秭归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经常活跃在文人墨客的诗文里,我想如果西汉有贴吧的话,王昭君一定是诸公子发帖追求的对象,说不定早就把她给人肉出来了,而关于王昭君的帖子也必定是最火的。

公元前52年,一声响亮的婴啼使村里那户王姓人家笑逐颜开。女孩儿落地了,取名王嫱,字“昭君”。王昭君出生于平民家庭,虽然老天爷没有让她出生在一个富贵人家,但是上天还是很公平的,给了她一张惊艳的脸庞,荆楚的细雨滋润她一天一天地长大……

等到了16岁,王昭君出落得亭亭玉立,明眸皓齿,周围的人都知道了邻村这位漂亮的小美女叫王昭君,到哪里都能听说到关于她美丽容颜的话语,美丽的妙龄少女芊芊玉手,采花担水,凭栏远眺,眉眼之间尽显天真活泼,只不过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

公元前36年,汉元帝突然就搞起“选秀”来,有种势必要网罗天下美女于一人的感觉,汉元帝把天下美女都扩充到自己的后宫,王昭君也入选了,不知道这一去是幸运还是厄运,阳春三月,正是满地金黄的时候,16岁的昭君收拾好行囊,在渡头与年迈的父母告别后,独自踏上岸边的官船。风一程,雨一程,小船顺香溪而下,入长江、逆汉水……飘飘摇摇地驶向遥远而陌生的地方长安。在摇晃的船中,昭君做了一个梦,她梦到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她还是秭归一位无忧无虑的少女。

几个月后,王昭君和一众秀女在掖庭等待召见,王昭君一个16岁的少女,知道自己的资本,即使不施粉黛她也是佼佼者,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让她和别人有一种距离,不肯屈尊俯就,也不愿取悦任何人,为了能够得到皇帝的垂青,很多秀女都贿赂画师,只有昭君冷面相对,连微笑都没有。画师自然也不会将昭君的美貌如实展现,于是“掖庭待诏”的昭君就等着有一天出去,不管是得到召幸还是放归,只要自己能够出去就够了。可是,这一等等来的却是和亲的消息。

竟宁元年,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请求娶汉人为妻。元帝觉得有几个女人就能维护边境稳定,这个生意还是很划算于是答应了,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当时昭君已经入宫数年,得不到皇上宠幸,心情非常悲伤哀怨,就主动请求和亲匈奴。呼韩邪单于临行前,元帝饯行,让五个宫女出列。昭君衣着靓丽,容貌美艳,元帝非常吃惊,想要留下但又不愿失信,遂赐予匈奴。

后人夸耀王昭君,如何以大局为重,远嫁和亲;又如何出于民族大义,忠君爱国……其实,昭君心里是百般千般的不愿意,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自己不是公主不是贵族,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

昭君不知前途,单于从没见过这样光彩照人的中原女子竟然显得不知所措,皇帝不明就里,觉得自己放过昭君太吃亏了……大殿上,一种奇怪的氛围弥漫开,但是一门“和亲”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王昭君在民间,是位身披红袍怀抱琵琶的哀怨女子,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朔漠中那一抹红色的背影,在宫内,她是位巾帼英雄,为了国家大义不惜牺牲自己。这些都是王昭君,又都不是,她在身后的美名都是别人给她扣上的帽子,没有人问过她愿不愿意到边远的地方,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文人骚客也七嘴八舌地抒情,恨不得与昭君同在一个朝代,做他的蓝颜知己。以致于,昭君的形象也烂俗起来,其实她不过就是一个弱女子,一个没有权利选择自己幸福的女子。看似风光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心酸。

大约走了一年,才到了了匈奴。初夏时节,处处水草丰美,马跃羊奔。沸腾的匈奴人,热烈欢迎这位新“阏氏”。20岁的王昭君与40岁的呼韩邪并辔而行,笑容可掬地望着自己的臣民。放佛这里就是她最后的归宿,然而等待她的是十二年冗长的痛苦。

十二年里,她先嫁给了比自己老很多都可以当自己父亲的呼韩邪单于,和他生活了一年多一点,这一年多的时间昭君日夜思念家乡,但是好在呼韩邪单于对昭君还不错,昭君来边塞这么久在丈夫身上也终于体会到一点家的感觉了,只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没多久,呼韩邪单于就死了。留下昭君和她未成年的儿子伊图智伢师,原本以为这下有机会回到汉王朝了,没想到更震惊的事情还在后头。

按照游牧民族的规矩: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妻其妻。昭君先是惊愕,继而羞愤,但是任凭她怎么反抗、反对都无济于事,她依旧落入了复株累手里,更让昭君痛心的是,为杜绝昭君的儿子篡夺单于大位,复株累把她儿子杀死了。一边是自己的儿子,一边是自己的丈夫,这样的抉择让昭君生不如死。此后的11年,她为其生下了两个女儿。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了。昭君这次没再嫁,寡居了一年后,也撒手西去,而她去世时仅33岁。

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是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时?

  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是西汉汉元帝在位时候。

  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候,匈奴由于贵族争夺权力,势力越来越衰落,后来,匈奴发生分裂,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ì)单于打败了,死伤了不少人马。呼韩邪和大臣商量结果,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像招待贵宾一样招待他,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音hú,古时候十斗为一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奭(音shì)即位,就是汉元帝。没几年,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打败了郅支单于,把郅支单于杀了。

  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了。

  以前,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

  “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

  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áng),也叫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为了自己的终身,她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管事的大臣正在为没人应征焦急,听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报汉元帝。汉元帝吩咐办事的大臣择个日子,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

  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高兴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说的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