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明唐代经学家

本名:陆元朗

字号:字德明

所处时代:隋唐时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苏州吴县

出生时间:约550年

去世时间:630年

主要作品:《周易注》《周易兼义》《易释文》

主要成就:唐代经学家,训诂学家

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陆德明的生平及作品介绍

陆德明(约550-630年), 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县人。唐代经学家,训诂学家,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

初受学于周弘正,善言玄理。南陈太建中,陈后主为太子,集名儒入讲承光殿,以弱冠与国子祭酒绿孝克抗辨,屡夺其说,举坐咨赏。起官始兴王国左常侍,迁国子助教。陈亡后,归于故里。

隋炀帝嗣位,召为秘书学士,授国子助教。王世充欲以为子师,严词拒之。秦王李世民辟为文学馆学士,以经授中山王李承乾,补国学博士。唐高祖释奠,召博士徐文远、浮屠慧乘、道士刘进喜各讲经论,德明驳难,随方立义,遍析其要,众人为屈。贞观初年,迁国子博士,封吴县男,寻卒。

  著作

著有《周易注》、《周易兼义》、《易释文》等。两《唐书》有传。

撰有《经典释文》,30卷。首为《序录》,主要说明本书的内容安排和经学的传授源流。次《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卷,《春秋左氏传》六卷,《公羊传》一卷,《谷梁传》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老子》一卷,《庄子》三卷,《尔雅》二卷。其中因唐代《孟子》尚不为经书,故未收入。而《老子》、《庄子》因魏晋以后影响很大,故也收入。至贞观中陆德明去世后,唐太宗见到此书大为赞赏,此书方大为流行。

贡献

第一,首次明确按著述早晚次序,论述十二部经典诞生的演变史。西汉刘歆重新排列"六艺"次序,认为"《易》为之原",故置于首位。但刘歆和班固还没有明确地提出以经典著述早晚次序排列。他认为,《周易》肇于伏羲氏,故为"七经"之首。《古文尚书》起于五帝之末,故次于《易》。《毛诗》起周文兼《商颂》,故在尧舜之后。《周礼》、《仪礼》并周公所制,宜次于《诗》;而《周礼》为"本",《仪礼》为"末","先后可见";《礼记》虽西汉戴圣所录,然"记二《礼》阙遗",故又次之。《春秋》是孔子所作,当后于周公。左丘明"受经于仲尼",公羊高受于子夏,"谷梁赤乃后代传闻",故"三传次第自显"。《孝经》与《春秋》虽是孔子著述,《春秋》系周公垂训、史书旧章,《孝经》"专是夫子之意",故宜后于《春秋》。《论语》是门徒所记,故次之。这个"七经"次第先后,反映了汉学系统关于经典产生的新构架。"七经":《易》、《尚书》、《诗》、《三礼》、三《传》、《孝经》、《论语》。紧接着是《老子》、《庄子》,其列在经典后,是南朝崇尚玄风的表现。最后是《尔雅》。

第二,考察了每部经典注释的传授史,总结了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经学研究成果。

《易》学史:认为伏羲氏始画八卦,重为六十四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为之"传",作"十翼"。尔后,传授者从未断绝。汉初,言《易》者本之田何。西汉有施氏、孟氏、梁丘氏、京氏之学,传京氏学者尤多。古文《易》有费氏、高氏之学,东汉费氏兴而高氏微。西晋末永嘉之乱,诸家之学或亡或无传者,唯郑玄注和王弼注,流行于世。"而王氏为世所重,今以王为主"。

《书》学史:认为《书》本帝王号令,右史所记,经孔子删录而成。汉兴,由济南伏生传之;后有欧阳、大小夏侯之学。至于《古文尚书》,"孔惠之所藏也",发现于孔子旧宅壁中,由孔安国奏上,"不获","藏之私家",传于后人。这里,陆德明别有新说,认为原是孔惠所藏而孔安国上奏不成,故一直流传于民间。还认为,马融、郑玄所注的,"非古文也"。但陆德明未能识破其所见《古文尚书》是赝品。

《诗》学史:古代有采诗官,以诗教化。孔子最先进行删录,凡三百十一篇。由子夏作序,口耳相传。汉兴,凡四家,即《鲁诗》、《齐诗》、《韩诗》、《毛诗》。郑玄作《毛诗笺》,"申明毛义,难三家"。《齐诗》久亡,《鲁诗》不过江东,《韩诗》虽存而无传者。"唯《毛诗》郑笺独立国学,今所遵用"。

《礼》学史:认为周公居摄制礼。汉兴,高堂生传《士礼》。汉景帝时"河间献王开献书之路,时有李氏上《周官》五篇,失事官一篇,乃购千金不得,取《考工记》以补之。"陆氏不知据何史料判断,创此新说。《汉书·艺文志》著录《周官经》六篇,未曾言及《考工记》之事。唐初颜师古注云:"亡其《冬官》,以《考工记》充之。"颜氏系用陆氏之说。此外,陆氏认为,小戴礼行于世,"即今之礼《记》是也"。郑玄注《周礼》、《仪礼》、《礼记》,"通为《三礼》焉","今《三礼》俱以郑为主"。

《春秋》学史:认为《春秋》即鲁之史记,孔子之而作《春秋》。左丘明曾与孔子一起观书于太史氏,故为之传。后有公羊、谷梁、邹氏、夹氏之传。邹氏、夹氏有录无书,不显于世。西汉,《公羊传》盛行,其学又分严氏、颜氏之学;《谷梁传》于汉宣帝时一度盛行。东汉,《左传》大兴。迄今,《左传》盛行,二《传》渐微。

至于《孝经》,《释文》用郑玄注十八章本;《论语》用魏何晏《集解》本;《尔雅》据东晋郭璞注本。陆德明还对上述三种经典的源流作了简明的叙述。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继承《七略》、《汉书·艺文志》书录体学术史的传统,通过对每种经典演变史的研究,选用流行并较好的注本,作为编撰其《经典释文》的主要根据。同时采用汉魏六朝注本达一百七十九种之多,保存了大量珍贵的经学史史料。《经典释文》是对"汉学"系统的初步总结,奏出了隋唐时代统--经学的先陆德明另有《易疏》、《老子疏》,与《经典释文》并行于世。

唐代经学家陆德明,在儒学上有哪些成就?

关于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的陆德明在儒学上的成就,百度上有比较详细的解绍。或许正是因为说得太详细了,反而让人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下面,我根据《旧唐书》中陆德明的传记简单的介绍一下他的生平。在儒学成就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点介绍,可能说的不一定准确,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陆德明在《旧唐书 儒家传》中,是被提及的第二个人。他本人生活的年代,是从南朝入隋唐的。传记中说他在南朝陈太建年间,就在承光殿讲学问了。他死的年代是公元630年,贞观四年。也就是说,在贞观之初,他就去世了。

陆德明是苏州吴县人,一开始的时候,受学于周弘正。史书说他善言玄理。而周弘正的学问也传承自魏晋玄学。我们知道,魏晋时期,玄学大盛,也就是在王羲之那个时代,谈玄论道,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玄学也就是所谓的三玄,《老子》《庄子》和《周易》,老庄是道家,《周易》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我个人觉得,玄学应该算是儒家在与道家在学术上的融合。周弘正的祖上是东晋光禄大夫周顗,有句俗话:“我不杀伯仁,伯仁为我而死”中的伯仁就是周顗。说这句话的人是王导。

王谢二族,是东晋两大族。当时王敦在外为将,王导在朝为官。有人说王敦谋反,王导带领家人向朝廷请罪。他请周顗为王家辩解。周虽然没有给王导明确的答复,但为却为王家说了不少好话。后来王敦回朝,把反对王家的人收拾了。这时,王导同样没有为周顗说好话。当周死了之后,王导看朝庭的奏章才发现周为王家说了不少好话,于是,才有了“我不杀伯仁”的话。周顗字伯仁,就是周弘正的九世祖。

在这里提起这段历史公案,是为了说明学术的传承,魏晋时期,主流士大夫都是玄学的爱好者。周弘正的学术,传自魏晋玄学,他在学术上重要贡献就是对《老子》《庄子》以及周易的研究。周弘正有人著名的事情,就是他通过周易的原理,预测出候景之乱。

陆德明的学术传自周弘正。自然对三玄很有研究。而且,陆德明绝对是非常聪明的学霸级人物。陈太建年间,他二十左右的时候,就能和当时的学术名家辩驳讨论了。当时陈朝的国子祭酒徐克,被他驳的哑口无言,使得合朝赏叹。他也因此当了官,成为始兴王的左常侍。

以学问名世的人物,他们在王朝中的职位常常是培养下一代。这应该是很适合他们的职位,这一点,从陆德明的身上可以看的很清楚。他在陈的时候,任始兴王左常侍。陈亡之后,他任隋国子助教。隋亡王世充称帝,封自己的儿子为汉王,请陆德明为其当师傅。陆德明的内心是很瞧不起王世充,也不认为王世充能成大事。这个职务他是坚决不干,可是又不能正面拒绝。于是,他想出一个很奇葩的办法。史书说:“德明耻之(王世充),因服巴豆散,卧东壁下。王世充子入,跪床前,对之遗痢,竟不与语。遂移病于成皋,杜绝人事。”

王世充平定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征其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命中山王承乾从其受业。也是培养下一代。

以上大概就是陆德明一生行状了。入唐以后,在学术上,他还有个故事值得一提。当时,唐高祖亲自主持释奠,也就是国家举行教育方面的典礼,祭祭孔子之后,进行一些学术上的讨论与交流。在这个交流中,可以看出初唐时期的学术情况。当时参加交流的学术名家有徐文远讲《孝经》,这是儒家经典;沙门也就是和尚惠乘讲《波若经》,这是佛学内容;道士刘进喜讲《老子》,这是道家学问。在这次交流中,陆德明“难此三人,各因宗指,随端立义,众皆为之屈。”也就是说,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只要他们提出命题,陆德明都可以根据所列的议题,引用他们本家的经典对之解释,并与他们辩驳讨论。三个人都辩不过陆德明。李渊因此对陆德明很是欣赏,赐给他帛五十匹。等到李世民继位,陆德明成为国子博士,封为吴县男。这个爵位的获得,很明白就是因为他在学术上的贡献。

陆德明的著作有《经典释文》三十卷;《老子疏》十五卷,《易疏》二十卷。

个人觉得,儒家在汉代被规定为官方主流学问之后,许多人认为,在中国的学术史上,就只有儒家思想的存在了,其实不然。儒学是在不断的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不断的吸取其它各家各派的营养,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自己,使自己符合时代的需要。直到宋明理学之后,儒学的发展才基本上处于停滞的状态。才会在以后的发展中被历史所抛弃。

在唐朝时期,儒学的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魏晋的玄学,是中国本土儒学与道家学说的融和,汉唐时期,又是佛学传入中国,在中国不断发展的时期。儒学的发展,必须吸收当时各家各派有益的思想资源,化为己用,使之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所抛弃。

陆德明是儒家学者,可是,他的学问,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儒家理论,而是对佛道理论都有很深的研究。我们知道,程朱理学,就是融合儒释道三家理论而形成的思想成果。唐代儒家学者对佛学与道学理论的研究。为宋明理学的最终形成,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唐太宗李世民的“智囊团”:十八学士有哪些人?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 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

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为学士。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 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又因唐太宗常与门下十八学士弈棋,后人因此画有《十八学士弈棋图》。

唐玄宗开元时,于上阳宫食象亭,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吕向、咸廙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为十八学士,命董萼画像,并记录所有十八学士的姓名、表字、爵位、籍贯等。

五代楚国君王马希范在位时曾仿照唐太宗设天策府文学馆的先例,以幕僚拓跋恒、廖匡图、李弘皋、徐仲雅等十八人为学士,号称"天策府十八学士"。《资治通鉴》二八二卷载:"楚王希范始开天策府,置护军都尉、领军司马等官,以诸弟及将校为之。又以幕僚拓跋恒、李弘皋、廖匡图、徐仲雅等十八人为学士。"

唐武德九年(626)六月三日夜,秦王李世民带兵入玄武门,诛幼弟李元吉,杀皇储李建成,废长夺嫡,入主东宫。这就是震古慑今的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大手笔并非李世民的个人智慧所能书写,秦府十八学士为此宵衣旰食、匍匐案头,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武德三年,秦王平定王世充归来,高祖一时高兴,"以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设天策府,置官属",李世民抓住了这个机会,开文学馆,延纳当时英俊,秦府十八学士应运而生。十八学士的人员构成很有代表性:心腹谋士,如杜如晦、房玄龄;儒士学者,如陆德明、孔颖达;能对李渊产生影响的,如苏世长、颜相时;代表地方宗法势力的,如士族首领李守素。这些人多数是隋朝旧臣,或出于洛阳王世充的旧部,如今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李世民是个舍得投资的人,除了食有鱼、出有车,十八学士一律配享五品俸禄,又命当时的著名画师阎立本为他们画像,"藏诸凌烟阁,留待后人看"。这一段风流闲散的日子并不长久,李世民跟他们谈论了一阵子文史,研讨了几次经籍,很快把"争嗣"的主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面。李世民习惯于"夜办公",常常是闻鸡即起、深夜问计,十八学士只好"更日值宿",以应人主的不时之约。这些人中间,数司勋郎中杜如晦、考功郎中房玄龄最得倚重,房"善建嘉谋",杜"临机能断",王朝马汉,一哼一哈,在李世民篡嗣夺嫡的斗争中数出奇计、力挽危局,立下了盖世功勋。

玄武门兵变不久,李渊逊位,李世民新登大宝,开创了余响千古的贞观之治。新时代来临了,大唐官僚制度开始了新的运作,十八学士的最后出路成为唐太宗心头的一块难解之结:弑兄夺位不是一段光彩的历史,倘若皇帝原是一个偷儿,大臣又是偷儿的帮凶,那么万民之口流蜚成川,岂非洪水滔滔?皇帝有夜间磨牙的习惯,股肱大臣却是曾经睡在床铺对面的兄弟,那么"天颜既凋",天威焉存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贾雨村式的阴暗心理消耗了李世民的大半聪明。

李世民史称"英主",搞平衡术也是别出心裁。至贞观二年,十八学士全数加官封爵,房玄龄、杜如晦位列尚书省左右仆射,其尊荣显贵,极一时人望。非常蹊跷的是,他竟在身边安插了一个李建成的旧臣,特许他参知军机、风闻言事,每有奏议,"辄和颜嘉许"。此人就是历史上享有"直臣"之誉的魏征。李世民的黑哨一吹,十八学士看到了一张醒目的黄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夹紧屁股做人吧,可别让魏征逮住了你的尾巴!秦府文学馆鹄立在初唐的斜阳西风里,阶前碧草,凋尽了昔日的芳华。贞观三年冬,杜如晦抑郁而死。房玄龄兔死狐悲,怀旧伤情,佝曲的背脊从此就没有挺直过。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房玄龄用了毕生的精力参与着、维护着、奉献着,但要论起治国的政绩,竟是"游龙过江,无迹可寻"。房玄龄是聪明的,长期以来混迹政坛,惯看水生风起、云卷云舒,他是懂得一点黄老谦退之术的,宁可做缩头乌龟被人遗忘,也不愿稍露"圭角"使人心生怵惕。无声无臭的日子飞快地过去,房玄龄的国史编修初见成果,他临深履薄的政治生涯也终于走到了尽头。贞观十年,李世民违背祖制强索《太宗实录》御览,战战兢兢的房玄龄只能放弃原则,把武德、贞观两代的"起居注"呈送御前。李世民翻阅细目,一眼就看到了"玄武门之变",不禁雷霆震怒,指着房玄龄的鼻子大发天威:"狂奴故态!何欺吾太甚也!"房玄龄铩羽回乡。自此,十八学士的身价一落千丈。

贞观十二年,太子左庶子于志宁遭太子李承乾刺杀。于志宁侥幸未死,称病不朝。次年,他的母亲去世,解职丁忧。三年期满,他的父亲病故,继续丁忧。贞观后十年,能说会道的于志宁竟没有上疏言事的记录,他的话语功能完全丧失了。十八学士中,李守素是闭口不谈政治的谱牒专家,他在山东世族里有相当的号召力,当初李世民把他请进文学馆多半是出于"统战"的需要,现今江山已定、天下大治,"统战"的事情搁置一边,他就被遗忘在淼如烟海的谱牒文献里。贞观十二年,李守素受命重订《氏族志》,李世民了无意趣地审阅着志稿,发现山东李姓竟列于皇族同姓之前,鼻孔里哼了一声,按下奏表,再无下文。翌年,李守素一连三个月没有领到薪俸,感觉到秋凉渐浓,寒流袭至,旋即交了一份辞呈,灰溜溜地卷起铺盖走人了……十八学士平静地退出了初唐的政治舞台,就像风扫落叶,了无痕迹。

这中间,惯于"面刺君过"的魏征始终保持着沉默,也许魏征的存在,仅仅是初唐政治的一种特殊需要--贞观十七年,魏征刚刚去世,唐太宗就把他的墓碑给掀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