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外文名:Katherine Manthfield
国 籍:英国
出生地:新西兰威灵顿
出生日期:1888年10月14日
逝世日期:1923年1月9日
职 业:文化女权主义者,短篇小说作家
主要成就: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女权解放思想指导人
代表作品:《花园酒会》,《幸福》,《在海湾》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谁?新西兰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生平简介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thfield)1888年10月14日生于新西兰威灵顿,本名卡瑟琳·包姗普,家族与俄罗斯全无瓜葛。凯瑟琳的童年在维多利亚式的文化习俗和新西兰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度过。15岁时,她离家来到英国伦敦,进入皇后学院就学,研习法语、德语和音乐课程,她在那里爱上了文学,并开始写作,写一些短篇的散文和诗歌。3年后她回到了故乡新西兰,进入惠灵顿皇家音乐学院学习。1908年7月,她说服父亲同意她前往英国生活,从此走上文学道路。她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这个名字作为笔名,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定居伦敦,开始写作生涯。波西米亚式的生活让她时常感到孤寂无助,现实生活也远非如她所想。一些随机的个人交往和无所顾忌的性生活并没有带给她太多快乐。同乔治·布朗不幸的婚姻使她在结婚后的第二天就离开了他。随后她出游巴伐利亚,1911年出版的《在德国公寓》里寄托了她幻想破灭的无奈心境。
她的早期作品主要是一系列速写例如1911年《在德国膳宿里》,没有多大特色。1912年,她认识了评论家兼编辑墨里,二人志趣相投,生活在了一起。墨里是她生活和文学创作上的良伴。1914年,她的小说集《节奏》和《忧郁评论》在丈夫米多尔顿·莫里的协助下编辑出版。第二次婚姻给她带来了幸福。一战开始后,她不断在英法两国间往返游历,见到了自己唯一的弟弟,这次见面促使她转而倾情于新西兰故乡和童年生活回忆。然而,她的弟弟不幸死于战场,这不仅使她病弱之躯再添痛创,也让她负疚于对家人感情上的疏远。郁郁之中,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寄情笔墨,法国南方写成中篇著名小说《序曲》透露了她对新西兰家乡的美好回忆。
1920年,小说《幸福》出版,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声望。1922年,又一部小说集《花园茶会》出版,进一步稳固了她在英国文坛的地位。也就是在这,她无的放矢的感情生活似乎找到了寄托。这应该归功于著名的芭蕾舞经纪人谢尔盖·加吉列夫。当时,他领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团正在欧洲各大都市巡回演出,在欧陆舞台掀起巨大轰动,一场俄罗斯文化热潮随之而来。凯瑟琳满心欢喜地观看着所有的演出,不放过每一场音乐会,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全新的文化气氛之中。
对俄罗斯文化的喜爱使她认为从性格上说自己就是一个俄罗斯人。她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俄罗斯式的”,她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纠结与挣扎,她的笔法也自然而然地酷似俄罗斯名家。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这些大师更是她的文学情侣:“我无法表达托尔斯泰对我的重大影响和启发,几句感激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在读过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鬼》后,她深受作家“微暗的街灯下的人们”所感动,陀式的心理描写在她自己的创作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她的最后时光在法国枫丹白露乔治·古德杰夫主办的“人类和谐发展机构”度过。在这个有40多位俄罗斯文化人居住的,到处弥漫着奇妙的俄罗斯文化气息的环境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饲养动物,侍弄花圃,写作和生活得平静恬淡。西方报界也开始将她的艺术成就同契诃夫相比。1923年,苏联官方表示出对她的兴趣,苏联国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她的两部小说集的俄文本。稍后,她以自己作品中对下层民众的同情赢得了西方文化界的官方认可。60年代两种最权威的的英语教科书选取了她的小说《一杯茶》用做语法练习文本。
1923年1月9日,常年罹患肺结核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逝世,年仅35岁。在凯瑟琳的世界里,死亡是静穆和安逸,甚至是美丽的。她临终前的最后的一句话是:“我喜爱雨,我想要感到它们落到脸上的感觉。”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个人作品有哪些?对她的评价是怎样的
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主题往往不难理解。她的小说很像契诃夫的作品,经常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转折和时空变化。擅长表现男女之间的复杂微妙关系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激情发展方向。同时她的文字也力求简化,力争把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她使用了不少现代派表现手法,以淡化情节与女性视角诗化的语言,印象主义技巧的运用及象征主义的运用为表现的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
曼斯菲尔德把她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很少受英国作家重视的短篇小说创作,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用手中的笔,融进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描写了她的同类在闯世界的奋斗中所遭遇的坎坷磨难,刻画了广大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所迫下产生的孤独感、幻灭感、恐惧感和她们的叛逆和反抗性,道出了她们深沉的思考和无声的叹息,表达了对她们遭遇的无限同情和愤慨之情。
意象、象征历来是作家们钟爱的写作手法。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其短篇小说中也大量地使用了意象、象征以及不同的叙述视角等形式技巧,在她的小说中有一个特殊的意象群,除传统意义之外还赋予了自己特殊的意象模式:一是悲剧感——孤寂和死亡;二是童心——真善美和无序。通过对比,曼斯菲尔德认为孩童是人生最佳的自然状态和最高人格理想,为此她倾注毕生精力来回忆祖国和童年,抒写孩童式成人,由此反映出一种返始归根与“复归孩”倾向。这些意象以缩影的形式展示了小说的寓意,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状态。
凯瑟琳从而形成了传统象征和现代象征的有机交融,丰富了作品的主题,也使得其作品魅力经久不衰。曼斯菲尔德的小说更像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她的小说的题材选择上脱离了传统小说的题材形式,而是把平凡人物和琐碎事情写进小说,通过精心选择有意义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揭示主题。这需要一种敏锐的眼光来支撑那种散淡的时光流逝中所呈现出来的生活场景,这使人感觉作家在看似无所事事的、轻松的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意义。
女作家曼斯菲尔德短暂的一生拥有坎坷的经历。她自幼身体孱弱,以美慧著名,但她的生活基本上是不幸的,肺痨的折磨和爱情上的失败都是导致她过早离世的原因。在艺术生活贫瘠的新西兰,为了得到更好的文学发展,曼斯菲尔德放弃了新西兰安乐、富裕的生活,独自一人前往英国伦敦。从踏上伦敦土地的那一刻起,命运就决定了她成为一个没有家园的流浪的灵魂。个性复杂的曼斯菲尔德经历着同样复杂的人生历程,她的一生始终在漫游——新西兰、法国、德国、英国都留有她的足迹。在四处漫游的生命历程中,唯一不变的,是她对于文学的热爱。
“没有谁像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那样,用自己的创作惊扰过那么多的作家。”——人们说她像D.H.劳伦斯,又跟V.伍尔芙有所类似。她创作的年代伴随着孤寂无着和病痛的折磨,她的作品因而较多涉及家庭事件和婚姻的不幸。她刻划人物细腻入微,时常在细节上精雕细刻。在她辞世多年之后,她对短篇小说这一文体的影响才渐次被人们所认识和承认。
她的一生恰似她在1921年写下的那篇著名的《园会》,而她就像小说中的劳拉。人们看到一个单纯而执拗的富家女子从园会的喧闹中挣脱出来,勇敢地接近外面的世界,接近死亡的面孔。那是一副宁静的,与世上的一切都不相侵扰的面孔,这死亡的面孔看来甚至比她身边的活人更真实、更具活力、更漂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