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多塞启蒙运动的最杰出代表人物

中文名称:尼古拉·孔多塞

外文名称:Marie Jean Antoine Nicolas de Caritat, marquis de Condorcet,known as Nicolas de Condorcet

别名:康多塞

国籍:法国

出生地:里伯蒙特(Ribenmont)

出生日期:1743年9月17日

逝世日期:1794年3月28日

职业:数学家、哲学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重要奠基人,发明投票悖论和孔多塞悖论,启蒙运动的最杰出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18世纪法国最后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孔多塞

孔多塞(Condorcet,Marie-Jean-Antoine-Nicolas-Caritat,Marquis de,1743.9.17-1794.3.29),又译康多塞。孔多塞是18世纪法国最后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启蒙运动的最杰出代表人物,政治上属于吉伦特派。有法国大革命"擎炬人"之誉。雅各宾派当政后被杀害。

成就

  孔多塞的理论有两方面的成就:

一是主张社会政治研究必须引用数理方法。以此和维柯并列,成为18世纪建立有效的社会科学的努力中最有贡献的两个人。 孔多赛提出了著名的"投票悖论",就是"孔多塞悖论"。

其二,就是《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提出的"人类不断进步"的历史观念,而成为西方历史哲学中历史进步观的奠基人之一。

这本书是18世纪启蒙哲学的经典,宏观透视人类进步的历史,对人类的历史作出了乐观的展望。这一历史观在19世纪和20世纪影响了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但是,其后的两次世界大战证明了这种观念的空想性。20世纪的历史哲学家已经作出了新的思考。但是,对人类历史乐观的向往,永远都是对人类命运最美好的祈祷。

  政治主张

在法国大革命取得胜利的时候,孔多塞这位法国侯爵认为,当时的狂热分子的掌权就已经标志着他们的教育理念走向了它的反面。这位无所畏惧的启蒙者是数学家出身,平生最喜欢的科学就是数学。他的这种数学家本性在他的政治思想中也表露无遗:他使用统计学和概率论的方法来推导他的哲学观念。孔多塞信仰可操作的理性,因为只有这种理性才能实现"一种自由的宪法"和"市民的普遍教育"的协调一致。这种思想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新颖罕见的。在法国大革命前他就已经克服了那时候的特权阶层所特有的顽固不化。

孔多塞还主张男女平等,把科学看做是人的理性不断改进的工具,宣扬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和所有人的公平正义。他的所有这些政治主张到现在为止依然是毋庸置疑的。

  数学成就

1765年出版了《积分计算》一书。同年出版了《论文集》,讨论了积分运算及相关的运算。1768年断言当时所有的超越函数(仅限于三角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都能用圆和双曲线构成。他证明了条件方程可以通过系数确定其可积性,并可通过系数运算进行降阶。在1785年的《概率分析的应用》里指出了概率计算在应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他是第一个将数学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科学家。他在1785年就预言了20世纪才兴起的一些综合性边缘学科,称之为"社会数学' .

法国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之一:孔多塞,也是百科全书派的最后一名成员

孔多塞(1743.9—1794.3) 是法国18 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之一。他是启蒙运动最年轻的代表人物,是“百科全书派的最后一名成员”( 米什莱)。如果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启蒙运动在政治上的一场实践,那么,孔多塞就是亲身参与了这场伟大实践的几乎全过程( 一般把1794 年7 月的热月政变视为法国大革命的终结) 的唯一的启蒙运动思想家。法国巴丹德夫妇在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前夕发表的这部著作,正是从这个重要的历史连接点上,向人们绘制出一幅知识分子从政的悲壮画卷:一个在抽象思维世界中致力于哲学思辨的知识分子卷入现实的政治斗争,忠于政治理想,恪守道德信念,主张团结,群而不党,却为残酷的党派斗争所吞噬。

法国大革命前夕,让·安托万- 尼古拉·卡里塔·德·孔多塞处于颇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他出身于外省一个小贵族家庭,25 岁时已成为著名数学家,32 岁时担任了法国科学院常任秘书,39 岁时入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在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他享有盛名,兼任柏林科学院和彼得堡科学院的院士,同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者均有来往。他于1785 年发表的《简论分析对从众多意见中作出决断的概率的应用》,是在概率论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卓越论文。作为伏尔泰和达朗贝尔的亲密朋友,他参与了启蒙运动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的首次增补工程。他是达朗贝尔、伏尔泰和蒂尔戈的“精神之子”:百科全书派的主将达朗贝尔启发了他的科学天才和大公无私;他从伏尔泰身上学到了为社会正义而斗争;他参与了重农学派经济学家蒂尔戈( 经济学界译作杜尔哥或杜阁) 主持的经济政治改革,在蒂尔戈的感染下,他对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孔多塞虽然处境优越,却总是站在弱者一边,追求社会正义。对于王朝末期司法上的许多错案,他都坚决地与之斗争;他是黑人的朋友,反对贩卖黑奴和奴隶制度;他是新教徒和犹太人的朋友,为他们的公民权得到承认而不屈不挠地斗争;他为妇女争取同男人的平等权利而大声疾呼,是第一个也许也是当时唯一的“女权主义者”;他反对死刑,是最先主张废除死刑的思想家之一。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这位正直的知识分子积极投入了政治斗争,属于自由派贵族的极左翼。作为一个具有数学家头脑的哲学家和具有贵族气质的革命家,他试图重新规划人类社会生活。在制宪议会时期,他是首先提倡共和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立法议会时期,他主持制定了著名的公共教育计划,一个世纪之后,法国公立教育的创立者们正是从他这里受到了启示;在国民公会时期,他主持起草了一部其时最民主的宪法。在对路易十六的审判中,他从自己的废除死刑的信念出发,毅然投票反对处死国王。在政治斗争中,他竭力主张共和派联合。他虽然同吉伦特派接近,但当他们热衷于宗派斗争时,他疏远了同他们的关系,却又不因此而跟山岳派结盟。

在山岳派掌权的“恐怖时期”,他遭到追捕,被迫隐居巴黎达9个月之久。这期间,他凭其渊博的学识和非凡的记忆力,写出了后来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代表作《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阐述了人类能够无限完善自身的进步思想,对19 世纪的哲学和社会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学界认为,该书中许多闪光的新思想为后来的卡尔·马克思和实证哲学家孔德等所汲取。

随着山岳派推行的“恐怖政策”日甚一日,孔多塞为了给妻子和女儿留条生路,与妻子协议离婚;为了不至殃及其女保护人,他偷偷离开藏身地而流落荒郊,旋即被捕入狱,两天后死于囚室,时年51 岁。他是中风而死还是服毒自杀,至今还是个谜。

孔多塞在政治上失败了,但是,他的思想是符合人类进步潮流的。他的许多政治主张均通过后来的1848 年革命实现了。早期的法国社会主义者让·饶勒斯说,孔多塞的思想是共和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他竭力反对的死刑也在两百年后,即1982 年的法国得以废除。而将他这一主张变成法律的正是本书的作者之一、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大律师、教授,时任司法部长、现任宪法委员会主席的罗贝尔·巴丹德。本书引用孔多塞的一句话作卷头语,似可理解为作者写作此书的出发点:“任何不为哲学家所启迪的社会,都会被江湖骗子所误导。”

投票悖论是什么?孔多塞悖论的发展与解决

投票悖论指的是在通过"多数原则"实现个人选择到集体选择的转换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或非传递性,这是阿罗的不可能定理衍生出的难题。公共选择理论对投票行为的研究假设投票是那些其福利受到投票结果影响的人们进行的,投票行为的作用是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在多数投票原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结果。

  起源

  历史

孔多塞发现这一悖论是在十八世纪。200多年来,西方国家对于民主政治的研究极其深入,关于投票问题已经形成系统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孔多塞、阿罗、阿马蒂亚·森等都曾在这一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这些研究推动了西方民主的不断发展。

  孔多塞悖论

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孔多赛就提出了著名的"投票悖论",也称做是"孔多塞悖论":假设甲乙丙三人,面对ABC三个备选方案,有如下图的偏好排序:

甲A>B>C

乙B>C>A

丙C>A>B

由于甲乙都认为B好于C,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社会也应认为B好于C;同样乙丙都认为C好于A,社会也应认为C好于A。所以社会认为B好于A。但是,甲丙都认为A好于B,所以出现矛盾。投票悖论反映了直观上良好的民主机制潜在的不协调。

在得多数票获胜的规则下,每个人均按照他的偏好来投票。大多数人是偏好x胜于y,同样大多数人也是偏好y胜于z。按照逻辑上的一致性,这种偏好应当是可以传递的(transivity),即大多数人偏好x胜于z。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偏好z胜于x。因此,以投票的多数规则来确定社会或集体的选择会产生循环的结果,这就好像一只狗在追自己的尾巴,会没完没了地循环下去。结果,在这些选择方案中,没有一个能够获得多数票而通过,这被称作"投票悖论"(thevotingparadox),它对所有的公共选择问题都是一种固有的难题,所有的公共选择规则都难以避开这种两难境地。

  发展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肯尼思·阿罗,在他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1951)中,证明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把这个投票悖论形式化了。在该书中,他运用数学工具把孔多塞的观念严格化和一般化了。 那么,能不能设计出一个消除循环投票,做出合理决策的投票方案呢?

  阿罗的结论

根本不存在一种能保证效率、尊重个人偏好、并且不依赖程序 (agenda)的多数规则的投

投票悖论

投票悖论

票方案。

阿罗证明

不存在同时满足如下四个基本公理的社会选择函数:

1)个人偏好的无限制性,即对一个社会可能存在的所有状态,逻辑 上可能的个人偏好都不应当先验地被排除;

2)弱帕累托原则,

3)非相关目标独立性,即关于一对社会目标的社会偏好序不受其它目标偏好序变化的影响;

4)社会偏好的非独裁性。

简单地说,阿罗的不可能定理意味着,在通常情况下,当社会所有成员的偏好为已知时,不可能通过一定的方法从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不可能通过一定的程序准确地表达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偏好或者达到合意的公共决策。投票悖论表明:根本不存在一种能满足阿罗五个假设条件的社会选择原理。解决投票悖论的方法是限制投票偏好,即将多峰偏好改为单峰偏好。

  解决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对"投票悖论"的解决方法。阿马蒂亚·森所提出的解决投票悖论、绕过"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方法就是改变甲、乙、丙其中一个人的偏好次序,以解决投票悖论的问题。

  举例

比如将甲的偏好次序从(A>B>C)改变为(A>C>B)

,新的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C>B

乙B>C>A

丙C>A>B

于是得到三个社会偏好次序--(A>B)(C>B)(C>A),这样就能避开投票悖论,当然它却改变了甲的偏好次序。

  阿马蒂亚·森选择模

阿马蒂亚·森把这个发现加以延伸和拓展,得出了解决投票悖论的三种选择模式:

一、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最佳;

二、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次佳;

三、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最差。

阿马蒂亚·森表示在上述三种选择模式下,投票悖论不会再出现,取而代之的结果是得大多数票者获胜的规则总是能达到唯一的决定。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为了追求一致性,改变、忽略、牺牲了个人偏好次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