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戒日王
别 名:诗罗逸多
国 籍:印度
出生日期:589年
逝世日期:647年
职 业:君主
信 仰:印度教
主要成就:统一北印度
戒日王: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戒日王(589—647年),印度戒日朝国王(606—647年在位),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他为中国人所熟悉主要是玄奘西游的缘故,而单就印度历史而言,他也是最具影响的帝王之一。
印度历史上的著名国王、剧作家兼诗人,最后一个统一了北印度的本地人国王。他的统治时期(606—647)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时代。
印度塔内萨尔王国普湿婆提王族第六代国王。音译曷利沙(Hars!a)、曷利沙伐弹那(Hars!avardhana),意译为喜增王。戒日王是其德称,意为“持戒的太阳神”。
606年,戒日王因其兄罗贾伐弹那(王增)为邻国所杀而嗣位。他励精图治。6年后,誓师复仇,进而以首都曲女城为中心,征伐四方。当时领土包括恒河流域,旁遮普和拉其普特的大部分地区,直到西印度卡提阿瓦尔半岛一带。
他是继笈多王朝之后统一印度的著名国王,曾多次派遣使臣与中国唐朝通好;唐太宗亦派王玄策等人多次使印报聘。在他统治的40余年间,北印度相对稳定繁荣。死后,帝国开始分裂,出现了王朝林立的局面。
戒日王乃印度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为中国人所熟悉主要是玄奘西游的缘故,而单就印度历史而言,他也是最具影响的帝王之一。
戒日王信奉印度教湿婆派(S/iva),但对其他宗教也都采取扶政策。他修建了许多佛塔、伽蓝,供养佛教僧众。每五年举行一次无遮大会(各个教派都可以参加的宗教大集会),鼓励各教派进行宗教学术交流。
中国玄奘访印期间,正值戒日王治世,颇受礼遇。戒日王奖掖文艺,在宫廷中供养了一批著名文人。他自己也是一个文学传记作家。著有《龙喜记》(Na^ga^nanda)(有吴晓铃之中译本)、《璎珞记》(Ratna^vali^)、《钟情记》(Priyadars/ika^)3部剧本传世(一说这些剧本系他人所写)。
另外,他创作的《八大灵塔梵赞》和《野朝赞》表现出强烈的佛教情趣。由于戒日王对佛教的扶西支持,佛教徒把他看作与阿育王、迦腻色迦齐名的护法名王。
人物生平
临危即位
自笈多王朝在白匈奴人打击下瓦解之后,印度又恢复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在北印度,主要有四大强国:以德里附近为中心的坦尼沙王国,以曲女城附近为中心的穆里克王国,恒河三角洲的高达王国和昌巴尔河流域的摩腊婆王国。在长期的合纵连衡之后,逐渐形成了两大阵营:坦尼沙和穆里克为一方,高达和摩腊婆为另一方。
戒日王是坦尼沙国王波罗·瓦尔那的次子,王国的来历不明,传说王朝的缔造者名叫布湿波菩地,由于信奉湿婆神而起家。到了戒日王的父亲光增王时,逐渐吞并邻近的小国,开始强大起来,进入了诸雄争霸的行列。
由于自称属笈多王族的旁系后裔,因此也有人将戒日王朝视为笈多王朝的延续。戒日王之上有一兄一姐,兄长罗贾伐弹那原为王国的继承人,英勇善战,姐拉芝修黎嫁给了穆里克国王格拉巴伐尔曼,以加强两国的联盟关系。
604年,年仅15岁、尚为王子的戒日王随兄长罗贾伐弹那率军征伐王国西部的白匈奴人残余势力,此时国内发生了大变局,父王波罗·瓦尔那突然病逝,母后以身殉葬。与此同时,夙敌高达和摩腊婆两国联合起来,大举发兵进攻坦尼沙的盟国穆里克,穆里克国王格拉巴伐尔曼兵败被杀,王后拉芝修黎(即戒日王之姐)被俘。两国军队还准备进攻坦尼沙。
值此危局,戒日王随兄罗贾伐弹那快速返回国内,罗贾伐弹那立即继承王位,任命戒日王留守国内,自率万余骑兵进援曲女城,在取得节节胜利之时,却被高达国王设赏迦派人暗杀,群龙无首的坦尼沙军队由胜转败。
合并两国
此时已是公元606年,戒日王在重臣婆尼为首的群臣拥立下继承了王位,随即以倾国之力进攻曲女城,为了战胜比他势力雄厚的设赏迦王,戒日王一方面与慑于设赏迦王的扩张势力的阿萨姆王结盟,造成两面夹攻设赏迦的形势;另一方面,针对设赏迦王迫害佛教的行径,采取了敬礼佛教的政策,邀请摄铠王从小的好友、在当时拥有众多信徒的佛教大师日友入朝参政,使他获得莫克利王国的臣属及民众的好感,从而有助于他将设赏迦王驱逐出莫克利王国的领地。
在取得一系列胜利之时,戒日王得知其姐拉芝修黎已从高达国王设赏迦那里逃脱,便率部分人马离开战场寻找拉芝修黎,最后在文迪亚山林中找到其姐。回到战场的戒日王更加英勇,在婆尼的辅助
下大获全胜,赶跑了两敌国军队,恢复了穆里克国,由拉芝修黎担任名义上的女王,实际上由戒日王统治。
经过六年战争,他不但收复了莫克利王国及后笈多王国的领地,而且征服了恒河流域其它一些小王国。他统一的国土已从奔罗伐弹那(在今孟加拉西北部)延伸到比阿斯河。至此,戒日王在北印度的霸主地位基本确立。 后来在612年坦尼沙和穆里克两国正式合并,戒日王任国王,迁都曲女城,历史上将这一年作为戒日王朝的开端。
统一北印
为了维系这个靠武力征服的帝国的统一,戒日王建设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分为象、马、步三个兵种。和以往的朝代相比,戒日王更重视象军的建设。他初继位时只有象军五千,到了公元612年,将象军扩大了十二倍,其数目由五千一跃而为六万。这是因为象军的来源及其使用更适合于印度古代多森林的地理环境。依靠这支庞大的军队,以此为基础,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一统印度的战争。
公元620年左右征服信德地区,622年左右兼并孟加拉,630年使富饶的海岸王国伐腊比臣服。 东北印度的迦摩缕波王国和西印度的伐腊比王国先后承认了戒日王朝的宗主权,而夙敌高达王国则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后在637年设赏迦死后,戒日王控制了这个地区。
公元633年,戒日王聚集了全部兵力,打算征服南方之雄的遮娄其王朝(其都城约在今纳而克,马哈拉施特拉邦)。英勇善战的摩诃刺陀人奋起反击,使他未能取胜。这是戒日王的征服史上唯一的一次败仗。这一仗将其势力范围的南部疆界限定在纳巴达河。戒日王没有因此而放弃战争,又将征伐的矛头指向奥里萨地区。公元637—638年,征服乌荼国,642年左右将繁荣的海港王国恭御陀划入其帝国的版图。这是戒日王进行的最后一次战争。至此,戒日王达到了其统治的极盛时期。他已经拥有恒河流域的全部,他的势力范围东达布拉玛普特拉河,西临印度河,北到雪山,南至纳巴达河。达到除古吉拉特和西旁遮普之外的整个北印度地区,统治人口据称达到2150万人,成为继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之后又一个基本统一北印度的政权。尽管如此,戒日王并没有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他的庞大的帝国只是个依靠武力结成的松散联盟。萨他泥湿伐罗、卡脑季、摩揭陀、羯朱嗢祇罗国在其直接控制之下。其余三十余个王国各有其君主、军队,各有其官僚制度及法律制度。它们只是屈从于戒日王的威力,承认他的霸主地位,向他称臣纳贡。
戒日王是个勤勉的国王。玄奘记载道,他“每以一日分作三时,一时理务治政,二时营福修善,孜孜不倦,竭日不足矣。”他以卡脑季为都,但经常在其境内游动,收纳番臣的贡物,颁布教令,并树碑立坊,旌扬战绩。
三大剧本
戒日王文武双全,不但会领兵打仗,而且擅长赋诗作剧,留传下来的戒日王的剧本有三部:《钟情记》、《璎珞记》和《龙喜记》。
《钟情记》取材于印度民间传说故事集。剧本分四幕,主要情节如下:国王与王后身边的美貌侍女一见钟情,引起王后的嫉妒,侍女受到王后虐待。后来真相大白,侍女不但是一位吉祥的公主,谁娶了她就可以成为大地的统治者,而且是王后的亲侄女。最后国王与公主结亲,王后与大家皆大欢喜。
在《璎珞记》中,戒日王视愿“众神联合,与世共存,造福人类”,表达了他希望众王国联合的愿望,体现了戒日王对统一的追求。
《龙喜记》是五幕戏,取材于印度故事集《故事广纪》中的云乘故事和现已失传的佛典《持明本生活》。剧中主人公也是国王,戒日王在这部剧中赞美了自我牺牲的崇高品德。 前三幕描写持明本云乘太子与悉陀国公主相爱结婚。后两幕描写云乘太子生怜悯之心,为解救他人的性命,牺牲了刚刚得到的爱情,以自己的肉身喂食大鹏鸟,后被高利女神救活。是一部佛教和印度教教义相混合的戏剧,在剧本开场的祈请诗中,戒日王将佛尊为首要的神,这在印度古代梵文戏剧中是极少见的。他把佛列入印度教诸神的行列,不仅表现出希望宗教团结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的时代印度教与佛教的融合倾向。此剧在中国有藏语译本和汉语译本。
封建国体
戒日王朝时代是印度封建制度最后确立的时期。国王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不仅直接占有大部分土地,还赐封给寺院、官吏、王公贵族以采邑。封建赐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割免国家赋税的教田或“福田”,是封建帝王永久赐赠给高级婆罗门、佛教高僧、印度教神庙、佛教寺院的封邑土地。另一类是封赐给世俗高级官僚贵族,作为俸禄或服务报酬的职由或禄田份地。被封赐的村社变成新兴封建领主的私有领地,原来由国家直接管辖和控制的自由农成已经沦为向封建领主交租纳税、受其管辖的封建依附农民。封建采邑制行以确立。
国有土地的大量分封和再分封造成王权削弱,促使封建领主脱离中央权力的控制。戒日王朝建立一套“刑政甚肃”的等级制官僚机构。中央政府由大臣会议辅佐戒日王进行统治。戒日虽以“文治、仁政”闻名于世,但刑法比笈多王朝严酷。他重视利用宗教进行封建统治,倾向于大乘佛教,并支持中国唐朝玄奘在印度的宗教活动。在位40余年中,在钵罗耶迦举行过6次五年一度的佛教“无遮大会”。采取佛教与印度教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当时占优势的是印度教,佛教开始衰落。封建制度的确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各地出现“稼穑殷盛”的景象。沿海港口和与对外贸易有密切联系的城市工商业仍继续保持繁荣,但恒河流域许多古城的工商业和货币经济更加萧条。
多神信仰
戒日王本人信仰婆罗门教湿婆神,但容许其境内各种宗教派别自由发展,并且特别尊重在当时还拥有大批信徒的佛教。这也许是受他的姐姐拉芝修黎这位虔诚的佛教徒的影响,但实际上印度教和佛教之间有诸多相通之处,而且在伊斯兰教进入印度之前,印度基本上保持宗教宽容的氛围,很少出现君主因为信仰一种宗教而去压迫另一种宗教的情况。他后期效仿阿育王,接受了佛教的信仰,更加采取了扶植佛教的政策。他封赏僧人土地、村庄,布施寺院,“圣迹之所并建伽蓝”,于恒河两岸建立数千座佛塔。著名的那烂陀寺在他的扶植下得到极大的发展。
公元631年,一位满面风尘的高僧来到了印度,他游历印度各邦国,宣讲大乘佛教的教义,名声鹊起,引起了戒日王的注意,他就是来自东土大唐的陈玄奘。戒日王特意在642年于首都曲女城为玄奘举行了无遮大会,20多个王公和5000多名大小乘佛教、婆罗门教高级学者参加了大会,由玄奘宣讲大乘佛教教义,与会者没人能驳倒他,因而获得了“大乘天”的尊号。会后戒日王请玄奘骑象巡游天下,宣讲说法,一时间在印度掀起了“中国热”,实际上也借此以统一佛教教义,排除纷争。玄奘还受邀参加了公元643年第六次佛教无遮大会。玄奘将《道德经》等中国国学经典翻译成梵文,并从印度带回了大量佛教经典,回国后还撰写了《大唐西域记》介绍了印度的文化。
玄奘不是中国第一个赴印求经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但像他这样得到戒日王如此热烈的礼遇却是绝无仅有的,两人共同为中印文化交流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玄奘访印促进了中印两国人民的了解。从公元641年开始 ,戒日王朝多次遣外交使臣通聘唐朝,唐太宗也四次派王玄策等率外交使团访印。
戒日王和唐太宗关系怎么样?有着哪些轶事趣闻
唐太宗李世民所开创的贞观时代,是中国最为辉煌的历史时代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史上中外友好交流的黄金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中国和印度有了正式外交上的交往。
唐朝初期,正逢印度戒日王朝时代。戒日王尸罗逸多的统治时期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时代。戒日王依靠六万庞大的象军部队,“勒兵战无前,象不驰鞍,士不释甲”以征伐四方,终于统一了北印度。而此时的戒日王就已经听说了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同样强大的国家的存在;在这个强大的国家里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对这个国家充满了神往、好奇和疑问,迟迟得不到解答。这个时候,一个名叫玄奘的和尚出现了,他迫不及待的要召见这位远方来的沙门。
两国交往,一般都由民间交流开始。中印的民间交流,在汉朝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到了唐朝,推动中印两国政府间直接交往的正是如今妇孺皆知的唐僧玄奘。玄奘西游到达印度,一路宣讲大乘佛教教义,名声播于四方。玄奘来到戒日王的宫廷,受到隆重礼遇。关于两人的对话,在正史《新唐书》中有明确记载,在玄奘回国后撰写的回忆录《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则更为详细:
戒日王问:“高僧从哪国来?来此何为?”
唐僧答:“从东土大唐而来,以求取佛法。”这句话在《西游记》中无数次出现。
戒日王又问:“听说你们摩诃震旦有个秦王圣人(古印度人称中国为“摩诃震旦”),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咸歌<秦王破阵乐>。关于他的伟大传说在我们这里流传很久了。对于他的盛德的赞誉,是真的吗?请你为我讲讲他的为人。”玄奘大略的为戒日王讲述了唐太宗的神武,平祸乱,定四海,天下宾服的情况。戒日王听闻大喜,终于一解心中疑惑且甚是尊敬,说:“我要向东面而致礼于他!”
公元641年即贞观十五年,戒日王与玄奘会晤后不久,就派遣了使者向大唐进发,并递交了国书。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使,为能在万里之外有这么一个知音而感到高兴,也命令云骑尉梁怀璥持节出使印度,答礼戒日王。戒日王尸罗逸多既惊且喜,问国人:“自古以来有中国使者到我们国家的先例吗?”国人皆答:“没有!"于是,出城迎接使者,把诏书举到头顶以拜之。
随后戒日王第二次派使者入唐朝拜,唐太宗也再派卫尉丞李义表去传达旨意。这次出使,唐朝使者受到戒日王朝大臣的郊迎,整个国都曲女城的人都前来围观、道路上焚香。然后,戒日王率领群臣用面朝东面的礼节接受了诏书,并献上火珠、郁金香和菩提树做为礼物。这次出使之中,需要注意的是王玄策做为副使随行。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648年,唐太宗派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做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第三次出使印度。这次出使不太顺利,还没走到印度,戒日王尸罗逸多就死了。戒日王没有儿子,死后国家大乱,又四分五裂起来。大臣阿罗顺那发动叛乱,自立为王,发兵在半道上截杀王玄策的使团。使团总共不过几十人,除王玄策和蒋师仁逃出外,其余皆被杀死,并抢劫了沿途各国进贡的礼物。王玄策本为中印友好而来,却逢此大难,愤怒不已,一个人跑到唐朝属国吐蕃借兵复仇。最后借得吐蕃兵一千,尼泊尔兵七千,发兵征讨阿罗那顺。大战三日,斩首三千,溺水而死上万人,阿罗那顺逃走。不久,阿罗那顺收散兵再战王玄策,这次输的更惨,连自己都搭进去了,副使蒋师仁活捉了他。王玄策、蒋师仁随后率军再击破其国,俘虏王妃、王子以及男女一万二千人,58座城池投降。曾援助阿罗顺那的东天竺国国王尸鸠摩,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这就是所谓的“一人灭一国”的典故。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一事件,“一人灭一国”的说法是有些夸大的。因为戒日王死后,印度已四分五裂,阿罗顺那只是继承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小朝廷而已。王玄策在攻杀了阿罗顺那之后,天竺迦没路国也进献了奇珍礼物以及地图,并请求赐予老子像及《道德经》。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向中国以外传播最远的记载。由结果来看,道教显然未能在印度生根发芽。
其后,唐高宗时期,五大天竺国都曾来朝拜。
唐玄宗时期,中天竺国先后三次派遣使者入唐;南天竺国来使一次,进献五色鹦鹉等,请求唐军帮助其讨伐大食、吐蕃,并请求唐帝为其国家的军队赐名。唐玄宗赐其军队名为怀德军,并以锦袍、金带、鱼带等赐其使者。
再其后,两国的高僧往来密切,研习佛法、宣扬佛教,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互为影响。这一切也要得益于唐太宗李世民和戒日王尸罗逸多这一对英雄惜英雄式的交流所打下的基础,虽然中间出现了王玄策和阿罗那顺的一段不愉快的经历。但从历史大局来看,它并没有对中印交流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关于戒日王的评价是怎样的?戒日王是残暴还是仁慈
北印度在超日王统治时期,政治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德干高原的大部分地区都成为了北印度的国土。通过与罗马帝国和中国的贸易往来,北印度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当时的笈多王朝一度出现了难得的繁荣的局面。此后的几百年间,北印度一直处于繁荣之中。
但是到了5世纪的时候,北印度再次遭到劫难。以往外族的入侵似乎统统遗忘了德干高原,但这一次德干高原却没能幸免于难,笈多王朝被颠覆了,动荡的局面又一次在北印度重演。一百多年后,直到白匈奴的游牧民族扫荡了笈多王朝的军队以及整个北印度,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动荡的局面才宣告结束。
6世纪初,白匈奴人在建立了象征自己强大势力的国家后,继续向外扩展势力,将孟加拉、阿富汗和中亚地区纳入国家的版图,野蛮的匈奴人不仅建立了政权,还将以往的管理体制击得粉碎,笈多王朝因此荡然无存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白匈奴人建立的国家没有维持多久就垮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戒日王建立的新国家,此时北印度的土地被戒日王紧紧握在了手中。
戒日王凭借自己拥有的一支庞大军队,重新统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政权。他的军队不仅有骑兵和步兵,还拥有作战能力极强的战象,令其他军队头痛不已,每当面对戒日王的战象时总是心惊胆战,还没开战呢就望风而逃了。登上国王的宝座后,戒日王以超人的治国方略将北印度治理得井井有条。作为一位贤明的君主,戒日王非常热衷于文学和艺术,为了能使北印度的文学、艺术和宗教事业得到发展,戒日王曾不止一次地慷慨解囊,投入了大把的财力以推动国内的文化事业的发展。
建立国家后,戒日王将都城定在了恒河中游谷地的曲女城,都城巍峨壮观,除了富丽堂皇的王宫,还有几百座大大小小的庙宇。虽然戒日王资助了宗教和文化的建设,但他并不是一个真正仁慈的君主。他当政期间,印度惩罚犯人的残酷刑罚依然存在,其中包括断肢和将人活活地饿死。
当时的税收主要是通过把王室占领的土地租种出去,将收成的六分之一算作税收。这些收入大多用在国家修建道路、建造桥梁和开凿运河以及疏通航道上,国家的统治所需只占到税收的四分之一。
戒日王统治时期,宗教的发展异常迅速,印度也打破了以往信奉多神的传统,其中毗湿奴和湿婆从诸多的神灵中脱颖而出,以仁慈为主的毗湿奴被印度人称为“保护之神”。印度民众对“毁灭之神”湿婆敬畏有加,其中不乏恐惧的成分,因为他们认为湿婆不仅可以将整个世界毁灭掉,而且还可以将它再次复原;但湿婆也有仁慈的一面,他是一位清修的禁欲主义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