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康斯坦丁一世
外文名称: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A', Βασιλεύς των Ελλήνων;Konstantínos A', Vasileús ton Ellínon
国籍:希腊
出生地:希腊雅典
出生日期:1868年8月2日
逝世日期:1923年1月11日
职业:希腊国王
希腊人国王——康斯坦丁一世,康斯坦丁一世的生平简介
希腊人国王康斯坦丁一世(希腊文:ΚωνσταντίνοςA',ΒασιλεύςτωνΕλλήνων,拉丁文转写:KonstantínosA',VasileústonEllínon,1868年8月2日-1923年1月11日),1913年至1917年、1920年至1922年在位。
1912年,康斯坦丁王储重新被授予希腊陆军总司令,参加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在战争中他带领希腊色萨利军在萨郎塔波罗和吉安尼察的战役中屡战屡胜,并于11月9日占领塞萨洛尼基,取得了光辉的胜利。1913年的比赞尼战役中,康斯坦丁王储带领的色萨利军再次获得胜利,歼灭了奥斯曼帝国军队,决定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巴尔干联盟的胜利。
然而在1913年3月15日,国王乔治一世在塞萨洛尼基遇刺身亡,康斯坦丁在悲剧的气氛中继承王位,称希腊人国王康斯坦丁一世。许多的人愿意称他康斯坦丁十二世,认为他是拜占廷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继承者。
同年5月,奥斯曼帝国宣布投降。希腊通过战争得到了约阿尼纳、塞萨洛尼基和克里特。因为许多方面的矛盾,特别是马其顿的归属问题,希腊、塞尔维亚与罗马尼亚联合起来反对保加利亚。1913年6月1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7月便以保加利亚的失败告终,马其顿一分为三,希腊确定了对爱琴海马其顿的所有权。
一战期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根据1913年的希塞条约,发生情况时希腊就得援助塞尔维亚。但这次进攻塞尔维亚的不是保加利亚,而是奥匈帝国。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向塞尔维亚保证如果保加利亚进攻它,希腊将向保加利亚宣战。而康斯坦丁一世作为德国皇帝的妹婿,反对自己的国家加入反对德国的战争,赞成中立。1914年8月8日,康斯坦丁一世被德国的威廉二世皇帝授予德意志帝国元帅荣誉。
1914年11月,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韦尼泽洛斯答应协约国派一支军队进攻达达尼尔海峡,遭到了总参谋长约安尼斯·梅塔克萨斯(ΙωάννηςΜεταξάς)和国王的反对。国王与韦尼泽洛斯决裂。韦尼泽洛斯辞去首相的职务,国王选择了亲德的季米特里奥斯·古纳里斯(ΔημήτριοςΓούναρης)组建政府。随着1915年大选韦尼泽洛斯党的获胜,韦尼泽洛斯于8月再任首相。
1915年9月,保加利亚宣布动员令,并于10月4日加入同盟国参战。康斯坦丁一世于9月亦签署了动员令,但拒绝希腊军队采取任何行动。10月7日,协约国军队在塞萨洛尼基登陆,国王罢免了韦尼泽洛斯首相。亚历山德罗斯·扎伊米斯(ΑλέξανδροςΖαΐμης)担任了一个月的首相职务后,国王解散议会并指派斯特凡诺斯·斯库鲁迪斯(ΣτέφανοςΣκουλούδης)为新任首相。
1916年4月,为了抗议协约国帮助战败的塞尔维亚军队在塞萨洛尼基避难,以及意大利进入北伊庇鲁斯,康斯坦丁一世宣布希腊合并北伊庇鲁斯。6月,协约国向希腊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解散希腊军队,斯库鲁迪斯因此下台,扎伊米斯就任首相。大选一再推迟,韦尼泽洛斯与康斯坦丁一世彻底决裂。
废黜与复位
1916年9月19日,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与海军总司令保罗·孔杜里奥提斯(ΠαύλοςΚουντουριώτης)在克里特成立敌对政府。10月,韦尼泽洛斯北上塞萨洛尼基。韦尼泽洛斯的敌对政府控制了希腊北部、克里特和爱琴海诸岛。韦尼泽洛斯的支持者纷纷在塞萨洛尼基汇合。俄罗斯与意大利反对这个政府:俄罗斯反对他是因为康斯坦丁一世的母亲是俄罗斯的公主,意大利人把韦尼泽洛斯当作他们对小亚细亚野心的潜在敌人。英法担心引起希腊内战,没有承认韦尼泽洛斯政府。
英法趁此机会对康斯坦丁一世及其政府施加压力,但国内的亲德派发动了反协约国宣传。法国上将毛瑞斯·萨莱伊派出军队登陆,并向雅典逼近。12月,双方军队发生交火。
因为此次事件,雅典爆发了反韦尼泽洛斯的运动。为了报复,协约国于12月19日承认韦尼泽洛斯政府,萨莱伊的海军封锁了希腊。协约国承认了一个希腊、两个政府。
1917年5月,塞萨洛尼基举行了支持韦尼泽洛斯的游行,韦尼泽洛斯的支持者们要求协约国废黜康斯坦丁一世。6月10日,协约国要求康斯坦丁一世逊位。康斯坦丁一世同意逊位,并让长子乔治王储离开希腊,因为乔治王储曾在德国参军,协约国不同意由他继承王位。次子亚历山大将继承王位。康斯坦丁一世于6月11日正式退位,流亡瑞士。
1920年10月25日,亚历山大国王因被猴子咬伤而引起的败血症而去世。韦尼泽洛斯劝说康斯坦丁一世的第三子保罗继承王位但遭拒绝。11月,韦尼泽洛斯的自由党在大选中惨败,韦尼泽洛斯下台。在11月的公投中,支持康斯坦丁一世复位的投票占总票数的98.97%。康斯坦丁一世于12月19日复位。
逊位与去世
康斯坦丁一世复位后重蹈韦尼泽洛斯的覆辙,将希腊推向战争的深渊。当时的希腊正于即将灭亡的奥斯曼帝国进行着第二次希土战争,战争已深入到小亚细亚半岛,康斯坦丁一世命令希军继续深入,准备进攻正在建设的新首都安卡拉。随着1921年8月萨卡里亚战役的失败,希军在小亚细亚已丧失得胜的可能。
1922年3月,列强在巴黎开会提出停火建议,希腊接受了停火。但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要求希军撤出小亚细亚,列强拒绝了他的要求。于是土耳其军队于8月向士麦那发起总攻,并于9月9日占领士麦那。9月13日起,士麦那燃起了持续四天的大火,城内的希腊人或选择逃跑,没逃掉的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希腊政府因此解散军队并辞职。康斯坦丁一世也于9月27日宣布退位,流亡意大利西西里岛。长子乔治继位,称乔治二世。
四个月后的1923年1月11日,康斯坦丁一世在西西里的巴勒莫去世,享年54岁。康斯坦丁一世的葬礼在佛罗伦萨的东正教堂举行。1936年君主制复辟后,康斯坦丁一世的遗体重新安葬在塔托伊的王室墓园。
第二次希土战争:希腊军队被赶出小亚细亚半岛
第一次希土战争
第一次希土战争是希腊和奥斯曼帝国为争夺克里特岛的所有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发生在1897年的这场战争只持续了三十天就以希腊的失败而告终。第一次希土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又重新拥有了克里特岛的管辖权。
第一次希土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和希腊的失败,若不然,战争也不会在短暂的三十天内就迅速结束。1897年,为了摆脱奥斯曼帝国对克里特岛的封建统治,生活在克里特岛上的希腊人在希腊的援助下,谋划并发动了这样一次起义。很快,起义被奥斯曼帝国所镇压。但是,希腊军队和英、法、德、意、奥、俄等国家的介入使得小小的起义演变成了国际争端问题。
很快,奥斯曼帝国对希腊宣战,第一次希土战争随即爆发。无论是从武器装备上还是兵力上,土耳其军队都比希腊军队更略胜一筹。奥斯曼帝国拥有9.4万步兵,1660名骑兵,是希腊军的两倍之多。同时,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又是由德国的教官指导培训的,训练有素,行动快速,非希腊军队所能匹敌的。
在平庸无能的指挥官,康斯坦丁王储等将领的指挥下,希腊军战斗力低下,很快就失掉了拉里萨城。以拉里萨城的失守为起点,希腊在色萨利地区的一系列城池交战中都以失败而告终。5月7日,希腊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在后来签订的和约中,希腊更是将色萨利的六个地区割让给了奥斯曼帝国。
第二次希土战争
继第一次希土战争之后,平静了二十多年的土耳其和希腊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再从被卷入到了战火之中。第二次希土战争使土耳其和希腊的人民再次饱受战争的摧残。和第一次希土战争相比,第二次希土战争要来得更艰难一些。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第二次希土战争发生在1919至1922年期间。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希腊向土耳其提出对小亚细亚的领土的要求。其实,协约国的各成员国也是各自心怀鬼胎,一方面想要镇压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又不想让意大利取得土耳其国土上的士麦拿的统治权。出于这样的目的,协约国才对希腊给予支持的。有欧洲大国撑腰的希腊,扬眉吐气,于1919年五月占领了士麦拿,这直接导致了第二次希土战争的爆发。希腊趁机向协约国提出继续向土耳其内地进攻的要求,并很快得到了批准。
一路向北的希腊军队,直指土耳其的巴勒克西尔和布尔萨,与出兵穆达尼亚和班德尔马的协约国相呼应。连连败退的土耳其政府决定接受协约国的不平等条约,并签订了《居鲁姆协定》。在这种情形下,著名指挥官凯末尔重新规整土耳其的国民军队,带领着不满政府如此丧权辱国行径行为的军人们,向希腊的军队发起了反攻。希腊军队在如此强势的攻击下,全线崩溃,土耳其再次夺回了士麦拿,并将希腊军队赶出了小亚细亚。
希土战争实力对比
希土战争之中,希腊投入兵力六万人,土耳其投入兵力十万人。这场战争对于土耳其而言是一场全民族的反侵略斗争,因此逐渐发展成了全民抗战。对于希腊而言,则是为了更多的攫取利益,无法持久作战,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双方士气上的悬殊差距,延伸到战争实力上的差距。
现在纵观希土战争实力对比状况,土耳其人民在自身的利益被攫取之后醒悟到反抗的重要性,希腊则更加贪婪的想要更多的土地。心理上的反抗是最根本的反抗,所以在战争中的土耳其人民全民作战,将士们在前线,人民就在后勤做足了准备,这是直接导致土耳其军队方面实力骤升的关键。
反观希腊方面,国家小实力差的他需要借助国外的支持与帮助,速战速决才是上上策,但是随着战事的不断延伸,不断拖延,依托外国的优势逐渐丧失。加之一战之后的希腊本就缺少兵力与资金的支持,最终惨败成为定局。
在最初的对于希土战争实力对比的分析之中,希腊的战胜局面是已定的,因为协约国的压力,希腊得到了诸多的包括军事、物资、军队等的支持,土耳其政府也只能低头。但是,人民的意愿被忽视了,这个因素是最终土耳其获胜的关键。所以即使实力对比上拥有差距,但是最终在新政府的领导下,土耳其取得了战争胜利。
巴尔干战争的影响:该如何评价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战争是第1次世界大战前夕一场多国参加的国际性战争。它受着各种地缘政治和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集中地反映了该地区和世界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就决定了战争性质的复杂性。就第1次巴尔干战争而言,虽然巴尔干诸国王室和政府有着扩张领土的意图,有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干预,但它有进步意义,因为战争的矛头指向了长期压迫和奴役该地区各民族的奥斯曼帝国,指向了落后的封建制度,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大多数人民的愿望。通过这场战争,巴尔干地区80%以上的领土和70%以上的欧洲人口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阿尔巴尼亚人民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马其顿和色雷斯等地的人民获得了解放。因此,这场战争具有正义性,它在“摧毁整个东欧的中世纪残余方面”“向前迈了一大步”。
第2次巴尔干战争的性质与第1次不同,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插手,巴尔干诸国统治阶级为争夺土耳其在欧洲的属地而引起了一场王朝战争,具有非正义性,这场战争把巴尔干各族人民拖进了深渊。据不完全统计,有50万以上的人口被迫出逃或被驱逐,流离失所。23.4万土耳其人被赶出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1.5万保加利亚人被迫从马其顿迁到希腊,7万希腊人从色雷斯逃往保加利亚,7万阿尔巴尼亚人被遣往埃皮尔,26.5万希腊人被土耳其驱逐出境,10万土耳其人也不得不从希腊移到小亚细亚。
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未能解决巴尔干诸国间旧的矛盾,而且还增加了它们的新矛盾。马其顿被几国瓜分并未取得当地人民的同意;罗马尼亚占领南多布罗加也决非当地人民的意愿;保加利亚对希腊和塞尔维亚版图的成倍扩大而极为不满,曾多次表示要修改《布加勒斯特条约》。新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促使巴尔干诸国的力量重新组合,即原来的巴尔干同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两个集团: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集团与保加利亚、土耳其集团。这两个集团的背后又分别由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势力支持着。
巴尔干战争增加了帝国主义列强内部的磨擦。各大国在巴尔干的经济利益和势力范围决定着各自的政治态度,在具体问题上明争暗斗,但为了各自集团的战略利益,互相又有所让步。这些暂时的让步虽没有引发欧洲的大战,但却加深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敌视和对立,刺激了普遍的扩军备战。特别是协约国支持的塞尔维亚,由于它在2次巴尔干战争中是最大的赢家,领土扩大1倍,人口由300万增加到近450万,势力和影响进一步扩大,这对德意志帝国(1871~1918)和奥匈帝国(1867~1918)的扩张计划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奥匈多次宣称要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这就使得巴尔干地区成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火药库。
在军事学术上,巴尔干战争的作战方法发生了一些变化。火炮射程和射速的提高,机枪数量的增加(盟军有474挺,土耳其军队有556挺),飞机、装甲车和无线电等新式武器和技术装备的使用,使得地面部队经常采用疏开战斗队形,充分利用堑壕加强隐蔽,并注意了防空。在巴尔干战争中,进攻一方善于实施机动作战,向心突击和迂回包围,这对导致作战的胜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次战争还为多国部队联合作战和加强盟军的战略协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