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齐民要术》的编撰者

中文名:贾思勰

国 籍:北魏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益都(今属山东青州)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不详

职 业:郡太守、农学家

信 仰:道家

主要成就:撰写《齐民要术》

贾思勰简介 南北朝北魏杰出农学家贾思勰生平

  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人,汉族,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益都(今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到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系统专著,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开发区在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志纪念,表彰他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

  贾思勰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每到一地,他都非常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回到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活动,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北魏永熙二年(533年)-东魏武定二年(554年),他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作《齐民要术》。[1]

  贾思勰的生平事迹,史籍缺载。他曾担任过北魏高阳太守。因其生活的年代正值北魏由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走向经济衰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他深感恢复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生活对巩固政权实为必要。他十分注重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自高阳太守卸任后,贾思勰就开始致力于农学研究,足迹遍至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

贾思勰是哪个朝代的 贾思勰的历史地位如何

  贾思勰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农学家,生卒年不详,在他的著作《齐民要术》中有“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的字样,由此我们可以对贾思勰是哪个朝代的有所推断。再有就是他的著书时间大概是公元533年至554年,根据他的著书时间对后人推断贾思勰是哪个朝代的有很大的帮助。

  贾思勰画像

  由于在历史记载中,对贾思勰的描述并不多,更无史料可循,对于贾思勰是哪个朝代的只能从他著作的《齐民要术》中寻找蛛丝马迹。根据推断他应该是在北魏时期,当时正是鲜卑族的拓跋氏逐步统一北方地区后,社会逐渐由动荡不安趋于稳定,社会也在从萧条的经济中渐渐的恢复,并不断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农业的,而农业的生产水平与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北魏时期更不例外。可以说贾思勰生活的朝代是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社会。基于朝代的背景,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为贾思勰著书提供了有利的时代环境。

  可以说是贾思勰生活的朝代成就了贾思勰,同时也是贾思勰推动的他生活朝代的发展。北魏时期,孝文帝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也曾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为农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总之贾思勰能著成《齐民要术》跟他所在的朝代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平定的生活,没有皇帝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他也不可能完成这样举世的著作,可以说是贾思勰的朝代成就了他。

  贾思勰的历史地位

  贾思勰的历史地位是无人可替代的,他所著的《齐民要术》在农业生产方面给后人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并为当时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他还在农产品的加工与制作上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方法。

  贾思勰察农图

  贾思勰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著名的农学家,他曾为了能著成《齐民要术》多次出行到外地,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农业生产经验做了详细的总结,而且还亲身实践学到的生产经验,历时近二十年最终完成了史诗级的著作。

  在贾思勰生活的年代,农业是社会发展的依据,是经济的主要来源,《齐民要术》的完成使得贾思勰的历史地位提到了触不可及的高度。

  他所描述的农作物的种植与管理非常详细,而且还提出了根据气候的变化,变换不同的耕作方法。他指出秋天要深耕,而春夏要浅耕,耕种时宁干勿湿,过湿土壤会板结,还不如不耕。强调作物生长时要勤除草,勤松土。还记载了许多对农作物的品种介绍,还有肥料的种类和施肥方法。

  他还在农产品的加工与制作上作了详细的描述,而且还提供了如何提高产量和收益效率。酒、酱、醋等都有详细的制作过程,这在史书记载上是第一次出现。并且他还叙述了制作后如何售卖等方法,为当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贾思勰的历史地位不仅限于对中国农业的发展,而且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达尔文在研究进化论时,曾参考过《齐民要术》,甚至至今还有学者在研究他的《齐民要术》。

  贾思勰的贡献

  中国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和他所著的《齐民要术》,可谓是中国农业发展史的里程碑。在农业方面贾思勰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贡献不仅仅限于在农业生产技术上,还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

  贾思勰农作图

  在农业发展体系上贾思勰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他不仅在种植、饲养、水产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还在农产品的加工、酿造与利用上做出重大贡献。从生产初期的准备工作到收获后的成品加工都做了详细的论述,他使农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甚至有些技术到现在还有人在研究,并加以利用。可以说他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农学体系。

  在动物的养殖方面贾思勰的贡献也是不可多得的。他的《齐民要术》讲述了牲畜、家禽、渔业的养殖方法,提出役畜要量其力能的结论。还总结出了“食有三刍,饮有三时”的经验。

  在农产品的加工与利用方面,贾思勰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酒、酱油、醋等烹调用品出现的很早,但是它们的制作过程都没有具体的记载,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却记载的很详细,可以说贾思勰最早记载了烹调用品的制作过程。就拿酱的制作来说,他就记载了肉酱、鱼酱、虾酱、鱼子酱等的制作方法,而且还有储藏蔬菜的方法。

  他还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技术做了很全面的分析。比如瓜果蔬菜、植树造林、养鱼、酿造等,详细的描述了如何多样经营,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记录。根据这些,可以说贾思勰的贡献是无人能比的。

  贾思勰的著作

  在中国农业史上,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可谓是享誉世界的巨著。在《齐民要术》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农业方面的知识。他认真借用前人典籍和农业书中的精华,并加以实践证明,总结经验,使得他的著作风靡一时,并流传至今。

  贾思勰著作

  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还曾被达尔文所借阅,而且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此书是中国保存至今最为完整、全面的农业知识古籍。成书于东魏武定二年之后,具体成书时间不详。

  《齐民要术》全书共有九十二篇,正文大约有七万多字,注解有四万多字,总共有十一万字之多。书中有《自序》和《杂说》,借用前人的著作有一百五十余种,农业谚语有三十多条。全书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各个方面,而且还记载着农副产品和畜产品的加工、酿造的方法,还有对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使用,甚至还有文具的制作与应用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在书前的自序中广泛的摘取前代君民、有识之士注重农业生产方面的事例,并记载他们所获得的成效。而书前的杂说,据说是后人加进去的,但是现在已无从考据。

  贾思勰的著作给后人的影响非常大,给农业发展史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里,他的著作无疑是最受人喜爱的。著作涵盖范围广,经验足,对当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致使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迅速壮大。

《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谁?古代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谁?《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533年-534年),它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

  贾思勰,益都(今属山东)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

  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成书的时间为公元6世纪三、四十年代,它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基础的。北魏之前,我国北方处于一种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一百多年以后,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由此逐渐稳定,社会经济也随之从屡遭破坏的萧条景象中逐渐恢复过来,得到发展。北魏孝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尽管如此,当时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他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也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贾思勰为官期间,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处,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曾经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各种实验,饲养过牲畜、栽种过粮食。贾思勰不但注重亲身实践,而且善于向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吸收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齐民要术》是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富有经验的老农当中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与体验,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这部伟大的著作。

  《齐民要术》由序、杂说和正文三大部分组成。正文共92篇,分10卷。11万字;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另外,书前还有“自序”、“杂说”各一篇,其中的“序”广泛摘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等注重农业的事例,以及由于注重农业而取得的显著成效。一般认为,杂说部分是后人加进去的。

  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因此说《齐民要术》对我国农业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